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四章 華夏(八)

關燈


    此刻,他深深體味了“孤家”這個詞的妙處,蒙古人造反、漢人造反、黨項人造反。

    除了幾十萬大軍外,自己的确是個孤家寡人。

     此刻最佳選擇也許是撤軍,可一撤之後,也許再無掃蕩江南之機。

    忽必烈笑着,臉色越來越蒼涼。

     目光掃視衆将,他厲聲命令:“明日起,給民壯和罪囚下發刀劍。

    強攻陳賊時,讓他們充當前鋒。

    蒙古軍随其後,朕在蒙古軍後,漢軍之前。

    有後退者,殺無赦!” “是!”衆将轟然以應。

    軍中乏糧,養不起民壯和罪囚,不如把他們先消耗掉。

    陳賊若向民壯開炮,則會背上千秋罵名。

    陳賊一旦手軟,清理幹掙了路上的鐵絲網和壕溝,将士們就可以直接把雲梯搭在城牆上。

     “他們可都是陛下的子民!”黎貴達聽見自己的心在呐喊。

    忽必烈雄才大略,任人唯賢。

    忽必烈英明神武,堅毅果決。

    在他見過的帝王和權臣中,沒有一個人如忽必烈汗這般完美。

    但忽必烈汗僅僅是個帝王,一個為了自家天下可毀滅整個世界的帝王。

     “一個帝王而已!”黎貴達猛然想起了在百丈嶺時,文天祥提起唐宗宋祖時大逆不道的一句話。

    那輕蔑的眼神,他傲然的姿态,至今還銘刻在他心裡。

     五日後的一個黎明,守衛在觀濤堡的破虜軍将士看到了一個奇異的情景。

    數萬衣衫褴褛,動作僵硬的民壯,拎着簡易兵器,列隊向他們走了過來。

    一隊隊民壯後,忽必烈的羊毛大纛随着海風舒卷。

     “速去報告将軍!”守城的士兵們愕然失色。

    早聞聽忽必烈殘忍,卻沒想到他居然會驅趕自己的百姓來攻擊敵軍的防線。

    那些百姓是歸順了他多年的,不折不扣的大元子民。

     “别開炮,别開炮,将軍馬上就上來!”城外壕溝,破虜軍低級士官大聲叫喊着,把一支支舉起的火槍壓下去。

    敵軍推進的速度很快,走在最前列的一批百姓已經進入了火铳和虎蹲炮的射程内。

     當兩浙安撫使節李興将軍聞訊跑上城頭的時候,百姓已經靠近了鐵絲網。

    幾個身材相對壯實,看不清年紀的漢子舉起剛剛配發的刀,用力向鐵絲網剁去。

     “笃!”,“笃!”,“笃!”鋼刀下,堅韌的鐵絲網發出令人焦慮的震顫聲,終于無法承受這樣的重壓,崩為兩段。

    替元軍打頭陣的“肉盾”們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還能活着,也不明白守軍為什麼對他們不放箭。

    推開捆綁鐵絲網的木樁,沿着缺口繼續向前。

     “開炮!”李興大聲命令。

     “将軍!”幾個炮手茫然地喊。

    鐵絲網前足足有三萬多人,他們不是士兵,甚至連最基本的作戰隊形都不會列。

    一場炮擊下去,足以讓其中半數以上的人喪命。

     穿越第一道鐵絲網的各族百姓繼續向前,跨過了壕溝,走向第二道鐵絲網。

    沿途的鹿砦、木樁,被他們毫不猶豫地推開。

    身後邊是蒙古武士的利刃,此時的他們隻有一個選擇,向前,向前,繼續向前。

     “開炮!”李興大聲命令,伸手奪過一杆火铳,對準了距離自己最近的百姓胸口。

    “如果陳将軍在,也會下同樣的令!”他低聲道,顫抖着手指扣動了扳機。

     燧石快速旋轉,擦出一串凄厲的火花。

    槍口處火光閃動,二百步外,一個正在舉刀砍向鐵絲網的老者身體晃了晃,看看蒙古袍上那個彈孔,臉上露出幾分解脫之色,仰面朝天倒下去。

     “轟!”最前方的虎蹲小炮終于發出了轟鳴,密集的人群被沖出無數條血口子。

    血口子旁,驚慌失措的百姓四處亂沖,有的沖向兩翼,有的掉頭向後,還有人木然地繼續前進。

     “射!”押陣的元将月赤徹兒毫不猶豫地下令。

    弓箭手拉滿彎弓,将後逃的百姓射倒在地。

    看看退路已無,百姓們再次湧向破虜軍陣地。

     “開炮!”李興大聲命令。

    幾十門火炮同時發出怒吼,一部分砸向沖擊營壘的百姓。

    一部分砸向逼迫百姓攻城的元軍。

     “開炮!”黎貴達面目猙獰,親手扯動了重炮炮繩。

    這批火炮指向堡壘外的暗壕,那裡的破虜軍正在應付百姓們的沖擊,無法亦不能躲避從天而降的炮彈。

    至于失去準頭的炮彈會不會把自家百姓炸死,黎貴達不再去考慮。

    忽必烈是個魔鬼,而在數年前,他已經上了魔鬼之船。

    這個選擇一旦做出,永遠不可能回頭! 與此同時,觀濤堡兩翼,數個與主堡遙相呼應的小堡壘受到元軍沖擊。

    一波波百姓在北元士兵的逼迫下,潮水般沖向破虜軍的防線。

     敵我雙方互射的炮火燒紅了半天天,百姓和士兵流下的鮮血則染紅了半個海。

    夏日的朝陽不忍觀着這人世間悲慘的一幕,躲在了雲層後,遲遲不肯探出頭來。

     憤怒的火掐将天邊的烏雲燒得殷紅如血,火掐般的雲霞下,紅色的海水獵獵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