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二章 國戰(二)

關燈
炮火依然這麼激烈。

    眼前這個彈丸大的小城中不知道儲藏的多少炮彈,仿佛永遠打不盡一般,每次都給攻擊方的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

     在硝煙的掩護下,一萬多新附軍蝗蟲般爬向城牆。

    沒有人相信自己的隊伍這次就能真的把奉新城攻破,但有提高了一倍的賞金和休息一日的鼓勵,新附軍士兵們多少被激起些幹勁兒。

    為了有效對付城牆上的火炮攔截,他們不敢把隊形排得太密。

    為了能集中力量沖上城頭,他們的隊伍又不能排得太稀。

    在炮彈、鋼弩和弓箭的攢射下,攻擊隊伍不斷以生命為代價進行調整,在途中丢下近五百具屍體後,沖在最前方的士兵進入了火炮射擊死角。

     “整隊,整隊,把雲梯擡起來。

    ”一個身穿百夫長服色的人大聲喊。

    話音未落,城牆上的虎蹲小炮冒出一股青煙,幾十粒鐵沙同時閻在了他的臉上,把眼睛和鼻子一并抹成了平面 己經接近城牆的新附軍士兵盡力将雲梯豎起來,有人用肩膀抗住雲梯子腳。

    有人把彎刀咬在口中,奮力向上爬。

    城牆上,則不斷有羽箭和鋼弩飛下,将爬到一半的攻擊者射落到地上。

     一陣滾雷般的馬蹄聲響過,千餘名蒙古弓箭手利用防守方忙于對付步兵的機會,趁亂靠近了城牆。

    在奔馳中射擊是蒙古人的拿手好戲,塗了毒藥的狼牙箭雨點般落到城牆上,守城的将士猝不及防,登時倒下了一大片。

     “驽隊,反擊,操炮手,對準馬群-盾牌手,掩護民壯把傷員擡下去救治”破虜軍校尉吳宇林大聲招呼。

    一隊藏身于垛口後的破虜軍士兵聞令,立刻放棄城下的北元步卒,把鋼弩轉向了騎弓手。

    幾門可以近射的虎蹲小炮也快速裝上了專門對付騎兵的葡萄彈,調整炮口向騎弓手射去。

     “轟,轟,轟。

    ”随着葡萄彈的炸裂聲,鋼珠飛濺。

    蒙古人的騎射手倒下了四十幾個,剩下的調轉馬頭,迅速逃向遠方。

     數百支鋼弩追着戰馬腳步,将逃得慢的蒙古弓手留在沙場。

    零星幾支羽箭跟在鋼弩後從城頭射下,沒命中目标前卻失了力,輕飄飄地落到了地上。

    “穩住,穩住,弩手和操炮手警戒,防止騎兵折返。

    ”關若飛大喊道。

    城牆上的破虜軍數量太少,無法在第一波打擊中将騎射手擊潰。

    而協同作戰的民軍顯然對蒙古射手十分畏懼,每當馬蹄聲臨近時,城牆上秩序便一片混亂。

     幾處雲梯上冒出了元軍特有的鐵帽子,兩個前來擡傷員的民壯撿起一根長矛,合力捅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處雲梯。

    剛剛露出頭來的蒙古武士被長矛當胸刺穿,慘号着跌落下去。

     在城牆另一角,參戰的民軍卻沒有抵擋住攻擊者,一個蒙古武士跳上城頭,彎刀急揮,将一個匆匆跑過來的堵缺口的破虜軍士兵硬砸到了城下。

     轉瞬,幾根長矛刺中了那個蒙古武士,将他挑起來,高高的甩向了半空。

     爬上城頭的元軍越來越多,一刻鐘後,雙方開始膠着。

    在第一波爬上城頭的北元士兵鼓勵下,陸續有人亡命爬上了城頭。

    城牆角,幾隊新附軍士兵依賴鐵甲傘車(攻城武器的一種,頂上有鐵闆為蓋,下可藏人)的保護,蹲在地上猛挖牆角。

    在他們身後,則有人将火藥罐子一個個送上來,準備直接炸毀城牆。

     關若飛組織手雷兵進行了反擊,将靠近城牆的傘車“優先”炸毀。

    然後組織起一小隊重甲步兵,趕赴城牆各個角落搶險。

    重甲步兵身披關鍵部位用弧形鋼闆加固過的鎖子甲,手持帶有三尺多長柄的特制斷寇刃,防禦力和攻擊力都十分驚人。

    所到之處,沖上城牆的元軍士兵紛紛被砍翻。

     但是,沉重的铠甲也限制了重甲步兵的行動速度,随着時間的推移,沖上城牆的元軍士兵逐漸聚集成團。

    幾處破虜軍戰士招呼不到的城牆上,民軍連連退避,幾乎把整段城牆讓給了對手。

     “難道長生天保佑我了。

    ”在城外用望遠鏡觀戰的畢力格驚訝得合不攏嘴巴。

    早知道把新附軍與蒙古軍混編能收到如此奇妙效果,他甯願在最初混編時把麾下所有蒙古武士都派出去。

    眼看着沖上城頭的士兵越來越多,他開始猶豫自己是否該率領全軍沖上。

     就在此時,幾十枚黑色的彈丸落入他的視線。

     “手雷。

    ”畢力格在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名字。

    沒等他閉上眼睛,城門處湧起一團濃煙,正在用沖車撞門的新附軍、探馬赤軍和蒙古軍被炸得人仰馬翻。

     緊接着,濃煙中沖出了一匹戰馬,馬背上,高高地挑起一杆戰旗,“破虜。

    ” “嘀嘀――嗒嗒嗒。

    ”随着激揚的唢呐聲,一隊銀甲騎兵城門口沖了出來。

    雪亮的馬刀在陽光下潑開一團金光,齊整整地劈入了元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