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塞下曲 第三章 曠野(一)
關燈
小
中
大
得非常投機,不時還迸發出一陣大笑。
爽快笑聲使得商販們漸漸安心,手按在護身短刀的柄上,繼續前進。
片刻之後,迎面滾來的洪流越來越近,一杆天藍色,繡着一隊人字形高飛天鵝隊列的大纛,從駿馬之間高高地挑将出來。
“諸位貴客在此稍後,我家埃斤親自前來相迎了!”蘇啜杜爾用突厥語說道。
接着,打馬上前,遠遠地迎住了那杆大纛。
洪流慢慢減速,在即将與商隊相遇的地方,嘎然停滞。
一個身披淡綠色鬥篷,衣服四周鑲嵌着褐紅色黃羊皮邊的中年男人,沖着衆人躬身施禮:“從中原來的兄長,白天鵝的後人蘇啜部兄弟歡迎你們光臨!” “白天鵝的子孫恭迎中原來的兄長!”隊伍前方,六十多名身穿黃羊皮夾襖,精赤着胳膊,頭發和衣服下擺上綴滿銅鈴的霫族壯漢同時躬身。
“白天鵝的子孫,中原來的兄長特來看望自己的手足!”孫九彎腰表示回敬。
衆商販學着孫九的樣子以手按肩膀,俯身施禮。
蹩腳的突厥話說得南腔北調,動作的整齊程度也遠遠不及對方萬分之一。
那蘇啜部首領見商販們動作混亂,臉上反而綻放出了笑容。
側轉身,向後招了招手,二十幾個身穿彩色錦衫,衣角綴滿銀鈴的女子立刻跳下馬背,從皮袋中倒出一碗碗香氣濃郁的酒漿。
族長甩蹬離鞍,舉起第一個銅碗送到了孫九馬前,兩個女子随後跟上,雙手拉開一條潔白的哈達。
六十多名壯漢同時下馬,舉着酒碗來到衆商販面前,邊走,邊歌。
歌聲婉轉悠長,無法辨識其中詞彙,旋律中卻包含了濃濃的歡迎之意思。
徐大眼幾次欲跳下馬背,都被李旭牢牢地拉住了胳膊。
臨北行前,父親曾經向李旭灌輸了許多突厥人的規矩。
霫人既然依附于突厥,其中規矩想必與突厥相差不大。
此刻如果徐大眼跳下馬背,肯定會給主人留下不好印象。
而商隊中其他人雖然成心看着兩個少年出醜,一旦影響到他們的生意,想必也不會原諒少年人的無知。
孫九接過族長中的酒碗,躬了躬身子,先用手指沾了幾滴灑向藍天。
又重複了一次,把酒漿灑向大地。
最後,才捧起酒碗,對着族長謝道:“中原人孫九感謝長生天安排這次機會讓你我相逢。
中原人孫九願草原見證你我的情誼。
蘇啜部的兄弟,讓我們共同暢飲此碗!” 那族長見孫九等人絲毫不怠慢霫族人的禮節,臉上的笑意更濃。
從族中少女手中捧起潔白哈達,翹起腳,輕輕地搭在了孫九的脖頸上。
孫九彎着腰,以極其不舒服的姿勢坦然相待。
直到族長搭完哈達,才舉起酒碗與族長對飲,然後輕輕地跳下了馬背。
衆商販待孫九和族長飲畢了第一碗酒,也捧起酒碗與蘇啜部霫人共飲。
随後,紛紛下馬,在霫族人的幫助下,牽着坐騎走向部落聚居之所。
幾十名霫族女子用歌聲相伴,一直将客人送進部落的第一道圍欄。
熱情的霫族男人們則肩抗手擡,将商販們的貨物卸下,整齊地擺放進族中特意騰出來的,幾座靠近部落中央的大氈包中。
商販們享受到了貴客待遇,渾身的疲倦一掃而空。
特别是王麻子、杜疤瘌等人,自從飲完了酒後,眼睛就眨也不眨,直盯着倒酒的那些霫族女子看。
那些女子也不害羞,反而回之以微笑,并且不時以盡量簡單的突厥詞彙拼湊成句子與王麻子等人交流。
“那一碗是下馬酒,未飲之前,你是萬萬不能下馬的!”兩個少年走在隊伍最後,低聲交流。
有着父親多年熏陶,李旭也懂得一兩句突厥語。
把突厥族的規矩和方才孫九和族長的交談大概向徐大眼介紹了一遍,徐大眼聽得滿頭霧水,又是迷茫,又是好奇。
“你那天替我出頭,打了王麻子和杜疤瘌。
他們幾個老江湖懷恨在心,一定想方設法讓咱兩個出醜。
一會兒進了帳篷,你多留心。
草原人性子雖然直,對族中規矩卻執着得很。
”李旭低聲叮囑道。
不知不覺間,他與徐大眼已經調換了在互相照顧時的角色。
才安頓好了坐騎,早有好客的主人用銅盆打來井水,招呼衆人洗手淨面。
此舉暗合漢語中“洗塵”之意,所以徐大眼不用問也明白其中道理。
看看衆人先後把手伸進了面前的銅盆,也跟着捧起了井水。
草原上天冷,井水很寒。
抹在臉上,登時讓衆人清醒了幾分。
待大夥都洗完了臉,換上
爽快笑聲使得商販們漸漸安心,手按在護身短刀的柄上,繼續前進。
片刻之後,迎面滾來的洪流越來越近,一杆天藍色,繡着一隊人字形高飛天鵝隊列的大纛,從駿馬之間高高地挑将出來。
“諸位貴客在此稍後,我家埃斤親自前來相迎了!”蘇啜杜爾用突厥語說道。
接着,打馬上前,遠遠地迎住了那杆大纛。
洪流慢慢減速,在即将與商隊相遇的地方,嘎然停滞。
一個身披淡綠色鬥篷,衣服四周鑲嵌着褐紅色黃羊皮邊的中年男人,沖着衆人躬身施禮:“從中原來的兄長,白天鵝的後人蘇啜部兄弟歡迎你們光臨!” “白天鵝的子孫恭迎中原來的兄長!”隊伍前方,六十多名身穿黃羊皮夾襖,精赤着胳膊,頭發和衣服下擺上綴滿銅鈴的霫族壯漢同時躬身。
“白天鵝的子孫,中原來的兄長特來看望自己的手足!”孫九彎腰表示回敬。
衆商販學着孫九的樣子以手按肩膀,俯身施禮。
蹩腳的突厥話說得南腔北調,動作的整齊程度也遠遠不及對方萬分之一。
那蘇啜部首領見商販們動作混亂,臉上反而綻放出了笑容。
側轉身,向後招了招手,二十幾個身穿彩色錦衫,衣角綴滿銀鈴的女子立刻跳下馬背,從皮袋中倒出一碗碗香氣濃郁的酒漿。
族長甩蹬離鞍,舉起第一個銅碗送到了孫九馬前,兩個女子随後跟上,雙手拉開一條潔白的哈達。
六十多名壯漢同時下馬,舉着酒碗來到衆商販面前,邊走,邊歌。
歌聲婉轉悠長,無法辨識其中詞彙,旋律中卻包含了濃濃的歡迎之意思。
徐大眼幾次欲跳下馬背,都被李旭牢牢地拉住了胳膊。
臨北行前,父親曾經向李旭灌輸了許多突厥人的規矩。
霫人既然依附于突厥,其中規矩想必與突厥相差不大。
此刻如果徐大眼跳下馬背,肯定會給主人留下不好印象。
而商隊中其他人雖然成心看着兩個少年出醜,一旦影響到他們的生意,想必也不會原諒少年人的無知。
孫九接過族長中的酒碗,躬了躬身子,先用手指沾了幾滴灑向藍天。
又重複了一次,把酒漿灑向大地。
最後,才捧起酒碗,對着族長謝道:“中原人孫九感謝長生天安排這次機會讓你我相逢。
中原人孫九願草原見證你我的情誼。
蘇啜部的兄弟,讓我們共同暢飲此碗!” 那族長見孫九等人絲毫不怠慢霫族人的禮節,臉上的笑意更濃。
從族中少女手中捧起潔白哈達,翹起腳,輕輕地搭在了孫九的脖頸上。
孫九彎着腰,以極其不舒服的姿勢坦然相待。
直到族長搭完哈達,才舉起酒碗與族長對飲,然後輕輕地跳下了馬背。
衆商販待孫九和族長飲畢了第一碗酒,也捧起酒碗與蘇啜部霫人共飲。
随後,紛紛下馬,在霫族人的幫助下,牽着坐騎走向部落聚居之所。
幾十名霫族女子用歌聲相伴,一直将客人送進部落的第一道圍欄。
熱情的霫族男人們則肩抗手擡,将商販們的貨物卸下,整齊地擺放進族中特意騰出來的,幾座靠近部落中央的大氈包中。
商販們享受到了貴客待遇,渾身的疲倦一掃而空。
特别是王麻子、杜疤瘌等人,自從飲完了酒後,眼睛就眨也不眨,直盯着倒酒的那些霫族女子看。
那些女子也不害羞,反而回之以微笑,并且不時以盡量簡單的突厥詞彙拼湊成句子與王麻子等人交流。
“那一碗是下馬酒,未飲之前,你是萬萬不能下馬的!”兩個少年走在隊伍最後,低聲交流。
有着父親多年熏陶,李旭也懂得一兩句突厥語。
把突厥族的規矩和方才孫九和族長的交談大概向徐大眼介紹了一遍,徐大眼聽得滿頭霧水,又是迷茫,又是好奇。
“你那天替我出頭,打了王麻子和杜疤瘌。
他們幾個老江湖懷恨在心,一定想方設法讓咱兩個出醜。
一會兒進了帳篷,你多留心。
草原人性子雖然直,對族中規矩卻執着得很。
”李旭低聲叮囑道。
不知不覺間,他與徐大眼已經調換了在互相照顧時的角色。
才安頓好了坐騎,早有好客的主人用銅盆打來井水,招呼衆人洗手淨面。
此舉暗合漢語中“洗塵”之意,所以徐大眼不用問也明白其中道理。
看看衆人先後把手伸進了面前的銅盆,也跟着捧起了井水。
草原上天冷,井水很寒。
抹在臉上,登時讓衆人清醒了幾分。
待大夥都洗完了臉,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