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衡不肯應承,到那時候,派他為先遣人員,到呼韓邪那裡,他的行蹤即非我所能掌握。

    萬一脫逃,我又如何能将他緝捕到手?” 石顯心想,這不妨利用呼韓邪以制毛延壽。

    不過如何運用,要看情形,此時無法預計。

    匡衡為人老實,這方面要教他亦教不會,倒不如簡單省事,仍舊交給陳湯處置為妙。

     想停當了便即說道:“匡公所言,确是實情,我不能強公之所難。

    隻要求一點,請匡公在到雁門時,設法限制毛延壽的行動。

    等跟陳湯見了面,把我的意思告訴他,聽他處置。

    ” “好,好!”匡衡如釋重負:“就這麼辦。

    ”說着起身告辭。

     到第二天,石敢當去見匡衡,說是奉石顯之命,聽候差遣。

    匡衡很客氣地慰勞了一番,讓他作為貼身的侍從。

    這一來,毛延壽便被疏遠了。

    當然,他對石敢當忽然會到了匡衡身邊,是存着很深的猜疑的。

     這天一大早,匡衡帶着所有的随從都到了上林苑,排齊了隊伍等候甯胡長公主上車。

    上林苑外,百姓夾道伫候,名為歡送,其實十之八九是想一睹有國色之稱的昭君的真面目。

     朝曦影中,昭君出臨殿外,高髻盛妝,儀态肅穆,一雙眼卻紅腫着,看上去不似想像之美,但确是昭君!毛延壽很仔細地辨清楚了。

     在雙眼忍淚凝涕之下,昭君力持鎮靜地穿越了一條長長的甬道,為的是要讓所有見到的人,不管是長安的百姓,胡裡圖與胡人,以及毛延壽等等,都看清楚她是王昭君。

     在百官相送的行列中,穿過長安北門,這天隻走了十三裡,歇宿之處,名為桂宮——這座宮是武帝所造,極其華麗。

     正殿叫做明光殿,金玉珠玑為簾,連同七寶床、雜寶案、鑲寶石的屏風,共為四寶,所以俗稱為四寶宮。

     昭君初出長安,得以在此住宿,是出于太後的特旨。

    但不管桂宮有多少睹玩不盡的景緻,昭君卻無心欣賞,一則是離情别緒,塞滿心頭;再則是剛一到桂宮,便得到消息,皇帝急召匡衡,不知是何事故?令人放心不下。

     三更過後,已解衣歸寝,忽然秀春來報:“匡少府求見!” “這是什麼時候了?我怎麼好見他?” “二妹,”林采提醒她說:“必是極緊急之事,不妨從權。

    ” “那隻有隔着殿門相語了!” 于是一個在檻内,一個在檻外,隔着屏門交談。

    匡衡第一句話就是:“長公主隻怕要在桂宮多住幾天了。

    ” “喔,是何緣故?”昭君吃驚地問。

     “皇上的意思,”匡衡無可奈何地說:“是要另謀挽回之計。

    倘若順利,長公主就不必再往前走了。

    在這裡住些日子,就為的是等候消息。

    ” “奇怪!”昭君問說:“所謂另謀挽回之計是指什麼?” “皇上未曾明谕。

    ” “照匡少府你猜想呢?” “或者,”匡衡很吃力地說:“或者是去求皇太後。

    ” “求皇太後?”昭君越發不解:“求皇太後什麼?” “是匡衡猜想,未必是真。

    ” 話越來越離奇了,而匡衡已在檻外頓首告辭。

     “夜深了!長公主請安置,好在尚有數天耽擱,一切都不妨等到明天再說。

    ” 這話也是,但明知盡有時間,可以打聽詳情,卻怎麼樣也放心不下,與林采兩人談了一夜,無非都是揣測之詞。

     第二天睡到近午時分才醒,隻見秀春神色緊張,頗有詭秘的神色,便顧不得梳洗,先就問道:“你為什麼這樣子,可是聽見了什麼?” “不是聽見,是看見。

    ” 秀春低聲說道:“看周祥來到,查看各處通路,似乎……” “似乎什麼?” “我是猜測,隻怕皇上要來!” 這又讓昭君上了一段心事,不知道皇帝來了,見還是不見。

    少不得又跟林采商議,結論是:不能不見,但以長公主的身分觐見。

     到得黃昏,可以斷定皇帝是不會來了。

    由于前一夜沒有睡好,這晚上昭君早早歸寝,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然驚醒,羅帳昏昏,一燈如豆,仿佛猶在夢寐之中。

    秀春的聲音,卻是很真實的。

     “長公主,長公主!匡少府求見。

    ” “怎麼又是深夜求見?一之為甚,其可再乎?”昭君有些不高興:“你告訴他,有話明天再說。

    ” “匡少府說了,他也知道這時候求見不适當,不過今夜的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