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砂侵’、‘鐵侵’都可以造出來。
” “喲,這下兒可褶子了,當年我從一個玉石販子手裡買了一塊漢代玉璧,整整花了我兩千兩銀子,現在想起來,八成也是出自你手吧?” “額大爺,您老人家糊塗了吧?那是什麼年月的事兒?那會兒我還穿開裆褲呢,也許是我爹或者我爺爺做的,這還差不多,我這手藝是祖傳的。
” 李默雲沒蒙事,這個制假作坊還真是他爺爺留下來的。
老爺子當年造假在京城是出了名的,也坑過不少人,跳河、上吊的都有,也賺過不少銀子,在山東老家買了房子置了地,老爺子留下過話,子孫後代有了營生就不要再幹這個了,免得遭報應,所以,李默雲的爹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帶着全家回了老家。
李默雲過了十多年吃喝玩樂、養尊處優的日子,可他爹死後,家境就每況愈下,加之李默雲抽大煙上了瘾,把家産抽了個精光,走投無路之下,隻好來到京城重操祖業。
還好,李默雲的爹英明,這個制假作坊一直出租,沒有賣掉,要不然,恐怕李默雲連作假的本錢都沒有。
額爾慶尼想起來就生氣,他恨恨地說道:“哼,當年你們這些假古董販子,從我手裡騙走了多少銀子啊!” 李默雲咧嘴一樂:“額大爺,這叫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咱倆不是又串在一塊兒蒙别人了嗎?有錢人的銀子不蒙白不蒙!來,您喽喽這瓶子……”李默雲拿起案子上的一個雙耳瓶,倆人嘀咕起來。
榮寶齋北平總店的生意慢慢有了些起色,來往的客人明顯比以前多了。
這天,一大早就有客人要訂畫,李山東陪着客人邊看畫邊介紹:“這幾幅都是溥心畲先生的“。
客人點頭:“确實不錯,溥先生的潤筆怎麼收?” “堂幅六尺一百二十元,屏幅減半,以四尺為一堂;冊頁每方尺二十元;成扇每面十元,細畫題詩加倍,先潤後墨。
” 客人顯得猶豫:“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兒?” “對不住您,溥先生的價碼兒是他自個兒定下的,便宜不了,要不您換張大千的?潤筆還不算貴,眼下張大千在畫界可與溥先生齊名了。
”李山東從櫃台裡拿出兩張報紙,“您瞧瞧,這報上登的,南張北溥,南張就是指的張大千,我們榮寶齋前些日子剛為南張北溥辦過畫展,登在這兒。
” “我聽說了。
” “您現在訂他的畫兒特值,要不了多久潤筆就得漲上去,要是有閑錢,我建議您存幾張,将來準有賺。
” “那我就訂張大千的了,都要山水,堂幅六尺兩幅,再加倆成扇,你算算多少錢。
” “您這邊請……”李山東把客人讓到了賬櫃邊,趙三龍“噼噼啪啪”打起了算盤。
宋懷仁和王仁山一直在邊上看着,宋懷仁悄聲說道:“經理,您和東家真有眼光,辦完畫展以後,客人們都開始認張大千了,咱是不是把潤筆提上去?” “不忙,當初跟大千有言在先,等他放在别的鋪子裡的畫兒賣完了,就隻到榮寶齋挂筆單,到那個時候再把潤筆提上去也不遲。
” “這招兒太高了!”宋懷仁表面上贊歎着,心裡卻很失落:這麼高的招兒,我怎麼就沒想到呢?他悶悶不樂,借故離開了鋪子。
宋懷仁在琉璃廠街上滿無目的地走着,遠遠地看見額爾慶尼抱着個錦盒走進了一家古玩鋪子,他輕蔑地一笑,心想,這老東西又去騙茶喝了。
古玩鋪子的夥計也是這麼想的,他一見到額爾慶尼,就不客氣地問:“喲,您又喝蹭茶來啦?” 額爾慶尼的臉一沉:“你怎麼說話呢?沒規矩,叫你們掌櫃的來。
” “我們掌櫃的忙着呢,沒工夫陪着您閑聊,您要是想喝口蹭茶,我就給您倒一碗,喝完了趕緊走着。
”夥計倒出碗剩茶放在桌子上。
額爾慶尼大搖大擺地坐下,瞟了一眼茶碗,從錦盒裡掏出雙耳瓶,小心地放在桌子上:“今兒個,讓你小子也開開眼。
” 夥計捧起雙耳瓶,凝視了片刻,立刻換了一副面孔:“額大爺,您這是哪兒來的?” “哪兒來的能告訴你嗎?叫掌櫃的去。
” 夥計放下雙耳瓶,将茶壺裡的剩茶倒掉,換上新茶重新沏上,滿臉堆笑:“先悶會兒,我這就給您叫掌櫃的去。
” 操着東北口音的掌櫃從後門進來:“喲,額爺,少見啊。
”掌櫃的直奔瓶子去了,他拿在手裡,站到鋪子門口,對着太陽仔仔細細地看着。
額爾慶尼悠閑地喝着茶,眼睛看着大門外,不時和過往的熟人打個招呼。
掌櫃的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最後把目光停在了一處,不滿地說道:“額大爺,您蒙我是吧?這宋瓶兒可有砟兒啊。
” “我說過沒砟兒了嗎?我說掌櫃的,古玩這行玩的就是個眼力,您要是連真貨假貨都看不出來,還好意思在琉璃廠混?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掌櫃的把雙耳瓶放回桌子上,顯得猶豫不決:“您别急,我再琢磨琢磨。
” 額爾慶尼把雙耳瓶放進錦盒,站起身:“讓你白撿一便宜還不要,我找别人去喽。
” 掌櫃的兩隻眼睛滴溜溜地一轉,趕忙攔下:“别價,額大爺,要不這麼着,雙耳瓶您先擱我這兒,要是賣出去就算您賺了,要是賣不出去呢,您再拿回去,怎麼樣?” 額爾慶尼一副不買賬的樣子:“想什麼呢?我可告訴你,這宋瓶少了二百大洋不賣,大爺我現在就要現錢,要不要我聽您一句話。
” “成嘞,我聽您的,現錢就現錢,三兒啊,你現在就帶額爺去櫃上支錢。
” 夥計趕緊過來:“得嘞,額爺,您跟我來……” 額爾慶尼拿起了派:“别價,别價,支錢着什麼急啊,我說掌櫃的,您仔細瞅瞅,可千萬别走了眼,回頭您再跟我找後賬就沒意思了。
” “罵我呢不是?咱是那人嗎?吃這碗飯也二十多年了,總不能玩了一輩子鷹,最後讓鷹啄了眼吧?再者說了,就算咱走了眼,這行裡不是也有規矩嗎?誰走眼誰認倒黴,您放心,踏踏實實支錢去。
” “得,那我可去啦?” “走您的,沒事兒過來喝茶。
” 額爾慶尼跟着夥計奔裡院去了,掌櫃的不屑地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自言自語:“二百大洋就賣啦?哼,到了這個歲數還是生瓜蛋子一個,怪不得受窮呢。
” 額爾慶尼喜氣洋洋地抱着二百塊現大洋從古玩鋪子出來的時候,正好和閑逛了一圈兒圓來的宋懷仁打了個照面兒,宋懷仁站住了,他目送着額爾慶尼漸漸遠去,心裡嘀咕着:看樣子這老東西是發财了,剛才他賣什麼了?宋懷仁出于好奇,走進了古玩鋪子。
宋懷仁是個有心的人,雖說他學徒是在南紙店,可架不住二十多年一直都在琉璃廠混,對古董也算在行。
宋懷仁仔細看了看額爾慶尼拿來的那個雙耳瓶,大緻明白了他的路數,但宋懷仁沒有吭聲。
倪瓒的《溪山雨意圖》輾轉到了王仁山的手裡,不過,王經理可不是自個兒搞收藏,而是有個老客戶一時拿不出貨款,希望用這幅畫來抵。
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并不虧本,長期合作的老客戶,人家有難處,也該幫一把,可這幅畫的真僞成了問題,掌眼的幾個人意見不一,讓王仁山做起了難。
《溪山雨意圖》挂在榮寶齋的北屋裡,王仁山已經好幾天愁眉不展了。
張幼林手裡拿着報紙推門進來:“仁山,戰事結束了。
” 王仁山回過神來:“結束了?” 張幼林坐下,神情憂慮:“政府和日本人簽訂了《塘沽協定》,中國軍隊撤到延慶、通州、寶坻、蘆台一線以西、以南地區,這些地區以北、以東至長城沿線為武裝區,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等于華北的大門也對日本人敞開了。
”王仁山聽罷,長歎一聲:“唉!這幾個月在山海關、熱河、喜峰口都白打了……” 王仁山還沒說完,夥計把額爾慶尼帶進來了,張幼林站起身:“呦,額爺,您來啦。
” 額爾慶尼拱拱手:“張先生,今兒個我請您,咱們奔鴻興樓。
” 張幼林感到納悶:“您……請我?” 額爾慶尼看見了牆上挂着的《溪山雨意圖》,他顧不上回答,走過去仔仔細細看了看,問王仁山:“王經理,這畫兒您收下了?” 王仁山苦笑着搖搖頭:“還拿不準呢。
” “這就好,這就好。
”額爾慶尼不由分說,拉起張幼林就走。
在鴻興樓裡,額爾慶尼要了一桌子菜,張幼林驚訝得瞪大了眼睛:“幹嗎呀?額爺,您是撿着金元寶啦?不行不行,今天這頓飯還是我請您吧。
額爾慶尼的臉一沉:“張先生,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吃過您多少回了,我自個兒都記不清了,什麼時候我在街上碰見您,您都沒讓我空過手,哪回不給個三塊五塊的?張先生,今兒個這頓飯我請定了,您要是不給我這面子,我就一頭撞在這桌子角兒上。
” 張幼林趕緊擺手:“别價,今兒個挺高興的,幹嗎說這個?行,聽您的,讓您破費了。
額爾慶尼的睑上這才有了笑容,
” “喲,這下兒可褶子了,當年我從一個玉石販子手裡買了一塊漢代玉璧,整整花了我兩千兩銀子,現在想起來,八成也是出自你手吧?” “額大爺,您老人家糊塗了吧?那是什麼年月的事兒?那會兒我還穿開裆褲呢,也許是我爹或者我爺爺做的,這還差不多,我這手藝是祖傳的。
” 李默雲沒蒙事,這個制假作坊還真是他爺爺留下來的。
老爺子當年造假在京城是出了名的,也坑過不少人,跳河、上吊的都有,也賺過不少銀子,在山東老家買了房子置了地,老爺子留下過話,子孫後代有了營生就不要再幹這個了,免得遭報應,所以,李默雲的爹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帶着全家回了老家。
李默雲過了十多年吃喝玩樂、養尊處優的日子,可他爹死後,家境就每況愈下,加之李默雲抽大煙上了瘾,把家産抽了個精光,走投無路之下,隻好來到京城重操祖業。
還好,李默雲的爹英明,這個制假作坊一直出租,沒有賣掉,要不然,恐怕李默雲連作假的本錢都沒有。
額爾慶尼想起來就生氣,他恨恨地說道:“哼,當年你們這些假古董販子,從我手裡騙走了多少銀子啊!” 李默雲咧嘴一樂:“額大爺,這叫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咱倆不是又串在一塊兒蒙别人了嗎?有錢人的銀子不蒙白不蒙!來,您喽喽這瓶子……”李默雲拿起案子上的一個雙耳瓶,倆人嘀咕起來。
榮寶齋北平總店的生意慢慢有了些起色,來往的客人明顯比以前多了。
這天,一大早就有客人要訂畫,李山東陪着客人邊看畫邊介紹:“這幾幅都是溥心畲先生的“。
客人點頭:“确實不錯,溥先生的潤筆怎麼收?” “堂幅六尺一百二十元,屏幅減半,以四尺為一堂;冊頁每方尺二十元;成扇每面十元,細畫題詩加倍,先潤後墨。
” 客人顯得猶豫:“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兒?” “對不住您,溥先生的價碼兒是他自個兒定下的,便宜不了,要不您換張大千的?潤筆還不算貴,眼下張大千在畫界可與溥先生齊名了。
”李山東從櫃台裡拿出兩張報紙,“您瞧瞧,這報上登的,南張北溥,南張就是指的張大千,我們榮寶齋前些日子剛為南張北溥辦過畫展,登在這兒。
” “我聽說了。
” “您現在訂他的畫兒特值,要不了多久潤筆就得漲上去,要是有閑錢,我建議您存幾張,将來準有賺。
” “那我就訂張大千的了,都要山水,堂幅六尺兩幅,再加倆成扇,你算算多少錢。
” “您這邊請……”李山東把客人讓到了賬櫃邊,趙三龍“噼噼啪啪”打起了算盤。
宋懷仁和王仁山一直在邊上看着,宋懷仁悄聲說道:“經理,您和東家真有眼光,辦完畫展以後,客人們都開始認張大千了,咱是不是把潤筆提上去?” “不忙,當初跟大千有言在先,等他放在别的鋪子裡的畫兒賣完了,就隻到榮寶齋挂筆單,到那個時候再把潤筆提上去也不遲。
” “這招兒太高了!”宋懷仁表面上贊歎着,心裡卻很失落:這麼高的招兒,我怎麼就沒想到呢?他悶悶不樂,借故離開了鋪子。
宋懷仁在琉璃廠街上滿無目的地走着,遠遠地看見額爾慶尼抱着個錦盒走進了一家古玩鋪子,他輕蔑地一笑,心想,這老東西又去騙茶喝了。
古玩鋪子的夥計也是這麼想的,他一見到額爾慶尼,就不客氣地問:“喲,您又喝蹭茶來啦?” 額爾慶尼的臉一沉:“你怎麼說話呢?沒規矩,叫你們掌櫃的來。
” “我們掌櫃的忙着呢,沒工夫陪着您閑聊,您要是想喝口蹭茶,我就給您倒一碗,喝完了趕緊走着。
”夥計倒出碗剩茶放在桌子上。
額爾慶尼大搖大擺地坐下,瞟了一眼茶碗,從錦盒裡掏出雙耳瓶,小心地放在桌子上:“今兒個,讓你小子也開開眼。
” 夥計捧起雙耳瓶,凝視了片刻,立刻換了一副面孔:“額大爺,您這是哪兒來的?” “哪兒來的能告訴你嗎?叫掌櫃的去。
” 夥計放下雙耳瓶,将茶壺裡的剩茶倒掉,換上新茶重新沏上,滿臉堆笑:“先悶會兒,我這就給您叫掌櫃的去。
” 操着東北口音的掌櫃從後門進來:“喲,額爺,少見啊。
”掌櫃的直奔瓶子去了,他拿在手裡,站到鋪子門口,對着太陽仔仔細細地看着。
額爾慶尼悠閑地喝着茶,眼睛看着大門外,不時和過往的熟人打個招呼。
掌櫃的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最後把目光停在了一處,不滿地說道:“額大爺,您蒙我是吧?這宋瓶兒可有砟兒啊。
” “我說過沒砟兒了嗎?我說掌櫃的,古玩這行玩的就是個眼力,您要是連真貨假貨都看不出來,還好意思在琉璃廠混?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掌櫃的把雙耳瓶放回桌子上,顯得猶豫不決:“您别急,我再琢磨琢磨。
” 額爾慶尼把雙耳瓶放進錦盒,站起身:“讓你白撿一便宜還不要,我找别人去喽。
” 掌櫃的兩隻眼睛滴溜溜地一轉,趕忙攔下:“别價,額大爺,要不這麼着,雙耳瓶您先擱我這兒,要是賣出去就算您賺了,要是賣不出去呢,您再拿回去,怎麼樣?” 額爾慶尼一副不買賬的樣子:“想什麼呢?我可告訴你,這宋瓶少了二百大洋不賣,大爺我現在就要現錢,要不要我聽您一句話。
” “成嘞,我聽您的,現錢就現錢,三兒啊,你現在就帶額爺去櫃上支錢。
” 夥計趕緊過來:“得嘞,額爺,您跟我來……” 額爾慶尼拿起了派:“别價,别價,支錢着什麼急啊,我說掌櫃的,您仔細瞅瞅,可千萬别走了眼,回頭您再跟我找後賬就沒意思了。
” “罵我呢不是?咱是那人嗎?吃這碗飯也二十多年了,總不能玩了一輩子鷹,最後讓鷹啄了眼吧?再者說了,就算咱走了眼,這行裡不是也有規矩嗎?誰走眼誰認倒黴,您放心,踏踏實實支錢去。
” “得,那我可去啦?” “走您的,沒事兒過來喝茶。
” 額爾慶尼跟着夥計奔裡院去了,掌櫃的不屑地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自言自語:“二百大洋就賣啦?哼,到了這個歲數還是生瓜蛋子一個,怪不得受窮呢。
” 額爾慶尼喜氣洋洋地抱着二百塊現大洋從古玩鋪子出來的時候,正好和閑逛了一圈兒圓來的宋懷仁打了個照面兒,宋懷仁站住了,他目送着額爾慶尼漸漸遠去,心裡嘀咕着:看樣子這老東西是發财了,剛才他賣什麼了?宋懷仁出于好奇,走進了古玩鋪子。
宋懷仁是個有心的人,雖說他學徒是在南紙店,可架不住二十多年一直都在琉璃廠混,對古董也算在行。
宋懷仁仔細看了看額爾慶尼拿來的那個雙耳瓶,大緻明白了他的路數,但宋懷仁沒有吭聲。
倪瓒的《溪山雨意圖》輾轉到了王仁山的手裡,不過,王經理可不是自個兒搞收藏,而是有個老客戶一時拿不出貨款,希望用這幅畫來抵。
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并不虧本,長期合作的老客戶,人家有難處,也該幫一把,可這幅畫的真僞成了問題,掌眼的幾個人意見不一,讓王仁山做起了難。
《溪山雨意圖》挂在榮寶齋的北屋裡,王仁山已經好幾天愁眉不展了。
張幼林手裡拿着報紙推門進來:“仁山,戰事結束了。
” 王仁山回過神來:“結束了?” 張幼林坐下,神情憂慮:“政府和日本人簽訂了《塘沽協定》,中國軍隊撤到延慶、通州、寶坻、蘆台一線以西、以南地區,這些地區以北、以東至長城沿線為武裝區,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等于華北的大門也對日本人敞開了。
”王仁山聽罷,長歎一聲:“唉!這幾個月在山海關、熱河、喜峰口都白打了……” 王仁山還沒說完,夥計把額爾慶尼帶進來了,張幼林站起身:“呦,額爺,您來啦。
” 額爾慶尼拱拱手:“張先生,今兒個我請您,咱們奔鴻興樓。
” 張幼林感到納悶:“您……請我?” 額爾慶尼看見了牆上挂着的《溪山雨意圖》,他顧不上回答,走過去仔仔細細看了看,問王仁山:“王經理,這畫兒您收下了?” 王仁山苦笑着搖搖頭:“還拿不準呢。
” “這就好,這就好。
”額爾慶尼不由分說,拉起張幼林就走。
在鴻興樓裡,額爾慶尼要了一桌子菜,張幼林驚訝得瞪大了眼睛:“幹嗎呀?額爺,您是撿着金元寶啦?不行不行,今天這頓飯還是我請您吧。
額爾慶尼的臉一沉:“張先生,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吃過您多少回了,我自個兒都記不清了,什麼時候我在街上碰見您,您都沒讓我空過手,哪回不給個三塊五塊的?張先生,今兒個這頓飯我請定了,您要是不給我這面子,我就一頭撞在這桌子角兒上。
” 張幼林趕緊擺手:“别價,今兒個挺高興的,幹嗎說這個?行,聽您的,讓您破費了。
額爾慶尼的睑上這才有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