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公一老
關燈
小
中
大
一介文官、而且已經死在戰場,沒人願意冒着刻薄卑鄙、身敗名裂的危險去彈劾一個‘戰死’在沙場的書生,況且他還有督察院一百十枝筆杆子搖旗呐喊着支持。
而那位劉公公是大内的中官,太子身邊的紅人,雖然目前無權無勢,卻甚受太子倚重,況且他是聖上欽點的内官監軍,指谪他不免有暗谕聖上用人不明之意,所以更是無人彈劾他的過失,這一來所有的罪名,旁無責貸地壓在了他的肩上。
何參将原先以為頂多判他個貪功冒進、為敵所乘的過錯,大不了削官降職便是,後來見原本對他還有些善意的大牢獄官越來越是冷淡,再後來連家人探視也不準了,這才覺得不妙,三弟用銀錢賄賂了獄中看守,偷偷進來見他,他才知道半個京師的官兒現在都卷入這場議罪案中。
何參将頓時心灰意冷,他在官場多年,如何不知道官場的規矩?這件事既然鬧得這麼大,議罪的結果必然形成一個死局,要解開這個結,那麼十有八九要拿他這個替死鬼開刀,一了百了。
何參将含淚囑咐三弟不必再在京中活動、白白浪費銀錢,要他速速返鄉照顧老母,又凄然要他多備一套棺木,對他言道:“老母卧病在床,我身為長子,不能在身前盡孝,隻有黃泉路上再侍奉母親罷了”。
三弟灑淚而别,自此何參将一門心思等死,這幾日原本烏黑的頭發都變得花白了。
今日錦衣衛持了聖谕來到刑部大牢,何參将還道死期已至,不料聽來的卻是釋他出獄的消息。
何參将又驚又喜,向錦衣衛侍衛打聽,這才知道雞鳴驿丞楊淩進京做了太子侍讀,那個當初根本不曾被他放在眼裡的小小驿丞,竟然仗義直言冒死進谏,在陛下面前為自已擺功抿過,這才得出生天。
雖說兵部将他降為一個小小的百戶,貶至廣西偏遠之地,但相對原以為必死的心理預期,這已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結局。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現在何參将心中,楊淩無異于他的再生父母,象他這種傳統的武将,固然有許多缺點毛病,但是忠義耿直、知恩圖報的信念,卻是從小就深植在心中的道德标準。
何參将去廣西上任并不急于一時,但家中老母病危,若臨死不能見上一面實是天大的憾事,所以歸心似箭。
一領了兵部的任命文書,他立即趕來楊府,想拜過救命恩人後便立即返鄉。
何參将來到楊淩門前,卻見院門兒上挂着一把銅鎖,何參将不由一怔,聽錦衣衛的人講,楊侍讀進京,他的夫人是随同前來的,為何家中無人? 胡同裡一個擺攤賣鞋墊、繡帕兼賣瓜子、大棗的老頭兒看見了,揚聲問道:“嗨,你是誰呀?是楊侍讀楊大人家的客人麼?” 何參将牽馬過去,抱拳道:“是,老哥認識楊家的人麼?可知道楊府的人去哪兒了?” 老頭兒得意洋洋地道:“認識,怎麼不認識?我家可是和楊家挨着住的,楊大人是太子爺身邊的侍讀,是天子身邊的近臣,天天進皇宮的主兒,我怎麼不認識? 我可是特意起了個大早,才看見楊大人上朝的模樣,啧啧啧,天子咱是沒見過,可是太子身邊的人都是這般人物,可想而知萬歲爺該是何等模樣呢?要不人說呢,皇帝是真龍,是天上的紫微星君下凡......”。
何參将皺了皺眉:“這地方的人兒怎麼這麼能侃呐?說起來就沒完沒了,再等一會兒他不定扯到哪兒去了。
”他忙打斷老頭兒道:“那麼請問老哥可知楊大人家的人去哪兒了?” 老頭兒被打斷了說話,有點兒不爽,他擺了擺手道:“楊大人當然在宮裡陪着太子爺嘛,這還用問?楊夫人上街買菜去了,要說楊大人那是太子爺身邊使喚的人,嘿,清廉哪,連個轎夫都不雇,到今兒還是天天走着去紫禁城,家裡就楊夫人一個人操持家務,這楊夫人可真是個漂亮賢惠的媳婦兒,長得如花似玉,真配得上楊大人那種俊俏的哥兒......”。
何參将深揖一禮道:“多謝老哥”,他轉過身又來到楊淩門前,伫立半晌,忽地棄了馬缰,翻身拜倒在地,一個頭磕在塵埃裡。
那邊賣雜貨的老頭兒瞪大了眼睛瞧着,隻見這個滿頭花白頭發、模樣瘦黑、胡子拉茬的漢子跪在那兒,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然後翻身上馬,打馬揚鞭疾馳而去。
老頭兒半晌才醒過神來,抿了抿掉光了牙齒的嘴唇,千百個可能的故事開始在他豐富的想象力下醞釀。
*************************** PS:謝謝諸位書友的熱心支持,請多多點擊推薦!
而那位劉公公是大内的中官,太子身邊的紅人,雖然目前無權無勢,卻甚受太子倚重,況且他是聖上欽點的内官監軍,指谪他不免有暗谕聖上用人不明之意,所以更是無人彈劾他的過失,這一來所有的罪名,旁無責貸地壓在了他的肩上。
何參将原先以為頂多判他個貪功冒進、為敵所乘的過錯,大不了削官降職便是,後來見原本對他還有些善意的大牢獄官越來越是冷淡,再後來連家人探視也不準了,這才覺得不妙,三弟用銀錢賄賂了獄中看守,偷偷進來見他,他才知道半個京師的官兒現在都卷入這場議罪案中。
何參将頓時心灰意冷,他在官場多年,如何不知道官場的規矩?這件事既然鬧得這麼大,議罪的結果必然形成一個死局,要解開這個結,那麼十有八九要拿他這個替死鬼開刀,一了百了。
何參将含淚囑咐三弟不必再在京中活動、白白浪費銀錢,要他速速返鄉照顧老母,又凄然要他多備一套棺木,對他言道:“老母卧病在床,我身為長子,不能在身前盡孝,隻有黃泉路上再侍奉母親罷了”。
三弟灑淚而别,自此何參将一門心思等死,這幾日原本烏黑的頭發都變得花白了。
今日錦衣衛持了聖谕來到刑部大牢,何參将還道死期已至,不料聽來的卻是釋他出獄的消息。
何參将又驚又喜,向錦衣衛侍衛打聽,這才知道雞鳴驿丞楊淩進京做了太子侍讀,那個當初根本不曾被他放在眼裡的小小驿丞,竟然仗義直言冒死進谏,在陛下面前為自已擺功抿過,這才得出生天。
雖說兵部将他降為一個小小的百戶,貶至廣西偏遠之地,但相對原以為必死的心理預期,這已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結局。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現在何參将心中,楊淩無異于他的再生父母,象他這種傳統的武将,固然有許多缺點毛病,但是忠義耿直、知恩圖報的信念,卻是從小就深植在心中的道德标準。
何參将去廣西上任并不急于一時,但家中老母病危,若臨死不能見上一面實是天大的憾事,所以歸心似箭。
一領了兵部的任命文書,他立即趕來楊府,想拜過救命恩人後便立即返鄉。
何參将來到楊淩門前,卻見院門兒上挂着一把銅鎖,何參将不由一怔,聽錦衣衛的人講,楊侍讀進京,他的夫人是随同前來的,為何家中無人? 胡同裡一個擺攤賣鞋墊、繡帕兼賣瓜子、大棗的老頭兒看見了,揚聲問道:“嗨,你是誰呀?是楊侍讀楊大人家的客人麼?” 何參将牽馬過去,抱拳道:“是,老哥認識楊家的人麼?可知道楊府的人去哪兒了?” 老頭兒得意洋洋地道:“認識,怎麼不認識?我家可是和楊家挨着住的,楊大人是太子爺身邊的侍讀,是天子身邊的近臣,天天進皇宮的主兒,我怎麼不認識? 我可是特意起了個大早,才看見楊大人上朝的模樣,啧啧啧,天子咱是沒見過,可是太子身邊的人都是這般人物,可想而知萬歲爺該是何等模樣呢?要不人說呢,皇帝是真龍,是天上的紫微星君下凡......”。
何參将皺了皺眉:“這地方的人兒怎麼這麼能侃呐?說起來就沒完沒了,再等一會兒他不定扯到哪兒去了。
”他忙打斷老頭兒道:“那麼請問老哥可知楊大人家的人去哪兒了?” 老頭兒被打斷了說話,有點兒不爽,他擺了擺手道:“楊大人當然在宮裡陪着太子爺嘛,這還用問?楊夫人上街買菜去了,要說楊大人那是太子爺身邊使喚的人,嘿,清廉哪,連個轎夫都不雇,到今兒還是天天走着去紫禁城,家裡就楊夫人一個人操持家務,這楊夫人可真是個漂亮賢惠的媳婦兒,長得如花似玉,真配得上楊大人那種俊俏的哥兒......”。
何參将深揖一禮道:“多謝老哥”,他轉過身又來到楊淩門前,伫立半晌,忽地棄了馬缰,翻身拜倒在地,一個頭磕在塵埃裡。
那邊賣雜貨的老頭兒瞪大了眼睛瞧着,隻見這個滿頭花白頭發、模樣瘦黑、胡子拉茬的漢子跪在那兒,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然後翻身上馬,打馬揚鞭疾馳而去。
老頭兒半晌才醒過神來,抿了抿掉光了牙齒的嘴唇,千百個可能的故事開始在他豐富的想象力下醞釀。
*************************** PS:謝謝諸位書友的熱心支持,請多多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