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陳小姐離開京城就安全了。

    ”張幼林此時考慮的是另外的問題。

     回去的路上,張幼林告訴潘文雅,明天晚上他就能見到肅親王了,希望在飯桌上能打聽出對汪兆銘、黃複生的判決結果。

     “張先生,我已經訂好了去美國的船票,後天就要出發了。

    ” 張幼林有些意外:“哦,這麼急?不過……也好,這次你回國趕上不少事,也沒有好好走一走,你看,我也是忙得很,為汪先生的事,不管有用沒用,總要去跑一跑,所以也就顧不上潘小姐了,真對不起!” “别客氣,你為朋友做的已經很多了。

    我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張先生就不想和我說點兒什麼?” 張幼林思索了片刻說道:“你多保重,祝你幸福!” 潘文雅面對着張幼林站住了,凝視着他:“張先生……不,我還是叫你幼林吧,幼林,你知道,我想聽的不是這些……快分手了,有句話我一直藏在心裡,不敢說出來……” “如果不好說,就不要說。

    ”張幼林避開了她的目光。

     “不,我要說,不然以後就沒機會了,幼林,你聽好,我想說的是,我喜歡你,你明白嗎?” “明白,潘小姐這是看得起我,可我已經娶妻了,好像不該再惦記别的女人,你說是不是,潘小姐?” 潘文雅笑了:“我當然知道你有妻子,可……這并不妨礙我喜歡你呀?張,你是受過西式教育的人,你應該明白,愛情……沒有任何理由,隻會聽憑心靈的召喚。

    ” 倆人繼續向前走,張幼林答道:“潘小姐,我現在的問題是,我對我妻子有過承諾,這輩子不納妾,隻忠實她一個人,所以,我不會改變自己當初的承諾,對不起!” “男人的誓言……就這麼可靠?據我所知,每一個結了婚的男人大都有過類似的誓言,結果呢?世上的婚姻并不因為雙方的誓言而變得美好。

    ” “别的人我管不了,但我的承諾永遠有效。

    ”張幼林語氣堅定。

     “你的承諾是永不納妾,但并不包括離婚,幼林,我想告訴你,我希望你能和她離婚,我了解過,按中國法律,夫妻離婚沒有什麼複雜的手續,隻需丈夫給妻子寫一紙休書即可生效……” “然後呢?” “你和我結婚,幼林,真的,這不是我自私,她真的不适合你,像你這種受過西式教育的人,不應該找一個舊式女人做妻子,你們之間恐怕沒有共同語言……” 潘文雅還在盡情地說着,張幼林打斷了她:“文雅,看到你,沒有哪個男人會不動心,我也一樣,可我是個重承諾的人,既然承諾了,就要做到,請你諒解!況且我和佳碧也不是沒有共同語言,我們之間有很深的感情基礎。

    ” 潘丈雅沉默了,過了一會兒,她問道:“就這些,沒有别的話了嗎?” 張幼林搖頭:“沒有了……” 潘文雅黯然神傷,她改用英語:“我明白了,張,這件事我以後不會再提了,對不起!” “沒什麼,我們永遠是朋友。

    ”張幼林也用了英語。

     “那我走了!”潘文雅頭也不回地走了,張幼林望着她的背影,久久地伫立在那裡…… 傍晚時分,陳光啟帶着張幼林來到了民政部餐廳的雅間,肅親王平時就在這裡招待客人。

    張幼林環顧四周,雪白的牆壁上除了挂着兩幅書法外,房間裡幾乎沒有其他的裝飾,他不禁感歎道:“沒想到這麼簡樸!” 兩人坐定,張幼林問:“陳大人,您把《西陵聖母帖》交給肅親王,他沒說什麼嗎?” “肅親王打開看了看,贊歎不已,說真是一件難得的寶貝,我就趁機把你的意思說了,希望肅親王手下留情,對汪兆銘、黃複生從輕發落。

    ” “肅親王的态度呢?”這是張幼林最關心的。

     “他沒表态,隻是說要見見送《西陵聖母帖》的人……” 陳光啟的話還沒說完,肅親王善耆手裡拿着一個卷軸推門進來,倆人趕緊站起身。

    善耆把卷軸放在旁邊的桌子上:“張先生,請坐,你是榮寶齋的東家,排場慣了,我這兒是清水衙門,對不住啦。

    ” “您客氣。

    ” 三人落座,善耆端詳着張幼林:“你跟汪兆銘是什麼關系?” “萍水相逢,他的照相館和榮寶齋僅一牆之隔,我們就算是鄰居吧。

    ” “我聽說,《西陵聖母帖》是你的家傳之寶,為什麼不惜拿出如此貴重之物,救一個萍水相逢的人?” “和您一樣,欽佩他的人品、人格。

    ”張幼林不假思索。

     聽到這話,善耆神色大變:“誰說我欽佩他了?” 旁邊的陳光啟一見善耆變了臉,頭上的冷汗馬上就冒出來了,張幼林卻不動聲色:“我是在您主審汪兆銘的法庭上看出來的。

    大人,我知道您做過崇文門的稅務監督,那是老佛爺特意給您的肥差,負責進京物品的稅收,大家都不言自明,稅務監督除了向國庫繳納一定數額的稅款以外,剩下的就可以據為已有,老佛爺本來是想讓您發一筆财,可您卻向國庫繳納了超過定額的稅款,并由此引起王公貴族的不滿,受到彈劾。

    我還知道,您在九門提督和民政部尚書的任上在北京修鐵路、通郵、辦自來水廠……” “夠了。

    ”善耆打斷了張幼林。

     “所以,我認為您是個深明大義、以江山社稷為重的好官,因此我敢為汪兆銘、黃複生求情。

    ” 沉默了片刻,善耆問道:“照你這麼說,汪兆銘謀刺攝政王也是為了江山社稷了?” “請恕我直言,正是,隻是與您的方式不同而已。

    ”張幼林直抒胸臆。

     善耆一拍桌子:“大膽!你拿《西陵聖母帖》賄賂我,就不怕我把你當成汪兆銘的同黨抓起來?” 張幼林依然是不動聲色,他十分冷靜:“如果您非要把我當成汪兆銘的同黨,我也隻好認了,這在我決定做這件事兒之前就已經想好了,隻是有一點,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擔,不要牽連我的家人和朋友。

    ” 話音剛落,善耆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張先生果然膽識過人,你倒真像個革命黨,來,我敬你一杯!” 張幼林與善耆碰杯,二人一飲而盡。

     善耆說道:“我到法部大獄看過汪兆銘,和他有過一番辯論。

    汪兆銘是個難得的人才,就是太激進了,其實在某些方面,朝廷和汪兆銘的觀點還是比較一緻的,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談一談嘛,可是汪兆銘認為革命黨和朝廷之間沒有談判的必要,革命黨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武力推翻朝廷,這就太過分了。

    ” “大人,革命黨我不大了解,可汪兆銘先生我還是比較了解的,不管汪先生的行為如何,至少有一點我是相信的,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出于個人私利,而是為着整個國家,僅憑這一點,我就佩服他,希望您能高擡貴手,放汪先生一馬,至少要保全他和黃複生的性命……” “張先生,我實話告訴你,這個案子很快就要結了,最後定的罪名是誤解朝廷,對汪兆銘、黃複生從輕發落,判處終身監禁。

    ” 張幼林神情激動:“謝謝!謝謝大人!這都是您的功勞。

    ” 善耆擺擺手:“也不全是,攝政王也是個識大體的人,汪兆銘、黃複生在法庭上的表現你還看不出來嗎?他們根本不怕死,革命黨搞暗殺,就是要玉石俱焚,他們巴不得殺身成仁、留名青史,朝廷殺了汪兆銘、黃複生,不僅吓不倒那些革命黨,還會激起民衆對朝廷的不滿,所以,還是不殺為好。

    ” 善耆起身拿起《西陵聖母帖》,鄭重地遞給張幼林:“張先生,你的心意我領了,君子不奪人之愛,況且我善耆做了一輩子官,還沒收過任何不義之财,張先生,你收好,千萬不要陷我于不義,我還有事,先走一步,告辭了。

    ” 善耆走出了餐廳,張幼林愣在那裡,随即淚水從眼眶裡湧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