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餘晖 第三章 破賊(二)

關燈
“那年春天,油菜花快謝的時候。

    文大人傳檄各地,請大家幫他擡炮殺鞑子,十裡八鄉的年青人都去了。

    從來隻有鞑子追,咱們大宋的士兵逃,這回也終于輪到他們逃了一回……”,多少年過去後,邵武百姓提起蜈蚣嶺之戰,依然激動萬分。

     上千斤重的火炮,在衆人肩扛手推之下,居然不到一日一夜的時間,走了六十餘裡的山路。

     第二天早上,當歸縮進建甯城的元軍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驚訝的發現,城外各高地上一夜之間,長出了無數木壘。

    木壘上,一面面大宋戰旗高高飄揚,再遠處,還有無數百姓提着鋤頭,趕着豬,陸續趕來。

     “不知死活的文瘋子”,得到士兵彙報,元将頁特密實罵咧咧地走到城牆邊上。

    被炸毀的城牆還沒有修,新附軍在楊曉榮的指揮下,正手忙腳亂地從附近民宅拆下木料,綁紮栅欄。

     “弟兄們,反出城來吧,你們拍拍胸脯想想,自己是宋人,還是蒙古鞑子”,不遠處,有人站在山梁上,大聲地喊。

    群山之間,袅袅地回蕩着他的話,“宋人,還是蒙古鞑子”。

     “弟兄們,你們現在是蒙古人的十倍,憑什麼給他們賣命。

    殺了鞑子,文大人發錢,送你們回家”。

    熟悉的鄉音,聽在士兵們的耳朵裡分為誘惑。

    幾個身強力壯的新附軍牌頭(十夫長)偷偷擡起頭,向着城内張望。

    他們忙碌一早晨,餓着肚子修城壘牆,而蒙古大爺們卻在城内民居中養精蓄銳。

     頁特密實冷哼一聲,從護衛親兵手中接過角弓,搭上一支羽箭向城外射去。

    三百步外,一柄鋼刀橫出,叮地一聲,将弓箭打落在地上。

     “好”,城内城外同時有人叫好。

    射擊三百步外的目标,可謂神射。

    發現羽箭可以立刻用刀擊落,這一刀至少代表了十年以上的苦功。

     “奶奶的,等過幾天,餓癟了你,看你怎麼射”,苗春站在山坡上,跳着腳喊。

    引得身邊弟兄們一陣哄笑。

     頁特密實的臉色瞬間變白。

    跳上戰馬,直奔城南。

     南門外,泰甯溪從東北來,沿城而過。

    沿丘陵上下起伏的官道上沒有人,晨風吹過山林,發出沙沙地響。

     圍三缺一。

    頁特密實滿臉冷汗。

    打馬再奔西,奔北。

    事實正如他判斷,西北方,百丈嶺密林中,旌旗招展。

    東門正對着泰甯溪,所有的浮橋一夜間不見蹤影,站在城頭上,可看見一隊隊破虜軍士兵在河對岸往來奔走。

     頁特密實回奔建甯縣衙,那是他的臨時中軍殿。

    昨晚派出輕騎去甯化催糧,不到兩百裡的路,今天早上應該有人回報才對。

    如果沒有驿卒按時回來,那隻能說明一件事,南去的路已經斷了,文天祥故意圍三缺一,為的是兵不血刃,把自己從建甯趕出來。

     可他哪來的那麼多兵? “報”,一個士兵高叫着,從南門外奔來,直闖到中軍殿前,人沒下馬,驚呼聲已經傳到頁特密實耳朵裡。

     幾個親兵攙扶着一個血裡撈出來的蒙古兵走到了頁特密實跟前。

    報信的士兵已經性命垂危,見到頁特密實,從懷裡掏出一卷羊皮,手一張,什麼話也沒說出來,死了。

     “黃家村有埋伏”,幾個字讓頁特密實徹底絕望。

     “丞相,咱們這樣處處設疑兵,頁特密實會上當麼”?參謀曾宸站在文天祥身邊,擔憂地問。

     “向東北再次深入邵武,他麾下的将士沒這個膽子。

    西北進百丈嶺,騎兵過不去。

    正東邊的泰甯溪剛漲過水,不可跋涉,紮浮橋或綁木筏都需要時間。

    隻要張唐和鄒洬能把南面的道路堵住,等陳吊眼和許夫人的人馬趕到,頁特密實就是甕中之鼈”!文天祥自信地判斷,口氣不容置疑。

     曾宸不由自主地挺直了疲憊的身軀。

     一日一夜未眠,每個人都疲憊到了極限。

    但參謀們此時卻在文天祥身上,感受到了那強大無匹的自信。

    這種自信,是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