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明月

關燈
漢王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隻感覺渾身虛弱。

    他很少有這麼虛弱的時候,隻記得還有一次似這般無助,那是在浦子口的時候。

     那時候他中了九箭,有一箭射中他的胸膛,幾乎要刺破他的心髒,他那時候以為自己死了,可他沒有。

    自那後,他就是風風光光的漢王,榮耀千萬,風頭甚至蓋過了太子。

    他沒有想到過,原來時過境遷,有些心情還是有如當年。

     他什麼時候暈過去的,他自己都不記得。

     或許是因為血流得太多了,就算強悍如斯的漢王也禁不住風雪刀劍,這才暈了過去。

     睜開眼時,漢王第一眼見到的就是紀綱。

    紀綱滿臉的緊張之意,見到漢王終于醒來,暗自舒了口氣,低聲道:“漢王,你失血過多,我已命人包紮好了傷口……” 紀綱望着漢王木然的臉,心中微顫。

    傷口可以包紮,可手斷了就接不回來了。

    紀綱當然知道漢王的脾氣,他以為漢王會狂怒、會暴跳如雷,甚至會殺幾個人洩憤,可出奇的是,漢王隻是平靜道:“多謝指揮使了。

    ” 紀綱蓦地感覺到一陣心寒,可為什麼心寒,他也說不清楚。

    突然聽漢王道:“本王要走了。

    ” 紀綱一怔,急道:“漢王,你去哪裡?”陡然見到漢王臉上譏诮的笑,想到漢王本要趁夜回返南京的,卻不想如今漢王重傷,竟還要連夜回去?紀綱心中緊張道:“漢王,我已派人禀報聖上,總要等聖上來了再走。

    ” 漢王嘲諷道:“聖上就算來了,又能如何?我還不是要走?我的手能長回來?” 紀綱不能答,正尴尬間,突然見到漢王的臉上有潮紅閃過。

    紀綱心中凜然,以為漢王就要發怒。

    不料想,漢王雙眉緊鎖,神色痛楚,突然伸手捂住胸口,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紀綱霍然站起,就見到漢王又仰天倒了下去。

    紀綱慌忙伸手扶住漢王,急道:“漢王,你怎麼了?”他見漢王雙眸緊閉,竟又暈了過去。

    紀綱目光閃動,一顆心不由得沉了下去。

     漢王被砍斷了左手,這本是重創,但治理得法,絕不是緻命傷。

    可漢王怎麼會突然噴血昏迷?紀綱早早地為漢王傷口塗了止血藥物,又妥善地包紮了傷口。

    但這時漢王的傷口處,竟隐約又有血迹滲出…… 紀綱心中焦灼,不待再吩咐手下去禦營,就聽到營帳外腳步聲急促。

    他立即意識到了什麼,起身迎過去。

     帳簾一挑,朱棣入了帳中。

    他威嚴中帶分焦灼,不等紀綱跪倒,就問道:“煦兒怎麼了?” 瞥見漢王裸露在外的斷腕,朱棣目光中痛楚閃過,他疾步走到漢王的身側,探手要抓,卻又止住,厲喝道:“紀綱,究竟怎麼回事?” 紀綱慌忙将發生的一切禀告,不敢有半分隐瞞。

    朱棣龍袍無風自動,顯然頗為激動,但還是耐着性子聽完。

    早有禦醫上前,為漢王把脈。

    朱棣靜立片刻,問道:“怎樣了?” 那禦醫戰戰兢兢道:“啟禀聖上,漢王斷手傷重,但應無性命之憂。

    ” 朱棣道:“那他怎麼還在昏迷?” 那禦醫額頭冒汗,遲疑道:“這個……” 紀綱一旁道:“聖上,臣在給漢王包紮傷口時,并未發現他有中毒的迹象。

    可不知為何,漢王竟血流不止……好像刺客的刀上有古怪。

    ” 那禦醫有些恍然,忙道:“是呀,隻怕刺客的兵刃上有毒。

    ” 朱棣徑直道:“什麼毒,怎麼解?” 那禦醫汗出如豆,難以回答。

    紀綱跟随朱棣久了,當然知道朱棣最讨厭廢話,做事務求簡單明了。

    見朱棣眼中殺機泛起,紀綱忙道:“千戶秋長風對這種症狀應有對策……” 朱棣冷冷道:“秋長風呢?” 紀綱暗自凜然,小心道:“秋長風前去緝拿刺客,尚未回來。

    臣立即派人去找他……”見朱棣并不反對,紀綱正要命令孟賢去找秋長風,轉念間,他吩咐另外的手下去尋。

    他做事周密,考慮問題也是極為謹慎,知道這種時候,抓刺客還在其次,先救漢王才是要緊。

    他平日用孟賢制約秋長風,這種時候,半點差錯都不能有的。

     朱棣不管紀綱的心思,隻是望着漢王的斷腕,眼中又露出痛楚之意。

    漢王再忤逆,終究還是他的兒子——最疼愛的兒子。

    到如今,漢王斷手,他就如自己身中一刀般。

     往事如煙,曆曆眼前…… 就在這時,漢王眼皮微動,朱棣見狀,微曲身子,低聲道:“煦兒?你醒醒,是爹來了。

    ” 那一刻,朱棣已忘記了自己是君臨天下的九五之尊,隻知道自己是個父親,是個不算稱職、又想補過的父親。

     他知道自己欠兒子一些東西…… 漢王緩緩睜開了眼睛,見到朱棣,并沒有欣喜之意,反倒移開了目光,望向帳頂。

    他的目光中帶分木然,但也有分譏嘲。

    天底下,隻有他才敢對朱棣視而不見。

     朱棣見到兒子的倔強,心中蓦地有分惘然。

    他腦海中甚至都想到自己會是什麼表情,因為這種事情,曾在他身上發生過一次。

     隻不過,那時候對君王視而不見的是他朱棣,被譏嘲的卻是他朱棣的父親——大明太祖朱元璋。

     往事如電閃般地劃過腦海,朱棣輕聲道:“煦兒,你不會有事的。

    爹不會讓你有事。

    ” 這是他的承諾,大明天子的承諾,就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