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了。

     ①羅茲獎學金是英國資本家塞西爾-約翰-羅茲(1853-1902)所設,保送英、美兩國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去牛津大學學習三年。

     傑斯特羅住在一座黃色的灰泥别墅裡,别墅坐落在一個陡峭的山坡上,可以清楚地望見大教堂和錫耶納紅色的城樓和瓦屋頂。

    從市鎮坐汽車到這裡約需二十分鐘。

    拜倫急煎煎地跟在那個姑娘和斯魯特後面,穿過一個築有花壇的花園,花園裡到處是沾滿黑色污漬的塑料雕像。

     “呃,你們來啦!”說話的聲音很高、很神氣、很不耐煩,發r音的時候略略帶點外國口音。

     他們走進一個長長的、有橫梁的客廳,拜倫頭一眼看到的是兩樣東西:一幅很大的肖像畫,占一堵牆的極大部分,畫的背景是一片金色,畫上聖法朗西斯穿着紅袍,張着兩臂;在房間遠處一張紅綢卧榻上,坐着一個有胡子的小老頭兒,穿着一身淺灰色衣服,看見他們進來,就看了看表,站起來,咳嗽着向他們迎來。

     “這是拜倫-亨利,埃倫,”那姑娘說。

     傑斯特羅伸出兩隻又小又幹癟的爪子似的手,握住了拜倫的手,用銳利的、帶點遲疑的目光打量着他。

    傑斯特羅的腦袋很大,肩膀很窄;老年人的帶斑疤的皮膚,淺色的直頭發,一隻大鼻子因傷風變得有點紅。

    修剪得很整齊的胡子已經完全花白了。

    “哥倫比亞大學三八年畢業,是不是?” “是的,先生。

    ” “嗯,請進來。

    ”他先往房間裡面走,一邊扣上他那件雙排扣上裝的鈕扣。

    “上這兒來,拜倫。

    ”他拿起一隻很重的水晶酒壺,拔掉玻璃蓋,小心翼翼地把琥珀色的酒倒在四隻玻璃杯裡。

    “喝吧,萊斯裡,娜塔麗。

    我們一般白天不喝酒,拜倫,不過今天是個好日子。

    ”他舉起酒杯。

    “為拜倫-亨利先生幹杯,祝他痛恨意大利文藝複興的卓越成就。

    ” 拜倫哈哈大笑。

    “米蘭諾博士信裡是這樣寫的嗎?我要幹這一杯。

    ” 傑斯特羅呷了一口,放下酒杯,看了看表。

    拜倫看出這位教授急于吃午飯,就象喝黑麥威士忌似的把杯子裡的雪利酒一飲而盡。

    傑斯特羅高興地笑着嚷道:“啊!一、二、三。

    好孩子。

    來吧,娜塔麗。

    萊斯裡,把你的那杯酒帶到飯桌上去吧。

    ” 吃的是便飯:光是蔬菜和白米飯,随後是幹酪和水果。

    餐具是精緻的古老瓷器,栗色的和金色的。

    一個頭發花白的矮小意大利婦女遞送食物。

    餐廳裡的高大窗子開向花園,可以望見錫耶納的景色。

    從窗外瀉入蒼白的陽光,還吹來陣陣涼風,一直吹到飯桌上。

     大家剛坐定,那姑娘就問:“你為什麼要反對意大利文藝複興,拜倫?” “說來話長。

    ” “講給我們聽聽,”傑斯特羅用一種象是在教室裡講話的聲音說,還把一隻拇指擱到微笑着的嘴邊。

     拜倫猶豫一下。

    傑斯特羅和那個拿到羅茲獎學金的外交官使他感到不安。

    那姑娘更使他心煩。

    她取下墨鏡後,露出來的眼睛又大又黑,微微往上傾斜,放射出勇敢和智慧的光芒。

    她的臉很瘦,嘴巴大而柔和,桔色的唇膏塗得略顯濃一點。

    娜塔麗用含譏帶諷的神氣望着他,仿佛已經斷定他是個傻瓜;而拜倫還不至于傻到看不出這一點。

     “也許我研究得過了頭,”他說,“我開始研究的時候心蕩神馳,到最後卻象澆了盆冷水似的,心灰意懶。

    我看出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有不少的确是光輝燦爛,但在天才作品中間,也雜了許多徒有其名的垃圾。

    我最反對把異教和基督教混在一起。

    我不相信大衛長得象阿波羅-或者摩西長得象朱庇特,或者聖母馬利亞象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家的情婦,膝上放着一個借來的嬰兒。

    也許他們不得不把《聖經》上的猶太人畫成當地的意大利人或者假希臘人,可是——”拜倫頓了一下,看大家的樣子仿佛都很感興趣。

    “瞧,我并不認為我剛才發表的那通意見是什麼重要的批評。

    我揣摩它恰好說明是我自己走錯了道路。

    可是這一切跟基督精神又有什麼關系呢?就是這一點叫我惱火。

    假定耶稣回到人間,去參觀一下烏菲齊宮①或者聖彼得大教堂,他會覺得怎樣呢?就是您書中描寫的那個耶稣,傑斯特羅博士,那個來自山溝溝的理想主義者,可憐的猶太傳教士?我心目中的上帝就是那個樣子的。

    我父親是個笃信宗教的人;我們在家裡每天早晨得讀一章《聖經》。

    哼,要是耶稣去參觀了,他根本就想不到這類玩藝兒跟他自己和他的教義有什麼關系。

    ”娜塔麗-傑斯特羅一直瞅着他,露出幾乎象母親一樣的慈愛笑容。

    他猛可地對她說:“好啦。

    你問我為什麼要反對意大利文藝複興。

    我已經回答你了。

    ” ①烏菲齊宮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築于十六世紀,收藏世界各國名畫。

     “嗯,這是一種觀點,”她說。

     斯魯特的眼睛在鏡片後面閃閃發亮,他點了煙鬥,一邊抽煙一邊說:“别妥協,拜倫,有人同意過你的觀點。

    正式的名稱叫‘新教’。

    ” “拜倫的基本論點是正确的,”傑斯特羅博士和藹地說,輕輕地彈着他幾個短小的指頭。

    “意大利文藝複興是藝術和思想的旺盛時期。

    拜倫,當時所以發生這情況,是因為異教和希伯來精神——用基督教的話來說——不是彼此敵對,而是在短期内共同繁榮。

    那是種雜交,不錯,可是某些雜種往往比父母更強壯,你知道。

    騾子就是證明。

    ” “不錯,先生,”拜倫說,“可是騾子不能傳宗接代。

    ” 娜塔麗-傑斯特羅臉上閃過一種既覺得好玩又覺得吃驚的表情,她那又大又黑的眼睛向萊斯裡-斯魯特瞟了一下,又回到拜倫身上。

     “說得好。

    正是這樣。

    ”傑斯特羅高興地點了點頭。

    “文藝複興的确不能生育,它自己衰老死亡了,讓異教和希伯來精神各走各的不朽道路。

    可是這匹騾子的屍骨目前是人類文化中最寶貴的遺産,拜倫,不管你目前為了揭露它,對它是多麼厭惡。

    ”拜倫聳聳肩。

    萊斯裡-斯魯特說:“你父親是牧師嗎?” “他父親是海軍軍官,”傑斯特羅說。

     “真的?哪一部門?”拜倫說:“嗯,他這會兒在作戰計劃處。

    ” “老天爺!作戰計劃處?”傑斯特羅裝出一副滑稽的吃驚樣子。

    “我真不知道。

    有聽上去那麼可怕嗎?” “先生,每個國家都在太平時代拟訂各種理論上的作戰計劃。

    ” “你父親是不是認為戰争快要爆發了?” “我是去年十一月接到他最後一封信的。

    他沒有提起戰争。

    ” 另外三個交換了一下異樣的眼色。

    斯魯特說:“他在家信中會提起這類事嗎?” “他可能要求我回家。

    他沒有提出這要求。

    ” “很有意思,”傑斯特羅博士說着,有點自鳴得意地向斯魯特咧嘴一笑,一邊搓着他的兩隻小手。

     “事實上,我認為戰争快要爆發,”拜倫說。

    這句話引起 一、兩秒鐘的沉默和更多的眼色。

    傑斯特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