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不見

關燈
驚變陡升,衆人尚未反應之時,秋長風一刀回斬,一人竟迎鋒而上,擊飛了秋長風。

     衆人見狀,心頭大跳,實在難以相信天底下還有這般身手之人,居然能一招之間就将秋長風擊敗。

     秋長風跌落,那人卻不收手,縱身一躍就如雲帆滄海般到了秋長風面前…… 孟賢脫離險境,心頭狂喜,一見那人的身手舉止,便高喊道:“鄭大人在此,秋長風你還不認命?” 雲夢公主見狀,蓦地一陣心疼,疾聲喊道:“住手!”這半晚的工夫,軍營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根本無從反應,隻以為其中必有誤會,因此不想讓秋長風命喪當場。

     二人喊聲交錯時,那人已到了秋長風面前,五指一張,就要将秋長風拿下。

     秋長風一路奔波,連番惡戰,本來隻是憑着無上的毅力才能裝作若無其事地來救葉雨荷。

    此刻一口鮮血吐出,内毒外傷陡然發作,渾身疲憊欲死,看來動彈都難,他眼中也露出絕望之意,因為他已認出來人是誰…… 鄭和!擊傷他的人竟然是鄭和! 如今大明天下,最深不可測的有兩個人物,一個是姚廣孝,另外一個就是鄭和。

    姚廣孝的神秘,在于沒人能猜到姚廣孝想什麼,但鄭和的神秘卻在于沒有人知道他還能做什麼。

     這天底下,幾乎少有鄭和不能做的事情。

     鄭和雖是個太監,但自從跟随朱棣以後,他就展現出了極為傑出的才能。

    他能航海、能外交、能領軍、可治國。

    他精琴棋書畫,懂天文地志,涉獵之廣,就算朝廷的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那些人見到他,都是自愧三分,不敢在鄭和面前矜口自誇。

     可鄭和又是個很低調的人,素來不以這方面才華自矜,這些年來隻專注航海。

    鄭和很少出手,但很多人都知道,鄭和不但是個高手,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

     當年鄭和路過錫蘭,被當地國主亞烈苦奈兒欺騙,遭重兵圍困,鄭和不但憑身邊千餘官兵攻下了錫蘭的國都,甚至孤膽入宮,在重重埋伏下,輕易地拿下國主亞烈苦奈兒。

     若非有驚天的膽量、驚人的身手,焉能如此? 如今鄭和甫一出手,就扭轉局面,擊傷秋長風,果然藝高絕頂,不負盛名。

    可他不是去伏牛山剿滅倭寇了嗎,怎麼會在此出現? 所有人甚至來不及困惑,隻感覺秋長風再難閃開鄭和那如怒海雄鷹般的一抓…… 就在這時,哧的一聲響,有道長長的電光劃破蒼穹,倏然向鄭和擊下。

     衆人一驚,蓦地發現那不是電光,而是劍光——劍是葉雨荷的劍。

     葉雨荷出劍,葉雨荷竟然向鄭和出劍! 這一劍如閃電橫空、驚魂動魄。

    那劍雖不過是從孔正手中奪來的,遠遜于純鈞,但此刻光華大盛,還勝過純鈞。

     隻因劍身中注入了使劍之人的熱血激蕩。

     葉雨荷不管鄭和多大的名頭、多高的武功,隻知道秋長風遇險——為她而遇險,若不是因為來救她,秋長風如何會陷入絕境?因此她必須出劍,她必須為秋長風抵擋危險,無論前方是火海,還是刀山。

     這一劍的光輝,鄭和似乎也不敢正撄其鋒,本是挂雲帆、濟滄海般的身形蓦地一閃,如怒濤中的輕舟一樣流離難定。

     劍刺空。

     可劍未刺老時,葉雨荷就已變劍,一刺五劍,如梅花五展。

    劍如梅、劍似雪,少了幾分芳梅的潔白清香,卻多了幾分白雪的冷酷冰寒。

     她也沒想到自己能使出這般劍法,可她知道鄭和的武功深不可測,并不覺得自己可以刺殺了鄭和。

     她隻希望能攔鄭和一攔,希望秋長風能借機逃遁。

     這般鋒芒,在場衆人雖在旁側,但也感覺到了殺氣凜然。

    可鄭和竟不再躲,他右手五指才一回縮,陡然探出,竟從那繁星點點中抓了過去。

     隻一抓,繁星盡滅。

    第二抓,就到了葉雨荷的喉間。

    衆人看得心馳目眩,從未想到世間竟有如此利落高明的身手。

    鄭和的第一抓,竟然扭斷了葉雨荷的長劍劍尖,他出手之快,判斷之準,出手之強悍,簡直壓過驚雷、快過閃電。

     葉雨荷長劍鋒銳陡失,隻感覺寒氣森然到了咽喉近處。

    臨死關頭,她不再反抗,隻扭頭向秋長風望去,隻想再看他一眼。

     雪停,風凝。

    葉雨荷甚至感覺到那五指的指甲就要劃破她喉管時,那隻手突然縮了回去。

     衆人一愣,才聽到秋長風的喝聲從風中虛弱地傳來:“住手!” 鄭和收手,雪中孤立,斜睨着秋長風,突然冷冷地道:“秋長風,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方才如怒海狂濤、勢不可擋,但一收手,又恢複了平和之态,泯然衆人。

     鄭和不得不收手。

    因為他已看到,秋長風的單刀就放在雲夢公主的脖頸之處。

    他若一抓下去,隻怕秋長風一刀也砍了下去。

     葉雨荷為秋長風争取了片刻的時間,而秋長風利用這一閃即逝的時機做了一件事。

    他滾到了一旁,一刀制住了雲夢公主。

     秋長風一刀制住雲夢公主,甚至不用發聲,鄭和就已發覺,因此住手。

    秋長風顯然自知不敵,但他的判斷神準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