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十七章 醜正
關燈
小
中
大
騰出另外一條手來,左右交替攀爬,勉強爬升一點之後,身子再一點點擺動,在半空蕩到最近的一處凹處。
張小敬剛一踏上去,那繩子便不堪重負,拽着上面的幾片搭闆,噼裡啪啦地跌落到燈樓底部去。
這一下子,向上去的通路,便被扯斷了,生生把張小敬困在了這一塊狹窄的凹處,進退兩難。
張小敬落腳的這個地方,是燈樓向外凸出的一處鹘喙,這是工匠用來校正旋臂用的觀察孔。
從這裡向外一探頭,恰好可以看到旋臂在眼前掠過,臂心是否偏斜,一望可知。
起名“鹘喙”,一是這裡落腳處極窄,有如鹘嘴;二是鹘鷹眼睛最為銳利,可以看到最小的錯誤。
在旋臂運轉的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一定會有一個鹘喙孔,而且所有鹘喙孔的位置都嚴格一緻。
張小敬想要繼續攀爬,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内部攀到燈樓外側的鹘喙孔,抓住緩緩擡升的旋臂,吊到更高處的觀察孔,再次跳入燈樓内部。
這是一條極有風險的路線。
燈樓的旋臂都是用粗大的圓竹所制,周身打磨得非常光滑,不太容易抓住。
隻要稍有不慎,整個人就會跌到樓下,摔成一攤肉泥。
就算僥幸抓住,能否在不斷運動中保持平衡,能否選擇在合适的時機跳出,也都是未知數。
這時候第五間燈屋也已點亮,時間更加緊迫。
張小敬别無選擇,隻得把身子勉強向外探去。
這裡距離地面已有四十多尺高,地面上的人和物品看上去變成了一個個小螞蟻。
夜風呼呼地吹着,幾乎讓他睜不開眼睛。
一根旋臂在遠處緩緩地轉過來,張小敬死死盯着它,默默地計算着速度和距離。
他心裡一點把握也沒有,可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這個燈樓外側有八根旋臂,每一臂都驅動着三個燈屋。
它們的杆子表面被塗成了黑色。
這樣一來,觀燈者遠遠看去,黑臂會被夜幕隐去,恍惚間好似燈屋懸在半空一般。
這個細節對張小敬來說,無形中增加了對準的難度。
“聞無忌啊,你若覺得我做得對,就請保佑我吧。
” 張小敬在心中默祈,然後把刀别在身後,縱身跳出燈樓外面。
他沒有等待,也沒有猶豫,這兩樣東西都是現在最奢侈的東西。
張小敬飛到半空,伸出雙臂迎向旋臂。
他很快發現自己選對了方向,但估錯了速度。
在手臂環抱住旋臂之前,整個身子已經“砰”地重重撞了上去。
這一撞讓張小敬眼冒金星,幾乎失去神智。
幸虧他的四肢本能地伸前、彎曲,像猴子一樣死死地抱住了大竹竿邊緣,總算沒有掉下去。
旋臂發出一聲輕微的吱呀聲,顫了幾顫,繼續向上面擡升。
此時太上玄元樓将近三分之一的燈輪已次第亮起,個個光耀非常。
大唐百姓最喜歡看這些神仙之景,一點不吝惜自己的歡呼與喝彩。
每一個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這些榮耀精緻的人間奇觀上,根本不會注意到在黑漆漆的旋臂附近,一個試圖拯救他們的人正在向天際攀升。
過了一小會兒,張小敬的視力稍微恢複了一點。
他口中發出粗重的呼吸聲,肌肉疼得厲害,卻不敢稍有松懈。
整個人懸吊在旋臂上,就像是一個溺水之人抓着浮木一樣。
一陣凜冽的風吹過來,把他已經松掉的發髻吹散。
他艱難地轉動脖子,看到眼前的燈樓外壁在緩慢下降,再往上大約十尺的距離,有一個凸出如鹘鷹之喙的突起。
那就是他的目标。
隻要再等十五個彈指左右的時間,旋臂就能夠轉到鹘喙孔旁邊,就是躍回燈樓的最佳時機。
可這時張小敬卻發現自己的姿勢不對——現在這個姿态,隻能确保不會被甩下旋臂,卻很難讓他取得足夠的借力在半空躍起。
張小敬緊貼着竹竿挪動身子,逐漸放松兩腳,把壓力都集中在緊抱的雙手去,中間有數次差點就摔下去。
他好不容易把身子調整成雙手垂吊的姿态,開始像擺動的秤砣一樣大幅擺動。
當鹘喙和他之間的距離終于達到最短,張小敬猛然松開雙手,整個人脫離旋臂,飛向燈樓。
隻聽“噗”的一聲,他的身子竟然把蒙皮撞破了一個洞,直直跌進燈樓内。
張小敬當機立斷,回身右手死命扳住鹘喙,把整個身子死死吊住,才沒跌下去。
這個鹘喙的聯絡通道并未損毀,張小敬雙腳踢蹬了幾次,夠到邊緣,然後把整個身子翻了上去。
一上去,張小敬趴在地上,喘息不已。
他知道時間緊迫,可是整個人确實已經到了極限。
這一串動作下來,耗時不長,可幾乎耗盡了張小敬的體力。
尤其是右手手腕,因為剛才承受了全身的重量,已有肌肉痙攣的征兆。
他擡起頭,數了數,燈屋已經亮到了第十間。
興慶宮廣場上的百姓已經掌握了大燈樓燃燭的節奏,他們會在每一個燈屋亮相時大聲歡呼,然後音調逐漸低沉,直到另外一個燈屋亮起。
勤政務本樓裡恐怕已經空了,所有的宴會人員都擁到了外側高欄,近距離觀賞着如斯美景。
“十五,十五,隻要第十五個燈屋亮起之前爬起來,就還來得及,來得及……”張小敬對自己解釋道。
他實在有點撐不住了,必須要休息一下。
可一停下來,身子便一動都不想動。
張小敬抽出刀來,狠狠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劇烈的疼痛像燒紅的鐵錐,把他身體裡最後的兇性給逼了出來。
他一咬牙,強行支起身子,搖搖晃晃地朝上頭走去。
這裡距離天樞層已經很近了。
張小敬一擡頭,已能看到頭頂那一片正在緩慢轉動的木闆。
天樞層是太上玄元燈樓的核心,它最明顯的标志,就是在天樞周圍嵌套着一輪寬闊無比的環形黃褐色木闆,它太寬闊了,隔斷了整個燈樓内部,看上去就好像是地闆在一直轉動。
張小敬把刀重新掂了掂,朝着通向上層的樓梯走去。
他把腳步放輕,屏住呼吸,盡量不發出響動。
可當他一踏上台階,一道寒光突如其來。
幸虧張小敬早有準備,把一塊丢棄在附近的木牌當盾牌,伸在前頭。
寒光一掃,那木牌登時被劈成了兩半,而張小敬則趁機躍入天樞層,橫刀一斬。
守在樓梯口的魚腸因為隻有單臂能用,收刀不及,索性一個後翻滾,避開了張小敬的鋒芒。
不過詭異的是,魚腸并沒有發起反擊,反而後退數步,露出欣慰而殘忍的神情:“你沒死可真是太好了,我等了你很久。
”沙啞的聲音伴随着天樞間隆隆的噪聲。
張小敬也沒有急忙上前,他想多争取點時間恢複些體力。
于是兩人三目相對,彼此相距數十步,陷入沉默的對峙。
兩個人腳下踩着的地闆一直在徐徐轉動,讓他們的背景似走馬燈般變化,光線時明時暗,兩張面孔的神情變得頗為微妙。
張小敬忽然注意到,魚腸身後有一處方形木台,外表塗着黑漆,上頭有兩根醒目的長柄,一根靛藍,一根赤紅。
那應該就是控制天樞起爆的機樞所在。
蕭規計劃的最後一步非得有人操作不可,所以魚腸才留到最後。
隻要把它毀了,這一場陰謀就算是失敗了。
“為什麼你沒去向蕭規告發?”張小敬問。
“沒有用,那個家夥一定不會殺你。
還是我親自動手更放心。
”魚腸舔了舔嘴唇,目光裡殺意盎然。
“所以你沒有告發我,卻殺了毛順?” “沒錯。
毛順一死、麒麟臂一丢,你若想解決這件事,别無選擇,隻能上樓來找我。
這樣一來,我可以安心地在燈樓裡操作機關,順便等你上來送死,兩件事我都不必耽誤。
” 張小敬皺眉道:“那你知不知道,蕭規原本也打算讓你死?” 他本以為這句話會讓魚腸震驚憤怒,進而放棄炸燈樓,可魚腸卻認真地回答:“那又如何?我答應過為他做十件事,這是最後一件,不會因為他要殺我就半途而廢。
” 張小敬沒想到魚腸是個這麼尊重承諾的人。
魚腸伸出手來,像野獸一般盯着他,準備要動手。
張小敬試圖勸誘道:“你先把機關停下來,我答應出去跟你決鬥。
” “不,這裡就很完美!” 話音剛落,魚腸就如鬼魅般沖了過來。
他的速度極快,張小敬無法躲閃,隻能揮動障刀,與他正面相抗。
天樞間叮叮當當,傳來十數聲金屬相格的脆聲。
魚腸的攻擊方式以快為主,講究出其不意。
所以當張小敬沉下心來,全力禦守,魚腸一時間也難以找到什麼破綻。
魚腸攻了數次,一見沒什麼效果,忽然退開,利用身法上的優勢飄到天樞層附近的燈架上去。
這一帶的竹支架交錯縱橫,比莽莽山林還要密集。
魚腸在其中穿來躍去,張小敬很快便失去了他的蹤迹,左右看顧,不知這個危險的殺手将會從哪個角度發起攻擊。
張小敬的臨陣經驗很豐富,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絕不能被對手掌握節奏。
他想了想,忽然向後疾退數步,背靠在燈樓的内壁上,雙足蹬住兩個竹節凸起。
張小敬剛一踏上去,那繩子便不堪重負,拽着上面的幾片搭闆,噼裡啪啦地跌落到燈樓底部去。
這一下子,向上去的通路,便被扯斷了,生生把張小敬困在了這一塊狹窄的凹處,進退兩難。
張小敬落腳的這個地方,是燈樓向外凸出的一處鹘喙,這是工匠用來校正旋臂用的觀察孔。
從這裡向外一探頭,恰好可以看到旋臂在眼前掠過,臂心是否偏斜,一望可知。
起名“鹘喙”,一是這裡落腳處極窄,有如鹘嘴;二是鹘鷹眼睛最為銳利,可以看到最小的錯誤。
在旋臂運轉的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一定會有一個鹘喙孔,而且所有鹘喙孔的位置都嚴格一緻。
張小敬想要繼續攀爬,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内部攀到燈樓外側的鹘喙孔,抓住緩緩擡升的旋臂,吊到更高處的觀察孔,再次跳入燈樓内部。
這是一條極有風險的路線。
燈樓的旋臂都是用粗大的圓竹所制,周身打磨得非常光滑,不太容易抓住。
隻要稍有不慎,整個人就會跌到樓下,摔成一攤肉泥。
就算僥幸抓住,能否在不斷運動中保持平衡,能否選擇在合适的時機跳出,也都是未知數。
這時候第五間燈屋也已點亮,時間更加緊迫。
張小敬别無選擇,隻得把身子勉強向外探去。
這裡距離地面已有四十多尺高,地面上的人和物品看上去變成了一個個小螞蟻。
夜風呼呼地吹着,幾乎讓他睜不開眼睛。
一根旋臂在遠處緩緩地轉過來,張小敬死死盯着它,默默地計算着速度和距離。
他心裡一點把握也沒有,可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這個燈樓外側有八根旋臂,每一臂都驅動着三個燈屋。
它們的杆子表面被塗成了黑色。
這樣一來,觀燈者遠遠看去,黑臂會被夜幕隐去,恍惚間好似燈屋懸在半空一般。
這個細節對張小敬來說,無形中增加了對準的難度。
“聞無忌啊,你若覺得我做得對,就請保佑我吧。
” 張小敬在心中默祈,然後把刀别在身後,縱身跳出燈樓外面。
他沒有等待,也沒有猶豫,這兩樣東西都是現在最奢侈的東西。
張小敬飛到半空,伸出雙臂迎向旋臂。
他很快發現自己選對了方向,但估錯了速度。
在手臂環抱住旋臂之前,整個身子已經“砰”地重重撞了上去。
這一撞讓張小敬眼冒金星,幾乎失去神智。
幸虧他的四肢本能地伸前、彎曲,像猴子一樣死死地抱住了大竹竿邊緣,總算沒有掉下去。
旋臂發出一聲輕微的吱呀聲,顫了幾顫,繼續向上面擡升。
此時太上玄元樓将近三分之一的燈輪已次第亮起,個個光耀非常。
大唐百姓最喜歡看這些神仙之景,一點不吝惜自己的歡呼與喝彩。
每一個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這些榮耀精緻的人間奇觀上,根本不會注意到在黑漆漆的旋臂附近,一個試圖拯救他們的人正在向天際攀升。
過了一小會兒,張小敬的視力稍微恢複了一點。
他口中發出粗重的呼吸聲,肌肉疼得厲害,卻不敢稍有松懈。
整個人懸吊在旋臂上,就像是一個溺水之人抓着浮木一樣。
一陣凜冽的風吹過來,把他已經松掉的發髻吹散。
他艱難地轉動脖子,看到眼前的燈樓外壁在緩慢下降,再往上大約十尺的距離,有一個凸出如鹘鷹之喙的突起。
那就是他的目标。
隻要再等十五個彈指左右的時間,旋臂就能夠轉到鹘喙孔旁邊,就是躍回燈樓的最佳時機。
可這時張小敬卻發現自己的姿勢不對——現在這個姿态,隻能确保不會被甩下旋臂,卻很難讓他取得足夠的借力在半空躍起。
張小敬緊貼着竹竿挪動身子,逐漸放松兩腳,把壓力都集中在緊抱的雙手去,中間有數次差點就摔下去。
他好不容易把身子調整成雙手垂吊的姿态,開始像擺動的秤砣一樣大幅擺動。
當鹘喙和他之間的距離終于達到最短,張小敬猛然松開雙手,整個人脫離旋臂,飛向燈樓。
隻聽“噗”的一聲,他的身子竟然把蒙皮撞破了一個洞,直直跌進燈樓内。
張小敬當機立斷,回身右手死命扳住鹘喙,把整個身子死死吊住,才沒跌下去。
這個鹘喙的聯絡通道并未損毀,張小敬雙腳踢蹬了幾次,夠到邊緣,然後把整個身子翻了上去。
一上去,張小敬趴在地上,喘息不已。
他知道時間緊迫,可是整個人确實已經到了極限。
這一串動作下來,耗時不長,可幾乎耗盡了張小敬的體力。
尤其是右手手腕,因為剛才承受了全身的重量,已有肌肉痙攣的征兆。
他擡起頭,數了數,燈屋已經亮到了第十間。
興慶宮廣場上的百姓已經掌握了大燈樓燃燭的節奏,他們會在每一個燈屋亮相時大聲歡呼,然後音調逐漸低沉,直到另外一個燈屋亮起。
勤政務本樓裡恐怕已經空了,所有的宴會人員都擁到了外側高欄,近距離觀賞着如斯美景。
“十五,十五,隻要第十五個燈屋亮起之前爬起來,就還來得及,來得及……”張小敬對自己解釋道。
他實在有點撐不住了,必須要休息一下。
可一停下來,身子便一動都不想動。
張小敬抽出刀來,狠狠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劇烈的疼痛像燒紅的鐵錐,把他身體裡最後的兇性給逼了出來。
他一咬牙,強行支起身子,搖搖晃晃地朝上頭走去。
這裡距離天樞層已經很近了。
張小敬一擡頭,已能看到頭頂那一片正在緩慢轉動的木闆。
天樞層是太上玄元燈樓的核心,它最明顯的标志,就是在天樞周圍嵌套着一輪寬闊無比的環形黃褐色木闆,它太寬闊了,隔斷了整個燈樓内部,看上去就好像是地闆在一直轉動。
張小敬把刀重新掂了掂,朝着通向上層的樓梯走去。
他把腳步放輕,屏住呼吸,盡量不發出響動。
可當他一踏上台階,一道寒光突如其來。
幸虧張小敬早有準備,把一塊丢棄在附近的木牌當盾牌,伸在前頭。
寒光一掃,那木牌登時被劈成了兩半,而張小敬則趁機躍入天樞層,橫刀一斬。
守在樓梯口的魚腸因為隻有單臂能用,收刀不及,索性一個後翻滾,避開了張小敬的鋒芒。
不過詭異的是,魚腸并沒有發起反擊,反而後退數步,露出欣慰而殘忍的神情:“你沒死可真是太好了,我等了你很久。
”沙啞的聲音伴随着天樞間隆隆的噪聲。
張小敬也沒有急忙上前,他想多争取點時間恢複些體力。
于是兩人三目相對,彼此相距數十步,陷入沉默的對峙。
兩個人腳下踩着的地闆一直在徐徐轉動,讓他們的背景似走馬燈般變化,光線時明時暗,兩張面孔的神情變得頗為微妙。
張小敬忽然注意到,魚腸身後有一處方形木台,外表塗着黑漆,上頭有兩根醒目的長柄,一根靛藍,一根赤紅。
那應該就是控制天樞起爆的機樞所在。
蕭規計劃的最後一步非得有人操作不可,所以魚腸才留到最後。
隻要把它毀了,這一場陰謀就算是失敗了。
“為什麼你沒去向蕭規告發?”張小敬問。
“沒有用,那個家夥一定不會殺你。
還是我親自動手更放心。
”魚腸舔了舔嘴唇,目光裡殺意盎然。
“所以你沒有告發我,卻殺了毛順?” “沒錯。
毛順一死、麒麟臂一丢,你若想解決這件事,别無選擇,隻能上樓來找我。
這樣一來,我可以安心地在燈樓裡操作機關,順便等你上來送死,兩件事我都不必耽誤。
” 張小敬皺眉道:“那你知不知道,蕭規原本也打算讓你死?” 他本以為這句話會讓魚腸震驚憤怒,進而放棄炸燈樓,可魚腸卻認真地回答:“那又如何?我答應過為他做十件事,這是最後一件,不會因為他要殺我就半途而廢。
” 張小敬沒想到魚腸是個這麼尊重承諾的人。
魚腸伸出手來,像野獸一般盯着他,準備要動手。
張小敬試圖勸誘道:“你先把機關停下來,我答應出去跟你決鬥。
” “不,這裡就很完美!” 話音剛落,魚腸就如鬼魅般沖了過來。
他的速度極快,張小敬無法躲閃,隻能揮動障刀,與他正面相抗。
天樞間叮叮當當,傳來十數聲金屬相格的脆聲。
魚腸的攻擊方式以快為主,講究出其不意。
所以當張小敬沉下心來,全力禦守,魚腸一時間也難以找到什麼破綻。
魚腸攻了數次,一見沒什麼效果,忽然退開,利用身法上的優勢飄到天樞層附近的燈架上去。
這一帶的竹支架交錯縱橫,比莽莽山林還要密集。
魚腸在其中穿來躍去,張小敬很快便失去了他的蹤迹,左右看顧,不知這個危險的殺手将會從哪個角度發起攻擊。
張小敬的臨陣經驗很豐富,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絕不能被對手掌握節奏。
他想了想,忽然向後疾退數步,背靠在燈樓的内壁上,雙足蹬住兩個竹節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