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勢如破竹
關燈
小
中
大
李隆基一聽消息沒有走漏,這才放心。
飛騎那邊雖然還沒有消息,可萬騎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中,緊張的心情便也輕松了一半。
李隆基嘉勉了馬橋一番,叫他立即返回萬騎聽候命令。
馬橋一走,薛崇簡、劉幽求、鐘紹京等人便紛紛圍到李隆基身邊,興奮之色溢于言表。
李隆基固然也很高興,卻仍努力保持平靜,故作從容地道:“諸位稍安勿躁,我們還需等候飛騎那邊的消息。
” 這時鐘紹京也放心了許多,臉上有了笑模樣,聞言湊趣道:“郡王您洪福齊天,飛騎營中又有輔國大将軍坐鎮,必然不會出什麼岔子的。
” 鐘紹京府上衆人因為馬橋的到來,緊張的情緒終于舒緩下來,兩柱香的時間過後,楊帆終于帶着四名飛騎侍衛以及三顆人頭回到了禁苑監。
楊帆還沒踏進門檻,李隆基就聞訊率衆迎了出來,楊帆一見李隆基,馬上站住腳步,雙手抱拳,大聲道:“楊某幸不辱命,韋播、韋濯、高崇三人的人頭,為郡王帶回來了!” 李隆基疾步走到楊帆身邊,一把攀住他的雙臂,興奮的聲音發顫:“好好好!大将軍,咱們終于成了!” 楊帆笑道:“成了,如今隻待郡王一聲令下便可發兵,萬騎那邊順利麼?” 李隆基一疊聲地道:“順利!順利!萬騎那邊業已得手!” 楊帆見李隆基興奮的滿面紅光,提醒道:“郡王,時間緊急,快快下令吧!” 李隆基被楊帆一語提醒,趕緊回首道:“麻嗣宗,擊鼓!不!我自己來!” 李隆基沖上前去,操起鼓槌,站在鼓前,右臂慢慢舉起,突然頓住。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眼見得胸膛慢慢隆起,右臂猛然用力揮下:“咚!咚!咚咚咚咚……” 急驟的鼓聲穿過靜谧的夜空迅速地傳向遠方,飛騎營中,葛福順聽見禁苑監中傳出戰鼓聲,“嗆”地一聲拔刀出鞘,大喝道:“諸位,建功立業就在今日了!我等殺進城去,誅殺韋黨,不分男女老幼,高過馬鞭者,皆殺無赦!沖啊!” 葛福順率領本部人馬一馬當先地沖向宮城。
按照事先的計劃,飛騎營負責攻打玄德門,自東宮穿插進入太極宮;萬騎營攻打嘉猷門,自掖庭宮進入太極宮。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現在宮中不比往常,由于先帝大行,尚未安葬,靈堂設在宮中,所以宮中此刻有一支千牛衛的武裝負責守護靈堂。
關鍵時刻,這支千牛衛的武裝很可能就會成為此次政變的一個變數。
再者,盡管玄武門本就在萬騎控制之下,楊帆還是汲取了太子兵變失敗的教訓,為了防止韋後攜少帝逃上某座城門據險死守,故而由他和李隆基率領這百十名精銳自玄武門進入。
飛騎、萬騎順利殺進太極宮後,由飛騎在淩煙閣大聲鼓噪為号,屯紮在玄武門下的李隆基聞訊立即趕去彙合。
這樣一來三條行軍線路恰好構成一個三角形。
而皇帝的寝宮甘露殿就在這三條線路的中心點,如此一來就可以确保韋後無法逃脫。
甘露殿本是皇帝寝宮,可現在雖然是李重茂登基稱帝,平時卻隻能住在東宮。
據韋後所言,先帝死于皇後的寝宮立政殿,如果她留在立政殿,常會睹物思人,過于傷心,折損鳳體,故而搬進甘露殿。
不健忘的人應該會記得,當年在洛陽時,相王李旦做了八年傀儡皇帝,就是一直以皇帝身份住東宮的,皇帝寝宮是由太後武則天居住的。
韋後效仿武則天,向來一絲不苟。
一通鼓擂罷,李隆基扔下鼓槌,意氣風發地道:“走,咱們去玄武門!” 李隆基手下百十号人都已整裝待發,每人左臂都系了一條白色汗巾為記号,當下一起鼓噪着便往玄武門趕去。
今夜值宿在玄武門上的将領是張溪桐,楊帆當年赴西域時的百騎戰友,如今業已積功累曆,榮升郎将。
玄武門上的守軍約有一百多人,其中隻有一個旅帥和兩個隊正是韋捷的親信,李隆基等人一到玄武門下,張溪桐便悍然發動,命親信誅殺幾個韋黨中人,大開城門放李隆基進城。
薛崇簡、鐘紹京、麻嗣宗、王崇晔等人簇擁着李隆基闖進玄武門,就在城下紮好陣勢,張溪桐急急下城前來拜見臨淄王和他的老上司楊帆。
楊帆依舊是一身小校打扮,左臂也系了條白色汗巾,對李隆基道:“郡王可在此等候,待淩閣閣傳訊便立即起兵應和,夾擊甘露殿,末将先去探探情形。
” 李隆基早已和他有約,自然明白他此去所為何故,他深深地望了楊帆一眼,颔首道:“宮中此時太過混亂,大将軍千萬注意安全。
” 張溪桐急道:“大将軍且慢,待末将調幾個人随大将軍同去!” 楊帆輕笑道:“我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一人一劍,足矣!” 楊帆一面說一面走,也沒見他作勢
飛騎那邊雖然還沒有消息,可萬騎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中,緊張的心情便也輕松了一半。
李隆基嘉勉了馬橋一番,叫他立即返回萬騎聽候命令。
馬橋一走,薛崇簡、劉幽求、鐘紹京等人便紛紛圍到李隆基身邊,興奮之色溢于言表。
李隆基固然也很高興,卻仍努力保持平靜,故作從容地道:“諸位稍安勿躁,我們還需等候飛騎那邊的消息。
” 這時鐘紹京也放心了許多,臉上有了笑模樣,聞言湊趣道:“郡王您洪福齊天,飛騎營中又有輔國大将軍坐鎮,必然不會出什麼岔子的。
” 鐘紹京府上衆人因為馬橋的到來,緊張的情緒終于舒緩下來,兩柱香的時間過後,楊帆終于帶着四名飛騎侍衛以及三顆人頭回到了禁苑監。
楊帆還沒踏進門檻,李隆基就聞訊率衆迎了出來,楊帆一見李隆基,馬上站住腳步,雙手抱拳,大聲道:“楊某幸不辱命,韋播、韋濯、高崇三人的人頭,為郡王帶回來了!” 李隆基疾步走到楊帆身邊,一把攀住他的雙臂,興奮的聲音發顫:“好好好!大将軍,咱們終于成了!” 楊帆笑道:“成了,如今隻待郡王一聲令下便可發兵,萬騎那邊順利麼?” 李隆基一疊聲地道:“順利!順利!萬騎那邊業已得手!” 楊帆見李隆基興奮的滿面紅光,提醒道:“郡王,時間緊急,快快下令吧!” 李隆基被楊帆一語提醒,趕緊回首道:“麻嗣宗,擊鼓!不!我自己來!” 李隆基沖上前去,操起鼓槌,站在鼓前,右臂慢慢舉起,突然頓住。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眼見得胸膛慢慢隆起,右臂猛然用力揮下:“咚!咚!咚咚咚咚……” 急驟的鼓聲穿過靜谧的夜空迅速地傳向遠方,飛騎營中,葛福順聽見禁苑監中傳出戰鼓聲,“嗆”地一聲拔刀出鞘,大喝道:“諸位,建功立業就在今日了!我等殺進城去,誅殺韋黨,不分男女老幼,高過馬鞭者,皆殺無赦!沖啊!” 葛福順率領本部人馬一馬當先地沖向宮城。
按照事先的計劃,飛騎營負責攻打玄德門,自東宮穿插進入太極宮;萬騎營攻打嘉猷門,自掖庭宮進入太極宮。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現在宮中不比往常,由于先帝大行,尚未安葬,靈堂設在宮中,所以宮中此刻有一支千牛衛的武裝負責守護靈堂。
關鍵時刻,這支千牛衛的武裝很可能就會成為此次政變的一個變數。
再者,盡管玄武門本就在萬騎控制之下,楊帆還是汲取了太子兵變失敗的教訓,為了防止韋後攜少帝逃上某座城門據險死守,故而由他和李隆基率領這百十名精銳自玄武門進入。
飛騎、萬騎順利殺進太極宮後,由飛騎在淩煙閣大聲鼓噪為号,屯紮在玄武門下的李隆基聞訊立即趕去彙合。
這樣一來三條行軍線路恰好構成一個三角形。
而皇帝的寝宮甘露殿就在這三條線路的中心點,如此一來就可以确保韋後無法逃脫。
甘露殿本是皇帝寝宮,可現在雖然是李重茂登基稱帝,平時卻隻能住在東宮。
據韋後所言,先帝死于皇後的寝宮立政殿,如果她留在立政殿,常會睹物思人,過于傷心,折損鳳體,故而搬進甘露殿。
不健忘的人應該會記得,當年在洛陽時,相王李旦做了八年傀儡皇帝,就是一直以皇帝身份住東宮的,皇帝寝宮是由太後武則天居住的。
韋後效仿武則天,向來一絲不苟。
一通鼓擂罷,李隆基扔下鼓槌,意氣風發地道:“走,咱們去玄武門!” 李隆基手下百十号人都已整裝待發,每人左臂都系了一條白色汗巾為記号,當下一起鼓噪着便往玄武門趕去。
今夜值宿在玄武門上的将領是張溪桐,楊帆當年赴西域時的百騎戰友,如今業已積功累曆,榮升郎将。
玄武門上的守軍約有一百多人,其中隻有一個旅帥和兩個隊正是韋捷的親信,李隆基等人一到玄武門下,張溪桐便悍然發動,命親信誅殺幾個韋黨中人,大開城門放李隆基進城。
薛崇簡、鐘紹京、麻嗣宗、王崇晔等人簇擁着李隆基闖進玄武門,就在城下紮好陣勢,張溪桐急急下城前來拜見臨淄王和他的老上司楊帆。
楊帆依舊是一身小校打扮,左臂也系了條白色汗巾,對李隆基道:“郡王可在此等候,待淩閣閣傳訊便立即起兵應和,夾擊甘露殿,末将先去探探情形。
” 李隆基早已和他有約,自然明白他此去所為何故,他深深地望了楊帆一眼,颔首道:“宮中此時太過混亂,大将軍千萬注意安全。
” 張溪桐急道:“大将軍且慢,待末将調幾個人随大将軍同去!” 楊帆輕笑道:“我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一人一劍,足矣!” 楊帆一面說一面走,也沒見他作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