第十二章

關燈
鐘躍民說:“放心吧,指導員,我們五班可是個紅色染缸,别說一個甯偉,就是蔣介石來了,也能給他改造了。

    ” 指導員笑了:“鐘躍民,你就吹吧,咱們言歸正傳,下星期就要演習了,你們班可要特别注意,千萬不能出事故。

    ” 指導員剛一出門,鐘躍民就忙不疊地召開了班務會,他的就職演說是這樣開場的∶”大家都知道了吧?從今天起我就是五班班長了,班裡的一切工作由我負責,有兩件事咱們今天必須說清楚,第一,我當班長下面有沒有不服氣的?誰要是不服氣就站出來,和我拳腳上過過招兒,我要是輸了這個班長你當。

    要是你輸了就老老實實當戰士,别乍刺兒。

    怎麼着,有不服的沒有?” 五班的戰士們誰也沒吭聲。

     “嗯,都不吭聲,那就是沒有,這個問題就算過去了。

    第二,以後班裡無論發生什麼事,要盡量在班裡解決,别動不動就越級報到連長指導員那裡,這叫打小報告,我最他媽的煩這個,所以醜話說在前面,要是讓我發現了可别怨我翻臉。

    我就說這麼多,有不同意見沒有?嗯,沒有,那就散會。

    ” 最近鐘躍民有些煩躁,他當兵已經三年了,這三年裡發生了很多事,父親雖說還沒安排工作,但畢竟算是被解放了,家裡的事他沒什麼可惦記的。

    唯一使他牽腸挂肚的是秦嶺,當兵以後他至少給秦嶺寫過十幾封信,秦嶺卻從不回信,這個女孩子可真夠絕的,鐘躍民怎麼也想不通,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清醒理智的姑娘,她簡直是個謎。

    如果秦嶺僅僅是不回信,鐘躍民倒還能沉住氣,反正知道她還在白店村,李奎勇每隔半年時間都會給他來封信,順便也談談秦嶺的情況,但是最近李奎勇在信中告訴他,秦嶺自從回北京探親以後,就再也沒回過村,誰也不知道她的去向,秦嶺竟這樣不聲不響地消失了。

    鐘躍民聽到這個消息後,居然頭一次失眠了,有好幾天的時間,他幹什麼都無精打采,連話都少了,他終于體會到了,這種精神狀态叫憂郁。

    鐘躍民不得不承認,他真的很喜歡秦嶺,這個女孩子很讓他牽腸挂肚,三年了,他不但沒忘了秦嶺,反而越來越想念她。

    真是見了鬼,他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起對女人的心态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一個遊戲人生的人,應該把這一生的每個時間段都看成是一個單獨的遊戲,怎能一個遊戲就收不了場呢? 袁軍坐在輪椅上,由護士小于推着,在花園裡走動,羅芸迎面走來向袁軍不冷不熱地打招呼:“袁軍,你的傷好得挺快呀,祝賀你。

    ” 袁軍也不冷不熱地說:“謝謝,你很忙嗎?” 羅芸對小于說:“小于,你休息一會兒,我來推輪椅,我們在北京就是老熟人了。

    ” 小于說:“好,你們聊吧,我一會兒再來。

    ” 羅芸推起輪椅,在花園裡緩緩地走動。

     羅芸向四周看看,見沒人注意自己,才壓低聲音對袁軍說:“我有好消息告訴你。

    ” 袁軍淡淡地回答:“我知道,去軍醫大上學。

    ” 羅芸奇怪地問:“你也聽說了?” “醫院裡都傳開了。

    ” “你還聽說什麼了?” 袁軍說:“還聽說周曉白為了我的事和内科張教導員吵了一架,被取消了推薦資格。

    ” 羅芸歎了口氣說:“曉白的脾氣太大了,其實這事她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解釋一下,可她連解釋都懶得解釋,居然一摔門走了,這件事把政治處陳主任都惹火了。

    ” 袁軍面無表情地問:“羅芸,在這件事上,你有沒有對不起朋友的地方?” “沒有,推薦名單是院領導定的,我不可能參與,袁軍,你是不是聽到什麼議論了?” “議論我倒沒聽見,不過這件事是因為我引起的,我當然要想一想,我覺得你在這件事上挺不夠意思的。

    ” 羅芸不滿地睜大了眼睛:“我怎麼啦?我倒想聽聽我怎麼不夠意思了?” 袁軍冷冷地問:“你明明知道周曉白和我不是戀愛關系,而且,周曉白是出于友誼應你之托來照顧我,在她受冤枉的時候,你為什麼不站出來澄清一下事實?” “那除非我承認我和你的關系,可要是這樣,不但上軍醫大的資格會被取消,就連我的預備黨員的資格也會被取消,那我就完了。

    ” “所以你就犧牲了周曉白?” “你怎麼這樣說話?怎麼是我犧牲了周曉白?” 袁軍長歎一聲:“羅芸,上個軍醫大就這麼重要?連友誼和良心都不要了?” 羅芸也急了:“袁軍,你少用這種口氣和我說話,周曉白被取消了推薦資格,完全是因為她的态度,群衆早就有反映,說周曉白倚仗自己父親的地位飛揚拔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和周圍的戰友關系搞得很僵,院裡早就有這種議論,這又不是我造成的?” 袁軍疲憊地揮揮手:“你把小于叫來,我要回病房了。

    ” 羅芸的眼圈兒紅了:“你怎麼這樣對待我:我明天就要走了,你怎麼連句好話都沒有?” “走吧,祝你好運。

    ” “你混蛋!” 袁軍閉上眼睛,不說話了。

     鄭桐今天從可靠的渠道得知,這次公社推薦的工農兵學員已經出發了,石川村的黨支部竟沒有推薦任何人。

    這可把鄭桐氣得七竅生煙,他馬上意識到這是常貴搗的鬼,這老東西太陰險了,收了禮還不辦事,鄭桐決定找常貴好好理論一番。

     鄭桐一臉怒氣地闖進常貴的窯洞,常貴正坐在炕上捧着個大海碗在喝粥。

    他強壓着怒火說:”常支書,我有事要問你。

    ” 常貴眨着小眼睛看看鄭桐:“我知道,是為上學的事吧?” “咱上次不是說好了嗎?你為什麼沒推薦我?” 常貴帶着一臉的無辜說:“你這娃咋這麼說話?你咋知道我沒推薦你?名額有限麼,也不能是個人就去。

    ” “我有可靠的消息,這次公社的推薦會上,你叼着煙袋蹲在那兒一言不發,是不是?” “誰說的?” “你别管誰說的,有沒有這回事吧?” “沒有,你要不信,就把公社王書記叫來我當面鑼對面鼓說說,我是和他說了麼。

    ” 鄭桐終于忍不住翻了臉:“你他媽少來這套,你明明知道王書記不可能來對質,常老貴,你這人夠陰的,當面是人背後是鬼,就因為你克扣知青口糧的事,我和鐘躍民得罪了你,這好幾年了,你還懷恨在心,背後給我下絆子,你他媽真不是個東西。

    ” 常貴軟中帶硬地說:“鄭桐,你要這麼說,咱就沒話了,上學的事我也管不了啦,你咋上來就罵人呢?論歲數,你也是侄子輩,咋這麼說話?” 鄭桐大怒:“罵你?我還想打你個老東西呢。

    ”他怒火中燒地抄起炕桌上的大海碗要砸常貴,蔣碧雲沖進來抱住鄭桐,鄭桐掙紮着想朝常貴撲過去,蔣碧雲拚命把鄭桐拉走。

     鄭桐和蔣碧雲并肩坐在村口打谷場一個石頭碾子上,兩人久久地沉默着,突然,鄭桐開始抽泣起來。

     蔣碧雲大驚,這是她笫一次看見鄭桐流淚,她驚慌地把手放在他的肩上∶”鄭桐,你怎麼啦?” “這日子……真沒盼頭。

    ” “大家不是都這麼過嗎?” “人……就怕沒有希望,這麼活着有什麼意思?” “鄭桐,你從來都是樂觀的人,今天怎麼變得這麼消沉?這可不象你。

    ” “你不知道,我想上大學,連做夢都想,可今天我去公社一問,被選上的工農兵學員都出發了,當時我就覺得眼前一片漆黑,心裡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 蔣碧雲說:“可你不能放棄希望,我就不信,咱們會永遠呆在這小山村裡,機會總會有的。

    ” 鄭桐心灰意冷地說:“機會見了我,恐怕也會繞着走,我這個人運氣不太好。

    ” “要是有一天,機會到了你眼前,你卻無法抓住它,因為你不具備抓住機會的本領,到那時候,你将無話可說。

    ” 鄭桐沉默。

     “我知道,你的精神狀态很糟糕,生活艱難,前途無望,還有……你很孤獨。

    ” 鄭桐低聲道:“是的,是一種靈魂的孤獨,漫漫長夜,我在獨自行走,何處是歸程……” 蔣碧雲輕聲說:“如果心中有了愛情,也許情況會好得多,那時你會覺得溫暖,覺得有了依靠,覺得靈魂不再孤獨,覺得生活從此充滿了色彩。

    ” “可我眼前是個沒有色彩的世界,隻有缺少植被的黃土。

    ” “鄭桐,你不想對我說點兒什麼?” “我萬念俱灰,實在提不起興趣說話。

    ” 蔣碧雲扳過鄭桐的肩膀,注視着他的眼睛說:“那我說,你聽好,我想向你提個建議。

    ” “你說。

    ” “一個人走夜路實在太孤單,兩個人結伴而行不是更好嗎?” 鄭桐睜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和我一起走?” “是的,咱們一起走夜路,一起抵禦孤獨,一起尋找光明,你願意嗎?” 鄭桐背過身去,不吭聲了,蔣碧雲溫柔地從後面輕輕抱住他。

     兩行熱淚從鄭桐的眼中流出…… 操場上,偵察營一連全連列隊站在操場上,今天晚上,營教導員要宣布被選入軍教導隊學習人員的名單。

     從1966年以後,全軍幾乎所有的軍事院校都停辦了,軍官的選拔全部出自現役中的老兵。

    各軍、師級,甚至團一級單位都成立了幹部教導隊,這相當于變相的軍官學校,被選中的老兵在教導隊裡受到幾個月或一年的速成軍官培訓,然後再作為軍官回到本部隊帶兵。

    1966年以前的軍官學校,它的錄取條件是首先要通過統一的文化考試,僅此一條,就讓很多隻有小學文化的農家子弟望而卻步。

    文化大革命運動的興起,使很多舊的規章制度被廢除,這樣就給吳滿囤這類身處底層的農家子弟帶來了希望,偌大一個中國,當所有進身的大門都向你關上,唯有在軍隊裡還能看見一線曙光,對于身處底層的人們來說,這的确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況且,用幾個月或一年的時間速成一個軍官,這在中國曆史上并非沒有先例,當年聞名遐迩的黃埔軍校,不也是個速成班嗎?這并不妨礙它培養了大批名将,僅第一期六百名學員中就出了三百多名将軍,他們從入學到畢業用了不到十個月。

     鐘躍民、張海洋、吳滿囤等人早就知道了提幹人員的名單,他們三人都是連隊中的戰鬥骨幹,提幹早已勢在必行,教導員也分别找他們三人談過話。

     鐘躍民得知自己将提幹的消息時,還猶豫了幾天,他根本沒打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