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逐鹿 第五章 風暴(五)
關燈
小
中
大
長江北岸,都有代表着北元的黑旗在移動。
這些黑色旗幟過江後,在鄂州彙聚成一片,饑餓的狼群般,俯視着東南萬裡河山。
“伯顔用兵,一貫喜歡以靜制動。
不發則己,一發勢若風雷。
據北面送來的情報,在草原上他就以此計打垮了海都。
前五個月一直固守和林不出,待海都等人松懈,則親率大軍擊其中路。
打得海都落荒而逃,十萬大軍回去不到七百!”曾寰面目凝重地向大家解釋。
與對付達春、索都等人不同,這次作戰,參謀部門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伯顔帶的人馬幾乎全是蒙古軍,隊伍中不會再出現武忠、張直這樣一邊打仗,一邊把情報部署全部透漏給破虜軍的高級将領。
各路元軍之間也不會出現保存實力互相車皮的行為,戰士都是蒙古人,主帥又是一國宰執,聲望、能力極高。
可以說,這是破虜軍成立以來最嚴峻的一場考驗,也是重新站起來的大宋和北元之間一場傾盡全力的對決。
勝則生,敗則亡,沒有第二條路可選。
“關鍵是弄清楚伯顔要幹什麼,戰略上,他的部署很清晰。
戰術上的動作卻非常模糊!”文天祥點點頭,思考着說道。
雖然有了專門的諜報司,并且有完整相對完整情報收集體系,但大都督府指揮起來依然随時為敵方信息的不完整而頭疼。
“要是有發報機就好了!”有時候,文天祥忍不住奢侈地想。
有了文忠記憶中的那種千裡瞬間傳信的神物,他就可以随時調整戰略布置,甚至派水師和教導旅去封鎖整個長江,切斷伯顔後路。
但現在,科學院連基本的蒸汽動力還沒弄明白,更甭說電力開發、儲存、應用這些文忠記憶裡都很模糊的東西了。
所以,大都督府衆人隻能面對這種信息不充足的情況。
而這種情況造成的後果是,在伯顔大軍在某處渡江幾天後,情報才能讓江南西路的細作收集到。
待把情報送到福州,北元兵馬早過完了。
“末将失職,請大人責罰!”陳子敬以為大都督對他的工作不滿,歉意地回答。
“不是你的責任,諜報司能做到這一步,己經不容易!”文天祥信手将陳子敬拉過來,指着地圖說道:“再加派些人手去鄂州,混雜在逃難的百姓間。
有情報優先送給鳳叔,讓他随機應變l” “是!”陳子敬大聲答應着,心中又犯了難。
蒙古軍名聲赫赫,大軍所過之處,能跑的人全跑了。
眼下鄂州幾乎是座兵營,哪裡有百姓肯向那個地方逃。
正猶豫的時候,聽見文天祥補充道:“伯顔與其他蒙古将領不同,他的兵馬軍紀很嚴格,很少去騷擾百姓。
當年我被他強行扣在軍中的時候,常跟他辯論大宋國運是否完結。
那時觀點雖然可笑,但可以看出來,他漢學修養很深,也很懂得如何争取民心!” “我試一下,從各地給蒙古軍運糧隊伍中安排些人手!”陳子敬低聲應道。
“給鄒都督下一道令,兩江參與圍攻達春的各路民軍先别忙着轉為警備隊,民軍向江南西路集結,在各條要道上修築水泥堡壘!”文天祥想了想,又發出一道命令。
江南西路的山川衆多,與荊湖南、北兩路交界處,分别有羅霄山脈,慕阜山脈,除了臨江一角,可供騎兵大規模調動的道路不多。
如果在關鍵路口用水泥快速修築要塞,元軍的動作就會遲緩很多,戰馬的機動優勢就不再那麼明顯。
“是!”曾寰答應一聲,快速将文天祥的命令細化、安排下去。
從士兵戰鬥能力來看,如今的破虜軍士兵與蒙古武士之間相差不大,破虜軍在武器上還占有優勢。
但老兵數量上看,破虜軍的劣勢就很明顯了。
鄒漢和張唐摩下的第一師剛剛打完一場惡戰,還沒來得及修整補充。
陳吊眼和李興摩下的第二師有一半在江北,一邊要留在兩浙,整理、彈壓地方,讓這塊号稱魚米之鄉的土地盡快恢複火力。
如今大都督府摩下唯一建制完整、戰鬥力亦可一提的就是第三師,但他們還要守着廣南東、西兩路,随時準備應對雲南和荊湖兩個方向的進攻。
有人曾經提出過從許夫人摩下的警備軍抽調一部分兵馬出來組建第四師的設想,但邵武軍校和指揮學院這兩家提供低、高級軍官的地方,短時間卻培養不出那麼多将領來,大都督府的新式軍械供應和糧草供給也跟不上。
綜合這種情況,與伯顔交戰初期采取守勢己經是必然。
隻是對于擅長捕捉戰機的伯顔來說,防守無疑是最拙劣的對策。
“把起義的新附軍兵馬挑揀、整編為三個标,不能和不願繼續留在軍中的按破虜軍标準發兩年館銀,準他們回家。
留下來的,給肖鳴哲和楊曉榮送去做預備隊。
至于怎麼訓練新兵,怎麼把這些新附軍弟兄變成主力,請肖、楊兩位自行安排!” “啊!”大夥都被文天祥的命令吓了一跳。
起義的新附軍是碗熱湯,誰都難以消化下。
幾個主要将領文天祥都己經見過,張直和孔威兩個願意留在軍中,己經同摩下有意從軍的将領去邵武指揮學院和軍校培訓。
而起義最大功臣武忠卻執意要棄軍從商,文天祥留也留不住,隻好以大都督的名義給了他三萬枚銀币做資金,由他去了。
将領們走了以後,留下的無主士兵有三萬多,這些士兵訓練程度和單兵作戰能力比民軍略高,但戰鬥意志卻連民軍都不如。
民軍擅長打順風仗,敗了則手足無措。
新附軍士兵們一
這些黑色旗幟過江後,在鄂州彙聚成一片,饑餓的狼群般,俯視着東南萬裡河山。
“伯顔用兵,一貫喜歡以靜制動。
不發則己,一發勢若風雷。
據北面送來的情報,在草原上他就以此計打垮了海都。
前五個月一直固守和林不出,待海都等人松懈,則親率大軍擊其中路。
打得海都落荒而逃,十萬大軍回去不到七百!”曾寰面目凝重地向大家解釋。
與對付達春、索都等人不同,這次作戰,參謀部門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伯顔帶的人馬幾乎全是蒙古軍,隊伍中不會再出現武忠、張直這樣一邊打仗,一邊把情報部署全部透漏給破虜軍的高級将領。
各路元軍之間也不會出現保存實力互相車皮的行為,戰士都是蒙古人,主帥又是一國宰執,聲望、能力極高。
可以說,這是破虜軍成立以來最嚴峻的一場考驗,也是重新站起來的大宋和北元之間一場傾盡全力的對決。
勝則生,敗則亡,沒有第二條路可選。
“關鍵是弄清楚伯顔要幹什麼,戰略上,他的部署很清晰。
戰術上的動作卻非常模糊!”文天祥點點頭,思考着說道。
雖然有了專門的諜報司,并且有完整相對完整情報收集體系,但大都督府指揮起來依然随時為敵方信息的不完整而頭疼。
“要是有發報機就好了!”有時候,文天祥忍不住奢侈地想。
有了文忠記憶中的那種千裡瞬間傳信的神物,他就可以随時調整戰略布置,甚至派水師和教導旅去封鎖整個長江,切斷伯顔後路。
但現在,科學院連基本的蒸汽動力還沒弄明白,更甭說電力開發、儲存、應用這些文忠記憶裡都很模糊的東西了。
所以,大都督府衆人隻能面對這種信息不充足的情況。
而這種情況造成的後果是,在伯顔大軍在某處渡江幾天後,情報才能讓江南西路的細作收集到。
待把情報送到福州,北元兵馬早過完了。
“末将失職,請大人責罰!”陳子敬以為大都督對他的工作不滿,歉意地回答。
“不是你的責任,諜報司能做到這一步,己經不容易!”文天祥信手将陳子敬拉過來,指着地圖說道:“再加派些人手去鄂州,混雜在逃難的百姓間。
有情報優先送給鳳叔,讓他随機應變l” “是!”陳子敬大聲答應着,心中又犯了難。
蒙古軍名聲赫赫,大軍所過之處,能跑的人全跑了。
眼下鄂州幾乎是座兵營,哪裡有百姓肯向那個地方逃。
正猶豫的時候,聽見文天祥補充道:“伯顔與其他蒙古将領不同,他的兵馬軍紀很嚴格,很少去騷擾百姓。
當年我被他強行扣在軍中的時候,常跟他辯論大宋國運是否完結。
那時觀點雖然可笑,但可以看出來,他漢學修養很深,也很懂得如何争取民心!” “我試一下,從各地給蒙古軍運糧隊伍中安排些人手!”陳子敬低聲應道。
“給鄒都督下一道令,兩江參與圍攻達春的各路民軍先别忙着轉為警備隊,民軍向江南西路集結,在各條要道上修築水泥堡壘!”文天祥想了想,又發出一道命令。
江南西路的山川衆多,與荊湖南、北兩路交界處,分别有羅霄山脈,慕阜山脈,除了臨江一角,可供騎兵大規模調動的道路不多。
如果在關鍵路口用水泥快速修築要塞,元軍的動作就會遲緩很多,戰馬的機動優勢就不再那麼明顯。
“是!”曾寰答應一聲,快速将文天祥的命令細化、安排下去。
從士兵戰鬥能力來看,如今的破虜軍士兵與蒙古武士之間相差不大,破虜軍在武器上還占有優勢。
但老兵數量上看,破虜軍的劣勢就很明顯了。
鄒漢和張唐摩下的第一師剛剛打完一場惡戰,還沒來得及修整補充。
陳吊眼和李興摩下的第二師有一半在江北,一邊要留在兩浙,整理、彈壓地方,讓這塊号稱魚米之鄉的土地盡快恢複火力。
如今大都督府摩下唯一建制完整、戰鬥力亦可一提的就是第三師,但他們還要守着廣南東、西兩路,随時準備應對雲南和荊湖兩個方向的進攻。
有人曾經提出過從許夫人摩下的警備軍抽調一部分兵馬出來組建第四師的設想,但邵武軍校和指揮學院這兩家提供低、高級軍官的地方,短時間卻培養不出那麼多将領來,大都督府的新式軍械供應和糧草供給也跟不上。
綜合這種情況,與伯顔交戰初期采取守勢己經是必然。
隻是對于擅長捕捉戰機的伯顔來說,防守無疑是最拙劣的對策。
“把起義的新附軍兵馬挑揀、整編為三個标,不能和不願繼續留在軍中的按破虜軍标準發兩年館銀,準他們回家。
留下來的,給肖鳴哲和楊曉榮送去做預備隊。
至于怎麼訓練新兵,怎麼把這些新附軍弟兄變成主力,請肖、楊兩位自行安排!” “啊!”大夥都被文天祥的命令吓了一跳。
起義的新附軍是碗熱湯,誰都難以消化下。
幾個主要将領文天祥都己經見過,張直和孔威兩個願意留在軍中,己經同摩下有意從軍的将領去邵武指揮學院和軍校培訓。
而起義最大功臣武忠卻執意要棄軍從商,文天祥留也留不住,隻好以大都督的名義給了他三萬枚銀币做資金,由他去了。
将領們走了以後,留下的無主士兵有三萬多,這些士兵訓練程度和單兵作戰能力比民軍略高,但戰鬥意志卻連民軍都不如。
民軍擅長打順風仗,敗了則手足無措。
新附軍士兵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