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蚊量級革命
關燈
小
中
大
那幾名瑪雅少女以外空無一人,鹦鹉王顯然攜帶着一些水果逃進了密林,從此再也沒有人看過這位三日國王的蹤影。
議會軍和群衆們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将近半個村子的人都參與了這次革命行動。
鹦鹉王的統治僅僅隻持續了三日,就被議會軍推翻,壓迫人民的三日王政時期就此結束,從此奧烏部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伊口關盤腿坐在自己的監獄裡,悠然地啃着番茄,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隻是劇本還沒有演完。
推翻鹦鹉王的當天,整個奧烏村的人都很高興,他們通宵慶祝,唱歌、跳舞、大吃大喝,以及亂交。
一位具有詩人氣質的村民建議用水果的名字來代替每一個月份,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并為此有重新開始慶祝。
整個狂歡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奧烏芒果月一日的清晨。
奧烏芒果月一日下午,首相将所有議會軍的成員叫醒召集到了一塊,宣布召開奧烏新議會的第一個會議。
伊口關充分考慮到了瑪雅人的特點,他讓首相少提及政治原則,多提及水果的分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長老們已經全部死了,首相提議在正式的議會組建前,由他本人來擔任代議長,全權負責村子裡的一切事務。
這得到了全體與會者的贊同。
緊接着,首相又提議把代議長的任職改為終身制,并且希望議員的遴選工作交給他一個人來負責。
這讓議會軍中的原教旨派感到十分不滿,這些原教旨派由前兩天幸存的三名籃球隊派系成員組成,他們當初擁戴首相最為出力,現在卻被甩在了一旁。
原教旨派表明他們很極端,但誰也說不清楚他們到底屬于哪一種思想的原教旨,或許隻是單純因為這名字在瑪雅文中發音比較好聽。
無論如何,原教旨派的反對聲音得到了水果派的支持,很快形成了一股很強大的聲勢。
後者屬于在議會軍勝利後迅速出現的派系,主要由被鹦鹉王搶走了水果的村民組成,人數很多,嗓門也足夠大。
首相或代議長面對這種窘境,不得不再次去請教伊口關。
再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以後,代議長高興地離開了,并派了足足四名衛兵這是議會軍正規兵力的三分之一強把守,不準任何人靠近。
芒果月二日,經過了整整一晚上的争吵,代議長宣布接受原教旨派的提案,允許議會軍中的各個派别分别組黨,參加新議會的選舉工作。
他僅僅對這一提案進行了一個小小的修整:隻有三個人以上才能組建政黨。
這一條例立刻導緻了議會軍的分化,原教旨派和水果派不再成為聯盟,他們各自忙于組建自己的黨派;屬于其他派别和無派中立人士也熱衷于此,有些小黨剛剛好夠三個人,而剩下那些既找不到組織又湊不夠人自立政黨的人,就被代議長暗中拉攏過來了。
當芒果月二日的夕陽落入群山之後,奧烏村出現了大約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黨派,他們最少的隻有三人,比如奧烏-我的家園黨(原原教旨派系);水果派的勢力最為龐大,有十六個人,但是許多成員偏好不同,青年人喜歡椰子,而牙口不好的老念人更喜歡芒果,終于椰子派宣布因為飲食理念不合而出走,自行成立了椰子青年黨,和保守的水果黨分庭抗禮。
而代議長通過暗中拉攏和輿論攻勢,使得自己的首相黨一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足足有十五個人之多。
黨派建立以後,随即産生的問題就是選舉。
擁有黨員身份的奧烏村民一共有一百二十個,這樣自由選民隻剩下八十個,其中還有七個是嬰兒。
代議長建議說"要不咱們索性不選了罷,大家都算自動進入議會好不好?反正我們也是大多數。
"這個建議得到了絕大多數黨派的贊成。
于是在芒果月二日的晚上,占奧烏部落總人口百分之六十的奧烏議會正式成立了。
成立之後,代議長又連夜去拜會了伊口關。
這一次,伊口關用嚴厲的口氣警告他說:"每一個革命組織都會有敵人混進來,把他們除掉是當務之急。
" "如果沒有呢"代議長謹慎地問。
"那就制造幾個出來。
"伊口關淡淡地說。
議會軍和群衆們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将近半個村子的人都參與了這次革命行動。
鹦鹉王的統治僅僅隻持續了三日,就被議會軍推翻,壓迫人民的三日王政時期就此結束,從此奧烏部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伊口關盤腿坐在自己的監獄裡,悠然地啃着番茄,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隻是劇本還沒有演完。
推翻鹦鹉王的當天,整個奧烏村的人都很高興,他們通宵慶祝,唱歌、跳舞、大吃大喝,以及亂交。
一位具有詩人氣質的村民建議用水果的名字來代替每一個月份,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并為此有重新開始慶祝。
整個狂歡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奧烏芒果月一日的清晨。
奧烏芒果月一日下午,首相将所有議會軍的成員叫醒召集到了一塊,宣布召開奧烏新議會的第一個會議。
伊口關充分考慮到了瑪雅人的特點,他讓首相少提及政治原則,多提及水果的分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長老們已經全部死了,首相提議在正式的議會組建前,由他本人來擔任代議長,全權負責村子裡的一切事務。
這得到了全體與會者的贊同。
緊接着,首相又提議把代議長的任職改為終身制,并且希望議員的遴選工作交給他一個人來負責。
這讓議會軍中的原教旨派感到十分不滿,這些原教旨派由前兩天幸存的三名籃球隊派系成員組成,他們當初擁戴首相最為出力,現在卻被甩在了一旁。
原教旨派表明他們很極端,但誰也說不清楚他們到底屬于哪一種思想的原教旨,或許隻是單純因為這名字在瑪雅文中發音比較好聽。
無論如何,原教旨派的反對聲音得到了水果派的支持,很快形成了一股很強大的聲勢。
後者屬于在議會軍勝利後迅速出現的派系,主要由被鹦鹉王搶走了水果的村民組成,人數很多,嗓門也足夠大。
首相或代議長面對這種窘境,不得不再次去請教伊口關。
再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以後,代議長高興地離開了,并派了足足四名衛兵這是議會軍正規兵力的三分之一強把守,不準任何人靠近。
芒果月二日,經過了整整一晚上的争吵,代議長宣布接受原教旨派的提案,允許議會軍中的各個派别分别組黨,參加新議會的選舉工作。
他僅僅對這一提案進行了一個小小的修整:隻有三個人以上才能組建政黨。
這一條例立刻導緻了議會軍的分化,原教旨派和水果派不再成為聯盟,他們各自忙于組建自己的黨派;屬于其他派别和無派中立人士也熱衷于此,有些小黨剛剛好夠三個人,而剩下那些既找不到組織又湊不夠人自立政黨的人,就被代議長暗中拉攏過來了。
當芒果月二日的夕陽落入群山之後,奧烏村出現了大約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黨派,他們最少的隻有三人,比如奧烏-我的家園黨(原原教旨派系);水果派的勢力最為龐大,有十六個人,但是許多成員偏好不同,青年人喜歡椰子,而牙口不好的老念人更喜歡芒果,終于椰子派宣布因為飲食理念不合而出走,自行成立了椰子青年黨,和保守的水果黨分庭抗禮。
而代議長通過暗中拉攏和輿論攻勢,使得自己的首相黨一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足足有十五個人之多。
黨派建立以後,随即産生的問題就是選舉。
擁有黨員身份的奧烏村民一共有一百二十個,這樣自由選民隻剩下八十個,其中還有七個是嬰兒。
代議長建議說"要不咱們索性不選了罷,大家都算自動進入議會好不好?反正我們也是大多數。
"這個建議得到了絕大多數黨派的贊成。
于是在芒果月二日的晚上,占奧烏部落總人口百分之六十的奧烏議會正式成立了。
成立之後,代議長又連夜去拜會了伊口關。
這一次,伊口關用嚴厲的口氣警告他說:"每一個革命組織都會有敵人混進來,把他們除掉是當務之急。
" "如果沒有呢"代議長謹慎地問。
"那就制造幾個出來。
"伊口關淡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