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逍遙遊 尾聲三(YY版)
關燈
小
中
大
酒徒注:此結尾為YY,請讀者酌情選擇。
在水一方 太陽緩緩從海平面上升起,将萬道彩霞揚撒在艦隊上。
十幾艘波斯風格的大船排成一條縱隊,劈波斬浪,駛向未知的遠方 李婉兒輕輕推開面前的木闆,将一個南诏風味的竹制鬥笠蓋在了頭頂上。
她現在被日光曬得有些黑,身上再也看不到半點皇家氣質。
但李婉兒喜歡這種自由自在感覺更甚于喜歡統領數十萬大軍。
她喜歡這船,這海,這風。
喜歡清晨走到甲闆上等候第一縷陽光跳出水面,喜歡豚的呢喃聲和白鳥在桅杆間的鳴唱,喜歡聽見自己所喜歡的人在陽光下發出爽朗的笑。
在她身面的木闆上,平鋪着一幅白絹,上面用從波斯人那裡學來的技法,繪出一個男人的上半身。
滿臉絡腮胡子,滿身結實的肌肉。
對,應該叫腱子肉。
李婉兒記得自己剛剛開始向天竺國王的波斯寵姬學習這種古怪的繪圖方法時,還被羞得滿臉通紅。
如今,她卻學會了欣賞其中的美麗,或者說,學會了欣賞畫卷中的那個男人。
畫卷中的那個男人正在甲闆的另一側幫孩子們釣魚,海風不斷送來他們的歡笑。
自從很多年前踏上甲闆那一刻起,李婉兒記得這種笑聲就從來沒間斷過。
他們笑着駛向倭國,駛向真臘,駛向骠國和嘉陵羯,甚至曾經試圖繞過南邊那塊熱得幾乎着火的陸地,從木骨都束直接駛向十字教徒們所說的極西之地,看看傳說當中挂着十字的野蠻人到底生活于什麼樣的國家。
但他們在中途不得不折返回來,因為沒有詳細的海圖,也找不到足夠的補給點。
(注1) 鼎的确不止九個。
現在,李婉兒相信丈夫說的話。
按照古人的計算方式,全天下的鼎加在一起九百個都不止。
但她不再試圖慫恿丈夫再占據其中任何一個,對于丈夫這樣的人,鼎也許是一種負累。
他們有船,有海,這便夠了。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們腳下隻有甲闆,所以不用再做任何人的臣子。
世俗中的規矩也再約束不了他們,他們可以一邊吃着烤肉,一邊跟天竺人讨論佛法。
一邊煮着魚湯,一邊跟十字教徒研究東西方的酒水哪個更為醇厚。
他們跟波斯人交換漂亮的毛毯,然後将其運到室力差歎羅去換取金沙。
他們跟南洋海盜兜風,然後迎上前,擊潰那些連箭都射不好的土人,黑吃黑。
他們用南海的珍珠換取北海的皮革,讓船隊中每個女人都穿得像個郡主。
正在釣魚的爺幾個又起了争執,沒大沒小地鬧個不停。
李婉兒笑着走了過去,看丈夫又在弄什麼新花樣。
聽到他的腳步聲,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兒立刻跑上前告狀,“阿娘,阿爺把我剛剛掉的魚給放走了。
阿爺欺負我!不讓我拿魚給你燒湯!” “你這孩子,疲懶!”李婉兒愛憐地戳了兒子一指頭,笑着嗔怪。
蹲下身,她撿起兒子用的釣竿,又笑着問道,“剛才釣上了隻什麼樣的魚,你自己認識麼?” “不認識!”小男兒沒找到支持者,嘟着嘴道。
“豹子釣到了一頭紅葉稠,阿爺說,那魚不能吃,所以給放掉了!”另一個年齡在十一、二歲,生得明眸皓齒的小女孩笑着說道。
“二娘,你也來釣一會兒吧。
這片水域的魚特别傻!” 不同于後院裡長大的孩子,她苗條,挺拔,臉色白中透紅,透着股濃烈的青春氣息。
這孩子如果放在大唐,肯定是無數年青人争相追逐對象。
而在船隊中,她卻像一朵悄然綻放的小野花。
李婉兒笑着替女孩兒扯了扯衣角,低聲問道,“若蘭,你娘呢,她怎麼不出來陪你們釣魚!” “娘在算今年的收益!娘說等船靠了岸,要多逗留幾天,清掉一些底貨,順帶給阿爺,大姨、豹子、虎頭每人買一匹布做衣服!所以要先把賬目整理出來!”女孩的說話聲如黃莺出谷,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裡連續用了兩個不同的稱呼來指代婉兒。
李婉兒也不糾正,笑着道:“那你為什麼不給你娘幫忙?你不是已經學會算帳了麼?” “頭疼,頭疼!”女孩的臉色立刻苦了起來,擰着小巧的鼻子道。
“我要釣魚,我要跟阿爺學習駕船,我要跟大姨你學習射箭和用刀!反正,我不喜歡算賬,一看賬本就頭暈!” 李婉兒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若蘭是妹妹萁兒的孩子,但性格卻更像當年的自己。
當年的自己,也是不喜歡讀書,隻喜歡舞刀弄槍啊。
“那你明天早點起,大姨教你射箭。
咱們逆着日光射跳出水面的大魚,看誰能射得準。
” “一言為定!”若蘭伸出右掌。
“一言為定!”婉兒舉掌與對方相擊。
她的兒子對姐姐分享走了本該屬于自己母愛十分不滿,不住地扯婉兒的衣角,“阿娘,阿娘,你還沒幫我釣魚呢,你還沒幫我釣魚呢!” “好,阿娘這就幫你!”婉兒坐到甲
在水一方 太陽緩緩從海平面上升起,将萬道彩霞揚撒在艦隊上。
十幾艘波斯風格的大船排成一條縱隊,劈波斬浪,駛向未知的遠方 李婉兒輕輕推開面前的木闆,将一個南诏風味的竹制鬥笠蓋在了頭頂上。
她現在被日光曬得有些黑,身上再也看不到半點皇家氣質。
但李婉兒喜歡這種自由自在感覺更甚于喜歡統領數十萬大軍。
她喜歡這船,這海,這風。
喜歡清晨走到甲闆上等候第一縷陽光跳出水面,喜歡豚的呢喃聲和白鳥在桅杆間的鳴唱,喜歡聽見自己所喜歡的人在陽光下發出爽朗的笑。
在她身面的木闆上,平鋪着一幅白絹,上面用從波斯人那裡學來的技法,繪出一個男人的上半身。
滿臉絡腮胡子,滿身結實的肌肉。
對,應該叫腱子肉。
李婉兒記得自己剛剛開始向天竺國王的波斯寵姬學習這種古怪的繪圖方法時,還被羞得滿臉通紅。
如今,她卻學會了欣賞其中的美麗,或者說,學會了欣賞畫卷中的那個男人。
畫卷中的那個男人正在甲闆的另一側幫孩子們釣魚,海風不斷送來他們的歡笑。
自從很多年前踏上甲闆那一刻起,李婉兒記得這種笑聲就從來沒間斷過。
他們笑着駛向倭國,駛向真臘,駛向骠國和嘉陵羯,甚至曾經試圖繞過南邊那塊熱得幾乎着火的陸地,從木骨都束直接駛向十字教徒們所說的極西之地,看看傳說當中挂着十字的野蠻人到底生活于什麼樣的國家。
但他們在中途不得不折返回來,因為沒有詳細的海圖,也找不到足夠的補給點。
(注1) 鼎的确不止九個。
現在,李婉兒相信丈夫說的話。
按照古人的計算方式,全天下的鼎加在一起九百個都不止。
但她不再試圖慫恿丈夫再占據其中任何一個,對于丈夫這樣的人,鼎也許是一種負累。
他們有船,有海,這便夠了。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們腳下隻有甲闆,所以不用再做任何人的臣子。
世俗中的規矩也再約束不了他們,他們可以一邊吃着烤肉,一邊跟天竺人讨論佛法。
一邊煮着魚湯,一邊跟十字教徒研究東西方的酒水哪個更為醇厚。
他們跟波斯人交換漂亮的毛毯,然後将其運到室力差歎羅去換取金沙。
他們跟南洋海盜兜風,然後迎上前,擊潰那些連箭都射不好的土人,黑吃黑。
他們用南海的珍珠換取北海的皮革,讓船隊中每個女人都穿得像個郡主。
正在釣魚的爺幾個又起了争執,沒大沒小地鬧個不停。
李婉兒笑着走了過去,看丈夫又在弄什麼新花樣。
聽到他的腳步聲,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兒立刻跑上前告狀,“阿娘,阿爺把我剛剛掉的魚給放走了。
阿爺欺負我!不讓我拿魚給你燒湯!” “你這孩子,疲懶!”李婉兒愛憐地戳了兒子一指頭,笑着嗔怪。
蹲下身,她撿起兒子用的釣竿,又笑着問道,“剛才釣上了隻什麼樣的魚,你自己認識麼?” “不認識!”小男兒沒找到支持者,嘟着嘴道。
“豹子釣到了一頭紅葉稠,阿爺說,那魚不能吃,所以給放掉了!”另一個年齡在十一、二歲,生得明眸皓齒的小女孩笑着說道。
“二娘,你也來釣一會兒吧。
這片水域的魚特别傻!” 不同于後院裡長大的孩子,她苗條,挺拔,臉色白中透紅,透着股濃烈的青春氣息。
這孩子如果放在大唐,肯定是無數年青人争相追逐對象。
而在船隊中,她卻像一朵悄然綻放的小野花。
李婉兒笑着替女孩兒扯了扯衣角,低聲問道,“若蘭,你娘呢,她怎麼不出來陪你們釣魚!” “娘在算今年的收益!娘說等船靠了岸,要多逗留幾天,清掉一些底貨,順帶給阿爺,大姨、豹子、虎頭每人買一匹布做衣服!所以要先把賬目整理出來!”女孩的說話聲如黃莺出谷,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裡連續用了兩個不同的稱呼來指代婉兒。
李婉兒也不糾正,笑着道:“那你為什麼不給你娘幫忙?你不是已經學會算帳了麼?” “頭疼,頭疼!”女孩的臉色立刻苦了起來,擰着小巧的鼻子道。
“我要釣魚,我要跟阿爺學習駕船,我要跟大姨你學習射箭和用刀!反正,我不喜歡算賬,一看賬本就頭暈!” 李婉兒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若蘭是妹妹萁兒的孩子,但性格卻更像當年的自己。
當年的自己,也是不喜歡讀書,隻喜歡舞刀弄槍啊。
“那你明天早點起,大姨教你射箭。
咱們逆着日光射跳出水面的大魚,看誰能射得準。
” “一言為定!”若蘭伸出右掌。
“一言為定!”婉兒舉掌與對方相擊。
她的兒子對姐姐分享走了本該屬于自己母愛十分不滿,不住地扯婉兒的衣角,“阿娘,阿娘,你還沒幫我釣魚呢,你還沒幫我釣魚呢!” “好,阿娘這就幫你!”婉兒坐到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