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二章 迷局(四)

關燈
夜風夾雜着野麥子的清香,輕柔地從林間吹過,就像一雙女人的手,撫摩着林間,那張剛毅的臉。

     陳吊眼站立在陡峭山坡上,與對面的蒙古大營遙遙相望。

     他的老對手達春就住在那裡,手上沾滿了弟兄們的血。

    幾月來,已經有兩萬多弟兄倒在了蒙古人的戰馬前,接下來的日子的戰争會更艱苦。

     但陳吊眼很自豪,他陳舉,拖住了在北元在江南的最大一股軍隊。

     非但如此,他麾下的騎兵,還攻進了贛南,攪得北元貴族和那些投降的大宋奸賊們夜不安枕。

    如今,大江南北的豪傑,提起他陳舉的名字,誰都得挑起大拇指,說一聲“佩服!” 佩服他捋一捋無人敢搠鋒櫻的達春虎須。

    佩服他給江湖漢子,長了臉,争了氣。

    讓人們知道,他們不是隻會打家劫舍,欺負一下小老百姓。

    國難當頭,他們比那些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們,更像是官府中人。

     你們士大夫不敢擔負的責任,我一個小毛賊擔了起來。

    青史之上,不知到底誰是官,誰是賊。

     “将軍!小心着涼”親兵拿來件暗紅色的披風給陳吊眼披在身上。

    陳吊眼回過頭,寬厚的對親兵笑笑,繼續向山下張望。

     他在觀察,在等,等待一個機會。

     蒙古人并非三頭六臂的魔鬼,挨了打一樣會疼。

    吃了敗仗,一樣會潰散。

    在邵武和破虜軍并肩戰鬥的歲月,讓陳吊眼對元軍有了全新的認識。

    眼前局面雖然危機重重,卻沒有讓陳吊眼和手下弟兄們喪失必勝的信心和勇氣。

     自己可以敗,可以迂回,卻不能将達春進入邵武的路主動讓出來。

    義薄雲天的文大人放心地把後路交給了自己,自己在倒下前,就不能露出破虜軍的背。

     “噓,噓!”山背後響起幾聲蝈蝈叫。

    緊接着,傳來鹧鸪和杜鵑了鳴唱聲。

     “将軍,文大人的信使來了!”一個把守老營的小寨主跑上前,小聲彙報。

    幾個月的真刀真槍和蒙古人對撼下來,已經消耗光了他身上的餘脂,站在山石上,整個人都像塊石棱渣一樣,精悍中透着尖銳。

     “在哪?”陳吊眼的問話中充滿了渴望。

    論士氣和士卒的體質,他自認麾下這些弟兄們不比破虜軍差。

    但論指揮能力和武器配備,他的光複軍可比破虜軍差得多。

    文天祥講義氣,每次來信,都會帶一點他迫切需要的武器來。

    有了這些武器,麾下的士兵就會少一點犧牲。

     小寨主的回答果然沒叫他失望,用掩飾不住的興奮語調說道:“後山,好還帶了很多兵器,轟天雷,一點就炸那種!” “看你那出息!”陳舉伸手拍了小寨主一巴掌,把對方拍了一個趔趄。

    ,面上的愁容随着笑聲一掃而空。

     那種鐵疙瘩好使。

    特别是對付蒙古騎兵,點燃了扔出去,連人帶馬一塊掀翻在地。

    用不了幾顆,就可以将戰馬驚散。

     保持不了隊形和速度的騎兵,就凝聚不起沖擊力。

    步下做戰,綠林豪傑們可不懼那些蒙古武士。

    一對一打不過,大不了大夥群毆,三個打一個,外帶下繩套散白灰,就不信他蒙古人長了三頭六臂。

     剛開始與達春主力遭遇的時候,憑着為數不多的轟天雷(手雷),大夥沒少給蒙古人教訓。

    後來鞑子學乖了,大夥手中的轟天雷也扔沒了,才漸漸落了下風。

     “将軍,有了轟天雷,您看,咱們是不是?”小寨主一邊揉着肩膀,一邊讨好地湊上來,不停地向山下驽着嘴。

     山下,蒙古人的連營燈火通明。

    蟬聲輕輕唱着,伴者掠奪者的呼噜聲。

    在睡夢中,蒙古五武士們已經掃平了江南,将天下所有看得到的地方,變成了牧場。

     一個蒙古武士枕着自己的箭囊,口水順着嘴角流下來,浸濕了身下的皮褥。

    熟睡的面孔不再充滿殺戮時的猙獰,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溫柔與和諧。

    夢中的草原是甯靜的,沒有血腥,蒙古武士翻了個身,嘴角動了動,發出了幾聲模糊的呼喚,暗夜裡,依稀是一個字,“嫫!” 秋蟬聲輕輕撥動案上的燭光。

    燭光下,達春以手按額,滿臉疲憊。

    破虜軍最新調動的情報,就擺在他面前的書案上。

    為了這個漏洞百出的情報,北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非但前去刺殺文天祥的殺手們全軍覆沒。

    連安插在福州的間諜,也跟着落網了一大半。

    個别與北元私通款曲的豪門大戶,瞬間老實了下來,輕易不敢再與達春聯絡。

     “隻可惜了烏力其那小子,兩軍陣前,他也是一名悍将!”達春歎息着,搖搖花白的頭。

    不到四十歲的他,過早地走向了衰老。

     青陽、火雲、多福那些神棍,達春不在乎。

    這種敗類在贛南一抓一大把。

    那些所謂的出家人,大多是這種眼望紅塵流口水的貨色。

    其中某些家夥的官瘾比儒生還大。

    随便扔給他們一根小骨頭,就可以讓他們死心塌地。

    以後命令他們咬誰,他們就會搖着尾巴沖過去。

    隻是可惜了被破虜軍俘虜的那些蒙古死士,想想那些被家人重金贖回來的武士,達春心裡就覺得難過。

    文天祥不喜歡殺人,被贖回的蒙古武士毫發無損。

    但這些人,絕對不可能再走上前線。

    他們的勇氣和野性,在邵武的礦井中給磨沒了。

     讓一個武士整天除了幹活,就是聽死者親屬的痛斥。

    讓他們天天忏悔自己曾經做過的殺孽。

    這種折磨,的确比處死還可怕。

    達春有時候甚至設想,如果自己落到文天祥手裡,會是怎樣的結局。

    每次想起來,他都是一身冷汗。

     江南的戰局越打越亂,匪患越剿越重。

    塞外的草原,日日也是戰火紛紛。

    自從過江以來,從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