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紫色的閃電劃破黑色的天空,在華盛頓紀念碑背後忽長忽短地交叉閃現。
波托馬克河上的七月就象慣常那樣在令人窒息的悶熱和雷雨不斷中即将過去。
“我不能走回家去了,”維克多-亨利說。
一陣冷空氣從打開的窗戶裡沖進氣悶潮濕的辦公室,把粗大的雨點灑到牆上的挂圖上。
街上開始下起密集的驟雨。
“也許會把熱浪趕散,”朱利烏斯說。
朱利烏斯是主要辦事員,從軍械局起就跟他一起工作。
這是個五十歲的沉着的胖子,有個出色的統計頭腦。
“沒這麼好的運氣,水汽隻會更濃罷了。
”帕格看看表說,“嘿,都六點過了。
打個電話到我家裡去,行不行?吩咐廚子七點開飯。
” “是,長官。
” 帕格把領帶系緊,穿上一件麻布外套,把辦公桌上的文件收攏來。
“我還得把這些數字再研究一下。
真有點叫人不能相信,朱利烏斯。
” 朱利烏斯聳聳肩膀,雙手揮了揮說:“這跟你讓我算的前面那一批數字一樣。
” “老天爺,如果都用到這兩大洋的那麼多登陸工具上,那麼下三年我們怎麼還能造别的東西?” 朱利烏斯帶點兒優越感地對他微笑了一下,這是一個在某個具體問題上比上司知道得多的下屬。
“我們一年生産六千萬噸鋼,長官。
但是還要制造那麼多吹風機、冰箱和四十種不同型号的汽車,這是個問題。
”帕格冒雨向一輛停在海軍部大樓門口的出租汽車走去。
一個高個子男人從車裡出來,把軟帽往下拉壓住額頭。
“真是——嗨,是你啊。
” “喂!”帕格掏出錢包,抽出一張鈔票給出租汽車司機,“請你等一會兒——柯比,你什麼時候來華盛頓的?” “來了有一個月了。
” “跟我回家去喝一杯。
跟我一起吃飯,更好。
” “多謝,不過我去不了。
” “就我一個人,”維克多-亨利說。
柯比遲疑了一下,“你妻子呢?” “在紐約揮霍我的錢呢。
她去送我們的兒媳婦和孫子上飛機去夏威夷。
這會兒她在買家具和零碎東西。
我們置了一所房子。
” “是嗎?她買的是不是狐狸廳路那所?” “就是那所。
你怎麼知道的?” “這個——羅達在找房子的時候我碰到過她。
我想,那時候你在海上。
我跟她一起吃了飯,然後她帶我去看過那個地方,我完全贊成。
” “你要辦的事多嗎?”帕格堅持道。
“我等你。
” “事實上,”柯比突然說,“我隻去取一些文件。
我很快進去一趟,不過一分鐘。
我很高興跟你一起喝點兒酒。
” 不一會兒,他們就一起坐在出租汽車裡,在大雨中緩慢地經過上下班時間擁擠的憲法路。
“你在這悶熱的城裡幹什麼啊?”帕格說。
“噢,瞎忙罷了。
” “我知道你有事!”帕格咧嘴一笑,強調這個“有”字,意思是指鈾。
柯比看了看出租汽車司機圓圓的秃頭和通紅的耳朵。
“司機,打開收音機,”帕格說,“讓我們聽聽新聞。
”可是司機隻能收到爵士音樂,還有靜電幹擾的——響聲。
“我不知道你想聽什麼,”柯比說,“除了德國人又離莫斯科近了五十英裡。
” “我們都被日本人弄得緊張起來了。
” “我沒法想象總統的命令是什麼,”柯比說,“看來報紙也沒法。
很好,他凍結了他們的資金。
這會截斷他們的石油供應嗎?” “當然會。
他們不能付錢買了。
” “這會不會迫使他們開戰?” “也許會。
總統對維希政府允許日本人在印度支那設機場駐軍隊的密約得想個辦法。
在這件事上,西貢是通向馬來亞和爪哇——還有澳大利亞的現成有用的跳闆。
”柯比慢騰騰地裝上煙鬥。
“羅達好嗎?” “除了對新房子裡亂七八糟的麻煩事發發脾氣外,别的都好。
” 科學家嘴裡吐着藍煙,又說:“現在我們到底要日本幹什麼?” “停止侵略,退出印度支那,退出中國大陸,取消滿洲國的醜劇,讓滿洲自由。
” “換句話說,”柯比說,“放棄一切成為列強的希望,沒有人打他們,也得承認軍事上的失敗。
” “我們可以在海上打敗他們。
” “我們有軍隊去把他們趕出亞洲嗎?” “沒有。
” “那麼我們有那麼厚的臉皮,命令他們滾開嗎?” 帕格垂下腦袋,皺起濃眉看着柯比。
潮濕的天氣使他頭痛,而且他又十分疲乏。
“你瞧,柯比,狂熱的軍閥在那裡管事。
那是用工業武裝起來的東方武士。
如果他們跳出來,赢得了東南亞,你就在太平洋裡有了個黃臉的德國。
它有無窮的人力,還有世界上大部分的橡膠和石油。
在可能的時候,我們得運用策略。
在必需的時候,我們得打仗。
總統的凍結命令就是一個策略。
也許他會和他們訂個什麼密約。
” “安撫政策,”柯比說。
“對了,就是安撫政策。
我們已經給他們裝運石油,一直在安撫他們,隻要他們不向南進攻,不在背後攻擊俄國。
我看總統是在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地小心謹慎地摸索道路。
” “為什麼他不對德國宣戰?”柯比說,“為什麼對護航問題老是拿不定主意?一旦俄國垮台,抑止希特勒的最後機會就沒有了。
” “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羅斯福不對德國宣戰,先生。
”那個出租汽車司機沒有回頭,就用粗嗄的、好脾氣的南方口音說。
“噢?是嗎?”
波托馬克河上的七月就象慣常那樣在令人窒息的悶熱和雷雨不斷中即将過去。
“我不能走回家去了,”維克多-亨利說。
一陣冷空氣從打開的窗戶裡沖進氣悶潮濕的辦公室,把粗大的雨點灑到牆上的挂圖上。
街上開始下起密集的驟雨。
“也許會把熱浪趕散,”朱利烏斯說。
朱利烏斯是主要辦事員,從軍械局起就跟他一起工作。
這是個五十歲的沉着的胖子,有個出色的統計頭腦。
“沒這麼好的運氣,水汽隻會更濃罷了。
”帕格看看表說,“嘿,都六點過了。
打個電話到我家裡去,行不行?吩咐廚子七點開飯。
” “是,長官。
” 帕格把領帶系緊,穿上一件麻布外套,把辦公桌上的文件收攏來。
“我還得把這些數字再研究一下。
真有點叫人不能相信,朱利烏斯。
” 朱利烏斯聳聳肩膀,雙手揮了揮說:“這跟你讓我算的前面那一批數字一樣。
” “老天爺,如果都用到這兩大洋的那麼多登陸工具上,那麼下三年我們怎麼還能造别的東西?” 朱利烏斯帶點兒優越感地對他微笑了一下,這是一個在某個具體問題上比上司知道得多的下屬。
“我們一年生産六千萬噸鋼,長官。
但是還要制造那麼多吹風機、冰箱和四十種不同型号的汽車,這是個問題。
”帕格冒雨向一輛停在海軍部大樓門口的出租汽車走去。
一個高個子男人從車裡出來,把軟帽往下拉壓住額頭。
“真是——嗨,是你啊。
” “喂!”帕格掏出錢包,抽出一張鈔票給出租汽車司機,“請你等一會兒——柯比,你什麼時候來華盛頓的?” “來了有一個月了。
” “跟我回家去喝一杯。
跟我一起吃飯,更好。
” “多謝,不過我去不了。
” “就我一個人,”維克多-亨利說。
柯比遲疑了一下,“你妻子呢?” “在紐約揮霍我的錢呢。
她去送我們的兒媳婦和孫子上飛機去夏威夷。
這會兒她在買家具和零碎東西。
我們置了一所房子。
” “是嗎?她買的是不是狐狸廳路那所?” “就是那所。
你怎麼知道的?” “這個——羅達在找房子的時候我碰到過她。
我想,那時候你在海上。
我跟她一起吃了飯,然後她帶我去看過那個地方,我完全贊成。
” “你要辦的事多嗎?”帕格堅持道。
“我等你。
” “事實上,”柯比突然說,“我隻去取一些文件。
我很快進去一趟,不過一分鐘。
我很高興跟你一起喝點兒酒。
” 不一會兒,他們就一起坐在出租汽車裡,在大雨中緩慢地經過上下班時間擁擠的憲法路。
“你在這悶熱的城裡幹什麼啊?”帕格說。
“噢,瞎忙罷了。
” “我知道你有事!”帕格咧嘴一笑,強調這個“有”字,意思是指鈾。
柯比看了看出租汽車司機圓圓的秃頭和通紅的耳朵。
“司機,打開收音機,”帕格說,“讓我們聽聽新聞。
”可是司機隻能收到爵士音樂,還有靜電幹擾的——響聲。
“我不知道你想聽什麼,”柯比說,“除了德國人又離莫斯科近了五十英裡。
” “我們都被日本人弄得緊張起來了。
” “我沒法想象總統的命令是什麼,”柯比說,“看來報紙也沒法。
很好,他凍結了他們的資金。
這會截斷他們的石油供應嗎?” “當然會。
他們不能付錢買了。
” “這會不會迫使他們開戰?” “也許會。
總統對維希政府允許日本人在印度支那設機場駐軍隊的密約得想個辦法。
在這件事上,西貢是通向馬來亞和爪哇——還有澳大利亞的現成有用的跳闆。
”柯比慢騰騰地裝上煙鬥。
“羅達好嗎?” “除了對新房子裡亂七八糟的麻煩事發發脾氣外,别的都好。
” 科學家嘴裡吐着藍煙,又說:“現在我們到底要日本幹什麼?” “停止侵略,退出印度支那,退出中國大陸,取消滿洲國的醜劇,讓滿洲自由。
” “換句話說,”柯比說,“放棄一切成為列強的希望,沒有人打他們,也得承認軍事上的失敗。
” “我們可以在海上打敗他們。
” “我們有軍隊去把他們趕出亞洲嗎?” “沒有。
” “那麼我們有那麼厚的臉皮,命令他們滾開嗎?” 帕格垂下腦袋,皺起濃眉看着柯比。
潮濕的天氣使他頭痛,而且他又十分疲乏。
“你瞧,柯比,狂熱的軍閥在那裡管事。
那是用工業武裝起來的東方武士。
如果他們跳出來,赢得了東南亞,你就在太平洋裡有了個黃臉的德國。
它有無窮的人力,還有世界上大部分的橡膠和石油。
在可能的時候,我們得運用策略。
在必需的時候,我們得打仗。
總統的凍結命令就是一個策略。
也許他會和他們訂個什麼密約。
” “安撫政策,”柯比說。
“對了,就是安撫政策。
我們已經給他們裝運石油,一直在安撫他們,隻要他們不向南進攻,不在背後攻擊俄國。
我看總統是在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地小心謹慎地摸索道路。
” “為什麼他不對德國宣戰?”柯比說,“為什麼對護航問題老是拿不定主意?一旦俄國垮台,抑止希特勒的最後機會就沒有了。
” “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羅斯福不對德國宣戰,先生。
”那個出租汽車司機沒有回頭,就用粗嗄的、好脾氣的南方口音說。
“噢?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