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宋懷仁把筷子一撂:“媽的,怎麼就沒算計到會有今天呢?”他思來想去,覺得還得從張幼林入手,于是菜也沒顧上吃,起身去了張家。

     這當口,魏東訓坐着汽車來到榮寶齋的門口,他得意揚揚地從車裡下來,四下裡看了看,并沒有急着進榮寶齋。

    雲生熱情地迎出來:“呦,這不是魏先生嗎?好些年不見了啊。

    ” 魏東訓上下打量着雲生:“雲生,喝,瞧這架勢,你是當了掌櫃的吧?” “您可真擡舉我,鋪子裡現在人手兒少,我跟着王經理瞎張羅,得,您可是貴客,快請進。

    ” 雲生陪着魏東訓走進鋪子,他吩咐徐海:“趕緊到後頭請王經理去,就說魏先生到了。

    ” “哎!”徐海應聲而去。

     魏東訓四處看着:“我有十幾年沒來了,還是老樣子。

    ” “不瞞您說,剛緩上來,日本人在的這些年,買賣難做,一直硬挺着,要不是光複,恐怕也熬不住了,您請坐。

    ” 魏東訓坐下:“現在好了,抗戰勝利了,該享受太平日子了。

    ” “也得常有您這樣兒的大客人捧場,買賣才能紅火。

    ”雲生趕緊接上話。

     李山東送上茶來,魏東訓端起茶碗:“哎,張喜兒在嗎?我還欠着他一份兒人情呢。

    ” 雲生歎息着:“咳,甭提了,那年日本人打南京,一炮把鋪子打着了,他就沒出來,宋栓也跟着捂裡頭了。

    ” “啧,啧!可惜了的,還真守着鋪子把命搭進去了……” 王仁山從後門進來:“哎喲,魏先生,稀客,稀客,您今兒過來怎麼不事先打個招呼?”王仁山坐下和魏東訓聊了起來。

     宋懷仁來到張家,他“撲通”一聲跪在張幼林的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道:“東家,瞧在我多年為榮寶齋盡心盡力的份兒上,您就保我這條命吧,我當初真是悔不該跟日本人來往,我後悔呀……” 張小璐推門進來,他不屑地瞟了宋懷仁一眼,坐到了沙發上。

     張幼林擡擡手:“起來吧,我還有事兒,你先回去吧” 宋懷仁站起來:“東家,求您了。

    ”他給張幼林深深地鞠了個躬,灰溜溜地走了。

     張小璐看着宋懷仁的背影:“爸爸,您怎麼還留他在鋪子裡啊?” “這事兒我也想了好些日子了,一提讓他走,他就哭天抹淚兒的,都來了好幾回了,唉,畢竟是鋪子裡的老人,憑良心說,這十幾年,宋懷仁為鋪子沒少賣力氣,咱不能把事兒做絕。

    不過,老天爺要是讓他遭報應,那可誰也攔不住。

    ”張幼林拿起桌子上的報紙,皺着眉頭,“小璐啊,我真想不明白,當初日本人的傀儡、憲兵司令黃南澎和警察局長崔建初,如今搖身一變,又當上了國民政府北平憲警聯合辦事處的正副主任,這算怎麼檔子事兒呢?” “我看國共兩黨早晚得打起來了,往後的日子可不會像您想象的那麼太平。

    ” 張幼林很驚訝:“這是幹嗎呀?跟日本人還沒打夠是怎麼着?” “等着瞧吧,爸爸,今天下午我遇見趙三龍了。

    ” “三龍?你沒讓他回來呀?眼下鋪子裡正缺人手兒。

    ” 張小璐壓低了聲音:“三龍投奔共産黨了,跟吳雪謙在一起。

    ” “這個吳雪謙,拐走了我一個能幹的夥計。

    ”張幼林轉念一想,“也好,三龍自個兒有個前程。

    ” 從張家出來,宋懷仁琢磨起東家的話來了,“回去!”可以理解為回家,也可以理解為回鋪子,宋懷仁權當是後者,他向琉璃廠走去。

    路過翰文齋書店,不巧撞見了陳正科,陳正科狠狠地朝地上吐了兩口吐沫,大聲罵道:“認賊作父,不得好死!” 宋懷仁裝沒聽見,他加快了腳步。

    快到榮寶齋門口的時候,正趕上王仁山和雲生陪着魏東訓從鋪子裡出來,魏東訓站在車門口,又叮囑了一遍:“王經理,您别忘了我們局長的托付。

    ” “您放心,有好東西一定先給張局長送過去。

    ” 魏東訓上了車,雲生關上車門:“有空您就過來。

    ” 魏東訓的車開走了,王仁山對雲生說道:“張乃光回北平接收了司法局,像這種接收大員,我們還真不能怠慢。

    ” 什麼?張乃光接收了司法局?真是天助我也!宋懷仁的眼睛不禁一亮,陰沉了好些日子的臉上居然有了笑容,他搭讪着走過來:“經理,張乃光又回來啦?” “啊,這些日子有不少老主顧都回來了。

    ” 宋懷仁試探着:“那我跟他們聯絡聯絡?咱這買賣還得指着他們不是?” “願意去就去吧。

    ”王仁山有一搭無一搭地應付着。

     宋懷仁興奮起來:“好嘞,保證三下五除二就把老關系都接上,你就擎好兒吧。

    ” 接下來的幾天,宋懷仁馬不停蹄地東串西串,他的辦事能力沒得說,果然把以前的老主颀基本上都拉回了榮寶齋。

    他一直盯着魏東訓,接連請了三次,魏東訓才勉強賞光跟他吃頓飯。

     在翠喜樓的雅間裡,宋懷仁殷勤地給魏東訓布菜:“您吃着,吃着。

    ” 魏東訓沒動筷子,他冷冷地說道:“宋先生,照理說我不該和你坐在一起,你知道嗎?舉報你的信可不少啊。

    ” “魏先生,我也是沒辦法,日本人拿槍逼着你,不幹行嗎?再說了,我們東家、經理遇到事兒都往後縮,隻有我豁出去當了出頭鳥兒了,這也是為了榮寶齋呀。

    ”宋懷仁一臉的苦相。

     魏東訓正襟危坐:“為了榮寶齋?這就是你當漢奸的理由嗎?” 宋懷仁遞過一個卷軸:“這是懷素和尚的《西陵聖母帖》,您瞧瞧,魏先生,咱門是老相識了,還得麻煩您在張局長面前多美言幾句。

    ” 《西陵聖母帖》?張局長不是從天津收來一幅嗎?怎麼又蹦出來了?這裡面肯定有假,魏東訓不動聲色,他沒接。

     宋懷仁把卷軸放在桌子上:“這是孝敬您的。

    ”接着又拿出一個卷軸:“這件是宋徽宗的《柳鹆圖》,是我孝敬張局長的。

    ”宋懷仁頗為神秘地往魏東訓身邊湊了湊:“這兩件東西是我們東家家傳的寶貝,價值連城……” “張幼林的家傳寶貝,怎麼到了你的手裡?”魏東訓顯然不信。

     “這您就不知道了,這兩件寶貝早就被日本人搶走了,我這不是……跟日本人周旋,又給弄回來了,我知道您和張局長都喜歡字畫,所以沒跟我們東家說,專門留下孝敬您二位的。

    ” 魏東訓半信半疑:“是嗎?張局長下禮拜得去趟南京,你的事兒太大,我可做不了主,還是等張局長回來以後再說吧。

    ” “不着急,不着急,先跟您這兒挂上号就行。

    ”宋懷仁給魏東訓倒上酒,他的心踏實了許多。

    在宋懷仁看來,隻要魏東訓把《柳鹆圖》遞上去,張乃光十之八九就不會難為自己了,他是識貨的主兒,《柳鹆圖》是鬧着玩兒的嗎?隻要張乃光不較真兒,自己的事兒嘛,不過小菜一碟……宋懷仁越想越興奮,仿佛他的事兒已然擺平了一般。

     鋪子裡忙得不可開交,可張幼林還是差人把王仁山叫到了家裡。

    桌子上放着幾幅字畫,都是張幼林私人的藏品,王仁山展開一幅看着,有些心疼:“東家,這麼好的東西送人?真可惜了。

    ” “那沒辦法,路得先鋪上,銀行的這幾個人還得勤來往着點,這些日子買賣怎麼樣?”張幼林在沙發上換了個姿勢。

     王仁山顯得頗為興奮:“一直都不錯,政府正在恢複建制,各廳局都已經開始辦公,鋪子連着跟鐵路、司法、教育、财政局做了幾宗大單生意,筆、墨、紙、信箋、信封都是大批的出,東家,多少年都沒這光景兒了。

    ” 與王仁山不同,張幼林的目光中充滿了憂慮,他注視着王仁山:“這樣兒的大宗生意,弄不好就成虛火,當年張勳複辟,額爾慶尼讓莊掌櫃的給宮裡送去幾百兩銀子的文房用品,結果隻十二天張勳就完了,莊掌櫃的就是為這事兒心裡窩了一口氣,才一病不起。

    ” “跟政府交易是暫時不能結現,說是政府的辦公費用還沒到位,财政收入又暫時沒有,不過……” 張幼林打斷王仁山的話:“不知你考慮過沒有,跟政府的大宗生意不能結現,鋪子的應收貨款就會越壓越多,流動資金被長時間占用,到時候,資金枯竭,鋪子怕是吃不消啊。

    ” “哪兒能不想啊,可憋了這麼多年了,好不容易熬到光複,到手的買賣明知不妥誰又能不做呢?東家,不瞞您說,我也為這事兒犯愁呢,眼看着鋪子裡的貨走得差不多了,庫也空了,咱們再補貨,資金上确實捉襟見肘,現在隻給下家訂金是不成了,家家都在等米下鍋,他們進原料也得用錢,特别是毛筆和宣紙,榮寶齋的貨向來都是定制,不能随便在市場上亂抓,不趕緊訂貨,眼瞧着就接濟不上了,這麼大的鋪子要是沒東西賣……唉,難哪!”王仁山也憂慮起來,他不禁皺起了眉頭。

     “更窩心的事兒恐怕還在後頭,現在的經濟形勢是瞬息萬變,怕就怕等我們好不容易收回貨款,再遇上貨币貶值。

    ” 王仁山大吃一驚:“您是說僞币不保險?” “日本人走了,南京政府肯定不會允許聯合券再繼續流通,财政部不定哪天就會有個說法,平兌還好,要是……”後面的話,張幼林沒說出口。

     王仁山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