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餘晖 第一章 廟算(二)
關燈
小
中
大
西的陳岩正在打擊地方豪強,給流離失所的百姓分配土地,與争奪江南的民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能随機應變,能暫時讓誰不與我們為敵,就跟他虛與委蛇。
如果有人這樣還不識好歹,認為我們軟弱可欺,咱們就狠狠給他一下,讓他永遠記得住疼!” “至于這些鋼弩,蒲家不動它的心思則已,動了它的心思,我保證讓他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文天祥自信的揮揮手,在泉州方向畫了個圈子。
殺人,有時并不一定用刀。
角逐,也不僅僅在戰場上。
“以我之見,這天下未必就是大元的。
蒲家也未必在泉州能呆太久”。
直到返回了雞籠,蘇家二掌櫃蘇衡的心境還沒從邵武帶給他的震驚中平靜下來。
一下船,就匆匆趕到家主蘇醒住所彙報。
“老二,坐下慢慢說,這話怎講”,蘇氏家主蘇醒放下手中的賬本,低聲問道。
“我和方馗兄弟在泉州入了港,先拜會了蒲壽成,孝敬了他五百兩銀子,順利的買到了路引,然後出泉州,入南劍州,又到福州、建甯府遠遠的兜了個圈子才進入邵武軍地面,剛巧趕上邵武軍在辦什麼“交易會”,這下子開了眼界……” 蘇衡将一路上見到各地風貌、邵武的新鮮産品,破虜軍軍容和戰績仔細向家主描述了一遍,對各地治政情況用一句話總結道,“一路上,大元的官吏處處伸手,拿了錢就不問我去哪裡。
到了邵武軍,情況正好反過來,手續檢查的分外認真,就是不朝我要賄賂”。
“文丞相是個有名的清官,又急着從外界獲取他需要的貨物,治下清廉也屬正常,沒什麼好奇怪的”,沒等蘇醒說話,蘇家少東家蘇剛忍不住插嘴說道。
“剛兒,讓你二叔把話說完,别亂插話”,蘇氏家主橫了兒子一眼,低聲呵斥。
“是”蘇剛聳聳肩,對長輩的訓斥表示出一幅無所謂的态度。
年青人性子急,眼見着陸上戰亂不休,早想自組一支甲兵,打着輔佐宋室的名号登陸。
即使未必能挽狂瀾于既倒,也能割地稱王,為家族立萬世功業。
“我在邵武軍的時候,剛好看見文丞相麾下大将杜浒帶着兵,從南劍州的石牌銀場“取銀子”回來,投降了北元的南劍州的守将李英被朝廷的聖旨逼得沒有辦法,硬着頭皮和杜浒見了一仗,結果萬餘大軍被杜浒麾下兩千人馬擊潰,被俘虜的士兵比杜浒的部下還多。
”蘇衡笑了笑,回憶起當天看破虜軍兵馬入城的盛況,“那些俘虜被比自己人數少得多的破虜軍押着,一個個垂頭喪氣。
邵武的百姓夾道觀看,氣氛比過年還熱鬧”。
“噢,邵武的百姓不厭戰麼”?蘇醒在不知不覺間坐直了身子,被歲月磨平了的額角閃出幾絲少有的興奮。
“文大人把邵武的地都分給了百姓,不收田賦,他們還能不向着破虜軍麼,一旦破虜軍輸了,他們手中的田地還得被蒙古人劃了去。
”蘇衡耐心地向老少兩位家主解釋邵武軍所施行的政策與大宋的不同,中間不時加上自己的旁觀感受,“那些策略,一個個都是匪夷所思,深得百姓擁戴。
大夥都說如果大宋原來是這個樣子,根本不會讓鞑子過了江。
經過這幾個月修整,眼下文天祥所部兵強馬壯,依我之見,他不出兵,不是力不能及,而是在伺機而動。
就像去年他隐藏在百丈嶺間一樣,真的一擊出手,肯定氣勢萬鈞。
” 蘇氏家主點點頭,如果情形真的如蘇衡彙報的這個樣子,蘇氏将來何去何從,真的得重新考慮了。
雞籠位于硫球島(台灣,時稱硫球)東北,蒙古人一統江山後,當地部族肯定要在歸降和獨立之間選擇一條出路。
從先前的情況看,獨立的希望不大,所以蘇家一直不肯對漂流在海上的大宋行朝表示支持。
從今天的蘇衡帶回來的情報來分析,大宋中興未必不可為,隻是在這個過程中,蘇家如何才能既保證自己的家族利益,又不墜了三蘇的名号。
“二叔,父親托您買的東西,文丞相肯賣麼”,聽說破虜軍再次以千破萬,蘇剛身上的驕傲之氣收斂了許多,偷偷看了一眼沉思不語的父親,轉過頭來,對着蘇衡問道。
蘇衡看了看少東家熱切的眼神,招呼屬下獻上一把弩,笑着答道“買了二十把回來,文大人還贈送了二十把,被蒲家扣了七把,剩下的三十三把已經全部交到庫上,非但如此,文大人還親口答應照二百斤硝石一把弩的價錢,和咱們把生意一直做下去”。
“你見到了丞相大人,他肯賣弩”,聽了這話,家主蘇醒微微一愣,遲疑着問道。
“見到了,文大人親設家宴請了我和浪裡豹方馗,酒席間還讓他的兒子出來,背誦了咱蘇家先祖的《六國論》,給足了大夥面子。
對咱們兩家的來龍去脈,他好像非常清楚”。
“好像沒有外界傳說那麼玄麼,發一弩的功夫,足夠我射五箭的了,射程也未必能敢上強弓”,少東家蘇剛年少性急,抓起把鋼弩,一邊轉動了弩上的手輪,一邊說道。
“少主說得有道理,但一軍當中,能開強弓者有幾人?”蘇衡轉過頭來,笑着解釋,“這種弩得最大好處是對臂力要求少,随便一個士兵,訓練幾個月下來,就能成為弩手。
此外,少主請看……” 蘇衡從蘇剛手裡接過鋼弩,給老少兩代家主示範,“弦拉開後,可以事先把箭裝在機關上,引而不發。
如果戰時,選三隊弩手前後成列,交替射之。
第一次射擊密度絕對超過弓箭,目前來看,這是對付蒙古騎兵沖擊的最佳方法”。
‘如果我帶了幾千弩手在林中伏擊,一隊蒙古武士走入埋伏地,頃刻間,萬弩齊發……’少家主蘇剛接過弩,遙遙地想。
“陳大師(陳子敬)把玉佩交到咱手上的同時,估計早已經向文丞相彙報過了。
文大人賣給我們鋼弩,倒不擔心經我們之手将鋼弩外流。
方家和蒲家呢,他們兩家得了什麼好處”。
此時蘇醒對文天祥越來越佩服,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全部相關情況。
“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能随機應變,能暫時讓誰不與我們為敵,就跟他虛與委蛇。
如果有人這樣還不識好歹,認為我們軟弱可欺,咱們就狠狠給他一下,讓他永遠記得住疼!” “至于這些鋼弩,蒲家不動它的心思則已,動了它的心思,我保證讓他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文天祥自信的揮揮手,在泉州方向畫了個圈子。
殺人,有時并不一定用刀。
角逐,也不僅僅在戰場上。
“以我之見,這天下未必就是大元的。
蒲家也未必在泉州能呆太久”。
直到返回了雞籠,蘇家二掌櫃蘇衡的心境還沒從邵武帶給他的震驚中平靜下來。
一下船,就匆匆趕到家主蘇醒住所彙報。
“老二,坐下慢慢說,這話怎講”,蘇氏家主蘇醒放下手中的賬本,低聲問道。
“我和方馗兄弟在泉州入了港,先拜會了蒲壽成,孝敬了他五百兩銀子,順利的買到了路引,然後出泉州,入南劍州,又到福州、建甯府遠遠的兜了個圈子才進入邵武軍地面,剛巧趕上邵武軍在辦什麼“交易會”,這下子開了眼界……” 蘇衡将一路上見到各地風貌、邵武的新鮮産品,破虜軍軍容和戰績仔細向家主描述了一遍,對各地治政情況用一句話總結道,“一路上,大元的官吏處處伸手,拿了錢就不問我去哪裡。
到了邵武軍,情況正好反過來,手續檢查的分外認真,就是不朝我要賄賂”。
“文丞相是個有名的清官,又急着從外界獲取他需要的貨物,治下清廉也屬正常,沒什麼好奇怪的”,沒等蘇醒說話,蘇家少東家蘇剛忍不住插嘴說道。
“剛兒,讓你二叔把話說完,别亂插話”,蘇氏家主橫了兒子一眼,低聲呵斥。
“是”蘇剛聳聳肩,對長輩的訓斥表示出一幅無所謂的态度。
年青人性子急,眼見着陸上戰亂不休,早想自組一支甲兵,打着輔佐宋室的名号登陸。
即使未必能挽狂瀾于既倒,也能割地稱王,為家族立萬世功業。
“我在邵武軍的時候,剛好看見文丞相麾下大将杜浒帶着兵,從南劍州的石牌銀場“取銀子”回來,投降了北元的南劍州的守将李英被朝廷的聖旨逼得沒有辦法,硬着頭皮和杜浒見了一仗,結果萬餘大軍被杜浒麾下兩千人馬擊潰,被俘虜的士兵比杜浒的部下還多。
”蘇衡笑了笑,回憶起當天看破虜軍兵馬入城的盛況,“那些俘虜被比自己人數少得多的破虜軍押着,一個個垂頭喪氣。
邵武的百姓夾道觀看,氣氛比過年還熱鬧”。
“噢,邵武的百姓不厭戰麼”?蘇醒在不知不覺間坐直了身子,被歲月磨平了的額角閃出幾絲少有的興奮。
“文大人把邵武的地都分給了百姓,不收田賦,他們還能不向着破虜軍麼,一旦破虜軍輸了,他們手中的田地還得被蒙古人劃了去。
”蘇衡耐心地向老少兩位家主解釋邵武軍所施行的政策與大宋的不同,中間不時加上自己的旁觀感受,“那些策略,一個個都是匪夷所思,深得百姓擁戴。
大夥都說如果大宋原來是這個樣子,根本不會讓鞑子過了江。
經過這幾個月修整,眼下文天祥所部兵強馬壯,依我之見,他不出兵,不是力不能及,而是在伺機而動。
就像去年他隐藏在百丈嶺間一樣,真的一擊出手,肯定氣勢萬鈞。
” 蘇氏家主點點頭,如果情形真的如蘇衡彙報的這個樣子,蘇氏将來何去何從,真的得重新考慮了。
雞籠位于硫球島(台灣,時稱硫球)東北,蒙古人一統江山後,當地部族肯定要在歸降和獨立之間選擇一條出路。
從先前的情況看,獨立的希望不大,所以蘇家一直不肯對漂流在海上的大宋行朝表示支持。
從今天的蘇衡帶回來的情報來分析,大宋中興未必不可為,隻是在這個過程中,蘇家如何才能既保證自己的家族利益,又不墜了三蘇的名号。
“二叔,父親托您買的東西,文丞相肯賣麼”,聽說破虜軍再次以千破萬,蘇剛身上的驕傲之氣收斂了許多,偷偷看了一眼沉思不語的父親,轉過頭來,對着蘇衡問道。
蘇衡看了看少東家熱切的眼神,招呼屬下獻上一把弩,笑着答道“買了二十把回來,文大人還贈送了二十把,被蒲家扣了七把,剩下的三十三把已經全部交到庫上,非但如此,文大人還親口答應照二百斤硝石一把弩的價錢,和咱們把生意一直做下去”。
“你見到了丞相大人,他肯賣弩”,聽了這話,家主蘇醒微微一愣,遲疑着問道。
“見到了,文大人親設家宴請了我和浪裡豹方馗,酒席間還讓他的兒子出來,背誦了咱蘇家先祖的《六國論》,給足了大夥面子。
對咱們兩家的來龍去脈,他好像非常清楚”。
“好像沒有外界傳說那麼玄麼,發一弩的功夫,足夠我射五箭的了,射程也未必能敢上強弓”,少東家蘇剛年少性急,抓起把鋼弩,一邊轉動了弩上的手輪,一邊說道。
“少主說得有道理,但一軍當中,能開強弓者有幾人?”蘇衡轉過頭來,笑着解釋,“這種弩得最大好處是對臂力要求少,随便一個士兵,訓練幾個月下來,就能成為弩手。
此外,少主請看……” 蘇衡從蘇剛手裡接過鋼弩,給老少兩代家主示範,“弦拉開後,可以事先把箭裝在機關上,引而不發。
如果戰時,選三隊弩手前後成列,交替射之。
第一次射擊密度絕對超過弓箭,目前來看,這是對付蒙古騎兵沖擊的最佳方法”。
‘如果我帶了幾千弩手在林中伏擊,一隊蒙古武士走入埋伏地,頃刻間,萬弩齊發……’少家主蘇剛接過弩,遙遙地想。
“陳大師(陳子敬)把玉佩交到咱手上的同時,估計早已經向文丞相彙報過了。
文大人賣給我們鋼弩,倒不擔心經我們之手将鋼弩外流。
方家和蒲家呢,他們兩家得了什麼好處”。
此時蘇醒對文天祥越來越佩服,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全部相關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