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十章 戌初
關燈
小
中
大
他看過來,口中一張一合。
甘守誠對這個叛徒沒多少好感,可如今看到他慘狀如斯,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他索性俯身前探,直接開口發問: “崔尉,你覺得襲擊者是誰?” 半晌才傳來一個極其虛弱的聲音:“軍人,都是軍人……” 甘守誠心中一沉。
他一直在懷疑,這種精準狠辣的襲擊方式,不可能來自職業軍人之外的組織。
這下子,隻怕整個大唐軍界都要掀起波瀾了。
“能看出是哪兒的軍人嗎?”甘守誠追問。
崔器閉上眼睛,輕輕搖搖頭。
甘守誠一看他這狀況,隻好放棄詢問,心不在焉地寬慰了幾句。
這時崔器又開口道: “甘将軍……我不該來長安。
” “嗯?”甘守誠一怔。
“我到京城來,本以為能建功立業,可我不該來。
長安把我變成一個我曾經最鄙視的懦夫。
六郎啊,我想回隴山,想回隴山……” 崔器望着天花闆,喃喃念叨着,兩行淚水流下臉頰。
周圍的人默然不語。
他忽然拼盡全力,大吼了兩聲:“隴山崔器!隴山崔器!”然後叫聲戛然而止,呼吸也随之平息。
聞染默默地蹲下身子,用一塊汗巾擦拭崔器的遺容。
她不知道這人之前有什麼事迹,但在監牢前奮勇殺敵的身影,她是清清楚楚看在眼裡的。
姚汝能斜過頭來,目光裡有濃濃的悲哀,腦子裡想起張小敬的那句話:“在長安城,如果你不變成和它一樣的怪物,就會被它吞噬。
” 甘守誠站起身來,将左手橫在胸前,敲擊胸口三下。
這是軍中的袍澤之禮,旁邊的近衛們也齊刷刷随将軍行禮。
一個聲音在屋中響起:“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遙望隴山雲。
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 這詩詠的是戍邊之事,句子之間缭繞着一股悲怆思歸的情緒。
衆人轉頭看去,一個方臉挺鼻的年輕人斜靠在牆角,雙手抱臂,剛才的詩就是出自這人之口。
“這是你寫的?”甘守誠問。
岑參拱手道:“隻是有感而發,幾行散碎句子,尚不成篇章——在下仙州岑參。
” “詩不錯,隻是不合時宜。
盛世正隆,何必發這種悲怨之言。
”甘守誠随口評價了幾句,然後轉身出去了。
岑參在他背後大聲道:“将軍你覺得這盛世,真的隻需要逢迎頌贊之言嗎?五色使人盲,眼盲之人,可是看不到危機暗伏的。
” 甘守誠腳步停住了。
他不是被岑參的話所震驚——那種文人式的抱怨沒什麼新鮮的——而是從他的最後一句話聯想到了一個可怕的猜想。
那些人襲擊靖安司,随身攜帶火油,顯然是為了破壞而來,一達成目的立刻撤走。
這種舉動,不像複仇,更像是一種預防措施:靖安司是長安城的眼睛。
把眼睛挖掉,它就變成了一個盲人,敵人便可以為所欲為。
也就是說,突襲靖安司隻是計劃中的必要一環,襲擊者一定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标。
想通這一點的甘守誠,铠甲内襯立刻沁出了一層冷汗。
比靖安司更大的目标,在長安城可不算多。
他一念及此,根本無心在這裡多做停留,快步走出門去。
外頭還是一片亂哄哄的。
大火仍在繼續,絲毫沒有熄滅的征兆。
七八個不同衙門的人混雜在一處,大呼小叫,各行其是,根本沒人居中指揮,救援和滅火效率極差。
“若是沒有一個新長官,靖安司恐怕就完了。
”甘守誠心想。
他不喜歡靖安司,但必須得承認,靖安司在搜尋敵人上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個官署衙門都無法取代的。
它如果完蛋,對整個長安的安全都将是個極大的打擊。
一大塊雲枋頭燃燒着掉下來,砸中了一輛運送傷員的牛車,激起了一陣驚呼。
那車夫犯了個錯誤,把車停得離火災現場太近了。
幾個鋪兵正在纏綁擔架,準備擡人。
可他們的位置恰好擋住了坊前通道,後面的水囊送不過去,導緻前方撲火的士兵不得不後退,不小心踏壞了幾副擔架。
兩邊掀起一陣争吵。
這樣的事情,不斷在現場發生,嚴重拖延了救援的進度。
看到這一幕幕低級錯誤,甘守誠有點忍無可忍,上前一步,舉起了右手。
此時他是現場最高級别的官員,隻要振臂一呼,情況就能得到好轉。
可是甘守誠猶豫再三,又把手放下了。
一個禁軍将領接手城防指揮?不行,這太犯忌諱了,絕不能這麼做。
靖安司的後台是太子,來收拾殘局的人,必須得是東宮一系的才行。
嗯?等一等,這個可未必。
甘守誠的腦海裡忽然浮現出一個好主意。
他喚來一個騎兵,現場手書了一封信箋,讓他立刻直送中書省。
信的内容很簡單:靖安司被罹兵難,首腦殘破,恐有害于城治,提請中樞再簡賢良,重組司務。
他知道,李林甫觊觎靖安司的控制權很久了,隻是苦于無處下手。
這封信,可以送李相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份絕大的人情。
而且這個行為,官面上無可指摘。
我右骁衛将軍出于安全考慮,建議中書令選拔新官,接手靖安,堂堂正正,發乎公心,誰也不會說有越權幹政之嫌。
既賣了人情,又占了大義,還推動了靖安司複建,可謂一石三鳥。
至于眼前的混亂局面,就隻能再讓它混亂一陣了。
甘守誠帶着憾色,又掃了一眼那火炬般的靖安司大殿,掉轉馬頭匆匆離開。
他得趕快回去,把右骁衛的安防再查一遍。
黑煙與火焰繼續在夜空舞動着,長安其他街區仍舊歌舞升平,遊人如織,絲毫沒覺察到在這裡發生的一切,更不知道這一切意味着什麼。
聽到靖安司遇襲的消息,檀棋完全傻掉了。
她覺得這根本就是謠言,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可是靖安司啊!她不顧矜持,抓住那個士兵的甲衣,像吼一樣地追問到底怎麼回事。
可那個士兵根本沒機會靠近大殿,并不清楚細節。
他隻是打聽到似乎有人襲擊靖安司,放火焚燒,然後匆匆返回報信了。
“那公子呢?李司丞在哪裡?” “不,不清楚。
”士兵結結巴巴地回答。
檀棋深深吸入一口氣,一把推開士兵跑到坐騎前,連上馬石都顧不得踩,就這麼急匆匆地翻身上馬,一抖缰繩要走。
這時一個男人突然攔在馬前,用大手把辔頭死死扯住。
“你要去哪裡?”張小敬陰着臉喝道。
“回光德坊!靖安司遇襲你沒聽到嗎?”檀棋的聲音尖利,還帶着點哭腔。
張小敬臉色陰沉:“你現在回去沒有任何意義。
”檀棋叫道:“我又不歸你管!讓開!”她把缰繩又抖了抖,驅趕着馬匹要把張小敬撞開。
張小敬挺直了胸膛,擋在路上紋絲不動:“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檀棋氣壞了,這個人竟然無情無義到了這地步,真是半點心肝也沒有:“你是個死囚犯,靖安司與你無關!可我不能不管公子!”她呵斥馬匹,就要躍過去。
張小敬沒容她前進,獨眼兇光一現,雙手在兩側馬耳狠狠一捶。
馬匹猝然負痛,登時驚慌地開始尥蹶子,檀棋一個把握不住,生生摔下馬來。
檀棋被摔得頭昏眼花,伏在地上爬不起來。
張小敬踱步走近,卻沒伸手來扶,就這麼冷冷地俯瞰着她:“靖安司有李司丞在,如果連他都處理不了,你就算趕了回去,又能做些什麼呢?” 檀棋半支起身子,把臉轉過去,這個殘忍虐囚的劊子手,怎麼能理解人類的情感?張小敬看穿了她的心思,毫不留情地說道:“是,你很關心,你很憤怒,你很有人情味,可這些狗屁情緒,對局勢毫無用處!看我的口型——毫無他媽的用處。
” 這突如其來的粗口,讓檀棋臉色漲紅。
她正要反口,張小敬獨眼一瞪,用更大的聲音給她壓了回去:“你以為這是富家小姐的花間遊戲?說走就走。
錯了!這是戰争!戰争容不得任何感情用事!每個人都必須遵從命令,不折不扣!” 檀棋從來沒見過這人如此兇惡,她被這一頓呵斥吼得擡不起來頭。
“我也有好朋友在司裡,你以為我不擔心?你以為我不想立刻回去?但我們的任務,不是保衛靖安司!而是追查阙勒霍多的下落,保住這長安城!這件事沒解決,任務就得繼續。
” “先,先回去看一眼,再去找守捉郎……”檀棋還要試圖辯解。
“沒有那個時辰!兩個地方你隻能選一個。
你做出選擇,就得承擔代價。
”張小敬瞪了她一眼,轉過身去,走了幾步,冷冷甩過來一句,“你家公子同意你跟着我,是因為他相信,你能做到比伺候人更有價值的事情。
” 說完他抛下放聲哭泣的檀棋,走到波斯寺門口。
那個守捉郎被兩名士兵押住,就站在旁邊。
他神色憔悴,忐忑不安,不知接下來是吉是兇。
這附近沒有漏刻,不知時辰,但酉時恐怕已經快過了一半。
外頭的燈市已經漸入高潮,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光亮有增無減。
張小敬壓住焦慮,簡短道:“帶上這個人,我們出發。
” 于是士兵把刺客塞入一輛廂車,幾個士兵也坐了進去。
他在外面把布簾一拉,就看不到裡面了。
張小敬牽過自己的坐騎,上馬正準備離寺。
忽然一隻手在旁邊扯住了辔頭,馬匹受驚,嘶鳴一聲,前蹄高高揚起。
張小敬急忙夾腿縮腹,牢牢地粘在馬背上,這才沒掉下去。
他側頭一看,檀棋正站在馬前。
她的眼角還殘留着沒拭淨的淚痕,清麗的臉龐多了幾分憔悴,也多了幾分堅毅。
她松開辔頭,仰起下巴:“這下我們扯平了,走吧。
” 沒等張小敬搭話,她已經反身上馬,用一截細繩把自己的長發束在後面,再反绾于頭頂。
這樣在運動時,頭發便不會散亂脫下,尤其是檀棋的脖頸特别颀長,頭發高束,更顯出整個人飒爽幹練。
張小敬沒有做任何評論,一揮手,下令出發。
一隊人迅速離開波斯寺,從觀燈的如潮人群中擠出一條路,以最快的速度奔平康裡而去。
走了一會兒,這一隊人忽然在一處十字街前散開,分成兩隊朝着兩個方向而去。
很快有另外一個騎手從後頭趕過來,左右為難了半天,終于選定了右側,縱馬追過去。
他一氣追到義甯坊的坊門口,前方的隊伍忽然消失了。
他正要探頭尋找,忽然被左右數騎給圍住了。
張小敬從陰影裡走出來,定睛一看,他的表情,比這個中伏的人還要顯得意外:“伊斯執事?” “張都尉,别來無恙。
”伊斯挺直胸膛,在騾子上畫了個十字。
他剛才被張小敬罵得狗血淋頭,現在卻一點都不尴尬,反而似老友重逢。
一離開波斯寺,張小敬就發現後頭有尾巴。
他們設下一個圈
甘守誠對這個叛徒沒多少好感,可如今看到他慘狀如斯,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他索性俯身前探,直接開口發問: “崔尉,你覺得襲擊者是誰?” 半晌才傳來一個極其虛弱的聲音:“軍人,都是軍人……” 甘守誠心中一沉。
他一直在懷疑,這種精準狠辣的襲擊方式,不可能來自職業軍人之外的組織。
這下子,隻怕整個大唐軍界都要掀起波瀾了。
“能看出是哪兒的軍人嗎?”甘守誠追問。
崔器閉上眼睛,輕輕搖搖頭。
甘守誠一看他這狀況,隻好放棄詢問,心不在焉地寬慰了幾句。
這時崔器又開口道: “甘将軍……我不該來長安。
” “嗯?”甘守誠一怔。
“我到京城來,本以為能建功立業,可我不該來。
長安把我變成一個我曾經最鄙視的懦夫。
六郎啊,我想回隴山,想回隴山……” 崔器望着天花闆,喃喃念叨着,兩行淚水流下臉頰。
周圍的人默然不語。
他忽然拼盡全力,大吼了兩聲:“隴山崔器!隴山崔器!”然後叫聲戛然而止,呼吸也随之平息。
聞染默默地蹲下身子,用一塊汗巾擦拭崔器的遺容。
她不知道這人之前有什麼事迹,但在監牢前奮勇殺敵的身影,她是清清楚楚看在眼裡的。
姚汝能斜過頭來,目光裡有濃濃的悲哀,腦子裡想起張小敬的那句話:“在長安城,如果你不變成和它一樣的怪物,就會被它吞噬。
” 甘守誠站起身來,将左手橫在胸前,敲擊胸口三下。
這是軍中的袍澤之禮,旁邊的近衛們也齊刷刷随将軍行禮。
一個聲音在屋中響起:“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遙望隴山雲。
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 這詩詠的是戍邊之事,句子之間缭繞着一股悲怆思歸的情緒。
衆人轉頭看去,一個方臉挺鼻的年輕人斜靠在牆角,雙手抱臂,剛才的詩就是出自這人之口。
“這是你寫的?”甘守誠問。
岑參拱手道:“隻是有感而發,幾行散碎句子,尚不成篇章——在下仙州岑參。
” “詩不錯,隻是不合時宜。
盛世正隆,何必發這種悲怨之言。
”甘守誠随口評價了幾句,然後轉身出去了。
岑參在他背後大聲道:“将軍你覺得這盛世,真的隻需要逢迎頌贊之言嗎?五色使人盲,眼盲之人,可是看不到危機暗伏的。
” 甘守誠腳步停住了。
他不是被岑參的話所震驚——那種文人式的抱怨沒什麼新鮮的——而是從他的最後一句話聯想到了一個可怕的猜想。
那些人襲擊靖安司,随身攜帶火油,顯然是為了破壞而來,一達成目的立刻撤走。
這種舉動,不像複仇,更像是一種預防措施:靖安司是長安城的眼睛。
把眼睛挖掉,它就變成了一個盲人,敵人便可以為所欲為。
也就是說,突襲靖安司隻是計劃中的必要一環,襲擊者一定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标。
想通這一點的甘守誠,铠甲内襯立刻沁出了一層冷汗。
比靖安司更大的目标,在長安城可不算多。
他一念及此,根本無心在這裡多做停留,快步走出門去。
外頭還是一片亂哄哄的。
大火仍在繼續,絲毫沒有熄滅的征兆。
七八個不同衙門的人混雜在一處,大呼小叫,各行其是,根本沒人居中指揮,救援和滅火效率極差。
“若是沒有一個新長官,靖安司恐怕就完了。
”甘守誠心想。
他不喜歡靖安司,但必須得承認,靖安司在搜尋敵人上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個官署衙門都無法取代的。
它如果完蛋,對整個長安的安全都将是個極大的打擊。
一大塊雲枋頭燃燒着掉下來,砸中了一輛運送傷員的牛車,激起了一陣驚呼。
那車夫犯了個錯誤,把車停得離火災現場太近了。
幾個鋪兵正在纏綁擔架,準備擡人。
可他們的位置恰好擋住了坊前通道,後面的水囊送不過去,導緻前方撲火的士兵不得不後退,不小心踏壞了幾副擔架。
兩邊掀起一陣争吵。
這樣的事情,不斷在現場發生,嚴重拖延了救援的進度。
看到這一幕幕低級錯誤,甘守誠有點忍無可忍,上前一步,舉起了右手。
此時他是現場最高級别的官員,隻要振臂一呼,情況就能得到好轉。
可是甘守誠猶豫再三,又把手放下了。
一個禁軍将領接手城防指揮?不行,這太犯忌諱了,絕不能這麼做。
靖安司的後台是太子,來收拾殘局的人,必須得是東宮一系的才行。
嗯?等一等,這個可未必。
甘守誠的腦海裡忽然浮現出一個好主意。
他喚來一個騎兵,現場手書了一封信箋,讓他立刻直送中書省。
信的内容很簡單:靖安司被罹兵難,首腦殘破,恐有害于城治,提請中樞再簡賢良,重組司務。
他知道,李林甫觊觎靖安司的控制權很久了,隻是苦于無處下手。
這封信,可以送李相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份絕大的人情。
而且這個行為,官面上無可指摘。
我右骁衛将軍出于安全考慮,建議中書令選拔新官,接手靖安,堂堂正正,發乎公心,誰也不會說有越權幹政之嫌。
既賣了人情,又占了大義,還推動了靖安司複建,可謂一石三鳥。
至于眼前的混亂局面,就隻能再讓它混亂一陣了。
甘守誠帶着憾色,又掃了一眼那火炬般的靖安司大殿,掉轉馬頭匆匆離開。
他得趕快回去,把右骁衛的安防再查一遍。
黑煙與火焰繼續在夜空舞動着,長安其他街區仍舊歌舞升平,遊人如織,絲毫沒覺察到在這裡發生的一切,更不知道這一切意味着什麼。
聽到靖安司遇襲的消息,檀棋完全傻掉了。
她覺得這根本就是謠言,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可是靖安司啊!她不顧矜持,抓住那個士兵的甲衣,像吼一樣地追問到底怎麼回事。
可那個士兵根本沒機會靠近大殿,并不清楚細節。
他隻是打聽到似乎有人襲擊靖安司,放火焚燒,然後匆匆返回報信了。
“那公子呢?李司丞在哪裡?” “不,不清楚。
”士兵結結巴巴地回答。
檀棋深深吸入一口氣,一把推開士兵跑到坐騎前,連上馬石都顧不得踩,就這麼急匆匆地翻身上馬,一抖缰繩要走。
這時一個男人突然攔在馬前,用大手把辔頭死死扯住。
“你要去哪裡?”張小敬陰着臉喝道。
“回光德坊!靖安司遇襲你沒聽到嗎?”檀棋的聲音尖利,還帶着點哭腔。
張小敬臉色陰沉:“你現在回去沒有任何意義。
”檀棋叫道:“我又不歸你管!讓開!”她把缰繩又抖了抖,驅趕着馬匹要把張小敬撞開。
張小敬挺直了胸膛,擋在路上紋絲不動:“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檀棋氣壞了,這個人竟然無情無義到了這地步,真是半點心肝也沒有:“你是個死囚犯,靖安司與你無關!可我不能不管公子!”她呵斥馬匹,就要躍過去。
張小敬沒容她前進,獨眼兇光一現,雙手在兩側馬耳狠狠一捶。
馬匹猝然負痛,登時驚慌地開始尥蹶子,檀棋一個把握不住,生生摔下馬來。
檀棋被摔得頭昏眼花,伏在地上爬不起來。
張小敬踱步走近,卻沒伸手來扶,就這麼冷冷地俯瞰着她:“靖安司有李司丞在,如果連他都處理不了,你就算趕了回去,又能做些什麼呢?” 檀棋半支起身子,把臉轉過去,這個殘忍虐囚的劊子手,怎麼能理解人類的情感?張小敬看穿了她的心思,毫不留情地說道:“是,你很關心,你很憤怒,你很有人情味,可這些狗屁情緒,對局勢毫無用處!看我的口型——毫無他媽的用處。
” 這突如其來的粗口,讓檀棋臉色漲紅。
她正要反口,張小敬獨眼一瞪,用更大的聲音給她壓了回去:“你以為這是富家小姐的花間遊戲?說走就走。
錯了!這是戰争!戰争容不得任何感情用事!每個人都必須遵從命令,不折不扣!” 檀棋從來沒見過這人如此兇惡,她被這一頓呵斥吼得擡不起來頭。
“我也有好朋友在司裡,你以為我不擔心?你以為我不想立刻回去?但我們的任務,不是保衛靖安司!而是追查阙勒霍多的下落,保住這長安城!這件事沒解決,任務就得繼續。
” “先,先回去看一眼,再去找守捉郎……”檀棋還要試圖辯解。
“沒有那個時辰!兩個地方你隻能選一個。
你做出選擇,就得承擔代價。
”張小敬瞪了她一眼,轉過身去,走了幾步,冷冷甩過來一句,“你家公子同意你跟着我,是因為他相信,你能做到比伺候人更有價值的事情。
” 說完他抛下放聲哭泣的檀棋,走到波斯寺門口。
那個守捉郎被兩名士兵押住,就站在旁邊。
他神色憔悴,忐忑不安,不知接下來是吉是兇。
這附近沒有漏刻,不知時辰,但酉時恐怕已經快過了一半。
外頭的燈市已經漸入高潮,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光亮有增無減。
張小敬壓住焦慮,簡短道:“帶上這個人,我們出發。
” 于是士兵把刺客塞入一輛廂車,幾個士兵也坐了進去。
他在外面把布簾一拉,就看不到裡面了。
張小敬牽過自己的坐騎,上馬正準備離寺。
忽然一隻手在旁邊扯住了辔頭,馬匹受驚,嘶鳴一聲,前蹄高高揚起。
張小敬急忙夾腿縮腹,牢牢地粘在馬背上,這才沒掉下去。
他側頭一看,檀棋正站在馬前。
她的眼角還殘留着沒拭淨的淚痕,清麗的臉龐多了幾分憔悴,也多了幾分堅毅。
她松開辔頭,仰起下巴:“這下我們扯平了,走吧。
” 沒等張小敬搭話,她已經反身上馬,用一截細繩把自己的長發束在後面,再反绾于頭頂。
這樣在運動時,頭發便不會散亂脫下,尤其是檀棋的脖頸特别颀長,頭發高束,更顯出整個人飒爽幹練。
張小敬沒有做任何評論,一揮手,下令出發。
一隊人迅速離開波斯寺,從觀燈的如潮人群中擠出一條路,以最快的速度奔平康裡而去。
走了一會兒,這一隊人忽然在一處十字街前散開,分成兩隊朝着兩個方向而去。
很快有另外一個騎手從後頭趕過來,左右為難了半天,終于選定了右側,縱馬追過去。
他一氣追到義甯坊的坊門口,前方的隊伍忽然消失了。
他正要探頭尋找,忽然被左右數騎給圍住了。
張小敬從陰影裡走出來,定睛一看,他的表情,比這個中伏的人還要顯得意外:“伊斯執事?” “張都尉,别來無恙。
”伊斯挺直胸膛,在騾子上畫了個十字。
他剛才被張小敬罵得狗血淋頭,現在卻一點都不尴尬,反而似老友重逢。
一離開波斯寺,張小敬就發現後頭有尾巴。
他們設下一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