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四章 未初
關燈
小
中
大
曲江池内水道蜿蜒,樓宇林立,花卉周環,柳蔭四合,小徑穿插園林之間,一年四季都是極好的去處――無論是對遊人還是對逃遁者。
天寶三載元月十四日,未初。
長安,萬年縣,修政坊。
修政坊地處城郭東南角,離皇城、東西二市以及延壽、平康二坊等繁華之所很遠;但這裡毗鄰曲江池與芙蓉苑,遊宴賞景十分便當。
京城裡的達官貴人雖然多不居此,但都設法在這裡置辦幾套别院偏宅。
龍波或突厥人在這裡落腳,确實是個好選擇。
這個時節,這一帶宅邸住的人不多,不少宅邸都是空的,最适合藏身其中。
時辰緊迫,張小敬和姚汝能快馬加鞭,從平康坊一路向修政坊疾馳。
比起北邊擁擠密集的坊内建築,修政坊内的宅邸布局要稀疏不少,一條街上不過七八戶――但每一戶的占地要廣大得多,府門寬大,兩側的圍牆足有三十餘步長。
牆頭一水覆着碧鱗瓦,牆後遍布松竹藤蘿等綠植,疏朗相宜。
若是站遠點,還可看到院中拔起的幾棟高台亭閣,盡顯氣派。
根據瞳兒的供述,龍波每次帶她外出,都是到修政坊西南隅的橫巷邊第三間。
跟左鄰右舍相比,這處宅邸略顯寒碜,院牆的外皮剝落,瓦片殘缺不全,像是一排殘缺不堪的糟牙。
府門的獸環鏽蝕,上方未懸任何門匾,表明此宅暫時無主。
靖安司已經調閱過房契,這處宅子的房主是個姓靳的揚州富商,但已數年不曾露面,不知是死了還是忘了,這裡一直荒廢無人,連個灑掃的蒼頭都沒雇過。
突厥人選這裡作為萬全宅,真是合适得很。
張小敬一直認為,突厥人一定在長安城有不止一處萬全宅,否則沒法開展大的行動。
反推回去,隻要找到萬全宅,說不定就能順藤摸瓜,找到突厥人。
從外面望過去,這座空宅并無任何異狀。
不過張小敬知道修政坊這裡的建築,最寒酸的也有五六進深,裡面什麼情況,須得潛入才能知悉。
他先檢查了一下寸弩弦箭,紮緊褲腳和袖口,然後把佩刀的刀鞘取掉,對姚汝能道:“内中情況不明,我先進去看看。
你守在門口,跟望樓保持聯絡。
” “隻一個人?”姚汝能驚訝道。
張小敬淡淡道:“我現在可不敢把後背交給你。
” 姚汝能嘴角一抽,垂下頭,默默地後退了幾步。
經過平康坊的那一場争論,兩個人的關系有些微妙。
姚汝能剛才已通過望樓上報靖安司,彙報了張小敬的卑劣行為。
結果靖安司的回複卻把他訓斥了一頓,區區一個暗樁,根本沒法和整個長安的安危相比,警告他不得再幹擾張都尉辦事,也不要用望樓來傳遞這些無關小事。
姚汝能固執地認為,張小敬一定有自己的小算盤,隻是上級被蒙蔽了不知道而已。
現在他要求一個人進宅子,會不會是想要潛逃?可如果他有心逃跑,剛才打暈自己就走了,何必等到現在? 他站在原地心亂如麻,不知道是該跟過去監視,還是服從命令原地接應。
沒等姚汝能做出決定,那邊張小敬把障刀咬在嘴裡,距圍牆站開十幾步,突然助跑加速,一躍而起攀住邊緣,靈巧地翻過院牆。
如果這裡藏着突厥人的話,府門和幾個角門上肯定會做手腳,翻牆是最好的選擇。
他一落地,先蹲在灌木中觀察了一下,然後謹慎地往裡走去。
這處宅院布局并無新奇之處,過了照壁即是一處平檐中堂,與東西兩個廂房有回廊繞接。
回廊曲折蜿蜒,恰好圍成一處空庭,可惜中間擱着的幾個花架子蒙塵已久,瓦盆荒棄。
牆角土中還有數叢牡丹,正月不是花期,隻有光秃秃的枝幹伸展,恐怕也沒人侍弄。
那條回廊繞到正堂後頭,深入一片松林,林木掩映之間,似有一座二層木閣。
張小敬在廊坊下藏好身形,探出頭去觀察了約莫半炷香時間,似乎庭院裡并沒什麼動靜,心裡略有失望。
他本也隻是揣測這裡或是突厥人的萬全宅,倘若揣測落空,手裡便沒什麼可用的線索了,整個策略都要從頭來過。
他決定再往裡走走看,便踏上回廊,向前挪動。
忽然張小敬聳聳鼻子,聞到一股極細微的脂粉香氣――可見剛剛有女人經過,而且時辰絕不會長。
瞳兒早被拘押,肯定不是她,那麼會是誰在這裡?張小敬又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回廊的木地闆上蹭了蹭,指肚上沾了些青白色的粉塵。
這不是灰塵,而是石屑。
府内并無類似材質,應該是外人走進來鞋底帶入的。
毫無疑問,這裡一定有人來過。
既然不在前堂,難道是藏身在後頭的二層木閣裡? 張小敬正要起身,突然感覺頭頂生風。
他反應極快,就地朝前一滾,既避過鋒芒,又調整了姿态,回肘就是一箭。
隻聽噗的一聲,傳來弩箭射入肉體的聲音。
張小敬左腿猛地一彈,反向撲了過去,那邊一個人已經歪斜着倒地,他用如鉗右手死死捏住對方下颌,不讓他發出聲音,左手迅速丢開寸弩,拔出障刀狠狠地捅進小腹,反複捅了三次,每次都不忘将刀把扭轉一下。
對方軟軟地癱倒在地,氣絕身亡。
張小敬這才有空觀察此人相貌,也是個突厥人,身上穿的卻是将作監的号坎。
這條回廊一側開有直棂月窗,擋住了一半視線。
剛才這個突厥人估計在窗後的樹叢裡解手,所以張小敬沒有看到。
剛才真是險到毫颠,倘若張小敬反應慢上一毫,就要被這突厥人一刀劈開頭顱。
若是突厥人不貪功偷襲,而是先發聲向同伴示警,接下來張小敬隻怕也會陷入圍殺之局。
隻派了一個人在前堂遊動巡邏,而不是安排一明一暗兩個哨位,看來對方的人手也不會太多。
張小敬幾乎可以确定,敵人就在後面那個二層樓閣裡。
總算逮着你們的狼尾巴了,張小敬興奮地想。
他現在可以退走,讓姚汝能通知靖安司,崔器的旅贲軍在兩刻之内就會抵達。
可張小敬對那股香味有些在意,他決定再往前探一探。
中堂之後的二層閣樓名曰“築心”,從外面看,應該是個賞樓的結構――底層是個大開間,用于宴請,中有竹階引至二層,分了數個房間,當是休憩或私談之處。
樓頂還有高亭,可以舉目遠眺曲江。
張小敬觀察了一陣,窗邊看不到人影,這些家夥很謹慎。
他決定暫時退開,這樓閣内部結構複雜,空間狹窄,貿然進去太危險了。
可正當他要悄悄離開時,在二層的某個房間裡忽然傳來一聲女子尖叫。
張小敬一聽這熟悉的聲音,兩道蠶眉擰成一團。
他略作猶豫,當即端平寸弩,沿一層窗下朝正門摸去。
走到正門口之後,他背靠牆邊,側身對準門口,将一塊庭院裡撿的花石朝反方向丢去。
不出所料,閣樓正廳裡的人聽到聲音,開門來查看,張小敬在門旁猛一推門,重重撞在他的後腦勺,然後胳膊狠狠勒了上去。
那家夥的脖子猝然被夾,拼命掙紮,右腿一下子踢翻了旁邊的一個花盆架子。
一個細紋瓦盆落在地上,嘩啦一聲摔成無數碎片,響徹整個庭院。
張小敬反手一扭,拗斷對方脖子。
可是他想悄悄潛入的圖謀,也就此破産。
二層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塵土飛速從天花闆上灑落,還伴随着突厥語的大聲呼喊。
事情既已至此,張小敬也顧不得懊悔,他拿起寸弩,踏上竹階往上沖。
第一個沖下來的人,被他一箭撂倒,滾落下來。
張小敬抓緊這個機會,一口氣沖到二樓,鑽入正對樓梯的一扇齊楚繡屏風後頭。
對方的突厥人也有手弩,咻咻咻地亂射了一通,把屏風紮成了篩子。
張小敬故意沒有還擊,趁一個人提刀向前之時,迅速一箭,正中膝蓋。
其他人把慘呼的同伴拖回去,一時不敢靠近。
于是雙方各自尋找掩體,分據走廊兩頭對射。
小閣裡一時間弩箭橫飛,如暴風吹入。
入城禁攜箭弩,所以這些突厥人的弩都是私裝的,無論是射速還是準頭,都不及軍中制式威力強大。
張小敬以一弩之力,居然能壓制得對方三個人三張弩擡不起頭來。
張小敬的問題是,攜帶的弩箭快要用光了。
他猜測對方至少還有四個人,都龜縮在二樓房間裡不肯出來,心下暗暗有些焦慮。
“靖安司辦事!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張小敬把最後一支弩箭放入弩槽,大聲用突厥語喊道。
走廊裡的射擊暫時停止,随即傳來一陣拖動什麼的咯吱咯吱聲。
一個聲音喊道:“對面的人放下武器,否則王忠嗣的女兒就得死!” 王忠嗣?張小敬一聽這名字,動作一僵。
他可是這次大唐對突厥用兵的核心人物,突厥人居然把他的女兒給綁來了? 他從拐角探出半個頭去,看到一個身材魁梧的突厥狼衛站在走廊正中,把一個五花大綁的女子扯在身前,一手捏住她的脖頸,另外有一把尖刀橫在她咽喉處。
可惜方向逆光,看不清兩人的面貌。
“我數三下,如果你再不丢開,她就要見血了。
”麻格兒同時用力把刀刃壓向女子細嫩的脖頸。
女子雲鬓散亂,嘴裡被布條塞住,隻能發出嗚嗚的哀鳴。
一聽到這聲音,張小敬獨眼裡閃過一絲驚疑。
這不是王忠嗣女兒的聲音,更像
天寶三載元月十四日,未初。
長安,萬年縣,修政坊。
修政坊地處城郭東南角,離皇城、東西二市以及延壽、平康二坊等繁華之所很遠;但這裡毗鄰曲江池與芙蓉苑,遊宴賞景十分便當。
京城裡的達官貴人雖然多不居此,但都設法在這裡置辦幾套别院偏宅。
龍波或突厥人在這裡落腳,确實是個好選擇。
這個時節,這一帶宅邸住的人不多,不少宅邸都是空的,最适合藏身其中。
時辰緊迫,張小敬和姚汝能快馬加鞭,從平康坊一路向修政坊疾馳。
比起北邊擁擠密集的坊内建築,修政坊内的宅邸布局要稀疏不少,一條街上不過七八戶――但每一戶的占地要廣大得多,府門寬大,兩側的圍牆足有三十餘步長。
牆頭一水覆着碧鱗瓦,牆後遍布松竹藤蘿等綠植,疏朗相宜。
若是站遠點,還可看到院中拔起的幾棟高台亭閣,盡顯氣派。
根據瞳兒的供述,龍波每次帶她外出,都是到修政坊西南隅的橫巷邊第三間。
跟左鄰右舍相比,這處宅邸略顯寒碜,院牆的外皮剝落,瓦片殘缺不全,像是一排殘缺不堪的糟牙。
府門的獸環鏽蝕,上方未懸任何門匾,表明此宅暫時無主。
靖安司已經調閱過房契,這處宅子的房主是個姓靳的揚州富商,但已數年不曾露面,不知是死了還是忘了,這裡一直荒廢無人,連個灑掃的蒼頭都沒雇過。
突厥人選這裡作為萬全宅,真是合适得很。
張小敬一直認為,突厥人一定在長安城有不止一處萬全宅,否則沒法開展大的行動。
反推回去,隻要找到萬全宅,說不定就能順藤摸瓜,找到突厥人。
從外面望過去,這座空宅并無任何異狀。
不過張小敬知道修政坊這裡的建築,最寒酸的也有五六進深,裡面什麼情況,須得潛入才能知悉。
他先檢查了一下寸弩弦箭,紮緊褲腳和袖口,然後把佩刀的刀鞘取掉,對姚汝能道:“内中情況不明,我先進去看看。
你守在門口,跟望樓保持聯絡。
” “隻一個人?”姚汝能驚訝道。
張小敬淡淡道:“我現在可不敢把後背交給你。
” 姚汝能嘴角一抽,垂下頭,默默地後退了幾步。
經過平康坊的那一場争論,兩個人的關系有些微妙。
姚汝能剛才已通過望樓上報靖安司,彙報了張小敬的卑劣行為。
結果靖安司的回複卻把他訓斥了一頓,區區一個暗樁,根本沒法和整個長安的安危相比,警告他不得再幹擾張都尉辦事,也不要用望樓來傳遞這些無關小事。
姚汝能固執地認為,張小敬一定有自己的小算盤,隻是上級被蒙蔽了不知道而已。
現在他要求一個人進宅子,會不會是想要潛逃?可如果他有心逃跑,剛才打暈自己就走了,何必等到現在? 他站在原地心亂如麻,不知道是該跟過去監視,還是服從命令原地接應。
沒等姚汝能做出決定,那邊張小敬把障刀咬在嘴裡,距圍牆站開十幾步,突然助跑加速,一躍而起攀住邊緣,靈巧地翻過院牆。
如果這裡藏着突厥人的話,府門和幾個角門上肯定會做手腳,翻牆是最好的選擇。
他一落地,先蹲在灌木中觀察了一下,然後謹慎地往裡走去。
這處宅院布局并無新奇之處,過了照壁即是一處平檐中堂,與東西兩個廂房有回廊繞接。
回廊曲折蜿蜒,恰好圍成一處空庭,可惜中間擱着的幾個花架子蒙塵已久,瓦盆荒棄。
牆角土中還有數叢牡丹,正月不是花期,隻有光秃秃的枝幹伸展,恐怕也沒人侍弄。
那條回廊繞到正堂後頭,深入一片松林,林木掩映之間,似有一座二層木閣。
張小敬在廊坊下藏好身形,探出頭去觀察了約莫半炷香時間,似乎庭院裡并沒什麼動靜,心裡略有失望。
他本也隻是揣測這裡或是突厥人的萬全宅,倘若揣測落空,手裡便沒什麼可用的線索了,整個策略都要從頭來過。
他決定再往裡走走看,便踏上回廊,向前挪動。
忽然張小敬聳聳鼻子,聞到一股極細微的脂粉香氣――可見剛剛有女人經過,而且時辰絕不會長。
瞳兒早被拘押,肯定不是她,那麼會是誰在這裡?張小敬又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回廊的木地闆上蹭了蹭,指肚上沾了些青白色的粉塵。
這不是灰塵,而是石屑。
府内并無類似材質,應該是外人走進來鞋底帶入的。
毫無疑問,這裡一定有人來過。
既然不在前堂,難道是藏身在後頭的二層木閣裡? 張小敬正要起身,突然感覺頭頂生風。
他反應極快,就地朝前一滾,既避過鋒芒,又調整了姿态,回肘就是一箭。
隻聽噗的一聲,傳來弩箭射入肉體的聲音。
張小敬左腿猛地一彈,反向撲了過去,那邊一個人已經歪斜着倒地,他用如鉗右手死死捏住對方下颌,不讓他發出聲音,左手迅速丢開寸弩,拔出障刀狠狠地捅進小腹,反複捅了三次,每次都不忘将刀把扭轉一下。
對方軟軟地癱倒在地,氣絕身亡。
張小敬這才有空觀察此人相貌,也是個突厥人,身上穿的卻是将作監的号坎。
這條回廊一側開有直棂月窗,擋住了一半視線。
剛才這個突厥人估計在窗後的樹叢裡解手,所以張小敬沒有看到。
剛才真是險到毫颠,倘若張小敬反應慢上一毫,就要被這突厥人一刀劈開頭顱。
若是突厥人不貪功偷襲,而是先發聲向同伴示警,接下來張小敬隻怕也會陷入圍殺之局。
隻派了一個人在前堂遊動巡邏,而不是安排一明一暗兩個哨位,看來對方的人手也不會太多。
張小敬幾乎可以确定,敵人就在後面那個二層樓閣裡。
總算逮着你們的狼尾巴了,張小敬興奮地想。
他現在可以退走,讓姚汝能通知靖安司,崔器的旅贲軍在兩刻之内就會抵達。
可張小敬對那股香味有些在意,他決定再往前探一探。
中堂之後的二層閣樓名曰“築心”,從外面看,應該是個賞樓的結構――底層是個大開間,用于宴請,中有竹階引至二層,分了數個房間,當是休憩或私談之處。
樓頂還有高亭,可以舉目遠眺曲江。
張小敬觀察了一陣,窗邊看不到人影,這些家夥很謹慎。
他決定暫時退開,這樓閣内部結構複雜,空間狹窄,貿然進去太危險了。
可正當他要悄悄離開時,在二層的某個房間裡忽然傳來一聲女子尖叫。
張小敬一聽這熟悉的聲音,兩道蠶眉擰成一團。
他略作猶豫,當即端平寸弩,沿一層窗下朝正門摸去。
走到正門口之後,他背靠牆邊,側身對準門口,将一塊庭院裡撿的花石朝反方向丢去。
不出所料,閣樓正廳裡的人聽到聲音,開門來查看,張小敬在門旁猛一推門,重重撞在他的後腦勺,然後胳膊狠狠勒了上去。
那家夥的脖子猝然被夾,拼命掙紮,右腿一下子踢翻了旁邊的一個花盆架子。
一個細紋瓦盆落在地上,嘩啦一聲摔成無數碎片,響徹整個庭院。
張小敬反手一扭,拗斷對方脖子。
可是他想悄悄潛入的圖謀,也就此破産。
二層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塵土飛速從天花闆上灑落,還伴随着突厥語的大聲呼喊。
事情既已至此,張小敬也顧不得懊悔,他拿起寸弩,踏上竹階往上沖。
第一個沖下來的人,被他一箭撂倒,滾落下來。
張小敬抓緊這個機會,一口氣沖到二樓,鑽入正對樓梯的一扇齊楚繡屏風後頭。
對方的突厥人也有手弩,咻咻咻地亂射了一通,把屏風紮成了篩子。
張小敬故意沒有還擊,趁一個人提刀向前之時,迅速一箭,正中膝蓋。
其他人把慘呼的同伴拖回去,一時不敢靠近。
于是雙方各自尋找掩體,分據走廊兩頭對射。
小閣裡一時間弩箭橫飛,如暴風吹入。
入城禁攜箭弩,所以這些突厥人的弩都是私裝的,無論是射速還是準頭,都不及軍中制式威力強大。
張小敬以一弩之力,居然能壓制得對方三個人三張弩擡不起頭來。
張小敬的問題是,攜帶的弩箭快要用光了。
他猜測對方至少還有四個人,都龜縮在二樓房間裡不肯出來,心下暗暗有些焦慮。
“靖安司辦事!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張小敬把最後一支弩箭放入弩槽,大聲用突厥語喊道。
走廊裡的射擊暫時停止,随即傳來一陣拖動什麼的咯吱咯吱聲。
一個聲音喊道:“對面的人放下武器,否則王忠嗣的女兒就得死!” 王忠嗣?張小敬一聽這名字,動作一僵。
他可是這次大唐對突厥用兵的核心人物,突厥人居然把他的女兒給綁來了? 他從拐角探出半個頭去,看到一個身材魁梧的突厥狼衛站在走廊正中,把一個五花大綁的女子扯在身前,一手捏住她的脖頸,另外有一把尖刀橫在她咽喉處。
可惜方向逆光,看不清兩人的面貌。
“我數三下,如果你再不丢開,她就要見血了。
”麻格兒同時用力把刀刃壓向女子細嫩的脖頸。
女子雲鬓散亂,嘴裡被布條塞住,隻能發出嗚嗚的哀鳴。
一聽到這聲音,張小敬獨眼裡閃過一絲驚疑。
這不是王忠嗣女兒的聲音,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