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四十五講 情天恨海
關燈
小
中
大
出的時代,三國的主要領導人也都是會用人的,我說的主要領導人是四位,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
為什麼要算上諸葛亮呢?因為諸葛亮雖然不是國君,但他是蜀漢政權後期實際上的領導核心。
那麼這四個人的用人,如果我們來比較一下,有什麼特點呢?我有12個字的總結,操以智、權以情、備以義、亮以法,就是曹操用人主要靠智慧,孫權用人靠情感,劉備用人靠義氣,諸葛亮用人靠法治。
諸葛亮的特點是依法治國,就是如果我們要做排行榜,法治諸葛亮第一,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亮的時代,他的政府裡面是吏不容奸,人懷自厲,佥忘其身。
什麼意思呢?就是政府裡面沒有貪官污吏,每個人都非常勤奮的工作,每個人都很忘我的工作,為什麼?就因為諸葛亮依法治蜀,而且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諸葛亮的政府最象政府。
相比較而言,曹操、劉備、孫權的那個政府呢,在他們的前期,就不怎麼象政府,這也是情有可原,因為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在他們的前期是将軍幕府,後期才變成帝王朝廷。
那麼将軍幕府呢,它在法制上面,不可能像後來的正規政府,那麼的完善、完備,他帶有早期創業的那個特點,再加上他們個人的特征呢,因此我的看法是曹操的将軍幕府有點象沙龍,操以智,曹操是靠智慧來用人的,他周圍也都是一些非常聰明的人,曹操那個地方的聰明人簡直是多得不得了,大家聚在一起,坐而論道,談天論地,像個沙龍。
劉備他講義氣,動不動就是食則同器,寝則同床,講哥們兒義氣,所以劉備的幕府有點像幫會,像江湖上的幫派,而且我看有點像丐幫。
那麼孫權的幕府像什麼呢?像家庭,你看孫權的那個幕府裡面,張昭——叔叔、仲父,而且孫策的時候,張昭就是仲父嘛。
周瑜呢?周瑜像哥哥,像長兄,周瑜和孫策是同歲的,比孫策小一個月,而且跟孫策是一塊長大的,北京人說發小,而且接班以後,孫權的母親吳夫人,還特别交代了孫權兄視之,周瑜是哥哥。
那麼周瑜和魯肅呢,又是兄弟,魯肅和呂蒙呢,也是兄弟,魯肅和呂蒙是登堂拜母的,拜了對方母親的,等于就是兄弟了,而且魯肅來到孫權的這個地方的時候,到孫權的幕府去以後,孫權是給魯肅的母親送衣服、送被子、送蚊帳、送家裡的用品,就像一個侄子對嬸娘一樣,就這麼個感覺,所以呂蒙和魯肅是兄弟,魯肅和周瑜是兄弟,周瑜和孫權是兄弟,這是什麼?兄弟連。
【畫外音】曹操、劉備、孫權的用人各不相同,易中天先生認為,在三國中,孫權的善于用人僅次于曹操,因此他能夠聚攏人才,就連諸葛亮在講到,為什麼不和東吳翻臉時,理由之一就是,孫權周圍的人才濟濟一堂,上下同心同德。
不但如此,孫權手下的人才還綿延不盡,比如武将,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還有陸遜,而且他們的能力水平不相上下。
那麼為什麼東吳集團能夠有這樣的凝聚力?孫權到底怎麼個會用人呢? 事實上,孫權和他的臣下也是親如兄弟、親如骨肉,有證據嗎?有,三個證據。
第一,周瑜。
我們知道,赤壁之戰總指揮是周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曹操回去以後就發現,周瑜是個難得的人才,就琢磨着把周瑜給挖過來,為自己用。
那麼就要派說客了,派了誰呢?蔣幹。
時間在什麼時候呢?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後一年。
這個時候蔣幹到了周營,所以蔣幹不可能盜書的,他赤壁之戰以後才去嘛。
那麼曹操為什麼選中蔣幹的呢?因為蔣幹是九江郡人,周瑜是廬江郡人,廬江和九江同屬揚州,不是咱們現在江蘇省的揚州市啊,是大揚州的概念。
所以蔣幹和周瑜算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再加上蔣幹這個人,第一是帥哥,長的非常漂亮,周瑜也是帥哥,帥哥去說服帥哥比較對口。
第二個,蔣幹口才極好,辯才無礙,獨步江淮之間,那個地方,沒有人能說得過他的,相當于咱們央視的名嘴了。
派蔣幹去,蔣幹到了周瑜這個地方,周瑜站在營門口哈哈大笑,哎呀,子儀兄啊,遠涉江湖而來,怕是給曹孟德當說客吧,見面就給戳穿了。
蔣幹一楞,這個這個,公瑾兄,這是什麼話嗎,這不就是老鄉來看老鄉嗎,你怎麼要詐我呢?周瑜說不是做說客嗎,好吧,晾他三天。
周瑜說我公務繁忙,你在這兒先住三天,三天以後,周瑜回來見蔣幹,大開營門,大開庫房,檢閱部隊,都看完了,大擺宴席,然後對蔣幹說了這樣的話,周瑜說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得意的
為什麼要算上諸葛亮呢?因為諸葛亮雖然不是國君,但他是蜀漢政權後期實際上的領導核心。
那麼這四個人的用人,如果我們來比較一下,有什麼特點呢?我有12個字的總結,操以智、權以情、備以義、亮以法,就是曹操用人主要靠智慧,孫權用人靠情感,劉備用人靠義氣,諸葛亮用人靠法治。
諸葛亮的特點是依法治國,就是如果我們要做排行榜,法治諸葛亮第一,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亮的時代,他的政府裡面是吏不容奸,人懷自厲,佥忘其身。
什麼意思呢?就是政府裡面沒有貪官污吏,每個人都非常勤奮的工作,每個人都很忘我的工作,為什麼?就因為諸葛亮依法治蜀,而且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諸葛亮的政府最象政府。
相比較而言,曹操、劉備、孫權的那個政府呢,在他們的前期,就不怎麼象政府,這也是情有可原,因為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在他們的前期是将軍幕府,後期才變成帝王朝廷。
那麼将軍幕府呢,它在法制上面,不可能像後來的正規政府,那麼的完善、完備,他帶有早期創業的那個特點,再加上他們個人的特征呢,因此我的看法是曹操的将軍幕府有點象沙龍,操以智,曹操是靠智慧來用人的,他周圍也都是一些非常聰明的人,曹操那個地方的聰明人簡直是多得不得了,大家聚在一起,坐而論道,談天論地,像個沙龍。
劉備他講義氣,動不動就是食則同器,寝則同床,講哥們兒義氣,所以劉備的幕府有點像幫會,像江湖上的幫派,而且我看有點像丐幫。
那麼孫權的幕府像什麼呢?像家庭,你看孫權的那個幕府裡面,張昭——叔叔、仲父,而且孫策的時候,張昭就是仲父嘛。
周瑜呢?周瑜像哥哥,像長兄,周瑜和孫策是同歲的,比孫策小一個月,而且跟孫策是一塊長大的,北京人說發小,而且接班以後,孫權的母親吳夫人,還特别交代了孫權兄視之,周瑜是哥哥。
那麼周瑜和魯肅呢,又是兄弟,魯肅和呂蒙呢,也是兄弟,魯肅和呂蒙是登堂拜母的,拜了對方母親的,等于就是兄弟了,而且魯肅來到孫權的這個地方的時候,到孫權的幕府去以後,孫權是給魯肅的母親送衣服、送被子、送蚊帳、送家裡的用品,就像一個侄子對嬸娘一樣,就這麼個感覺,所以呂蒙和魯肅是兄弟,魯肅和周瑜是兄弟,周瑜和孫權是兄弟,這是什麼?兄弟連。
【畫外音】曹操、劉備、孫權的用人各不相同,易中天先生認為,在三國中,孫權的善于用人僅次于曹操,因此他能夠聚攏人才,就連諸葛亮在講到,為什麼不和東吳翻臉時,理由之一就是,孫權周圍的人才濟濟一堂,上下同心同德。
不但如此,孫權手下的人才還綿延不盡,比如武将,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還有陸遜,而且他們的能力水平不相上下。
那麼為什麼東吳集團能夠有這樣的凝聚力?孫權到底怎麼個會用人呢? 事實上,孫權和他的臣下也是親如兄弟、親如骨肉,有證據嗎?有,三個證據。
第一,周瑜。
我們知道,赤壁之戰總指揮是周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曹操回去以後就發現,周瑜是個難得的人才,就琢磨着把周瑜給挖過來,為自己用。
那麼就要派說客了,派了誰呢?蔣幹。
時間在什麼時候呢?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後一年。
這個時候蔣幹到了周營,所以蔣幹不可能盜書的,他赤壁之戰以後才去嘛。
那麼曹操為什麼選中蔣幹的呢?因為蔣幹是九江郡人,周瑜是廬江郡人,廬江和九江同屬揚州,不是咱們現在江蘇省的揚州市啊,是大揚州的概念。
所以蔣幹和周瑜算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再加上蔣幹這個人,第一是帥哥,長的非常漂亮,周瑜也是帥哥,帥哥去說服帥哥比較對口。
第二個,蔣幹口才極好,辯才無礙,獨步江淮之間,那個地方,沒有人能說得過他的,相當于咱們央視的名嘴了。
派蔣幹去,蔣幹到了周瑜這個地方,周瑜站在營門口哈哈大笑,哎呀,子儀兄啊,遠涉江湖而來,怕是給曹孟德當說客吧,見面就給戳穿了。
蔣幹一楞,這個這個,公瑾兄,這是什麼話嗎,這不就是老鄉來看老鄉嗎,你怎麼要詐我呢?周瑜說不是做說客嗎,好吧,晾他三天。
周瑜說我公務繁忙,你在這兒先住三天,三天以後,周瑜回來見蔣幹,大開營門,大開庫房,檢閱部隊,都看完了,大擺宴席,然後對蔣幹說了這樣的話,周瑜說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