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郭嘉獻上讨伐袁紹十勝論

關燈
身,“兖州防禦之事已定,有萬潛、李典、呂虔他們在,這一次就讓我随軍聽用吧!”程昱一心巴望着打仗立功,建都許縣後他留守兖州,如今呂布已經除了,東邊沒仗可打沒功可立,他又開始心癢癢了。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帶着你走!” “孟德,我有一個建議。

    ”夏侯惇又摸了摸眼罩,“河南尹董昭曾在張楊帳下為謀士,與河内諸将大多相識,不妨把他調入軍中,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 “高!”荀攸連伸大拇指,“建武将軍越發心思缜密了,我這就給令君寫信辦這件事情。

    ” 曹操欣慰地瞅了夏侯惇一眼,戲谑道:“元讓少了一隻左眼,卻多了不少心眼啊!” 不戰而勝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月,黑山軍統帥張燕在公孫瓒之子公孫續的引領下,集合十萬農民軍分三路趕往易京馳援。

    公孫瓒秘密派人送信給兒子,讓他率五千騎兵于易京以北舉火為号,裡應外合攻擊袁紹。

    不料送信之人未出重圍就被袁軍截獲,袁紹将計就計,設下埋伏提前舉火,将公孫瓒诓出一舉擊敗。

    加之先前挖掘的地道已達到垓心,守備箭樓紛紛坍塌損毀,易京連營陷落。

    稱霸一時的“白馬将軍”公孫瓒逃進自己的高樓,殺掉妻子兒女,放火自焚! 與此同時,曹操深感局勢緊迫,率領大軍過荥陽逼至大河以南,直指對岸河内郡主城懷縣。

    曹仁、史渙先鋒軍早已渡河追擊眭固而去,曹操又增派于禁、樂進、徐晃協助,經過激戰,五将在野王縣射犬城附近殲滅了張楊餘部的主力,賊首眭固死于亂軍之中。

    但是留守懷縣的河内太守缪尚、長史薛洪仍在負隅頑抗。

     曹操坐鎮南岸,在河邊紮下大營,命令兵馬渡河包圍懷縣。

    仗打到這一步又陷入了僵局,懷縣雖不比下邳城堅固,但所處的位置甚是要命,袁紹已滅了公孫瓒,随時可能從冀州、并州兩個方向發來援軍,若不迅速拿下此城必然後患無窮。

    眼看缪尚、薛洪深溝高壘緊守城防,想必又是難啃的骨頭。

     正在無計可施之際,曾在張楊帳下任職的董昭果真派上了用場,單騎進城遊說,僅用了一個時辰的工夫,缪尚、薛洪便敞開大門出城投降——至此,河内郡也歸屬許都朝廷麾下。

     曹操帶着諸多将領、掾屬伫立在大河之畔,眼望着對岸一隊隊降兵抛下兵器,衆人心中甚是滿意。

    河内這一入手,西路屏障又有了,袁紹又慢了一步。

     一葉輕舟悠然飄過,董昭帶着缪尚、薛洪渡河拜谒曹操。

    也不知董昭給他們施了什麼法術,缪薛二人再沒了堅守城池時的傲氣,還未下船就連忙拜倒:“屬下歸附來遲,死罪死罪!” 曹操舉兵以來雖連連得勝,但像今日這般兵不血刃的情況卻極少遇到:“歸順朝廷有功無罪,有功無罪……” 缪薛二人站起身來,忍不住解釋道:“張楊兵臨大河、眭固率部逃竄,都是他們一廂情願,與我們絲毫無幹。

    ”二人見曹操身邊文武林立兵強馬壯,趕緊把自己說得一身清白。

     曹操豈能不懂得這個,裝糊塗道:“我都知道,你們不必有任何疑慮。

    但懷縣不能再待了,回去收拾金銀細軟、帶家眷随我去許都,我加封你們官職。

    ” 缪尚、薛洪不禁瞅向董昭,董昭笑道:“放心吧,曹公言而有信,到了許都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二人這才放心,容董昭登岸,又命士兵駕着小舟回去整理家私去了。

    待他們走遠,曹操才問董昭:“他們明明心存顧慮,你又是施了什麼手段叫他們投降的?” “說來也簡單。

    ”董昭不苟言笑一本正經,“張楊胸無大志馭下不嚴,部将也大多沒什麼高遠之見。

    缪尚、薛洪這等人,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若是跟他們講天下道義利害成敗,他們未必聽得進去。

    但向他們承諾金銀财寶香車美女,他們就開眼了。

    ” “哈哈哈……”曹操仰面大笑,“好!既然他們是拿地盤換富貴,那我就給他們富貴。

    我上表朝廷賜封他二人為列侯!”戰亂之際租稅驟減,曹營中不少戰功赫赫的大将都沒爵位,缪尚、薛洪雖歸附有功,但絕到不了封侯的份上。

    曹操這麼幹是要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将缪薛二人樹為歸附朝廷的标榜,有了這個先例,以後願意歸順的割據将領會越來越多。

     董昭見縫插針:“河内尚有兵馬數千,大可抽調一些補入軍中。

    ” “那是自然。

    ”曹操手撚須髯又有了其他想法,“得地遠遠不夠,重要的是得人。

    京中議郎車胄乃是河内人氏,為人謹小慎微寡言少語,現在是歸攏人心的時候,徐州也剛剛平定,我有意命他為徐州刺史,借此撫慰河内士人。

    ” “一舉兩得,甚好甚好。

    ”董昭連連點頭。

    車胄這個人與其說是謹小慎微,還不如說是膽小懦弱。

    徐州有陳登、臧霸、吳敦等各占一方的鐵腕人物,刺史不過是擺設。

    曹操用車胄一來可以收攬河内人心,二來可以向陳登等人表示信任,實為一舉兩得。

     “僅用一個人還不夠。

    你在河内住過,此間還有什麼傑出人物,召入朝廷授予官職。

    ” 董昭想了想:“河内首屈一指的名士乃是修武張範,乃先朝太尉張延之子,聽說當年袁隗(kuí)想召他為女婿,他硬是不答應,惹得袁家人很不痛快……” 曹操聽說跟袁家有過節,馬上來了精神:“太好了,請他入朝!” “在下還沒說完呢!”董昭一陣苦笑,“那張範去了揚州,如今不在修武縣。

    ” 曹操又洩氣了:“還有别人嗎?” “再有就是溫縣司馬家。

    昔日京兆尹司馬防棄官在家……” “司馬建公嗎?”曹操笑了——二十五年前曹操舉為沛縣孝廉,司馬防正任尚書右丞,與當時的選部尚書梁鹄共典官職分派。

    曹操要擔任洛陽令,結果被司馬防、梁鹄駁回,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

    如今世事流轉,曹操成了當朝司空,司馬防倒成了閑居之人。

     “明公識得此人?”董昭覺他笑得詭異。

     “當然識得,還是老相識了。

    ”曹操意味深長,“司馬建公也年過五旬了吧?” “五十一歲了,他有好幾個兒子,其中長子司馬朗、次子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