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效勞不周,歉疚之至。
” “不,不!區區不腆之儀,仍請笑納。
”王襄将一包黃金推了過去,随即起身說道: “告辭!” “王公!”陳和握住他的手臂,怔怔地半晌作不得聲。
他這難以啟齒而又必須要有結果的心事,王襄是充分了解的。
黃金退回,女兒就要送出去了!可是,他卻不能在此時作任何承諾,唯有裝聾作啞地保持沉默。
這就逼得陳和不能不開口了。
正在考慮如何措詞之際,童兒走來通報:“欽使來了!” 人随聲到,孫鎮已從别室緩步而來。
陳和大感窘迫,首先要處置的那四镒黃金,受賄的真髒俱在,落入孫鎮眼中,異常不妥。
幸而那童兒很機警,趁王襄趨前迎接,擋住了孫鎮視線的機會,眼明手快地将一包黃金移了開去。
這下,陳和才得放心,定定神為王襄引見:“這位是朝廷特派的孫欽使。
” “王襄參見欽使!” “不敢當,不敢當!王公請坐。
” 王襄急忙欠身遜謝:“尊稱不敢當!” “也不算尊稱。
足下為國宣過勞。
如今優遊林下,年高德邵,怎麼當不得這個稱呼?請坐,請坐!” 于是孫鎮與王襄相向而坐,陳和在客座相陪。
略略作了幾句寒暄,做主人的漸漸導入正題。
“王公,”陳和說道:“欽使千裡迢迢,可說是專為令媛而來的。
” “正是!”孫鎮接口,“久聞令媛德容言工,四德具備,一旦選入深宮,必蒙恩寵。
老夫先緻賀了!” “豈敢,豈敢!”王襄惶恐地,“欽使對小女過獎忒甚,将來一定會失望。
” “哪裡的話?”陳和趁機說道:“何不此刻就煩尊駕将令媛接了來,容我們一瞻顔色?” “這卻有些難處!”王襄答說:“小女不在歸州。
” “不在歸州?”陳和不免一驚。
“是的。
小女随她兩個兄長打獵去了。
” 此言一出,孫鎮與陳和相互看了一眼。
兩人都不肯信他的話,而且孫鎮有些不悅,“這也奇了!”他沉下臉來說:“深閨弱質,還能騎馬射箭不成?” “這有個緣故,小可自辭官以後,久在西北邊境經商,所以小女也能像匈奴女子那樣,騎馬打獵。
” 孫鎮的臉色稍為緩和了些,“原來如此!”他問:“令郎、令媛去打獵,哪天回來?” “我想,大雪封山以前,總得回家。
” 由于這句話,使得孫鎮臉上的皮肉又繃緊了,看着陳和冷冷地說:“如今才初秋,下雪還有兩三個月。
” “欽使怎麼能等兩三個月?”陳和的神色也不好看了,“我想一定可以找得回來!令郎、令媛去打獵,不能漫無目标,總有個方向吧?” “大概在北面。
” “北面甚麼地方呢?”陳和闆着臉說,“彼此要相見以誠才好!” 這竟有點教訓的口吻了!王襄心裡很不是味道,同時也有深深的警惕,想了一下答說: “大概是在八學士山。
” 能說明确實的地點,便是肯合作的表示,陳和便又用撫慰的語氣說:“八學士山離城隻有十裡路,來去也很方便。
王公請你趕快派人把令媛接回來!以令媛的才貌雙全,何愁不得恩寵?王公,你榮宗耀祖,光大門庭的機會到了!” 王襄點點頭,便待起身告辭,孫鎮卻還有話說:“這是公事,得有一道手續。
王公,令媛是何芳名,多大年紀?” “小女單名一個嫱字,别号昭君,今年十八歲。
” “是了!”孫鎮即喚來登錄名簿的小吏,當面交代:“今有秭歸縣民王襄,面報其女王嫱,别号昭君,年十八歲,候選入宮。
” 原來這是一計,讓王襄親口報了名,便再也不能抵賴了。
“我可不要這種榮宗耀祖,光大門庭的機會!”王夫人斬釘截鐵地說:“我隻要我的女兒!” “夫人,你不要太固執!我又何嘗舍得?隻為有人多了句嘴,連縣官都庇護不得。
皇命所關,誰敢不遵?你要往寬處去想才是。
” “我不管。
要我的女兒可以,先拿把刀來把我殺掉!” 竟到了無可理喻的程度。
王襄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搓了半天的手,歎口氣說:“隻怪你的肚子太争氣,生了這麼一個秭歸第一的女子。
為女兒,我也是什麼辦法都想到了,你如今仍舊不肯聽勸,那也沒有别的法子,隻好我去下獄受罪。
” 這一層,王夫人當然也想到過。
她的看法是,“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隻要不惜傾家蕩産,總可以把丈夫救出來。
但這個看法隻能做,不能說,一說出來便仿佛是忍心讓丈夫下獄,夫妻的情義何在?因此,這時候隻好沉默。
于是,站在她身後的侍兒小翠,拉一拉王夫人的衣服。
王襄眼尖看到了,大聲叱斥: “小翠,你又在搗什麼鬼?” “總管等着夫人給鑰匙,開倉庫。
” 王夫人一聽便能會意,立即接口:“啊,我倒忘了!”她站起身來,“等我先去交代了鑰匙再說。
” 原來讓昭君跟着他兩位兄長,一位表兄去打獵,本有讓她遠避之意。
此時小翠獻計,不必跟王襄争執,隻派人到八學士山去尋着昭君,叮囑她到表兄家暫住,豈不就輕易躲過了難關? 王夫人認為此計大妙,吩咐照辦。
然後回到丈夫那裡,裝模作樣地争執了好一會,才作出無可奈何而讓步的表情,歎了氣說:“好了,随你吧!反正女兒又不是我一個人的。
” 于是王襄派了一名年輕力壯的幹仆王興,鄭重交代:“你馬上到八學士山去找着大爺、二爺跟小姐,關照他們立刻趕回來!話不必多說,倘或問你是何要緊事,你就說不知道好了。
” 盡管王興機警幹練,畢竟晚了一步,以緻于撲了個空。
不過搜索查訪,小主人的行蹤,大緻可以推斷出來,對主人不能說是沒有交代,因而連夜趕回來複命。
“大爺、二爺、小姐,一定是跟表少爺回巴東了!”王興這樣報告:“我問了好些人,都說是往西面出山的。
正是到巴東的大路。
” “那麼,你怎麼不趕了去呢?” “來不及了。
一路查訪延誤,等問清楚,算一算辰光,已經半天的路程。
我怕老爺惦念,所以先趕回來報信。
如果一定要大爺他們回來,我再趕到巴東就是。
” “也好!你馬上再到巴東去一趟。
” 剛遣去了王興,縣裡就着人來請,自然是詢問昭君的下落。
王襄隻好據實答複,然而有許多疑窦是無法解釋的。
“王公,我倒請問,令郎、令媛要到巴東親戚家去作客,莫非你就一無所知?”陳和又加了一句:“聽說府上的家教是很好的啊!” 若有家教,子女何
” “不,不!區區不腆之儀,仍請笑納。
”王襄将一包黃金推了過去,随即起身說道: “告辭!” “王公!”陳和握住他的手臂,怔怔地半晌作不得聲。
他這難以啟齒而又必須要有結果的心事,王襄是充分了解的。
黃金退回,女兒就要送出去了!可是,他卻不能在此時作任何承諾,唯有裝聾作啞地保持沉默。
這就逼得陳和不能不開口了。
正在考慮如何措詞之際,童兒走來通報:“欽使來了!” 人随聲到,孫鎮已從别室緩步而來。
陳和大感窘迫,首先要處置的那四镒黃金,受賄的真髒俱在,落入孫鎮眼中,異常不妥。
幸而那童兒很機警,趁王襄趨前迎接,擋住了孫鎮視線的機會,眼明手快地将一包黃金移了開去。
這下,陳和才得放心,定定神為王襄引見:“這位是朝廷特派的孫欽使。
” “王襄參見欽使!” “不敢當,不敢當!王公請坐。
” 王襄急忙欠身遜謝:“尊稱不敢當!” “也不算尊稱。
足下為國宣過勞。
如今優遊林下,年高德邵,怎麼當不得這個稱呼?請坐,請坐!” 于是孫鎮與王襄相向而坐,陳和在客座相陪。
略略作了幾句寒暄,做主人的漸漸導入正題。
“王公,”陳和說道:“欽使千裡迢迢,可說是專為令媛而來的。
” “正是!”孫鎮接口,“久聞令媛德容言工,四德具備,一旦選入深宮,必蒙恩寵。
老夫先緻賀了!” “豈敢,豈敢!”王襄惶恐地,“欽使對小女過獎忒甚,将來一定會失望。
” “哪裡的話?”陳和趁機說道:“何不此刻就煩尊駕将令媛接了來,容我們一瞻顔色?” “這卻有些難處!”王襄答說:“小女不在歸州。
” “不在歸州?”陳和不免一驚。
“是的。
小女随她兩個兄長打獵去了。
” 此言一出,孫鎮與陳和相互看了一眼。
兩人都不肯信他的話,而且孫鎮有些不悅,“這也奇了!”他沉下臉來說:“深閨弱質,還能騎馬射箭不成?” “這有個緣故,小可自辭官以後,久在西北邊境經商,所以小女也能像匈奴女子那樣,騎馬打獵。
” 孫鎮的臉色稍為緩和了些,“原來如此!”他問:“令郎、令媛去打獵,哪天回來?” “我想,大雪封山以前,總得回家。
” 由于這句話,使得孫鎮臉上的皮肉又繃緊了,看着陳和冷冷地說:“如今才初秋,下雪還有兩三個月。
” “欽使怎麼能等兩三個月?”陳和的神色也不好看了,“我想一定可以找得回來!令郎、令媛去打獵,不能漫無目标,總有個方向吧?” “大概在北面。
” “北面甚麼地方呢?”陳和闆着臉說,“彼此要相見以誠才好!” 這竟有點教訓的口吻了!王襄心裡很不是味道,同時也有深深的警惕,想了一下答說: “大概是在八學士山。
” 能說明确實的地點,便是肯合作的表示,陳和便又用撫慰的語氣說:“八學士山離城隻有十裡路,來去也很方便。
王公請你趕快派人把令媛接回來!以令媛的才貌雙全,何愁不得恩寵?王公,你榮宗耀祖,光大門庭的機會到了!” 王襄點點頭,便待起身告辭,孫鎮卻還有話說:“這是公事,得有一道手續。
王公,令媛是何芳名,多大年紀?” “小女單名一個嫱字,别号昭君,今年十八歲。
” “是了!”孫鎮即喚來登錄名簿的小吏,當面交代:“今有秭歸縣民王襄,面報其女王嫱,别号昭君,年十八歲,候選入宮。
” 原來這是一計,讓王襄親口報了名,便再也不能抵賴了。
“我可不要這種榮宗耀祖,光大門庭的機會!”王夫人斬釘截鐵地說:“我隻要我的女兒!” “夫人,你不要太固執!我又何嘗舍得?隻為有人多了句嘴,連縣官都庇護不得。
皇命所關,誰敢不遵?你要往寬處去想才是。
” “我不管。
要我的女兒可以,先拿把刀來把我殺掉!” 竟到了無可理喻的程度。
王襄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搓了半天的手,歎口氣說:“隻怪你的肚子太争氣,生了這麼一個秭歸第一的女子。
為女兒,我也是什麼辦法都想到了,你如今仍舊不肯聽勸,那也沒有别的法子,隻好我去下獄受罪。
” 這一層,王夫人當然也想到過。
她的看法是,“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隻要不惜傾家蕩産,總可以把丈夫救出來。
但這個看法隻能做,不能說,一說出來便仿佛是忍心讓丈夫下獄,夫妻的情義何在?因此,這時候隻好沉默。
于是,站在她身後的侍兒小翠,拉一拉王夫人的衣服。
王襄眼尖看到了,大聲叱斥: “小翠,你又在搗什麼鬼?” “總管等着夫人給鑰匙,開倉庫。
” 王夫人一聽便能會意,立即接口:“啊,我倒忘了!”她站起身來,“等我先去交代了鑰匙再說。
” 原來讓昭君跟着他兩位兄長,一位表兄去打獵,本有讓她遠避之意。
此時小翠獻計,不必跟王襄争執,隻派人到八學士山去尋着昭君,叮囑她到表兄家暫住,豈不就輕易躲過了難關? 王夫人認為此計大妙,吩咐照辦。
然後回到丈夫那裡,裝模作樣地争執了好一會,才作出無可奈何而讓步的表情,歎了氣說:“好了,随你吧!反正女兒又不是我一個人的。
” 于是王襄派了一名年輕力壯的幹仆王興,鄭重交代:“你馬上到八學士山去找着大爺、二爺跟小姐,關照他們立刻趕回來!話不必多說,倘或問你是何要緊事,你就說不知道好了。
” 盡管王興機警幹練,畢竟晚了一步,以緻于撲了個空。
不過搜索查訪,小主人的行蹤,大緻可以推斷出來,對主人不能說是沒有交代,因而連夜趕回來複命。
“大爺、二爺、小姐,一定是跟表少爺回巴東了!”王興這樣報告:“我問了好些人,都說是往西面出山的。
正是到巴東的大路。
” “那麼,你怎麼不趕了去呢?” “來不及了。
一路查訪延誤,等問清楚,算一算辰光,已經半天的路程。
我怕老爺惦念,所以先趕回來報信。
如果一定要大爺他們回來,我再趕到巴東就是。
” “也好!你馬上再到巴東去一趟。
” 剛遣去了王興,縣裡就着人來請,自然是詢問昭君的下落。
王襄隻好據實答複,然而有許多疑窦是無法解釋的。
“王公,我倒請問,令郎、令媛要到巴東親戚家去作客,莫非你就一無所知?”陳和又加了一句:“聽說府上的家教是很好的啊!” 若有家教,子女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