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山水有相逢

關燈
被楚狂歌手下那些城狐社鼠打聽到了,于是,“夏侯櫻”也來了。

     洛水悠悠,伴随着許多神奇的傳說。

     諸如河圖洛書的傳說,諸如秦始皇巡幸洛陽,祭祀洛水,忽有“黑頭公”自水中出,向他大喊“來受天之寶”,激動的秦始皇手舞之,足蹈之,放聲高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

    祭祀大澤,倏忽南臨……” 武則天怎麼能讓始皇帝專美于前呢? 于是,去年洛水中突然有人打撈出一塊石頭,上面刻着“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四個大字,洛水又出吉兆了! 武則天大喜,立即封此石為“天授聖圖”,封洛水之神為“顯聖侯”,封洛水為“永昌洛水”,國号也就随之改為永昌元年了。

     貌似從這個故事開始,大家已經聽到過很多元年了,難道已經過了很多年麼? 非也。

     隻因為武則天喜歡改年号。

     女人嘛,就算是從古到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既然是女人,也難免有情緒化的一面。

     今天的星星比較亮,武後很開心,要改個年号;明天的暴雨比較大,武後很不開心,她也要改個年号;後天武後長了一顆新牙,武後又開心了,她還要改個年号。

     如此下來,在武後掌握政權期間,一年要改兩次甚至三次年号,以緻元年無數,光從年号上論的話,許多唐人想要說起某年某月的某件事,也要推算半天,才知道那年到底是距今的哪一年。

     老天爺是否相中了武媚娘,讓洛水之神顯現神迹,以支持武媚延續秦始皇的豐功偉業,對老百姓們來說并不重要,他們在乎的隻是自己的肚皮能否吃飽。

     而洛水出現了“神迹”,武後一高興,投桃報李之下,便下旨禁止在洛水裡漁釣,這可苦了居住在洛河左右的漁家,他們要麼放棄祖祖輩輩從事的捕魚之業,要麼就得遷離洛河,到他處捕魚為生。

     漁戶大量遷走,或者改從其它行業,倒使得洛水兩岸一片清幽,成為達官貴人們踏秋散心的一個好地方。

     這時候的洛水,還是浩渺無際的一條大澤,漕船絡繹,駛于河心,帆樯林立,遮天蔽日。

    河邊則岸柳成蔭,芳草萋萋。

     直通皇宮正門的一道長橋橫亘于洛水之上,橋上人車熙攘。

    這座橋叫“天津橋”,因為接連着皇城的正門,每天清晨,曉月尚高挂空中,橋上便車水馬龍,因此成為洛陽一景,被稱為“天津曉月”。

     洛水邊上,清靜安閑。

     一片空曠的河岸空地上,用竹竿插地,緊挨着河水圍了一圈布圍子,隻放出臨河的一面以觀風景,布圍子裡邊吹着筚篥,撥着箜篌,隐隐傳出歌樂之聲,看起來是個大戶人家在此踏秋。

     百丈之外另一處地方,也圍了一圈布圍子,不過距河岸還有數十步距離,一些家仆下人正在布圍子外面蒸煮烹炙,調制各種美味,肉香迎風飄散,而布圍子正面的空地上,則有兩個力士正在相撲,帳圍之中,就是姚夫人一行人馬。

     這時,又有一群人來了,鮮衣怒馬,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伴當的壯漢們一個個粗犷威風,中間簇擁着一雙少年男女,胯下也是雄駿的大食馬。

     這雙少年男女都頭戴錦繡渾脫帽,身穿翻領窄袖袍,腳下蹬一雙黑色鹿皮小靴,緊腰修背,風度翩翩。

     少年身材修長,細腰猿臂,朗目如星,鼻如懸膽,隻是一笑時頰上便有兩個酒渦兒,俏則俏矣,卻不免減了幾分男兒的俊朗豪氣。

     少女比他要矮一些,身材嬌小,明眸皓齒,因為身着男裝,反而顯得更加俊俏。

     這雙少年,正是楊帆和天愛奴。

     在他們旁邊還有一匹高頭大馬,馬背上卻伏着一頭金錢豹,馴獸師緊緊随在豹子旁邊。

     他們在洛水邊停下,一副也要在此觀賞風景,聚會野餐的樣子。

     他們選擇的地點好巧不巧的,正在那兩處帳圍子中間的位置。

     P:注,唐代馴豹,随主人出獵遊玩時,常伏于馬背攜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