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袁紹一潰千裡,曹操取得中原霸權
關燈
小
中
大
該不成問題了。
” 曹操卻笑不出來,胸中暗暗嗟歎:那些郡縣官吏哪個不是我提拔起來的?在我困笃之時卻都袖手旁觀見風使舵,除了李典誰也不曾給我送來一粒糧食,現在平安無事了又都想起錦上添花了。
這世上的人心何其薄也!此等首鼠兩端之輩難道不當誅嗎……算了吧,天子尚且對我三心二意,更何況别人呢?夫英雄者固當有吞吐天地之志,亦當有海納百川之心胸啊…… 正在他感慨良多之際,路粹、繁欽兩位書佐跑出轅門跪倒在他身畔:“我等有緊要之事告知主公。
” “說吧。
”曹操眼望俘虜連頭都沒回。
路粹有些為難,環顧在場之人,吞吞吐吐道:“我二人在那兩箱繳獲的文書中發現了……發現了不少地方官給袁紹的投降書,甚至還有……還有……” “還有什麼?” 路粹把牙一要:“還有咱們營中将領串通袁紹的密信!”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都呆住了,有人驚詫、有人憤怒、有人恐懼、有人悲憫,但誰都不敢說什麼,所有的眼光都齊刷刷投向曹操,料想以他睚眦必報的性格必會勃然大怒追查到底。
哪知他不急不鬧,重重地喘了口氣道:“我早就料到,想要投靠袁紹自謀生路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徐佗……你們帶幾個兵把那些文書都擡到這兒來。
” “諾。
”路繁二人領命而去。
衆文武立時警惕起來,心裡有鬼的料想敗露就在眼前,胸口狂跳臉色煞白;那些心裡沒鬼的,意識到有叛徒站在自己身邊,也覺毛骨悚然。
這時候誰都不敢瞅誰一眼,生恐胡亂猜測犯了忌諱,所有人都耷拉着腦袋扪心自問,一個字也不敢多說,眼睜睜瞧着士兵把兩箱子書簡堆在營前。
許攸自是無事一身輕,樂呵呵道:“阿瞞兄,現在這些書信就擺在眼前,隻要尋根溯源就能将營中奸邪叛徒一網打盡!”這席話不啻雪上加霜,衆人心頭都是一緊,腦袋壓得更低了。
曹操搖了搖頭,面無表情道:“都燒了吧。
” “燒了?!”不單是許攸,在場之人都沒想到他會這麼處置。
曹操見無人敢響應,自親兵手中接過一支火把,點燃後順手一抛,那堆得像山一般的竹簡立時騰起一片火焰。
他環顧衆人朗聲道:“當袁紹強盛之時,我亦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乎?忠奸是非付之一炬,清者無須再生猜忌,濁者也請自安從善,這件事誰也不許再提……老夫有些累了,你們也忙了半日,沒有差事的就回去休息吧。
”說罷一甩衣袖,回轉轅門。
隻留下一團熊熊烈火,映照着一張張感激涕零的面孔…… 曹操低着頭獨自漫步,忽聽身後有人笑呵呵道:“你這焚燒文書的計謀果然高明啊!”曹操回頭一看——許攸跟了過來。
“子遠說的哪裡話來?” 許攸撚着小胡子道:“你騙得了别人,豈能騙得了我?昔日光武爺平滅王昌,将帳下諸将私通王昌的文書付之一炬,令反側子自安,此後諸将忠順更勝往昔。
如今你也學了這一手,以為我不知道嗎?” 曹操側目打量這位老朋友,覺他聰明得有點兒過頭了!但畢竟是昔日舊交,又是幫自己破袁紹的首功者,便按捺不滿佯笑道:“子遠啊,你我兄弟彼此默契,何必要把話挑明呀。
” “阿瞞,我為了幫你連家眷都不管了,如今孑然一身,你該怎麼報答我呀?” 不知為什麼,當初許攸獻計時,呼喚小名時曹操聽着頗感親切,可到了這會兒聽着卻覺刺耳!他點點頭賠笑道:“子遠兄若是不棄,就在我幕府為軍師祭酒吧。
” 許攸眉毛一挑:“區區一個祭酒,叫我跻身荀公達之下,與郭嘉等人為伍,你也忒慢待老友了吧?” “别這麼說啊。
”曹操拉住他的手,湊到他耳畔,“我豈能虧待你,雖是軍師祭酒,财貨房室衣食俸祿自然異于他人。
” “這還差不多。
”許攸搖頭晃腦沾沾自喜,“面子、銀子、女子,人這輩子說穿了不就為了這些嘛!” 兩人各懷心事攜手來至袁紹寝帳,曹操坐到袁紹的幾案前,順手抽過一卷空白的竹簡,開始潤色告捷表章。
許攸則在一旁翹足而坐,侃侃而談陳年舊事,曹操有一搭無一搭地搪塞着。
過了片刻王必尋到此處,禀告道:“俘虜清點已畢,共七萬有餘。
” “嗯。
”曹操奮筆疾書,連頭都沒擡,“我知道了。
” 王必又道:“那沮授沖出軟禁的營帳,搶奪馬匹意欲北逃,未出營門又被士兵拿獲。
” “哼!”曹操故意瞥了許攸一眼,吩咐道,“雖有奇才而不能為我所用,反成了累贅,推出轅門斬首吧!”又指指袁紹的卧榻,“還有,今天我住在這裡,讓許褚忙完差事到這邊護衛。
叫人把袁紹的錦緞給我扔出去,換上我的舊鋪蓋,所有的珍寶圖書一律撤掉。
這帳子既然已屬于我,就得由着我的性子布置!” 許攸自以為得了寵信,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再不管沮授的死活,也沒聽出曹操的弦外之音,還随着說風涼話:“沮授也真是癡人,長胳膊拉不住短命鬼,既然找死那就死呗。
” 曹操已将告捷表章寫完:“子遠,你來幫我看看。
” “诶!”許攸撅着屁股湊過來看: 〖大将軍邺侯袁紹,前與冀州牧韓馥立故大司馬劉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長畢瑜詣虞為說命祿之數。
又紹與臣書雲:“可都甄城,當有所立。
”擅鑄金銀印,孝廉計吏,皆往詣紹。
從弟濟陰太守叙與紹書雲:“今海内喪敗,天意實在我家,神應有征,當在尊兄。
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則北兄長,以位則北兄重。
便欲送玺,會曹操斷道。
”紹宗族累世受國重恩,而兇逆無道,乃至于此。
辄勒兵馬,與戰官渡,乘聖朝之威,得斬紹大将淳于瓊等八人首,遂大破潰。
紹與子譚輕身迸走。
凡斬首七萬馀級,辎重财物巨億。
〗 前面的他還讀得津津有味,當看到最後“凡斬首七萬馀級”時,差點吓了個跟頭:“你要把俘虜全殺了?” 曹操擠出一絲詭異的微笑:“留着他們太耗費軍糧,放他們回去豈不是幫袁紹重振旗鼓?況且他們與沮授一樣,妻兒老小尚在河北,隐患可不能留啊!昔日秦之白起在長平坑殺趙軍四十萬,如今我不過殺七萬人,這又算得了什麼?” 許攸望着曹操恐怖的笑臉,感覺脊梁骨一陣陣發麻。
殺七萬人又算得了什麼?他這話說得如此輕巧,與方才焚燒文書時判若兩人。
直到此刻許攸才有些明白,曹操已不是當年那個輕狂小生,這個主子比袁紹更難伺候,他更精心計更善僞裝,簡直是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魔鬼…… “子遠,還有件事勞你幫忙。
” “是……主公!”許攸不由自主改了稱呼。
曹操遞給他一支令箭:“你去跟于禁說,叫他深深挖幾個大坑,待到夜深人靜之時,把河北降卒一批一批領到坑邊,然後……”說着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我明白……我明白……” 曹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陰森森笑道:“囑咐他們做幹淨一點兒,别惹出麻煩……辛苦了,子遠賢弟!” “不敢當……”許攸差點兒被他拍倒在地,強自支撐着,抱着那令箭戰戰兢兢出了大帳。
曹操望着他顫抖的背影,終于滿意地笑了——金銀财寶可以不吝惜,但尊卑必須要明确,絕不允許有人居功自傲!隻有擁有不可侵犯的威嚴,才能震懾住敵人、駕馭好官員、治理好國家。
許褚領着幾個親兵趨身進帳,将各種珍寶器玩封到箱子裡,又疊了錦繡卧榻,換上舊鋪蓋,曹操這才張着雙臂躺下,開始做他的美夢了……官渡之戰僅是這場美夢的開始,下一步他要追過黃河痛打落水狗,消滅袁紹征服河北,之後再奪荊州、平江東、定西北、收西蜀,漢室天下一定能夠複興!然後……曹操倏然睜開眼,他的美夢中冒出一個可怖的夢魇——那是張血淋淋的絹帛,寫着“誅此狂悖之臣耳!”末尾那個“耳”字一豎拉得很長,似乎還在滴血。
曹操扪心自問:真有一天仗都打完了他該何去何從呢?還政天子退歸林泉?他已經有了與天子一樣不可侵犯的威嚴,怎麼還可能全身而退呢?難道放棄那個權力,任由那個對自己充滿芥蒂的皇帝随便宰割嗎?如果再來一次“玉帶诏”,到時候該何去何從呢? 他凝思良久,始終沒有一個滿意的答案,索性不管那麼多了,翻個身繼續睡。
天下還沒平定呢,春的後面又不是秋,何必為将來發愁呢……二十年前與袁紹把酒言歡之時又豈能想到今天?何用二十年!去年跟劉備煮酒論英雄那一刻又怎料到反目成仇? 就是這世道,一切都随遇而安吧……
” 曹操卻笑不出來,胸中暗暗嗟歎:那些郡縣官吏哪個不是我提拔起來的?在我困笃之時卻都袖手旁觀見風使舵,除了李典誰也不曾給我送來一粒糧食,現在平安無事了又都想起錦上添花了。
這世上的人心何其薄也!此等首鼠兩端之輩難道不當誅嗎……算了吧,天子尚且對我三心二意,更何況别人呢?夫英雄者固當有吞吐天地之志,亦當有海納百川之心胸啊…… 正在他感慨良多之際,路粹、繁欽兩位書佐跑出轅門跪倒在他身畔:“我等有緊要之事告知主公。
” “說吧。
”曹操眼望俘虜連頭都沒回。
路粹有些為難,環顧在場之人,吞吞吐吐道:“我二人在那兩箱繳獲的文書中發現了……發現了不少地方官給袁紹的投降書,甚至還有……還有……” “還有什麼?” 路粹把牙一要:“還有咱們營中将領串通袁紹的密信!”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都呆住了,有人驚詫、有人憤怒、有人恐懼、有人悲憫,但誰都不敢說什麼,所有的眼光都齊刷刷投向曹操,料想以他睚眦必報的性格必會勃然大怒追查到底。
哪知他不急不鬧,重重地喘了口氣道:“我早就料到,想要投靠袁紹自謀生路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徐佗……你們帶幾個兵把那些文書都擡到這兒來。
” “諾。
”路繁二人領命而去。
衆文武立時警惕起來,心裡有鬼的料想敗露就在眼前,胸口狂跳臉色煞白;那些心裡沒鬼的,意識到有叛徒站在自己身邊,也覺毛骨悚然。
這時候誰都不敢瞅誰一眼,生恐胡亂猜測犯了忌諱,所有人都耷拉着腦袋扪心自問,一個字也不敢多說,眼睜睜瞧着士兵把兩箱子書簡堆在營前。
許攸自是無事一身輕,樂呵呵道:“阿瞞兄,現在這些書信就擺在眼前,隻要尋根溯源就能将營中奸邪叛徒一網打盡!”這席話不啻雪上加霜,衆人心頭都是一緊,腦袋壓得更低了。
曹操搖了搖頭,面無表情道:“都燒了吧。
” “燒了?!”不單是許攸,在場之人都沒想到他會這麼處置。
曹操見無人敢響應,自親兵手中接過一支火把,點燃後順手一抛,那堆得像山一般的竹簡立時騰起一片火焰。
他環顧衆人朗聲道:“當袁紹強盛之時,我亦不能自保,何況他人乎?忠奸是非付之一炬,清者無須再生猜忌,濁者也請自安從善,這件事誰也不許再提……老夫有些累了,你們也忙了半日,沒有差事的就回去休息吧。
”說罷一甩衣袖,回轉轅門。
隻留下一團熊熊烈火,映照着一張張感激涕零的面孔…… 曹操低着頭獨自漫步,忽聽身後有人笑呵呵道:“你這焚燒文書的計謀果然高明啊!”曹操回頭一看——許攸跟了過來。
“子遠說的哪裡話來?” 許攸撚着小胡子道:“你騙得了别人,豈能騙得了我?昔日光武爺平滅王昌,将帳下諸将私通王昌的文書付之一炬,令反側子自安,此後諸将忠順更勝往昔。
如今你也學了這一手,以為我不知道嗎?” 曹操側目打量這位老朋友,覺他聰明得有點兒過頭了!但畢竟是昔日舊交,又是幫自己破袁紹的首功者,便按捺不滿佯笑道:“子遠啊,你我兄弟彼此默契,何必要把話挑明呀。
” “阿瞞,我為了幫你連家眷都不管了,如今孑然一身,你該怎麼報答我呀?” 不知為什麼,當初許攸獻計時,呼喚小名時曹操聽着頗感親切,可到了這會兒聽着卻覺刺耳!他點點頭賠笑道:“子遠兄若是不棄,就在我幕府為軍師祭酒吧。
” 許攸眉毛一挑:“區區一個祭酒,叫我跻身荀公達之下,與郭嘉等人為伍,你也忒慢待老友了吧?” “别這麼說啊。
”曹操拉住他的手,湊到他耳畔,“我豈能虧待你,雖是軍師祭酒,财貨房室衣食俸祿自然異于他人。
” “這還差不多。
”許攸搖頭晃腦沾沾自喜,“面子、銀子、女子,人這輩子說穿了不就為了這些嘛!” 兩人各懷心事攜手來至袁紹寝帳,曹操坐到袁紹的幾案前,順手抽過一卷空白的竹簡,開始潤色告捷表章。
許攸則在一旁翹足而坐,侃侃而談陳年舊事,曹操有一搭無一搭地搪塞着。
過了片刻王必尋到此處,禀告道:“俘虜清點已畢,共七萬有餘。
” “嗯。
”曹操奮筆疾書,連頭都沒擡,“我知道了。
” 王必又道:“那沮授沖出軟禁的營帳,搶奪馬匹意欲北逃,未出營門又被士兵拿獲。
” “哼!”曹操故意瞥了許攸一眼,吩咐道,“雖有奇才而不能為我所用,反成了累贅,推出轅門斬首吧!”又指指袁紹的卧榻,“還有,今天我住在這裡,讓許褚忙完差事到這邊護衛。
叫人把袁紹的錦緞給我扔出去,換上我的舊鋪蓋,所有的珍寶圖書一律撤掉。
這帳子既然已屬于我,就得由着我的性子布置!” 許攸自以為得了寵信,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再不管沮授的死活,也沒聽出曹操的弦外之音,還随着說風涼話:“沮授也真是癡人,長胳膊拉不住短命鬼,既然找死那就死呗。
” 曹操已将告捷表章寫完:“子遠,你來幫我看看。
” “诶!”許攸撅着屁股湊過來看: 〖大将軍邺侯袁紹,前與冀州牧韓馥立故大司馬劉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長畢瑜詣虞為說命祿之數。
又紹與臣書雲:“可都甄城,當有所立。
”擅鑄金銀印,孝廉計吏,皆往詣紹。
從弟濟陰太守叙與紹書雲:“今海内喪敗,天意實在我家,神應有征,當在尊兄。
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則北兄長,以位則北兄重。
便欲送玺,會曹操斷道。
”紹宗族累世受國重恩,而兇逆無道,乃至于此。
辄勒兵馬,與戰官渡,乘聖朝之威,得斬紹大将淳于瓊等八人首,遂大破潰。
紹與子譚輕身迸走。
凡斬首七萬馀級,辎重财物巨億。
〗 前面的他還讀得津津有味,當看到最後“凡斬首七萬馀級”時,差點吓了個跟頭:“你要把俘虜全殺了?” 曹操擠出一絲詭異的微笑:“留着他們太耗費軍糧,放他們回去豈不是幫袁紹重振旗鼓?況且他們與沮授一樣,妻兒老小尚在河北,隐患可不能留啊!昔日秦之白起在長平坑殺趙軍四十萬,如今我不過殺七萬人,這又算得了什麼?” 許攸望着曹操恐怖的笑臉,感覺脊梁骨一陣陣發麻。
殺七萬人又算得了什麼?他這話說得如此輕巧,與方才焚燒文書時判若兩人。
直到此刻許攸才有些明白,曹操已不是當年那個輕狂小生,這個主子比袁紹更難伺候,他更精心計更善僞裝,簡直是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魔鬼…… “子遠,還有件事勞你幫忙。
” “是……主公!”許攸不由自主改了稱呼。
曹操遞給他一支令箭:“你去跟于禁說,叫他深深挖幾個大坑,待到夜深人靜之時,把河北降卒一批一批領到坑邊,然後……”說着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我明白……我明白……” 曹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陰森森笑道:“囑咐他們做幹淨一點兒,别惹出麻煩……辛苦了,子遠賢弟!” “不敢當……”許攸差點兒被他拍倒在地,強自支撐着,抱着那令箭戰戰兢兢出了大帳。
曹操望着他顫抖的背影,終于滿意地笑了——金銀财寶可以不吝惜,但尊卑必須要明确,絕不允許有人居功自傲!隻有擁有不可侵犯的威嚴,才能震懾住敵人、駕馭好官員、治理好國家。
許褚領着幾個親兵趨身進帳,将各種珍寶器玩封到箱子裡,又疊了錦繡卧榻,換上舊鋪蓋,曹操這才張着雙臂躺下,開始做他的美夢了……官渡之戰僅是這場美夢的開始,下一步他要追過黃河痛打落水狗,消滅袁紹征服河北,之後再奪荊州、平江東、定西北、收西蜀,漢室天下一定能夠複興!然後……曹操倏然睜開眼,他的美夢中冒出一個可怖的夢魇——那是張血淋淋的絹帛,寫着“誅此狂悖之臣耳!”末尾那個“耳”字一豎拉得很長,似乎還在滴血。
曹操扪心自問:真有一天仗都打完了他該何去何從呢?還政天子退歸林泉?他已經有了與天子一樣不可侵犯的威嚴,怎麼還可能全身而退呢?難道放棄那個權力,任由那個對自己充滿芥蒂的皇帝随便宰割嗎?如果再來一次“玉帶诏”,到時候該何去何從呢? 他凝思良久,始終沒有一個滿意的答案,索性不管那麼多了,翻個身繼續睡。
天下還沒平定呢,春的後面又不是秋,何必為将來發愁呢……二十年前與袁紹把酒言歡之時又豈能想到今天?何用二十年!去年跟劉備煮酒論英雄那一刻又怎料到反目成仇? 就是這世道,一切都随遇而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