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四章 華夏(四)

關燈
幾乎是在同一夜,黃泥關和瓦土關相繼失守,鄒諷精心布置的吉州防線立刻向内凹下了一大塊。

    出乎雙方的人們預料,兩路攻擊得手的蒙古軍卻相繼放棄了追擊,駐紮在己經炸城瓦礫堆的關口等待伯顔的進一步指令。

     破虜軍的焦土策略讓蒙古軍損失慘重。

    上萬戶格根個性謹慎,雖然在前線打紅了眼睛卻沒失去應有的理智。

    攻下瓦土嶺後,他沒有立刻去查看宋人的陣地,僥幸逃過了一劫難。

    攻擊黃泥關的中萬戶乞兒黑卻沒有他那麼幸運,得到前鋒踏入關内的消息後,這位憋了一肚子火的将軍立刻沖到關牆上殺俘洩憤,沒想到腳下風雷忽起,坐着火藥罐找長生天報到去了。

     黃泥、瓦土二關五裡後的兩山峪和野雞粱陣地簡陋不堪,蒙古軍卻不願意再繼續進攻了。

    武士們終于明白,長生天下還有比他們更無懼的人。

     蒙古武士自幼在漠北草原長大,殘酷的生存環境鑄就了他們不怕死的性格。

    如果不能在戰争中奪得功名和财富,他們即使回到草原上也沒有舒坦日子可享受。

    既然生無歡,死自然也就無懼。

     把死亡置之度外,抱着頭向前沖不難做到。

    反正戰場上弓箭無眼,誰挨到算誰倒黴。

    明知道死亡來臨卻笑臉相迎,需要的則不僅僅是勇氣。

    所以,當蒙古武士看到腳下的瓦礫堆,看見宋人甯可把自己炸爛也要拉上數倍的蒙古武士同行時,他們必勝的信念發生了動搖。

     沖上去,向殺羊一般将宋人砍翻,将所有房子點燃,金銀細軟據為自己所有。

    是武士們熟悉的作戰過程。

    軟弱到不堪一擊的對手和豐富戰利品,是鼓舞武士們奮戰的主要動力。

    當對手與自己一樣強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時,當戰利品一無所獲還要提防對手是不是戰到了最後一刻,是否打算與攻擊者同歸與盡時,這樣的仗,即便成吉思汗親自來了,也無法激勵起武士們的雄心。

     丞相伯顔對新出現的情況一籌莫展。

    如此慘重的代價,再繼續逼着自己的弟兄跟破虜軍拼命,顯然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但就此停步不前,又無法da到事先規劃的戰略目的。

    自從下旨要求他加強江西攻勢後,忽必烈那邊再沒任何音信傳過來。

    半個多月過去了,伯顔既沒聽到漢軍在山東攻擊受挫的消息,也沒有聽聞陳吊眼潰逃入海的捷報。

    這種怪異的情況讓他坐立不安。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大局觀極強的老将,伯顔敏銳地察覺到此番南征己經敗相己現。

    但作為元帝國的丞相,他隻能強壓着心底對時局的擔憂,前方百計尋找扭轉事态的良策 “最好的方法是以新附軍和江南百姓為前驅,鄒諷再狠,也狠不下心來用火藥罐子炸他們自己人。

    ”老将火者不花根據以往的攻城經驗,給伯顔獻了一條妙計。

     不像蒙古将領這樣為了作戰勝利可以不計較任何手段,宋人有他們自己“可笑”的道德觀念。

    在戰場上向自己的百姓放箭,他們心裡會内疚。

    如果殺戮過重,即使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懦者和清流們也不會放過那個冷血的将軍。

    鑒于這種情況,蒙古人遇到久攻不下的大城時,總喜歡驅趕當地百姓為前鋒。

    守軍不殺百姓,則城牆必失。

    對百姓放箭,則士氣盡喪,武将還要要承擔責任。

    因此,驅百姓攻城戰術從兩淮到襄樊,縷試不夷。

     “對,攻下任何關卡後,立刻驅趕比士兵多一倍的宋國百姓清理戰場。

    這樣,大宋殘兵即便想與城俱殉,也不忍點火!”下萬戶巴圖da賴跟着補充了一句。

    過于慘重的傷亡,讓這些入侵者本能地想把憤怒發洩在百姓身上。

     “此計甚是不錯麼?…伯顔冷笑了幾聲,問道。

    “隻是二位将軍能否指點一下本帥,去哪能抓到那麼多宋國百姓呢?” “襄樊!”下萬戶巴圖da賴沒眼色的地答應。

    看見伯顔丞相滿臉寒霜,才意識到襄樊在八年前早己是大元重鎮,那邊的百姓屬于大元而不屬于大宋。

     “驅自家百姓攻他國之城,這個計策,本帥倒是第一次聽說!”伯顔狠狠地瞪了巴圖da賴一眼,“宋人,宋人,你等至今還把他們當做宋人,難道還指望他們把自己當作我大元百姓麼?” 幾個給伯顔出主意的将領噤若寒蟬。

    伯顔說得對,在他們的心目中,的确沒把自己民族外的人當作同胞來看。

    那些懦弱、卑鄙,對自己鄉鄰狠毒,對外敵恭順;勇于私鬥卻弱于公戰的人能算作自己的同胞麼?蒙古武士不願意承認。

    可他們給大元納了七八年的稅,怎有把他們算作宋人的道理? 望着諸将尴尬的臉色,伯顔忍不住連連搖頭,複而發出一聲長歎:“爾等知道殘宋為什麼能苟延至今麼?就是因為咱蒙古人的心胸窄,從來沒把宋人當過同胞。

    如果咱們的心胸僅限于此,恐怕所有征服之地都保不過百年!!? 諸将無語以應,有沒有心胸與能不能長期占據征服之地有什麼關系,大夥心裡懵懵懂懂。

    治國之策,他們沒心思過問。

    但如何突破眼前這道防線,今晚卻必須拿出一個主意來。

    又想了片刻,中萬戶奧爾格勒試探着建議:“如果此地沒有突破之機,不如我們放棄吉州,直接東進。

    反正隆興府己經大半在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