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餘晖 第一章 廟算(三)
關燈
小
中
大
漢人,耳畔卻已自又聽得一陣弓弦聲響,第二波箭雨兜頭襲來,連人帶馬射倒一片。
蒙軍百夫長吉布身邊一個騎兵翻身藏在鞍下,一隻長箭不知何處飛來,竟是由馬頸處斜透而入,去勢未衰,竟尤穿入那騎兵的胸口。
那騎兵一聲慘叫,飛墜下馬,手足亂舞,眼見着就不得活了。
饒是見慣了同伴的鮮血,吉布也大驚失色,在箭雨中翻身下馬,拔了箭矢,帶領隊伍迅速撤出對方射程之外。
走到遠處定睛細看,卻是更加詫異,眼前的箭矢明明不是宋人守城用的床子弩,隻是又如何能射得這般快又力大? 号角聲起,一隊蒙古弓手接應上來,替下騎兵,各自尋到可依據的地形,與宋軍據守對射。
巴掌大的山溪前弩箭呼嘯,白羽紛飛,一時間競射了個旗鼓相當。
蒙古軍騎射之技,天下無雙。
這麼多人壓不住對方百十個散兵遊勇,此番對射,顯然是輸了。
頁特密實眉頭緊鎖,郁悶得在馬背上連連轉圈。
眼前這小小山林可謂一目了然,宋軍根本不可能有大部隊在此伏擊,但此時眼前的箭雨又是無窮無盡,讓他實在想不清楚宋軍到底有多少人?那動辄炸飛的鐵彈丸又是何物。
十射之後,對面的箭雨卻自稀了,草叢間傳來細密的腳步聲,顯是溪澗的宋軍已經開始撤退,吃了虧的百夫長吉布回頭望着滿地的鮮血與屍骸,想想頁特密實對部下的嚴厲,崩緊的臉上冷冷地擠出兩個字:“上馬!” 所有蒙古人轟然應諾,翻身上馬,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一股嗜血的狂熱來。
向來隻有蒙古人殺漢人,那有漢人殺蒙古人的道理? 營正李興慢慢掀去身上的僞裝,從潛伏的草叢中站起,他手持一張半人高的長弓,如抱嬰孩的右手夾着特制的長箭,箭頭的白磷已在風中燃燒,他這一箭必須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那顆中空的大樹,引爆其中炸藥,以讓王老實率領的百餘名弟兄有撤退的機會。
他知道這一箭射出,自己斷無生機,但這是他自請的任務。
文大人那天當着全軍的面說了:“無論先後,入了破虜軍這個門,大夥全是弟兄,誰心裡容不下後來的兄弟,誰自己滾蛋”,沖這句話,李興覺得自己沒白幹。
長箭如流星般離弓,一點火焰插進遠處的大樹上。
大樹轟然炸開,卷起漫天的煙塵。
李興棄弓,出刀,迎着沖過來的新附軍殺上去。
手持鋼刀九十九,趕走鞑子才罷手。
打了半輩子仗,終于打明白了一回。
旋劈,柳葉刀帶着巨大的慣性,将面前一個武官砍成了兩半。
斜挑,李興的刀又插入了另一個士兵的肚子。
兩杆長槍刺來,封住了他的退路。
李興微微一笑,不閃不避,揮刀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士兵砍去。
背後突然一緊,有人拉着李興的背,拼命向後拉。
刺到胸前的長槍貼着鋼絲編就的鎖子甲滑過,無力的墜到了地上。
持槍的士卒捂住喉嚨,向後便倒。
“跟我走,弟兄們在暗處狙擊”,沒等李興反抗,來人熟悉的聲音已經傳入他的耳朵。
凝神細看,沖上來的新附軍都已經被暗處的弩箭射翻,草叢裡,幾個人影閃了閃,分散着,向遠處跑去,迅速消失在山林間。
“苗将軍”,李興覺得心裡有些暖,不知道如何跟救了自己的恩公道謝。
江淮營營正苗春順手點燃一個手雷抛進向追兵,一邊跑,一邊說道,“丞相料定了讓你帶隊出來打阻擊,你必然不肯讓别人斷後。
所以特地派了我來,接應你回去。
你小子,别總想着和人拼命,咱破虜軍規矩,活着是第一要務,活下去才能繼續殺鞑子”。
手雷轟隆一聲炸開,将追兵炸得鬼哭狼嚎。
李興跟着苗春的腳步閃進一個山石後,順着石頭縫隙消失在山嶺中。
翻過山梁,江淮營營正苗春又開始兜售他那套獨特的戰術,“爺們,我知道你狠,但打仗不能這麼玩命。
鞑子兵好幾十萬,咱破虜軍就這兩半人兒,拼一個少一個,拼光了,也把他們趕不回河北去,所以咱得學會玩陰的,鞑子狠,咱比他更狠,更毒,就像今天這樣,抽冷子打,打完了,能走即走,不能走在想殺一個夠本兒的事兒”。
“嗯”,李興點點頭,苗春的話讓他想起了當年去臨安勤王前的江湖生活,跟緊幾步,低聲問到:“苗兄弟,你原來是幹什麼的”。
“李大帥(李庭芝)帳下的,當年咱江淮軍在天下也能排上一号。
鞑子勢大,李大帥不肯棄城,弟兄們差不多都拼光了。
城破時我惦記着鄉下的老婆孩子,混在百姓堆裡逃了出來。
結果,回到家一看,家早被鞑子燒了,老婆孩子都變成了野狗的點心。
我把着碎磚亂瓦哭了一回,把心一橫,就跑到了贛南投了鞏信,然後……”,苗春像說别人的故事一般,平靜的說着一年來發生的往事,李興和跟上來的士卒們聽得血脈贲張,“打贛南,打吉州,圍贛州,咱們幾個江淮軍的老兄弟都是沒家可歸的人,走到哪都沖在前頭,反正死也死得有個男人樣。
後來又有些同樣無家可歸的老弟兄來投軍,文大人都交給了我,就是現在的江淮營……”。
蒙軍百夫長吉布身邊一個騎兵翻身藏在鞍下,一隻長箭不知何處飛來,竟是由馬頸處斜透而入,去勢未衰,竟尤穿入那騎兵的胸口。
那騎兵一聲慘叫,飛墜下馬,手足亂舞,眼見着就不得活了。
饒是見慣了同伴的鮮血,吉布也大驚失色,在箭雨中翻身下馬,拔了箭矢,帶領隊伍迅速撤出對方射程之外。
走到遠處定睛細看,卻是更加詫異,眼前的箭矢明明不是宋人守城用的床子弩,隻是又如何能射得這般快又力大? 号角聲起,一隊蒙古弓手接應上來,替下騎兵,各自尋到可依據的地形,與宋軍據守對射。
巴掌大的山溪前弩箭呼嘯,白羽紛飛,一時間競射了個旗鼓相當。
蒙古軍騎射之技,天下無雙。
這麼多人壓不住對方百十個散兵遊勇,此番對射,顯然是輸了。
頁特密實眉頭緊鎖,郁悶得在馬背上連連轉圈。
眼前這小小山林可謂一目了然,宋軍根本不可能有大部隊在此伏擊,但此時眼前的箭雨又是無窮無盡,讓他實在想不清楚宋軍到底有多少人?那動辄炸飛的鐵彈丸又是何物。
十射之後,對面的箭雨卻自稀了,草叢間傳來細密的腳步聲,顯是溪澗的宋軍已經開始撤退,吃了虧的百夫長吉布回頭望着滿地的鮮血與屍骸,想想頁特密實對部下的嚴厲,崩緊的臉上冷冷地擠出兩個字:“上馬!” 所有蒙古人轟然應諾,翻身上馬,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一股嗜血的狂熱來。
向來隻有蒙古人殺漢人,那有漢人殺蒙古人的道理? 營正李興慢慢掀去身上的僞裝,從潛伏的草叢中站起,他手持一張半人高的長弓,如抱嬰孩的右手夾着特制的長箭,箭頭的白磷已在風中燃燒,他這一箭必須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那顆中空的大樹,引爆其中炸藥,以讓王老實率領的百餘名弟兄有撤退的機會。
他知道這一箭射出,自己斷無生機,但這是他自請的任務。
文大人那天當着全軍的面說了:“無論先後,入了破虜軍這個門,大夥全是弟兄,誰心裡容不下後來的兄弟,誰自己滾蛋”,沖這句話,李興覺得自己沒白幹。
長箭如流星般離弓,一點火焰插進遠處的大樹上。
大樹轟然炸開,卷起漫天的煙塵。
李興棄弓,出刀,迎着沖過來的新附軍殺上去。
手持鋼刀九十九,趕走鞑子才罷手。
打了半輩子仗,終于打明白了一回。
旋劈,柳葉刀帶着巨大的慣性,将面前一個武官砍成了兩半。
斜挑,李興的刀又插入了另一個士兵的肚子。
兩杆長槍刺來,封住了他的退路。
李興微微一笑,不閃不避,揮刀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士兵砍去。
背後突然一緊,有人拉着李興的背,拼命向後拉。
刺到胸前的長槍貼着鋼絲編就的鎖子甲滑過,無力的墜到了地上。
持槍的士卒捂住喉嚨,向後便倒。
“跟我走,弟兄們在暗處狙擊”,沒等李興反抗,來人熟悉的聲音已經傳入他的耳朵。
凝神細看,沖上來的新附軍都已經被暗處的弩箭射翻,草叢裡,幾個人影閃了閃,分散着,向遠處跑去,迅速消失在山林間。
“苗将軍”,李興覺得心裡有些暖,不知道如何跟救了自己的恩公道謝。
江淮營營正苗春順手點燃一個手雷抛進向追兵,一邊跑,一邊說道,“丞相料定了讓你帶隊出來打阻擊,你必然不肯讓别人斷後。
所以特地派了我來,接應你回去。
你小子,别總想着和人拼命,咱破虜軍規矩,活着是第一要務,活下去才能繼續殺鞑子”。
手雷轟隆一聲炸開,将追兵炸得鬼哭狼嚎。
李興跟着苗春的腳步閃進一個山石後,順着石頭縫隙消失在山嶺中。
翻過山梁,江淮營營正苗春又開始兜售他那套獨特的戰術,“爺們,我知道你狠,但打仗不能這麼玩命。
鞑子兵好幾十萬,咱破虜軍就這兩半人兒,拼一個少一個,拼光了,也把他們趕不回河北去,所以咱得學會玩陰的,鞑子狠,咱比他更狠,更毒,就像今天這樣,抽冷子打,打完了,能走即走,不能走在想殺一個夠本兒的事兒”。
“嗯”,李興點點頭,苗春的話讓他想起了當年去臨安勤王前的江湖生活,跟緊幾步,低聲問到:“苗兄弟,你原來是幹什麼的”。
“李大帥(李庭芝)帳下的,當年咱江淮軍在天下也能排上一号。
鞑子勢大,李大帥不肯棄城,弟兄們差不多都拼光了。
城破時我惦記着鄉下的老婆孩子,混在百姓堆裡逃了出來。
結果,回到家一看,家早被鞑子燒了,老婆孩子都變成了野狗的點心。
我把着碎磚亂瓦哭了一回,把心一橫,就跑到了贛南投了鞏信,然後……”,苗春像說别人的故事一般,平靜的說着一年來發生的往事,李興和跟上來的士卒們聽得血脈贲張,“打贛南,打吉州,圍贛州,咱們幾個江淮軍的老兄弟都是沒家可歸的人,走到哪都沖在前頭,反正死也死得有個男人樣。
後來又有些同樣無家可歸的老弟兄來投軍,文大人都交給了我,就是現在的江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