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夫人何吉雲
關燈
小
中
大
婚的,不知多少,最後選中了昆山張家。
哪知臨嫁前夕,突然香消玉殒,遺體遍身輕軟,傳說是“仙去”了。
其時她的大姊葉宛宛,正在為幼妹作催妝詩,得知噩耗,哭妹過哀而卒。
這一雙姊妹花的故事,在蘇州流傳得很廣;歸佩珊有她們父親葉紹袁所刻的“午夢堂十集”,其中便收有葉宛宛的《芳室軒遺集》與葉小鸾的《疏香閣遺集》。
“硯呢?” “因為是眉子硯,所以我總随身帶着。
” 于是命書僮取來那枚一鸾纖纖新月樣的眉子硯,正在欣賞談論時,忽然門簾一掀,但見驚鴻照影似的,有一張臉一閃即沒;龔定庵沒有看清,歸佩珊卻開口在喚了。
“阿青,怎麼不進來?” “有客人在。
”門外回答,竟是清脆的京腔。
“你知道這位客人是誰?你天天讀人家詞,怎麼見了面倒要躲開?” “啊!人公子!”阿青進來了,及笄之年,眉目如畫,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充滿了驚喜的光芒。
“這是我的鄰居,姓顧,聰明極了。
”歸佩珊轉臉喊道:“阿青,你見一見人公子!” 阿青含笑點頭,随即雙手按在左腰上,微微彎身,道一聲:“萬福!” “不敢,不敢!”龔定庵抱拳答禮;随即問歸佩珊,“顧小姐是在哪裡見過我的詞?” “在我這裡。
”歸佩珊答說,“你不是刻過一卷《紅禅詞》?” 那是前年夏天的事,龔定庵搜集曆年所作的詞,一共九十二首,選了四十五首刻成集子,題名《紅禅詞》;剛剛印出來便逢母喪,無心再弄筆墨,詞集亦隻送了極少的幾個朋友,不知道歸佩珊卻有一本。
“喔!”龔定庵說道,“其時适遭大故,心緒曆碌,竟忘了寄一本請大姑指教。
” “指教可不敢當。
倒是我要向你請教:其中大半是有本事的吧?” 《紅禅詞》十之八九,隻标調名,不加題目,但其中情事宛然,當然是寫實,所以歸佩珊這樣問他。
龔定庵不承認,也不否認,“少年绮語,何足深究?”他問,“顧小姐想來也是大姑的高足?” “哪裡,她天資過人,我亦沒有什麼好教她的。
” 聽得這一說,龔定庵大為驚異;剛轉眼去看阿青時,她先開口了。
“李嬸兒都說得我臉紅了。
人公子,你别聽她的。
” “她的天資,真是了不起;光說見解就過人一等。
人,你知道她最誇你的是哪一首?” “哪一首?” “那首《青玉案》。
”歸佩珊關照阿青,“你去把《紅禅詞》拿來。
” “不用拿,我記得。
”阿青便即朗然吟道: “韶光不怨匆匆去,隻招怅年華誤。
目斷遊絲情一縷,斷橋流水,夕陽飛絮,可是春歸路? 樓頭盡日還凝伫,欲訴閑愁向誰?蕙渚花飛天又暮,醒時如醉;醉時如夢,夢也何曾作?” “人,”歸佩珊說,“你道她怎麼說你這首詞?她說你這首詞,擺在《清真詞》裡面,誰也分辨不出來。
” 這是将龔定庵比作北宋第一大家周邦彥,龔定庵真有受寵若驚之感,“文字知己,勝如骨肉!”他站起身來向阿青兜頭作了個揖。
哪知臨嫁前夕,突然香消玉殒,遺體遍身輕軟,傳說是“仙去”了。
其時她的大姊葉宛宛,正在為幼妹作催妝詩,得知噩耗,哭妹過哀而卒。
這一雙姊妹花的故事,在蘇州流傳得很廣;歸佩珊有她們父親葉紹袁所刻的“午夢堂十集”,其中便收有葉宛宛的《芳室軒遺集》與葉小鸾的《疏香閣遺集》。
“硯呢?” “因為是眉子硯,所以我總随身帶着。
” 于是命書僮取來那枚一鸾纖纖新月樣的眉子硯,正在欣賞談論時,忽然門簾一掀,但見驚鴻照影似的,有一張臉一閃即沒;龔定庵沒有看清,歸佩珊卻開口在喚了。
“阿青,怎麼不進來?” “有客人在。
”門外回答,竟是清脆的京腔。
“你知道這位客人是誰?你天天讀人家詞,怎麼見了面倒要躲開?” “啊!人公子!”阿青進來了,及笄之年,眉目如畫,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充滿了驚喜的光芒。
“這是我的鄰居,姓顧,聰明極了。
”歸佩珊轉臉喊道:“阿青,你見一見人公子!” 阿青含笑點頭,随即雙手按在左腰上,微微彎身,道一聲:“萬福!” “不敢,不敢!”龔定庵抱拳答禮;随即問歸佩珊,“顧小姐是在哪裡見過我的詞?” “在我這裡。
”歸佩珊答說,“你不是刻過一卷《紅禅詞》?” 那是前年夏天的事,龔定庵搜集曆年所作的詞,一共九十二首,選了四十五首刻成集子,題名《紅禅詞》;剛剛印出來便逢母喪,無心再弄筆墨,詞集亦隻送了極少的幾個朋友,不知道歸佩珊卻有一本。
“喔!”龔定庵說道,“其時适遭大故,心緒曆碌,竟忘了寄一本請大姑指教。
” “指教可不敢當。
倒是我要向你請教:其中大半是有本事的吧?” 《紅禅詞》十之八九,隻标調名,不加題目,但其中情事宛然,當然是寫實,所以歸佩珊這樣問他。
龔定庵不承認,也不否認,“少年绮語,何足深究?”他問,“顧小姐想來也是大姑的高足?” “哪裡,她天資過人,我亦沒有什麼好教她的。
” 聽得這一說,龔定庵大為驚異;剛轉眼去看阿青時,她先開口了。
“李嬸兒都說得我臉紅了。
人公子,你别聽她的。
” “她的天資,真是了不起;光說見解就過人一等。
人,你知道她最誇你的是哪一首?” “哪一首?” “那首《青玉案》。
”歸佩珊關照阿青,“你去把《紅禅詞》拿來。
” “不用拿,我記得。
”阿青便即朗然吟道: “韶光不怨匆匆去,隻招怅年華誤。
目斷遊絲情一縷,斷橋流水,夕陽飛絮,可是春歸路? 樓頭盡日還凝伫,欲訴閑愁向誰?蕙渚花飛天又暮,醒時如醉;醉時如夢,夢也何曾作?” “人,”歸佩珊說,“你道她怎麼說你這首詞?她說你這首詞,擺在《清真詞》裡面,誰也分辨不出來。
” 這是将龔定庵比作北宋第一大家周邦彥,龔定庵真有受寵若驚之感,“文字知己,勝如骨肉!”他站起身來向阿青兜頭作了個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