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一章 弄潮(六)

關燈
來就與道家的悲憫之心格格不入。

    三十五代天師與其合作,已經是下乘之舉。

    但有着北方全真教的榜樣在,還可以推說是為了勸說忽必烈減少江南地區的殺戮,用謊言搪塞天下悠悠之口。

    如果五鬥米教真的成為蒙古人手中的打手,從暗處走到台面上,恐怕針對文天祥的陰謀曝光之日,也是教名掃地之時。

     百姓利益高于國家利益,國家利益高于黨派利益,這在國家四分五裂,外寇趁機入侵的文忠那個時代,已經是很多讀書人都認可的準則。

    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富豪之子,奮不顧身地加入到八路軍中,加入到抗敵第一線去。

    但在宋代,卻是無異于平地的一聲驚雷,讓很多人猛醒。

     宋代三教,儒、釋、道,已經全部投靠了大元。

    受他們的影響,很多人以為,蒙古人一統天下,是天命所歸。

    與天命相比,那些大屠殺都可以忽略。

    況且蒙古人上層已經接受了理學為治國思想,并給了寺院道觀足夠優惠政策,這相當于接受了儒家整個學派和漢人的全部思想。

    所以,從學派利益而言,應該把北元放在正統行列,忽略那些野蠻的盜賊行徑。

     針對這些說法,文天祥和陳龍複采取報紙的方式,将文忠記憶中,那些關于國家與民族命運的讨論刊刻出來,散發于民間。

    這些處于數百年後著名政治人物筆下的論點,非但新穎,而且引經據典,讓人難以辯駁。

     “妖言惑衆,妖言惑衆!憑此言,已可諸其心!”青陽道長連連搖頭,整個身子跟着脖子扭動,仿佛是麥田上的稻草人般,看上去非常不協調。

    “文賊此言,已經與違背了儒學精義。

    偏偏此人憑借手中之兵,和福建路的物力,大肆印刷他的妖言!我輩再不出手,天下不知多少人要受到其迷惑” “可幾個當地大儒,都對此言點頭稱是。

    并且,印此文,也無需太多耗費,破虜軍設在江邊的活字印刷機,一天可印書數百張!”達川居士反駁的聲音随之升高,雙目中透出精光,仿佛刀一樣,刺到青陽道士臉上,“倒是青陽道友,如此不辭辛勞為蒙古人奔走,不知究竟為何?” “為了我教發揚光大!”青陽道長上前兩步,肩膀挺直,衣袖間透出了幾分殺氣。

    大概是覺得這個理由不夠充分,又咬牙切齒地補充道“除魔衛道,乃我輩職責!無論殺不殺得了此賊,我等也可一舉成名!” 這是一句真話。

    無論刺殺行動是否成功,青史之上,伴者文天祥的名字,總有這些跳梁小醜的名字。

     無論這個名子是善是惡。

     “恐怕是為了道長的心魔吧!”達川先生後退了兩步,手輕輕地按到了劍柄上。

    他有一種拔劍出殼的沖動,雖然知道以自己的身手,未必敵得過眼前這個青陽道士和他帶來的爪牙。

     幹這種陰暗中的勾當,最忌諱的就是内部出現不協調聲音。

    火雲道長看到此狀,趕緊出來打圓場,“二位道友别沖動,别沖動,咱們一切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還怎麼從長計議,烏力其大人已經等了一整天了,你們到底願意不願意服從天師之命!”青陽道長借勢發威,大聲喝問。

    有蒙古人在背後撐腰,他根本沒把當地的道士們放在眼裡,如果不是需要當地這些家夥配合,選一條合适的行刺路線,并當撤離時的替死鬼,他早就和蒙古武士們一起行動了。

     “喀嚓”,一聲驚雷在觀中響起,閃電照亮衆人陰晴不定的臉。

     “如果抗令不尊的話,大家知道什麼後果,縱使天師不怪罪,達春大人那裡,也未必…”,一個道士陰森森地暗示。

     “貧道願意,貧道願意!”麻子臉道長第一個跳出來響應。

    “得罪了文瘋子,咱們隻管跑路便是。

    得罪了蒙古人,那可是屠城的下場,到時候大夥一塊人頭落地,還修什麼道?” “算貧道一份!”有個道袍褴褛的賣符水者躲躲閃閃的回應。

    目光不敢與衆人相接,捏斜着溜到青陽道長身後。

     “我去,貧道願聽青陽道友調遣!”一個居家修行的先生歎息着回應,剛才麻臉道長說得對,一旦敗露了,文天祥是斯文人,不會殺大夥全家。

    而不答應此事,看剛才青陽道長的臉色,達春真的打回福州,一家大小的難逃活命。

     甯得罪君子,末得罪小人,大多人抱着這個心态,像青陽道士表示了順從。

    祥雲觀主持火雲看了看衆人,無奈地點點頭,代表了觀中衆人,接受了青陽道士的領導。

     “好漢不吃眼前虧,如果不應承下來,恐怕今天就要給這夥人祭旗。

    老子給他個出工不出力便是!”達山居士猶豫着,判斷着,終于也表示了屈服。

     “那貧道可就代天師傳命了。

    從今天起,所有人不得擅自離開此觀半步。

    依照烏力其将軍得命令行動”青陽道長施施然,走到了所有道士們的面前,低聲命令,“有違抗命令者,誅;執行任務推三阻四者,誅;臨陣不前者,誅…….” 冷森森的聲音,在側殿中回蕩。

    簾外的雨越下越大,天仿佛發了怒一般,不停地将一道道閃電劈下,劈下。

     “你們的任務是,到北元後盡快将這筆鈔花出去,換來我們急需的物資。

    記住了,大夥彼此互不相識,都是蘇溪人!”黑暗中,一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