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逐鹿 第五章 風暴(八)
關燈
小
中
大
天祥一方。
如果不能得到軍隊的支持,或者說不能讓軍隊置身于這場權力鬥争之外,親政将永遠是幾個老頭和一個半大孩子一廂情願的夢想。
拉攏武将的事情進展得極不順利,手握軍權的将領幾乎沒有人理睬陳宜中的暗示。
負責泉州和各地治安的警備軍要麼出自于許夫人摩下,要麼是破虜軍因傷殘退役的老兵,他們在大都督執政的這幾年裡,享受到了從來曆史上沒有過的優厚待遇和人格尊敬。
所以,禮部尚書陳宜中以吟詩賞景為名的宴會,幾乎沒有武人問津。
隻有在鄒風叔在零山前線将達春大軍擊潰消息傳來的那一天,由吏部侍郎卓可舉辦的祝捷大會請到了十幾個警備軍将領,結果,那場有心拉攏武将的祝捷大會開成了給文天祥個人的歌功頌德大會,到場的将校們衆口一詞地認為,是大都督這些年苦心孤詣才開創了今日大好局面。
如果沒有大都督府在軍械、政務、商務和農耕方面卓有成效的變法改革,大宋對北元根本沒有還擊之力。
酒會的氣氛如此熱烈,害得卓可刻意安排與武将們交往的文官們亦忘了自己的任務,跟着别人一同贊歎起新政的好處來。
這還不是令趙昺最痛心的事情,讓他最難過的事情發生在三日前。
曾經被陳宜中認為肯定支持皇帝親政,手中握有泉州城半數兵馬調動之權的張世傑将軍親自進宮表了态,說他誓死忠于大宋。
但是,張世傑同時很直接地告訴趙昺,大宋這幾年雖然接連在戰場上擊敗北元,收複了大片領土,但目前國家的實力還遠遠弱于北元。
一旦内部發生動蕩,恐怕又要重蹈當年崖山覆轍。
“陛下,文相之新政,并非一句‘精器械,強煉兵,廉吏治,重農商,可概括,臣數年來日日研習新政,欲研習欲發覺其高妙。
臣願以身家性命擔保,舉國上下,無人比文相更賢。
臣亦願以身家性命擔保,文相于陛下,決無相害之意,亦無奪位之心!”張世傑紅着臉,在趙昺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證。
這個場景趙昺想起來就很氣憤,雖然他知道,以張世傑的性格,絕對不會把自己和陳宜中的謀劃出賣給文天祥。
但他沒想到,經曆崖山一敗後的張世傑徹底喪失了與人争雄沙場的勇氣。
“文天祥無奪位之心,這點用你說麼?朕自然知道他沒有奪位之心,甚至有他一天在,朕就安全一天!”送走了張世傑之後,趙昺在心中暗罵。
“正是因為這樣,朕才必須抓緊一切機會。
否則,一旦文相百年之後,其繼任者豈不時刻将朕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成比例的雄心和實力讓趙昺異常煩躁,他解決内心煩躁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練劍。
苗春當年留給他的教官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武學功底,一柄木劍在手,即便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侍讀也很難在趙昺的打擊下支撐過百招。
今天的心情顯然适合練劍,趙昺陸續踢飛了腳邊十幾塊石子後,回過身來,強笑着招呼自己的同伴:“走,陪朕去演武廳去切磋幾招,将來你等長大了,就是朕的霍a騎、周細柳“萬歲,臣,臣弟最近身體不适!” “萬歲,臣,臣弟昨天吃了冷生海鮮!” 頃刻間,周圍響起一片告饒之聲。
由福建各地趙氏宗族中選拔而來,陪着皇帝讀書、玩耍的少年們哭喪着臉哀求。
他們都是趙昌的遠親,可沒苗春留下的無數教官那樣大的膽子,敢用木劍把皇帝打趴下。
以他們低微的格鬥技巧,在隻挨打不還手的情況下,他們也無法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所以,陪趙昺練武是件危險很大的差事,半月前,吏部尚書趙時俊的兒子趙烯一個不小心就斷了兩根肋骨,雖然事後皇帝親自去其家送藥道歉,讓趙尚書家感到無限榮耀。
但這種用肋骨換來的榮耀,衆禦弟們覺得自己還是敬謝不諱較好。
“你們呢?”趙昺嘴角間挂上了一絲不易察覺得冷笑,将頭轉向了自己的幾個近侍。
“奴脾,奴輝今天要去替陛下收拾書房,先行告退了!”小太監王可蒼白了臉,哀求道“奴9,奴4本領低微,不敢在陛下面前獻醜!”另幾個太監弓着身子回答。
“就沒人願意為朕執劍麼?”趙昺目光轉動,不無遺憾地問。
“萬歲,臣願意與陛下同往!”仿佛受不了趙昺目光裡的輕蔑之色,趙昺的遠房哥哥趙朔硬着頭皮站了出來。
“奴輝,奴脾也願意!”伺候趙昺飲食起居的小太監樂清揚也湊上前,媚陷地笑道。
“願意執劍的跟朕走,其他人都退下吧!”趙昺揮了揮手,驕傲地公雞般揚着頭,向演武廳走去。
皇宮裡的演武廳修建得很寬闊,行朝從流求回到泉州後,為了讓皇帝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文天祥特意畫了圖紙,按照文忠記憶的樣子為皇帝設計了雙杠、單杠、平衡木、啞鈴等簡單易用的鍛煉工具。
苗春留下的侍衛們也根據練武的需求,為趙昺添置了箭靶、沙袋、梅花樁等傳統用具。
幾年來,曾經目睹了自己哥哥落水的趙昺在這裡留下了不少汗水,同時,也在這裡掌握了一個人最基本的保命技巧。
侍讀和太監們相繼告退,掌管演武廳的小太監伺候皇帝換了緊身短打、軟底布靴和牛皮護具後,也識趣地退了出去。
趙昺持木劍在手,向小太監樂清揚招手示意,“樂樂,你先上,讓趙鄉侯在圈外觀戰!” 小太監樂清揚答應一聲,找了把木劍,跳入場内。
廣信侯趙朔則後退幾步,四下看了看,伸手掩好了演武廳的大門。
趙昺挽了個劍花,大步向前,直取中宮;樂清揚斜身後退,格偏趙昺的木劍,配合着腳步扭動手腕,居然從下向上一劍挑了上來。
“好!”趙朔在旁邊大聲喝彩。
敢不顧身份向趙昺還擊的太監,這個綽号叫樂樂的是第一個。
并且此人身法詭異,明顯是自幼煉過武的。
趙昺後退兩步,在千鈞一發之際讓開劍尖,随即揮劍橫掃。
硬木劍被他大開大合的招式帶出呼呼風聲,聽起來如真刀真槍在嘶鳴般凄厲-樂清揚招式己經用老,來不及再躲,值能 豎劍,硬擋住了趙昺一擊。
木劍啪地發出一聲脆響,樂清揚擰腰轉腕,劍刃橫着抹向趙昺脖頸。
趙昺被逼得再退一步,斜斜跳開,一招力劈華山,連人帶劍從半空中撲下。
小太監剛才與趙昺拼了一記,自知力弱,不敢再硬接此招,身體如風中落葉般向後飄了數步,手中木劍兜了半個圈子,再次刺向趙昺腰
如果不能得到軍隊的支持,或者說不能讓軍隊置身于這場權力鬥争之外,親政将永遠是幾個老頭和一個半大孩子一廂情願的夢想。
拉攏武将的事情進展得極不順利,手握軍權的将領幾乎沒有人理睬陳宜中的暗示。
負責泉州和各地治安的警備軍要麼出自于許夫人摩下,要麼是破虜軍因傷殘退役的老兵,他們在大都督執政的這幾年裡,享受到了從來曆史上沒有過的優厚待遇和人格尊敬。
所以,禮部尚書陳宜中以吟詩賞景為名的宴會,幾乎沒有武人問津。
隻有在鄒風叔在零山前線将達春大軍擊潰消息傳來的那一天,由吏部侍郎卓可舉辦的祝捷大會請到了十幾個警備軍将領,結果,那場有心拉攏武将的祝捷大會開成了給文天祥個人的歌功頌德大會,到場的将校們衆口一詞地認為,是大都督這些年苦心孤詣才開創了今日大好局面。
如果沒有大都督府在軍械、政務、商務和農耕方面卓有成效的變法改革,大宋對北元根本沒有還擊之力。
酒會的氣氛如此熱烈,害得卓可刻意安排與武将們交往的文官們亦忘了自己的任務,跟着别人一同贊歎起新政的好處來。
這還不是令趙昺最痛心的事情,讓他最難過的事情發生在三日前。
曾經被陳宜中認為肯定支持皇帝親政,手中握有泉州城半數兵馬調動之權的張世傑将軍親自進宮表了态,說他誓死忠于大宋。
但是,張世傑同時很直接地告訴趙昺,大宋這幾年雖然接連在戰場上擊敗北元,收複了大片領土,但目前國家的實力還遠遠弱于北元。
一旦内部發生動蕩,恐怕又要重蹈當年崖山覆轍。
“陛下,文相之新政,并非一句‘精器械,強煉兵,廉吏治,重農商,可概括,臣數年來日日研習新政,欲研習欲發覺其高妙。
臣願以身家性命擔保,舉國上下,無人比文相更賢。
臣亦願以身家性命擔保,文相于陛下,決無相害之意,亦無奪位之心!”張世傑紅着臉,在趙昺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證。
這個場景趙昺想起來就很氣憤,雖然他知道,以張世傑的性格,絕對不會把自己和陳宜中的謀劃出賣給文天祥。
但他沒想到,經曆崖山一敗後的張世傑徹底喪失了與人争雄沙場的勇氣。
“文天祥無奪位之心,這點用你說麼?朕自然知道他沒有奪位之心,甚至有他一天在,朕就安全一天!”送走了張世傑之後,趙昺在心中暗罵。
“正是因為這樣,朕才必須抓緊一切機會。
否則,一旦文相百年之後,其繼任者豈不時刻将朕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成比例的雄心和實力讓趙昺異常煩躁,他解決内心煩躁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練劍。
苗春當年留給他的教官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武學功底,一柄木劍在手,即便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侍讀也很難在趙昺的打擊下支撐過百招。
今天的心情顯然适合練劍,趙昺陸續踢飛了腳邊十幾塊石子後,回過身來,強笑着招呼自己的同伴:“走,陪朕去演武廳去切磋幾招,将來你等長大了,就是朕的霍a騎、周細柳“萬歲,臣,臣弟最近身體不适!” “萬歲,臣,臣弟昨天吃了冷生海鮮!” 頃刻間,周圍響起一片告饒之聲。
由福建各地趙氏宗族中選拔而來,陪着皇帝讀書、玩耍的少年們哭喪着臉哀求。
他們都是趙昌的遠親,可沒苗春留下的無數教官那樣大的膽子,敢用木劍把皇帝打趴下。
以他們低微的格鬥技巧,在隻挨打不還手的情況下,他們也無法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所以,陪趙昺練武是件危險很大的差事,半月前,吏部尚書趙時俊的兒子趙烯一個不小心就斷了兩根肋骨,雖然事後皇帝親自去其家送藥道歉,讓趙尚書家感到無限榮耀。
但這種用肋骨換來的榮耀,衆禦弟們覺得自己還是敬謝不諱較好。
“你們呢?”趙昺嘴角間挂上了一絲不易察覺得冷笑,将頭轉向了自己的幾個近侍。
“奴脾,奴輝今天要去替陛下收拾書房,先行告退了!”小太監王可蒼白了臉,哀求道“奴9,奴4本領低微,不敢在陛下面前獻醜!”另幾個太監弓着身子回答。
“就沒人願意為朕執劍麼?”趙昺目光轉動,不無遺憾地問。
“萬歲,臣願意與陛下同往!”仿佛受不了趙昺目光裡的輕蔑之色,趙昺的遠房哥哥趙朔硬着頭皮站了出來。
“奴輝,奴脾也願意!”伺候趙昺飲食起居的小太監樂清揚也湊上前,媚陷地笑道。
“願意執劍的跟朕走,其他人都退下吧!”趙昺揮了揮手,驕傲地公雞般揚着頭,向演武廳走去。
皇宮裡的演武廳修建得很寬闊,行朝從流求回到泉州後,為了讓皇帝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文天祥特意畫了圖紙,按照文忠記憶的樣子為皇帝設計了雙杠、單杠、平衡木、啞鈴等簡單易用的鍛煉工具。
苗春留下的侍衛們也根據練武的需求,為趙昺添置了箭靶、沙袋、梅花樁等傳統用具。
幾年來,曾經目睹了自己哥哥落水的趙昺在這裡留下了不少汗水,同時,也在這裡掌握了一個人最基本的保命技巧。
侍讀和太監們相繼告退,掌管演武廳的小太監伺候皇帝換了緊身短打、軟底布靴和牛皮護具後,也識趣地退了出去。
趙昺持木劍在手,向小太監樂清揚招手示意,“樂樂,你先上,讓趙鄉侯在圈外觀戰!” 小太監樂清揚答應一聲,找了把木劍,跳入場内。
廣信侯趙朔則後退幾步,四下看了看,伸手掩好了演武廳的大門。
趙昺挽了個劍花,大步向前,直取中宮;樂清揚斜身後退,格偏趙昺的木劍,配合着腳步扭動手腕,居然從下向上一劍挑了上來。
“好!”趙朔在旁邊大聲喝彩。
敢不顧身份向趙昺還擊的太監,這個綽号叫樂樂的是第一個。
并且此人身法詭異,明顯是自幼煉過武的。
趙昺後退兩步,在千鈞一發之際讓開劍尖,随即揮劍橫掃。
硬木劍被他大開大合的招式帶出呼呼風聲,聽起來如真刀真槍在嘶鳴般凄厲-樂清揚招式己經用老,來不及再躲,值能 豎劍,硬擋住了趙昺一擊。
木劍啪地發出一聲脆響,樂清揚擰腰轉腕,劍刃橫着抹向趙昺脖頸。
趙昺被逼得再退一步,斜斜跳開,一招力劈華山,連人帶劍從半空中撲下。
小太監剛才與趙昺拼了一記,自知力弱,不敢再硬接此招,身體如風中落葉般向後飄了數步,手中木劍兜了半個圈子,再次刺向趙昺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