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勸降關羽,曹營又多一員猛将

關燈
充道,“糜氏、甘氏二位夫人也被擒獲。

    不過你放心,曹公已經傳令,不準任何人攪擾。

    ” 關羽捶胸頓足:“天意啊……天意……” “不是天意,是人心所向!”張遼凝視着他,“怎麼樣,事已至此兄長肯不肯歸降?” 關羽手托須髯微微顫抖:“我若是不降,曹操是不是就會對二位夫人不利?” “哼!你也忒小看曹公了。

    想當初呂布尚不傷及劉玄德家小,何況堂堂曹公乎?”在張遼自己看來是這樣的。

     關羽半信半疑,木讷良久才道:“文遠,你當我是個朋友嗎?” “那是自然!不然我辛辛苦苦尋你作甚?” “愚兄問你一句話,你能不能如實相告?” “但問無妨!”張遼答應得痛快。

     “我知小沛已經陷落,敢問我家兄長是否殒命?” 張遼一愣,萬沒想到關羽會問這個。

    此事關乎軍情是不能随便透露的,但他生性重義,既然已經答應相告,隻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沉吟道:“我軍未到小沛,劉玄德已棄城而逃,追至下邳也未見蹤影,不知逃往何方。

    ”張遼耍了個小心眼,故意不提他去投靠袁紹,可這等小伎倆又豈能瞞得了關羽? 關雲長緊閉鳳眼,臉上流露出一絲痛苦:“兄長不知去向,嫂嫂失落敵手,愚兄又落入重圍之中,還有何臉面活于世間?”說到這兒怆然感歎道,“唉……多謝賢弟一片美意,你還是走吧。

    少時愚兄殺至山下,拼一個魚死網破倒也幹淨。

    ” “幹淨?”張遼忽然仰天大笑,“兄長此言豈不被天下人恥笑?” 關羽猛然睜開眼:“愚兄為忠義而死,安得為天下笑?” “你今若死,身負三條大罪,還不知道嗎?” 關羽也知他欲動說辭,但心中不免好奇:“你且說說看。

    ” 張遼背着手在他面前踱來踱去侃侃而論:“當初兄長與劉使君共同舉兵,盟約手足誓同生死。

    ”看在關羽面子上,張遼還得稱劉備為使君,“如今劉使君方敗,你就在這裡戰死,倘若有朝一日使君複出,欲求你勇力相助而不可複得,豈不辜負當年之盟誓乎?此一罪也!” 關羽似乎點了一下頭:“倒也有理……” 張遼見他承認,心裡輕松不少,繼續道:“劉使君以家眷托付于兄,兄如若戰死,糜甘二夫人無所依賴,你辜負劉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

    ” 關羽默然低下了頭,這個問題倒是實實在在的。

     “這第三嘛……”張遼長歎一聲,“兄長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能匡扶漢室拯救天下之難,徒欲赴湯蹈火逞匹夫之勇!雲長啊,英雄一世何其短暫,負氣一死豈不把滿腔壯志都辜負了嗎?聽小弟一句勸,你就投降吧!” 這席話是當初關羽勸張遼的,現在人家原封不動搬了回來,弄得關羽哭笑不得,赤面漢露惆怅,丹鳳眼顯瑩光,卧蠶眉悲愁落,五绺髯随風揚。

    兩人四目相對沉默了好一陣,漸覺四下的喊聲又都歇止了,大隊曹兵終究沒有沖上來。

    關羽頗覺羞赧,到此刻亦覺張遼與曹操的情誼深重了,壓低聲音道:“若要關某投降……倒也可以……” 張遼暗叫皇天祖宗顯靈。

    他本并州粗漢,能編出來這一大車話已經夠為難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天的辛苦總算沒白費。

     “不過……”關羽話鋒一轉,手捋長髯道,“關某既身負三罪,若要我降當依我三件事。

    如果曹公能從,我當即卸甲。

    如其不允,我甯受三罪而死。

    ” “兄長隻管說來,皆有小弟承當。

    ” 關羽擺擺手:“此三事必須曹公親準,你如何做得了主?” 張遼不願功虧一篑,拍拍胸口大包大攬道:“曹公既準我來,便将此事托付小弟。

    兄長有何要求但說無妨,小弟應允即是曹公應允。

    ” “哦?君子一言?” “驷馬難追!” “那好!”關羽點點頭,調轉偃月刀深深插在地上,“這第一件,關某曾與義兄盟下誓約,有志複興漢室平定天下,所以我隻降漢帝不降曹操。

    ” “呵呵呵……”張遼不禁發笑,“此事怎還用提。

    小弟我當的又是哪國的中郎将?于文則、樂文謙、徐公明、朱文博,個個都是大漢的将校,你又不姓曹,怎成曹公的私屬?” 關羽連連點頭,又道:“這第二件事,我義兄家眷還望曹公多加保護,不可傷損絲毫。

    ” “這也不難,那第三呢?” “這第三件嘛,”關羽丹鳳眼一瞪,“我生為劉玄德之臣,死為劉玄德之鬼。

    倘若得知義兄去向,不管千裡萬裡,便當攜帶嫂嫂即刻辭去,曹公與賢弟不得阻攔!” “啊?!”張遼吓了一跳,扭過頭暗自思忖:得知劉備下落即刻辭去,這又與擒而複縱何異?即便曹公寬宏大量,這樣苛刻的條件也絕不會應允。

    如若不允,折了我的面子是小事,關雲長今夜就要廢命于此!辦事不力難以全忠,坐視友人喪命是為不義。

    我張遼馳騁十載也是扪心無愧,今天卻要落一個不忠不義。

    哎呀雲長兄,你可真是難為小弟呀…… “怎麼樣?賢弟可有為難之處?”關羽催問道。

     “沒有沒有。

    ”張遼強笑道,“區區三件小事又算得了什麼?隻要兄長肯降,這些要求一概應允。

    ”他已拿定主意,隻要保得關羽無礙,以後的事情慢慢再說。

    當初他也是一片赴死之心投入曹營,如今不也願意為曹公肝腦塗地了嗎?就讓時間去解決一切吧…… “曹公那裡不為難嗎?” “曹公求賢若渴,何談為難二字?” “既然如此……”關羽手捋長髯,咬着後槽牙道,“那多謝賢弟成全!”話說到這個份上他還是不肯提曹操。

     “應當謝曹公。

    ”張遼暫把滿腹憂慮抛開,“兄長既然歸降,還有件禮物受曹公所托贈予兄長。

    ”說着走到親兵身邊,牽過他騎來的那匹戰馬,“兄長可識得這坐騎?” 光線昏暗恍惚不明,關羽往前湊了幾步才看清楚。

    此馬從蹄至背高八尺、頭至尾有丈二,渾身上下赤如火炭,并無半根雜毛,皮鞯金辔絲線攢缰,體态健美鞍韂分明——正是昔日呂布所乘的嘶風赤兔獸。

    關羽吃驚匪淺:“此乃天下第一寶馬,曹公心愛之物,愚兄怎能領受?” “曹公有言,赤兔馬當配将中魁元,好在兩軍陣中斬将破敵。

    如今兄長歸附,赤兔正是得其所用。

    ” “豈敢豈敢……”關羽連忙推讓。

     “實不相瞞,小弟垂涎此馬已久,曹公就是不給。

    看來他老人家就是給您留着的,此番情意怎好推卻?”張遼把缰繩塞到他手裡。

     事已至此推脫不過,缰繩握在掌中,關羽反生憂慮:投降曹操本是權宜之計,怎知他對我這般青睐。

    男子漢生于世間理當知恩圖報,倘若我受曹操厚恩事到臨頭棄他而去,必遭人鄙視唾罵。

    看來關某日後欲脫曹營還需先立下點兒功勞啊!想至此拱手道:“關某卻之不恭受之有愧,請賢弟轉告曹公,愚兄當效微薄之力以報此恩。

    ” “這等感恩之言,兄長還是親自去向曹公說吧。

    ”張遼緊緊抓住他的手,笑嘻嘻道,“從今以後你我兄弟并肩驅馳,好極好極。

    ” 關羽心中卻頗不是滋味,隻道:“愚兄牽挂二位嫂嫂,還請賢弟帶我下山,好去探望請罪。

    ” “好好好,曹公也在泗水橋頭等候多時,咱們快些去吧。

    ”說罷兩個人各懷心思,帶領兵卒走下山崗…… 無論如何,關羽的歸降還是令曹操異常興奮,他終于完成了收服關羽、張遼兩員大将的夙願,當即封關羽為偏将軍、升張遼為裨将軍。

    不但将下邳降兵交還其統領,還給劉備家眷送去不少衣食财物,留監軍武周暫充下邳縣令處理善後,率領軍兵北上攻打昌霸。

     昌霸已被吳敦、尹禮、孫康、夏侯淵等圍困,又聞曹操親自前來,自度不是對手,立刻開城投降。

    曹操念及他在徐州的影響未加深究,令其繼續統帥舊部、協助臧霸征戰。

    辦完這幾件大事,徐州之亂基本戡定,他馬上率部西歸趕回官渡。

     此番東征曹操急行千裡連下三城,前前後後隻用了十餘天,不但解除了後顧之憂,而且增長了大軍的氣勢。

    而就在他回到官渡的當天,袁紹大軍也已浩浩蕩蕩進駐黎陽,決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