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一章 輪回(四)

關燈
流滿面地寫道。

    可以預料,從今天開始,大宋徹底亡國了。

    文賊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廢掉皇帝,接下來,他将殺死陸大人、鄧大人以及陳大人這些忠貞之士,把整個國家推向綱常混亂的黑暗中。

     吳宇林從桌子底下爬了出來,走到窗口前,他要親眼看看那個大奸在陰謀得逞後如何得意忘形,他要不顧一切從這樓上跳下去,讓大奸和他的爪牙們知道,世上還有不可欺的忠義之士。

     “你,幹什麼的!”一聲斷喝打碎了吳宇林心中正在醞釀的悲壯氣氛。

    透過朦胧淚眼,他看見十幾個破虜軍将士在一個中等身材、身穿校官服色的将領指揮下,控制了整個樓層。

     “在下…..”吳宇林本能地保住了自己的紙筆,正當他在為痛罵權奸後殉國,還是等自己的文字見諸于報後再做打算等幾個選擇之-間猶豫時,那個破虜軍小校沖上前,劈手奪過了他手中的紙筆。

     “丘八,你看得懂麼!”吳宇林在心中暗罵,臉上浮現了幾分驕傲的冷笑。

     出乎他的意料外,那個反八大爺輕聲讀出了他寫的每一句話,語調抑揚頓挫,仿佛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字裡行間的悲橫與絕望。

     吳宇林感覺到自己的渾身在顫抖,很恐懼,又很驕傲。

    明知道搶不回來自己的大作,索性也不去搶。

    大義凜然地扯了把椅子坐下,順手給自己又倒上了一杯冷茶。

     “昔日子路正冠而死,我不能丢了聖人門下的尊嚴!”吳宇林心中告誡着自己,手中的茶碗越端越穩。

    那個小校很快念完了他倉卒寫就的“曆史”,聳聳肩膀,将紙張和墨筆一并還給了他。

     “你有一雙眼睛,卻沒長着眼珠子!”小校不愠不怒,平淡地點評,“在下張萬安,如你所書,文大人的爪牙。

    ” “你!”吳宇林全部的平靜被小校一句話給攪亂,他放下茶杯,氣得說不出話來。

     “你忘了記下幾件事情,第一,刺客至少可分為三波,彼此可能互不相識。

    第二,剛才至少有五十個無辜百姓死在他們的毒箭下,被踩傷、砍傷的不計其數。

    ”小校一邊收攏隊伍準備下樓,一邊補充道,“還有,你忘了寫關鍵一條,破虜軍軍規之一是,刀口永不對着自己人!” 吳宇林楞住了,破虜軍有過這樣一條軍規麼,怎麼自己一直沒注意到過。

    直到小校的腳步聲在樓梯口傳遠,冷汗淋漓的他才發現自己居然沒被殺掉滅口,樓下也沒發生預想中的血洗行為。

    相反,控制了局面的破虜軍士兵一隊隊從各個酒樓上撤出,秩序井然地聚集在文天祥的衛隊周圍。

     “破虜軍永不對自己人揮刀!”窗口外,吳宇林所憎惡的那個人正對士兵和百姓鼓動着什麼,百姓中不時傳來激動的抗議聲,情緒卻被此人用語言慢慢安撫了下去。

     “你們手中的刀劍是為抵禦外辱而設,不是為了流自家兄弟的血!”窗口外,那個傳說中的奸賊大聲說道。

    他的話再次被百姓的呐喊聲淹沒,吳宇林聽不清楚接下來文天祥說的是什麼,但他已經沒有勇氣像先前一樣杜撰。

    手中的筆不停顫抖着,直到文天祥在大都督府侍衛和破虜軍将士的簌擁下,慢慢遠去,慢慢退出城外,再也沒能寫下一個字。

     大隊的警備軍聞訊趕來,在保國夫人陳碧娘的指揮下,彌補了破虜軍退走後的街道。

    長街上,憤怒的人們各自散去。

    一部分人拿着武器,自發去城外保護文丞相。

    另一部分人從激動中緩和過來後,回家去保護自己的日子。

     陸秀夫、鄧光薦、卓可等人茫然的站在長街上,無法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特别是卓可,在刺殺行動發生前的一刹那,他曾想提醒文天祥,小心街道兩邊埋伏着刺客。

    雖然曾經在陳宜中的行動計劃上署了名,但是他内心深處完全不贊同陳宜中的行為。

    按照卓可的理解,大夥與文天祥之間雖然有權力争鬥,卻遠遠還沒到非要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陳宜中卻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成敗在此一舉,要麼文天祥身手異處,要麼大夥身敗名裂,根本沒有第三種可能。

     所以,當刺客們逐一被擊斃後,吏部侍郎卓可明白,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自己和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