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背叛
關燈
小
中
大
:“因此,我從刺客身上得到些線索,暫時也不想告訴紀指揮使。
這個盒子是從刺客身上得到的,很是關鍵,如果……我能呈給聖上,聖上英明,說不定會發現什麼,對破解眼下的迷局可能會有幫助。
” 雲夢公主喜上眉梢,忍不住地呼道:“真的?那我們還等什麼?”她一把拉住了葉雨荷道:“走,我帶你去見父皇。
”她欣喜之下,也沒興趣研究來騎是哪方的勢力,更沒有留意葉雨荷的手像冰雪一樣的冷。
紀綱現在卻是沒空理會雲夢公主的閑事,滿是戒備地望着前方,又過了片刻,黑暗中顯現出來騎的行蹤,紀綱望到,臉上蓦地現出了驚駭莫名的表情! “一切都準備好了吧?”漢王已然穿戴整齊。
他雖斷了手,但仍然像鐵打的一樣立在地上,和标槍一樣的挺直。
不過,他神色間畢竟還有幾分遲疑之意。
營帳内,谷雨還在,霜降卻不知道去哪裡了。
谷雨聽了漢王的話,慎重地道:“漢王,計劃完全按照預期的行事,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美中不足的就是……”望了漢王的斷腕一眼,欲言又止。
漢王立在那裡,眉頭皺出個“川”字,也看了斷腕處一眼,半晌才道:“按照我們和如瑤明月的約定,他們不該這麼出手的。
” 話一出石破天驚,帳内靜寂如死。
漢王說出“如瑤明月”四個字的時候,眉頭跳了下,但和提及早上吃飯了沒有一樣尋常。
秋長風若在這裡,肯定在瞬間就會明白很多的事情。
漢王和如瑤明月有約定?漢王竟然和如瑤明月有約定! 漢王有問題!這本來就是一場戲——演給所有人看的一場戲。
秋長風想到這裡的時候,正向着漢王軍營的方向狂奔不休。
他渾身是血,臉色蒼白得沒有一分血色,心中更焦灼得如同火燒一樣。
他終于想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如瑤明月為何說葉雨荷會死?她為何要不惜代價地行刺漢王?她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如瑤明月、伊賀火騰等人出面行刺漢王,看似詭異難言,時間安排的又是極為巧妙,讓人頭暈目眩,但事情實在太過于巧合。
漢王為何會請戲班,如瑤明月為何恰巧就在戲班?甯王受驚吓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營外,如瑤明月行刺漢王,是真要殺漢王,還是給所有人看的一出戲? 如果這是一出戲,這出戲的目的何在? 太過巧合的,往往都是刻意安排的。
能精準地安排所有事情的人,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漢王。
漢王有問題,漢王是在演戲?漢王的目的是什麼?漢王受傷,朱棣肯定會來看望…… 難道說,如瑤明月行刺漢王的目的,不過是想吸引朱棣前來?! 一想到這裡,秋長風的心比寒風還要冷。
他一定要趕回軍營,阻止一切發生,因為他已經猜到葉雨荷在其中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了。
陡然間,他長吸一口氣,看到他的前方不遠處站着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擋在他的必經之路上。
秋長風一見到那個人,就将手按在刀柄上,眼現殺機。
葉歡不惜氣力攔截他,顯然是怕他回去破壞已發動的計劃,那麼,這人攔在路上是為了什麼,難道亦和葉歡一樣的打算? 這個人有什麼驚天的本事,可以攔得下他秋長風? 他正準備拔刀,那人突然道:“永樂。
” 秋長風倏然止步,臉上露出錯愕莫名的表情,他實在想不到這個人一開口就是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實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意思。
朱棣的國号叫做永樂,編纂的大典叫做永樂,人類奢求的永遠快樂也叫永樂。
可秋長風知道這個人說出的永樂絕非這些意思。
這個人的用意顯然隻有一個,永樂計劃有任務讓他去做,這個人也是永樂計劃中的一個,因此開口就能說出他們的聯系暗語。
秋長風心思百轉,立即道:“我要立即面聖,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禀告。
” 那普通之人歎了口氣道:“你不用去見了,因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 秋長風急忙問道:“什麼事?” 那普通之人的神色間突然嚴肅慎重,他隻說了兩個字:“去死。
” 秋長風的臉色遽變。
谷雨的臉色也變了一下,皺眉道:“漢王,東瀛人狡猾多端,不服管束。
如瑤明月眼下雖看似是忍者尊主,但她的手下顯然也有不服管教之輩。
那用刀行刺你的人應該是天楓次郎,此人為人兇殘……” 漢王的眼中閃過一分寒光:“他敢要我的手,我就會要他的命。
不過,我的手斷了,這戲才演得更真實,我們的機會才更大,隻是——我這麼做究竟是對還是錯?”他神色又有了幾分猶豫。
谷雨急道:“漢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個計劃已籌備許久,我們絕不能半途而廢。
再說,以聖上的精明,隻要詳細查下去,肯定能發現很多問題,那時候他們有了戒備,我們再想動手就千難萬難了。
如今,這軍營雖說有很多是聖上的兵馬,但我們的人手畢竟還有不少,突然發難,隻要能行刺太子成功、逼聖上退位,一切皆可定!” 他蓦地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端是有些迫切,有些聳人聽聞。
漢王卻是無動于衷,隻是道:“可太子畢竟是我大哥……” 谷雨道:“漢王也說過,太子所為,不過假仁假義罷了。
他趁夜請來鄭和給王爺療毒,看似好心,隻不過是怕聖上臨時改變主意罷了。
太子今晚若不來,依聖上秉性,說不定就已經立漢王為太子了,何須我們發難?” 漢王的眼中雖露出狠辣,但還有一絲遲疑:“可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 谷雨道:“昔日大唐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甚至連一成的把握都沒有,若非尉遲恭及時救駕,李世民已經死在玄武門了,可李世民破釜沉舟,這才奠定了千秋基業。
王爺自比唐太宗,機會卻比唐太宗勝過太多,首先是太子從未想到過王爺會對他出手……霜降
這個盒子是從刺客身上得到的,很是關鍵,如果……我能呈給聖上,聖上英明,說不定會發現什麼,對破解眼下的迷局可能會有幫助。
” 雲夢公主喜上眉梢,忍不住地呼道:“真的?那我們還等什麼?”她一把拉住了葉雨荷道:“走,我帶你去見父皇。
”她欣喜之下,也沒興趣研究來騎是哪方的勢力,更沒有留意葉雨荷的手像冰雪一樣的冷。
紀綱現在卻是沒空理會雲夢公主的閑事,滿是戒備地望着前方,又過了片刻,黑暗中顯現出來騎的行蹤,紀綱望到,臉上蓦地現出了驚駭莫名的表情! “一切都準備好了吧?”漢王已然穿戴整齊。
他雖斷了手,但仍然像鐵打的一樣立在地上,和标槍一樣的挺直。
不過,他神色間畢竟還有幾分遲疑之意。
營帳内,谷雨還在,霜降卻不知道去哪裡了。
谷雨聽了漢王的話,慎重地道:“漢王,計劃完全按照預期的行事,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美中不足的就是……”望了漢王的斷腕一眼,欲言又止。
漢王立在那裡,眉頭皺出個“川”字,也看了斷腕處一眼,半晌才道:“按照我們和如瑤明月的約定,他們不該這麼出手的。
” 話一出石破天驚,帳内靜寂如死。
漢王說出“如瑤明月”四個字的時候,眉頭跳了下,但和提及早上吃飯了沒有一樣尋常。
秋長風若在這裡,肯定在瞬間就會明白很多的事情。
漢王和如瑤明月有約定?漢王竟然和如瑤明月有約定! 漢王有問題!這本來就是一場戲——演給所有人看的一場戲。
秋長風想到這裡的時候,正向着漢王軍營的方向狂奔不休。
他渾身是血,臉色蒼白得沒有一分血色,心中更焦灼得如同火燒一樣。
他終于想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如瑤明月為何說葉雨荷會死?她為何要不惜代價地行刺漢王?她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如瑤明月、伊賀火騰等人出面行刺漢王,看似詭異難言,時間安排的又是極為巧妙,讓人頭暈目眩,但事情實在太過于巧合。
漢王為何會請戲班,如瑤明月為何恰巧就在戲班?甯王受驚吓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營外,如瑤明月行刺漢王,是真要殺漢王,還是給所有人看的一出戲? 如果這是一出戲,這出戲的目的何在? 太過巧合的,往往都是刻意安排的。
能精準地安排所有事情的人,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漢王。
漢王有問題,漢王是在演戲?漢王的目的是什麼?漢王受傷,朱棣肯定會來看望…… 難道說,如瑤明月行刺漢王的目的,不過是想吸引朱棣前來?! 一想到這裡,秋長風的心比寒風還要冷。
他一定要趕回軍營,阻止一切發生,因為他已經猜到葉雨荷在其中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了。
陡然間,他長吸一口氣,看到他的前方不遠處站着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擋在他的必經之路上。
秋長風一見到那個人,就将手按在刀柄上,眼現殺機。
葉歡不惜氣力攔截他,顯然是怕他回去破壞已發動的計劃,那麼,這人攔在路上是為了什麼,難道亦和葉歡一樣的打算? 這個人有什麼驚天的本事,可以攔得下他秋長風? 他正準備拔刀,那人突然道:“永樂。
” 秋長風倏然止步,臉上露出錯愕莫名的表情,他實在想不到這個人一開口就是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實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意思。
朱棣的國号叫做永樂,編纂的大典叫做永樂,人類奢求的永遠快樂也叫永樂。
可秋長風知道這個人說出的永樂絕非這些意思。
這個人的用意顯然隻有一個,永樂計劃有任務讓他去做,這個人也是永樂計劃中的一個,因此開口就能說出他們的聯系暗語。
秋長風心思百轉,立即道:“我要立即面聖,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禀告。
” 那普通之人歎了口氣道:“你不用去見了,因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 秋長風急忙問道:“什麼事?” 那普通之人的神色間突然嚴肅慎重,他隻說了兩個字:“去死。
” 秋長風的臉色遽變。
谷雨的臉色也變了一下,皺眉道:“漢王,東瀛人狡猾多端,不服管束。
如瑤明月眼下雖看似是忍者尊主,但她的手下顯然也有不服管教之輩。
那用刀行刺你的人應該是天楓次郎,此人為人兇殘……” 漢王的眼中閃過一分寒光:“他敢要我的手,我就會要他的命。
不過,我的手斷了,這戲才演得更真實,我們的機會才更大,隻是——我這麼做究竟是對還是錯?”他神色又有了幾分猶豫。
谷雨急道:“漢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個計劃已籌備許久,我們絕不能半途而廢。
再說,以聖上的精明,隻要詳細查下去,肯定能發現很多問題,那時候他們有了戒備,我們再想動手就千難萬難了。
如今,這軍營雖說有很多是聖上的兵馬,但我們的人手畢竟還有不少,突然發難,隻要能行刺太子成功、逼聖上退位,一切皆可定!” 他蓦地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端是有些迫切,有些聳人聽聞。
漢王卻是無動于衷,隻是道:“可太子畢竟是我大哥……” 谷雨道:“漢王也說過,太子所為,不過假仁假義罷了。
他趁夜請來鄭和給王爺療毒,看似好心,隻不過是怕聖上臨時改變主意罷了。
太子今晚若不來,依聖上秉性,說不定就已經立漢王為太子了,何須我們發難?” 漢王的眼中雖露出狠辣,但還有一絲遲疑:“可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 谷雨道:“昔日大唐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甚至連一成的把握都沒有,若非尉遲恭及時救駕,李世民已經死在玄武門了,可李世民破釜沉舟,這才奠定了千秋基業。
王爺自比唐太宗,機會卻比唐太宗勝過太多,首先是太子從未想到過王爺會對他出手……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