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驚心動魄的冷戰

關燈
,鬼才相信。

    從女人天性上看,從認識一個想把自己托付給他的男人那天開始,就應該對那個男人保持應有的警惕。

    世上有幾個男人坐懷不亂富貴不淫的?用一個因不滿男人感情出軌而憤然離婚的獨身女人的話說,世上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這話也許偏激,但受過情感傷害的女人都會這麼認為。

    雪榮現在覺悟,有點晚了。

    四十歲的男人,正搶手哩,可快四十歲的女人,豆腐渣都不如了。

    明智的女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着男人風月不動再回心轉意,安度晚年。

    不明智的女人甯為玉碎不為瓦全,享受自由人生。

    這種不明智的女人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眼裡揉不得半顆沙子。

    假如男人有百分之一的分心,她們甯願舍棄百分之九十九的幸福。

    但是,雪榮是個能吃下死蒼蠅的女人,否則陳利民對她貌合神離,不是雪榮難得糊塗,就是雪榮過于自信。

    雪榮忍受着内心的痛苦折磨,維持着家庭的安定團結和繁榮昌盛。

    誰都清楚,男女之間就那麼一丁點事情,瞞誰都是假的。

    不過,對于官宦人家來說,那麼一丁點事情一旦挑明,家,可能不複存在,榮華富貴,也會土崩瓦解,煙消雲散。

    與其魚死網破,你死我活,不如熟視無睹,相安無事,共享太平,況且,那些虎視眈眈的第三者第四者第X者們正摩拳擦掌想乘虛而入呢,正愁你家沒有後院失火。

    雪榮也修煉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特異功能。

     一天晚上,陳利民終于正常回家了。

    所謂正常,也是在十一點以後。

    陳列早已進入夢鄉。

    雪榮還坐在卧室裡看着電視,看奧運會聖火傳遞,看得激動萬分,看得熱淚盈眶。

    聽着樓下的開門聲和陳利民上樓的沉重腳步聲,本來融入電視報道的雪榮回到了現實中,雪榮既急切又害怕地盼望着丈夫的回來。

    陳利民的緩慢而沉重的腳步聲證明,他竭力想控制自己回家給别人特别是給雪榮帶來的影響,但事實上不可能。

    他再也沒有年輕時那輕盈的腳步,更控制不住自己疲乏的身體。

    陳利民在短短的樓梯上走過了一個時辰,不得不在跨上二樓時平息一下自己正在加快的心跳,同時思考一下對雪榮的解釋。

    雪榮對他的到來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冷漠。

    陳利民從雪榮一動不動的看電視的眼神裡看出她還在生氣。

    這樣的冷戰已經成了習慣,他不在乎了。

     陳利民獨自放出熱水洗腳。

     雪榮像動畫片《貓和老鼠》裡的貓,目光跟着陳利民打水洗腳。

    夫妻之間的冷戰是最傷人心的。

    彼此心照不宣,但彼此都把怒火窩在心裡,快把五髒六腑給燒化了,找不到合适的噴火口就隻得把自己憋出病來。

    雪榮想抓住丈夫一個确鑿的證據再向他發難,但一向謹小慎微的丈夫根本留不下任何端倪。

    冷戰中率先挑起戰火的往往都是女人。

    這天晚上,雪榮終于沉不住氣了,在陳利把洗腳盆放好,坐下脫襪子一隻腳放進盆裡的時候,她突然擡腳踢翻水盆,熱水濺得陳利民一身,潑了一地,順着木地闆四溢。

     陳利民一個激靈站起來,怒視着近在咫尺的妻子。

     雪榮則悠然托着腮幫看着電視,對身邊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像個逍遙法外的嫌疑人。

     陳利民一聲不吭,跳躍着去了衛生間,取來拖把,慢條斯理地把到處流淌的洗腳水拖掉。

    陳利民确認幹淨漂亮地打掃完戰場後,一聲不吭地上床睡覺了。

     雪榮當時隻是想聽到丈夫跟她說一句話,哪怕是罵她的一句話。

    但是,她連這點奢望都沒得到滿足。

    陳利民在家裡吝啬得一個字也吐不出來,隻比死人多一口氣。

    雪榮睡覺時久久不能入眠,冰冷的淚水浸濕了枕巾。

     雪榮在鏡子裡發現自己眼睛還有點浮腫,特地多搽了點眼影,掩蓋住浮腫。

    這天和任光達約好,在運河賓館談判,敲定出售運河熱電廠合同,最終簽約。

    是推進恢複熱電廠生産決戰的一天。

    劉萬裡等市領導都請好了,出席簽約儀式。

    電視台報社記者都要到場報道。

    雪榮是總協調人,自然要保持良好的面貌和精神狀态。

     談判需要智慧。

    但是,兩個同學,曾經的戀人,坐下來談判,一官一商,隻為恢複熱電廠生産這同一個目标坐下來談判,幾乎用不着什麼智慧。

    雪榮按時趕到會場,任光達和他的助手已經坐在那裡了。

     談判開始不久,形勢發生變化。

    雪榮不得不承認任光達精明。

    她盡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拿出一份合同,條文清晰地規定了出售和收購雙方的責權利,但是,任光達抓住運河市恢複熱電廠生産列入全市為民辦實項目這個弱點,讨價還價,步步緊逼,最終徹底否定了雪榮起草的合同,幾乎完全按照他手裡的合同執行。

    談判本身就是妥協的藝術。

    但雪榮與任光達的談判卻隻有雪榮妥協,而任光達不作任何妥協,藝術變成強買強賣。

     雪榮在談判休息時與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交流說,“我總算理解李鴻章那些喪權辱國條款是怎麼談的了。

    李鴻章不聰明嗎?李鴻章沒有智慧嗎?他不知道自己将來會被釘在民族曆史的恥辱柱上嗎?沒有辦法的,不對等的談判怎麼談。

    對方開出天價,你不妥協,不光八國聯軍給顔色看,連老佛爺也不高興。

    ” 有人調侃雪榮,“你就是運河市的女李鴻章。

    ” 雪榮自嘲,“誰讓我趕上了呢。

    ” 雪榮的話裡包含着對國有資産流失的痛心,更包含着對貪婪的任光達說不出的評判,還包含着對自己聰明才智受制于體制的窩囊。

    因為,每談一個條款,雪榮都無權答應。

    當她與任光達據理力争,任光達軟纏硬磨總是不讓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