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四章 華夏(九 卷終)
關燈
小
中
大
二師戰旗又插回大都,無數老兵心潮澎湃,望着戰旗,熱淚盈眶。
“華夏必興!”宮牆下,百姓們齊聲歡呼。
從今天起,他們再不是四等奴隸,他們也許隸屬于不同的民族,但在中華大地上,他們的肩膀從此一樣高矮。
“丞相,丞相!”一個衣衫褴褛的乞丐擠出人群,拼命湧向文天祥站立的城樓。
負責護衛的破虜軍士兵手疾眼快,沖上前攔住了他的腳步。
“我要見丞相,第二師士兵要見丞相!”乞丐瘋狂地喊道,褴褛的衣衫下,露出令人恐怖的疤痕。
“又是個瘋子!”圍觀的百姓厭惡地議論。
自從破虜軍再度兵臨大都城後,每天都有人冒充失落的第二師士兵。
每天都有撒謊者被負責城市安撫工作的陳龍複請出府衙,扔到盧溝橋去挖河道。
“第二師三團一營三隊都頭陳九向丞相報道!”乞丐見無人相信自己,扯着嗓子大喊。
“請他過來!”文天祥愣了愣,走下城樓,命令衛兵讓開了一條通道。
能把番号報得如此清楚的,有可能不是騙子。
八年前那場血戰結束後,的确有很多第二師士兵失落在敵軍占領區。
百姓們聽到了文天祥的話,哄笑了一聲,立刻拼命向前擠。
一個乞丐能跟丞相大人說話,無論他說了什麼,都将是今天報紙上的重大新聞。
如果能着到丞相大人當面拆穿騙子,将更是一個月内茶餘飯後的最佳談資。
“他說了什麼?他說了什麼?”站在後排的百姓拼命向前,實在擠不動了,就伸長脖子發問。
“别吵,别吵,聽不見,聽不見!”前排百姓抗議。
如果不是破虜軍衛士手挽手攔着,他們就要沖到文天祥身前,代替丞相揭穿事實真相。
這個陳九是個有名的無賴,數年來每天靠揀人家的剩飯,替人倒馬桶生活。
他如果是破虜軍老兵,那所有百姓都可以自稱陳吊眼。
“他在掏東西,一卷破布!”有眼尖者在前排大聲介紹。
後排,機靈的報紙主筆們掏出鉛筆,在衣袖上奮筆狂書。
“有乞丐靠近丞相,掏出一卷破布,他說……”他會說什麼呢?主筆翹起腳,伸長了脖子傾聽。
人群中,乞丐顫抖着手,把一個變了顔色,散發着汗臭味道的厚布包輕輕打開,裡邊,幾十個擦拭的甑明瓦亮的銅闆晃花了圍觀者的眼。
“銅錢,這個瘋子!”有人失望地罵。
“那不是銅錢,那是守士證!當年,有人用金币換,一個金币買一個!”立刻有人出言反駁。
眼前這個乞丐是個大财主,十幾個陣亡将士的守士證,即使不賣給收藏家,交給官府後足夠換得他此生衣食無缺。
“丞,丞相,當時我忍辱偷生……”乞丐陳九的嘴巴顫抖着,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慢慢說,我聽着。
弟兄們,弟兄們也聽着!”文天祥接過那沉颠颠的布包,心潮澎湃。
這是當年福建大都督府抗擊張弘範大軍時頒發的守士證,陳吊眼的第二師士兵多為福建本地人,守士證幾乎每人領了一枚。
文心閣隼風手打。
“持此之人曾為國守士”。
銅闆後,是文天祥親手所書,邵武兵工場精心鑄造上去的證詞。
附近的破虜軍士兵取來衣服,披在陳九肩膀上。
當年那一仗打得過于慘烈,第二師完成任務後,在泥沽乘船撤離。
去時的百艘戰艦,回來時隻有二十艘半載。
如果陳九都頭當年能跟随大隊兵馬南返,現在肯定已經升為将軍。
“我忍辱活了這麼久,隻是想問丞相一句話?”老兵陳九嘴唇哆嗦着,喃喃地問。
周圍的百姓立刻靜了下來,有心軟者開始悄悄地摸淚。
此人不是瘋子,此人當了多年乞丐,卻守護着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說吧,大夥聽着呢!”文天祥難以隐藏心頭激動,顫抖着聲音回答。
十五年的荊棘歲月,多少陳九一樣的漢子埋骨荒野。
今天,無論他們提出什麼要求,自己都當盡力去滿足。
“那年,我們幾個失散了,躲在下水道裡。
沒吃的,沒藥。
弟兄們一個個遠去,臨去前,他們托我問丞相,”陳九擦了一把淚,硬咽道,“他們托我問丞相,當年,當年丞相說的話……” 圍觀的人群動了動,一起屏住了呼吸。
這句話,無論陳九說什麼,都足以銘刻于史冊。
“丞相當年打天下時許下的承諾,還算數麼?”陳九捧起守士證,輕輕地問。
————卷終———— 酒徒注:北年血戰,酒徒就不再贅述了。
曆史上,為抵禦外辱進行的反擊戰有無數,每一戰都可以寫下來,每一戰都需要如椽巨筆去記錄。
那些守衛華夏文明不被異族征服的英雄,無論他們的抗争是勝利還是失敗,都值得我們永遠去記憶。
記錄曆史不是為了宣揚仇恨,而是期望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華夏必興!”宮牆下,百姓們齊聲歡呼。
從今天起,他們再不是四等奴隸,他們也許隸屬于不同的民族,但在中華大地上,他們的肩膀從此一樣高矮。
“丞相,丞相!”一個衣衫褴褛的乞丐擠出人群,拼命湧向文天祥站立的城樓。
負責護衛的破虜軍士兵手疾眼快,沖上前攔住了他的腳步。
“我要見丞相,第二師士兵要見丞相!”乞丐瘋狂地喊道,褴褛的衣衫下,露出令人恐怖的疤痕。
“又是個瘋子!”圍觀的百姓厭惡地議論。
自從破虜軍再度兵臨大都城後,每天都有人冒充失落的第二師士兵。
每天都有撒謊者被負責城市安撫工作的陳龍複請出府衙,扔到盧溝橋去挖河道。
“第二師三團一營三隊都頭陳九向丞相報道!”乞丐見無人相信自己,扯着嗓子大喊。
“請他過來!”文天祥愣了愣,走下城樓,命令衛兵讓開了一條通道。
能把番号報得如此清楚的,有可能不是騙子。
八年前那場血戰結束後,的确有很多第二師士兵失落在敵軍占領區。
百姓們聽到了文天祥的話,哄笑了一聲,立刻拼命向前擠。
一個乞丐能跟丞相大人說話,無論他說了什麼,都将是今天報紙上的重大新聞。
如果能着到丞相大人當面拆穿騙子,将更是一個月内茶餘飯後的最佳談資。
“他說了什麼?他說了什麼?”站在後排的百姓拼命向前,實在擠不動了,就伸長脖子發問。
“别吵,别吵,聽不見,聽不見!”前排百姓抗議。
如果不是破虜軍衛士手挽手攔着,他們就要沖到文天祥身前,代替丞相揭穿事實真相。
這個陳九是個有名的無賴,數年來每天靠揀人家的剩飯,替人倒馬桶生活。
他如果是破虜軍老兵,那所有百姓都可以自稱陳吊眼。
“他在掏東西,一卷破布!”有眼尖者在前排大聲介紹。
後排,機靈的報紙主筆們掏出鉛筆,在衣袖上奮筆狂書。
“有乞丐靠近丞相,掏出一卷破布,他說……”他會說什麼呢?主筆翹起腳,伸長了脖子傾聽。
人群中,乞丐顫抖着手,把一個變了顔色,散發着汗臭味道的厚布包輕輕打開,裡邊,幾十個擦拭的甑明瓦亮的銅闆晃花了圍觀者的眼。
“銅錢,這個瘋子!”有人失望地罵。
“那不是銅錢,那是守士證!當年,有人用金币換,一個金币買一個!”立刻有人出言反駁。
眼前這個乞丐是個大财主,十幾個陣亡将士的守士證,即使不賣給收藏家,交給官府後足夠換得他此生衣食無缺。
“丞,丞相,當時我忍辱偷生……”乞丐陳九的嘴巴顫抖着,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慢慢說,我聽着。
弟兄們,弟兄們也聽着!”文天祥接過那沉颠颠的布包,心潮澎湃。
這是當年福建大都督府抗擊張弘範大軍時頒發的守士證,陳吊眼的第二師士兵多為福建本地人,守士證幾乎每人領了一枚。
文心閣隼風手打。
“持此之人曾為國守士”。
銅闆後,是文天祥親手所書,邵武兵工場精心鑄造上去的證詞。
附近的破虜軍士兵取來衣服,披在陳九肩膀上。
當年那一仗打得過于慘烈,第二師完成任務後,在泥沽乘船撤離。
去時的百艘戰艦,回來時隻有二十艘半載。
如果陳九都頭當年能跟随大隊兵馬南返,現在肯定已經升為将軍。
“我忍辱活了這麼久,隻是想問丞相一句話?”老兵陳九嘴唇哆嗦着,喃喃地問。
周圍的百姓立刻靜了下來,有心軟者開始悄悄地摸淚。
此人不是瘋子,此人當了多年乞丐,卻守護着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說吧,大夥聽着呢!”文天祥難以隐藏心頭激動,顫抖着聲音回答。
十五年的荊棘歲月,多少陳九一樣的漢子埋骨荒野。
今天,無論他們提出什麼要求,自己都當盡力去滿足。
“那年,我們幾個失散了,躲在下水道裡。
沒吃的,沒藥。
弟兄們一個個遠去,臨去前,他們托我問丞相,”陳九擦了一把淚,硬咽道,“他們托我問丞相,當年,當年丞相說的話……” 圍觀的人群動了動,一起屏住了呼吸。
這句話,無論陳九說什麼,都足以銘刻于史冊。
“丞相當年打天下時許下的承諾,還算數麼?”陳九捧起守士證,輕輕地問。
————卷終———— 酒徒注:北年血戰,酒徒就不再贅述了。
曆史上,為抵禦外辱進行的反擊戰有無數,每一戰都可以寫下來,每一戰都需要如椽巨筆去記錄。
那些守衛華夏文明不被異族征服的英雄,無論他們的抗争是勝利還是失敗,都值得我們永遠去記憶。
記錄曆史不是為了宣揚仇恨,而是期望悲劇永遠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