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佛道之争
關燈
小
中
大
,心中卻已隐隐猜到了幾分,不禁輕笑道:“你仔細瞧着,怕是有熱鬧看了。
” 那老道一臉尴尬,見了散着衣襟的大和尚,上前嵇首一禮,口宣道号,說道:“無上太乙天尊,貧道弘首觀觀主一濁,見過懷義大師。
” 三清弟子施禮時,常随口唱“無上天尊”或“無上太乙天尊”,如遇衆善信有不幸遭遇,則唱“無上太乙度厄天尊”或“無上太乙救苦天尊”,這種唱禮,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國。
之後,由于評書的功勞,被訛傳為“無量天尊”,其實無量這個詞來自佛教,并非道教用詞,道家常用的是“太上”、“至上”、“無上”,表達道的至高至尊。
大和尚哈哈大笑道:“你認得我麼?” 老道說道:“薛師名滿洛京,貧道怎麼能不認得?” 懷義和尚仰天打個哈哈,甚是得意地問道:“老道,這道士呢,會替人做法事超度亡靈,我們和尚呢,也會替人做法事超度亡靈,老道你說,是和尚做法事了得,還是道士做法事了得?” “這……這……” 一濁道人聽了甚是為難,他知道這和尚的真正身份,哪裡敢得罪他,可是和尚這一問,就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事了,而是關乎佛道之争。
自大唐開國,唐高祖李淵便尊老子為自家始祖,自稱老子後裔,崇奉道教。
奉道教為“本朝家教”,下了聖旨,三教之中,以道教為尊,儒教次之,佛教最後。
乾封元年,唐高宗李治更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結果高宗病逝,武後當朝,因為道教與李唐一體,為了建立自己的力量,武後便大力拉攏佛教,信佛崇佛,佛教的地位日益高漲,目前已經沖擊到了道教的國教地位,此時這個大和尚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老道雖然懼怕他,卻也不敢讓步。
一濁道長想了想,便硬着頭皮道:“這個麼,似乎沒什麼好比的,佛道兩家,應該是各有所長吧。
” “哦?”懷義和尚挑了挑眉,邪笑道:“我佛教超度亡靈,多是禮佛念經,替亡靈消除罪業、依靠佛力救度亡者往生佛國淨土,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回苦海,往生西天極樂世界,不知你道家如何超度亡靈?” 一濁道長說道:“我道家超度亡靈,多以道術建開路道場、蓮燈道場、拔傷道場、填庫道場、功德道場,頌念太乙救苦天尊,超度亡靈往升東方長樂世界。
” 懷義和尚道:“我西方極樂世界,是我西方世界佛阿彌陀佛所建之莊嚴、清淨、平等之世界。
西天極樂世界,高二十八層,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超渡往生之人。
往生之人的魂魄,皆附七寶池中蓮花,化為阿羅漢。
你東方長樂世界如何?” 一濁道長情知與這蠻不講理的大和尚繼續講下去,絕對沒有好結果,奈何到了這一步,卻是不得不辯,隻好愁眉苦臉地道:“我道家有長生極樂淨土,高三十六層,專司度生度死之救度,乃靈魂往生最佳之法門。
” “哦?” 懷義和尚抓了抓光頭,嘀咕道:“怎麼比我西天極樂世界還多了八層?唔……,我西方無量世界,一佛土便是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我這二十八層,要比你那三十六層裝的人還多。
” 一濁道長聽他越辨越不像話,唯有苦笑:“長樂世界,貧道不曾去過,懷義大師所言,實在無從印證。
” 懷義和尚見他不敢再辯,洋洋得意,道:“我佛家諸佛菩薩神通光大,不堕六道輪回,你道家最高果位也不過是仙,本領自然不及我佛菩薩!” 一濁道人鼓足勇氣道:“我道家之仙,并非佛家天人道之仙。
道家仙人,不論先天後天,成仙便達逍遙遊之境地,不受外物限制,更不用說業力了,早已不堕輪回。
反倒是佛教,據貧道所知,佛教古典之中,并無六道之說,這是佛教傳至東土之後,呵呵……” 懷義和尚勃然大怒,一把揪住他衣領道:“豈有此理!你是說我佛教竊你道教教義,擴五道為六道,自擡身價了?” 一濁道長見他大怒,暗自一驚,隻好忍氣吞聲地道:“薛師誤會了,或者……或者是貧道見解有誤,也不無可能。
” 那老道一臉尴尬,見了散着衣襟的大和尚,上前嵇首一禮,口宣道号,說道:“無上太乙天尊,貧道弘首觀觀主一濁,見過懷義大師。
” 三清弟子施禮時,常随口唱“無上天尊”或“無上太乙天尊”,如遇衆善信有不幸遭遇,則唱“無上太乙度厄天尊”或“無上太乙救苦天尊”,這種唱禮,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國。
之後,由于評書的功勞,被訛傳為“無量天尊”,其實無量這個詞來自佛教,并非道教用詞,道家常用的是“太上”、“至上”、“無上”,表達道的至高至尊。
大和尚哈哈大笑道:“你認得我麼?” 老道說道:“薛師名滿洛京,貧道怎麼能不認得?” 懷義和尚仰天打個哈哈,甚是得意地問道:“老道,這道士呢,會替人做法事超度亡靈,我們和尚呢,也會替人做法事超度亡靈,老道你說,是和尚做法事了得,還是道士做法事了得?” “這……這……” 一濁道人聽了甚是為難,他知道這和尚的真正身份,哪裡敢得罪他,可是和尚這一問,就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事了,而是關乎佛道之争。
自大唐開國,唐高祖李淵便尊老子為自家始祖,自稱老子後裔,崇奉道教。
奉道教為“本朝家教”,下了聖旨,三教之中,以道教為尊,儒教次之,佛教最後。
乾封元年,唐高宗李治更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結果高宗病逝,武後當朝,因為道教與李唐一體,為了建立自己的力量,武後便大力拉攏佛教,信佛崇佛,佛教的地位日益高漲,目前已經沖擊到了道教的國教地位,此時這個大和尚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老道雖然懼怕他,卻也不敢讓步。
一濁道長想了想,便硬着頭皮道:“這個麼,似乎沒什麼好比的,佛道兩家,應該是各有所長吧。
” “哦?”懷義和尚挑了挑眉,邪笑道:“我佛教超度亡靈,多是禮佛念經,替亡靈消除罪業、依靠佛力救度亡者往生佛國淨土,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回苦海,往生西天極樂世界,不知你道家如何超度亡靈?” 一濁道長說道:“我道家超度亡靈,多以道術建開路道場、蓮燈道場、拔傷道場、填庫道場、功德道場,頌念太乙救苦天尊,超度亡靈往升東方長樂世界。
” 懷義和尚道:“我西方極樂世界,是我西方世界佛阿彌陀佛所建之莊嚴、清淨、平等之世界。
西天極樂世界,高二十八層,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超渡往生之人。
往生之人的魂魄,皆附七寶池中蓮花,化為阿羅漢。
你東方長樂世界如何?” 一濁道長情知與這蠻不講理的大和尚繼續講下去,絕對沒有好結果,奈何到了這一步,卻是不得不辯,隻好愁眉苦臉地道:“我道家有長生極樂淨土,高三十六層,專司度生度死之救度,乃靈魂往生最佳之法門。
” “哦?” 懷義和尚抓了抓光頭,嘀咕道:“怎麼比我西天極樂世界還多了八層?唔……,我西方無量世界,一佛土便是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我這二十八層,要比你那三十六層裝的人還多。
” 一濁道長聽他越辨越不像話,唯有苦笑:“長樂世界,貧道不曾去過,懷義大師所言,實在無從印證。
” 懷義和尚見他不敢再辯,洋洋得意,道:“我佛家諸佛菩薩神通光大,不堕六道輪回,你道家最高果位也不過是仙,本領自然不及我佛菩薩!” 一濁道人鼓足勇氣道:“我道家之仙,并非佛家天人道之仙。
道家仙人,不論先天後天,成仙便達逍遙遊之境地,不受外物限制,更不用說業力了,早已不堕輪回。
反倒是佛教,據貧道所知,佛教古典之中,并無六道之說,這是佛教傳至東土之後,呵呵……” 懷義和尚勃然大怒,一把揪住他衣領道:“豈有此理!你是說我佛教竊你道教教義,擴五道為六道,自擡身價了?” 一濁道長見他大怒,暗自一驚,隻好忍氣吞聲地道:“薛師誤會了,或者……或者是貧道見解有誤,也不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