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足鼎立 第三十四講 敗走麥城
關燈
小
中
大
兒搶回來嘛。
就算你不同意,你也可以不同意,你可以瞧不起孫權,你也可以痛恨孫權,你也可以不答應這門婚事,你不要罵人,開口就罵。
而且對待部下也是這樣的,我上一集講到呂蒙的軍隊一到南郡,守公安、守江淩的兩個人就投降了,為什麼投降呢?就是關羽老罵他們嘛。
而且關羽去打襄樊的時候,要這兩個人供給糧草,這兩個人可能辦事也不太有力,何況關羽平時一貫瞧不起他們,而且關羽這樣性格的人一旦瞧不起别人,那種蔑視是肯定明擺着寫在臉上的,他不會遮掩的,誰都感覺得到的。
結果這兩個人供給不力,關羽就罵人了,說我回來收拾你們,等我拿下襄樊以後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這兩個人一想,你關羽拿不拿得下襄樊還不一定,拿下了也是收拾我們,那我還不如投降算了。
所以你看,關羽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第一有德,肯定是有德了,道德高尚;第二有才,也确實是能力非同一般;第三有資曆,從這三點來說他是守荊州的合适人選。
但是他有一個問題,沒有政治頭腦,沒有戰略眼光。
所以我看法呢,關羽是個大俠,不是大帥。
他在江湖上做一個獨行俠是很讓人敬仰的,而且也是非常可愛的。
說老實話,作為一個人,我讀《三國志?關羽傳》的時候我看待他蠻喜歡他,包括他把諸葛亮的信到處給人看我覺得非常可愛,回頭你們看了我的節目,喜歡我的節目,給我發一個短信,我也會轉發出去。
蠻可愛的,不可學,可愛不可學。
那麼,關羽督荊州是不是劉備用人不當呢?我覺得也不是。
為什麼?第一,此刻無人可選,你說不留關羽留誰?沒人可留,确實沒人可留。
第二個呢,更重要的就是劉備的事業發展太快,組織準備不足,他沒有想到自己那麼輕易地就拿下了益州,拿下益州一去打漢中曹操又跑了,這個時候他完全來不及做任何的這種準備。
在這個時候你想想看,他就是馬上派人去荊州去把關羽換下來他也是來不及了。
何況這個時候,劉備集團上上下下都陶醉在奪取益州的勝利之中,也是想不到關羽這樣一位百戰百勝的将軍怎麼會一敗塗地,也是想不到的。
所以,一個人也好,一個集團也好,火得太快也不是好事。
*在誰都督荊州的問題上,易中天先生認為劉備集團也的确是無人可選,關羽是擔當此任的合适人選。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劉備并沒有多少責任,而以關羽的能力鎮守荊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是關羽依然是大意失去了荊州,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果劉備增派援軍前去支援,或許關羽就不會有如此之敗。
那麼,在關羽被曹操和孫權包圍之時,劉備為什麼不派兵救援呢?如果有援軍的話,關羽還會有如此慘痛的下場嗎?易中天先生對此又是如此看待的呢? 關羽被曹操和孫權包圍起來的時候,劉備為什麼不救援?我的回答是六個字:想不到,來不及。
呂思勉先生的《秦漢史》裡面講到這樣一個觀點,就是這一場戰争的結果,不但是曹操沒有想到的,也是孫權沒有想到的,至少曹操和孫權都沒有想到戰争的形勢轉化得那麼快。
曹操想不到,孫權想不到,劉備就該想到?劉備也想不到。
有置疑的人說,這場戰争打了七個月,完全來得及派援軍去啊。
這個時間算錯了,這七個月的前半部分都是關羽在勝利狀态啊,他把樊城團團圍住,眼看就要拿下來了,報回去的都是捷報,前方打勝了仗還有派援軍的道理嗎?一直到曹操把孫權的效忠信射進樊城和關羽的軍營的時候,關羽接了信以後還不覺得自己要失敗,他還不撤軍嘛,他還準備把這個樊城攻下來以後再去對付孫權嘛。
而且,劉備和關羽也萬萬沒有想到,孫權,過去的老朋友、好朋友、盟友、一起打曹操的那個人會跟曹操勾結起來嘛,也想不到呂蒙會把軍隊化裝成商人,這樣悄悄地去抄他的後路,都想不到嘛。
等到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已經完全來不及了,信說不定都送不出去,就算送出去信又怎麼樣呢?劉備總不能派空降兵到麥城吧?這個時候隻有直升飛機能救啊。
這裡面有一點,我也公平地說,有一點是他們應該想到的,就是你一旦拿下了益州,荊州的壓力會變得空前。
因為劉備有南郡,或者有江南四郡的時候,他的力量還很弱小,孫權還可以不緊張。
你把蜀郡和漢中都拿下,整個長江上遊都是你劉備的,孫權肯定緊張。
這一點,劉備集團的人應該預料到,但是沒有預料到。
等到關羽丢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丢失了荊州的時候,劉備就感到緊張了。
荊州是丢不得的,必須把被孫權奪去的荊州再奪回來,那麼劉備又将如何動作呢?請看下集――夷陵之戰。
就算你不同意,你也可以不同意,你可以瞧不起孫權,你也可以痛恨孫權,你也可以不答應這門婚事,你不要罵人,開口就罵。
而且對待部下也是這樣的,我上一集講到呂蒙的軍隊一到南郡,守公安、守江淩的兩個人就投降了,為什麼投降呢?就是關羽老罵他們嘛。
而且關羽去打襄樊的時候,要這兩個人供給糧草,這兩個人可能辦事也不太有力,何況關羽平時一貫瞧不起他們,而且關羽這樣性格的人一旦瞧不起别人,那種蔑視是肯定明擺着寫在臉上的,他不會遮掩的,誰都感覺得到的。
結果這兩個人供給不力,關羽就罵人了,說我回來收拾你們,等我拿下襄樊以後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這兩個人一想,你關羽拿不拿得下襄樊還不一定,拿下了也是收拾我們,那我還不如投降算了。
所以你看,關羽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第一有德,肯定是有德了,道德高尚;第二有才,也确實是能力非同一般;第三有資曆,從這三點來說他是守荊州的合适人選。
但是他有一個問題,沒有政治頭腦,沒有戰略眼光。
所以我看法呢,關羽是個大俠,不是大帥。
他在江湖上做一個獨行俠是很讓人敬仰的,而且也是非常可愛的。
說老實話,作為一個人,我讀《三國志?關羽傳》的時候我看待他蠻喜歡他,包括他把諸葛亮的信到處給人看我覺得非常可愛,回頭你們看了我的節目,喜歡我的節目,給我發一個短信,我也會轉發出去。
蠻可愛的,不可學,可愛不可學。
那麼,關羽督荊州是不是劉備用人不當呢?我覺得也不是。
為什麼?第一,此刻無人可選,你說不留關羽留誰?沒人可留,确實沒人可留。
第二個呢,更重要的就是劉備的事業發展太快,組織準備不足,他沒有想到自己那麼輕易地就拿下了益州,拿下益州一去打漢中曹操又跑了,這個時候他完全來不及做任何的這種準備。
在這個時候你想想看,他就是馬上派人去荊州去把關羽換下來他也是來不及了。
何況這個時候,劉備集團上上下下都陶醉在奪取益州的勝利之中,也是想不到關羽這樣一位百戰百勝的将軍怎麼會一敗塗地,也是想不到的。
所以,一個人也好,一個集團也好,火得太快也不是好事。
*在誰都督荊州的問題上,易中天先生認為劉備集團也的确是無人可選,關羽是擔當此任的合适人選。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劉備并沒有多少責任,而以關羽的能力鎮守荊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是關羽依然是大意失去了荊州,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果劉備增派援軍前去支援,或許關羽就不會有如此之敗。
那麼,在關羽被曹操和孫權包圍之時,劉備為什麼不派兵救援呢?如果有援軍的話,關羽還會有如此慘痛的下場嗎?易中天先生對此又是如此看待的呢? 關羽被曹操和孫權包圍起來的時候,劉備為什麼不救援?我的回答是六個字:想不到,來不及。
呂思勉先生的《秦漢史》裡面講到這樣一個觀點,就是這一場戰争的結果,不但是曹操沒有想到的,也是孫權沒有想到的,至少曹操和孫權都沒有想到戰争的形勢轉化得那麼快。
曹操想不到,孫權想不到,劉備就該想到?劉備也想不到。
有置疑的人說,這場戰争打了七個月,完全來得及派援軍去啊。
這個時間算錯了,這七個月的前半部分都是關羽在勝利狀态啊,他把樊城團團圍住,眼看就要拿下來了,報回去的都是捷報,前方打勝了仗還有派援軍的道理嗎?一直到曹操把孫權的效忠信射進樊城和關羽的軍營的時候,關羽接了信以後還不覺得自己要失敗,他還不撤軍嘛,他還準備把這個樊城攻下來以後再去對付孫權嘛。
而且,劉備和關羽也萬萬沒有想到,孫權,過去的老朋友、好朋友、盟友、一起打曹操的那個人會跟曹操勾結起來嘛,也想不到呂蒙會把軍隊化裝成商人,這樣悄悄地去抄他的後路,都想不到嘛。
等到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已經完全來不及了,信說不定都送不出去,就算送出去信又怎麼樣呢?劉備總不能派空降兵到麥城吧?這個時候隻有直升飛機能救啊。
這裡面有一點,我也公平地說,有一點是他們應該想到的,就是你一旦拿下了益州,荊州的壓力會變得空前。
因為劉備有南郡,或者有江南四郡的時候,他的力量還很弱小,孫權還可以不緊張。
你把蜀郡和漢中都拿下,整個長江上遊都是你劉備的,孫權肯定緊張。
這一點,劉備集團的人應該預料到,但是沒有預料到。
等到關羽丢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丢失了荊州的時候,劉備就感到緊張了。
荊州是丢不得的,必須把被孫權奪去的荊州再奪回來,那麼劉備又将如何動作呢?請看下集――夷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