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局長的情感深處
關燈
小
中
大
雪榮對妹妹改行從政的事并不太在意。
媽媽說過了,她隻當耳邊風,因為她實在太忙。
眼看快年底了,各項工作都到了拉網收魚的時候。
雪榮一方面要忙着本局各項工作在市裡考評的位次,按她事事追求完美的個性,各項工作都不能落後。
人人争先進,事事拿第一,一直是她要求全局的。
比如招商引資,天下第一難,市裡下達給局裡三千萬的招商引資任務。
其他副局長中有人難為得七死八活,說讓他們招商引資是叫“狗拿耗子”,招商是建設局招商局的事啊。
但雪榮不含糊,隻要是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工作就無條件落實。
她帶着其他副局長東奔西走,硬是招來一個億元大項目,安排一個科長跟蹤幫辦,自己隔三岔五幫着老闆協調解決問題。
雪榮盤算着,有這個項目墊底,年終目标責任狀考核在市直機關裡拿第一名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雪榮不僅要接受市裡其它各項工作的考核,更要籌劃對縣區的減排指标考核。
減排這兩年上升為基本國策,一票否決,其它工作再好,減排工作落後,誰也别想拿到獎金。
這幾年,雪榮全身心撲在環保工作上。
但她的環保工作很不好幹。
市裡要發展,做加法。
她要執行國策,做減法。
一加一減,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背道而馳。
雖然市委市政府領導嘴上不說,但對她的工作很難說給予多大的支持。
前年第一次省裡考核減排指标,市裡就在全省倒數第一。
不然,市委還不一定會把老環保局長拿下,提拔雪榮來當環保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
兩年前市委任命她時就給她下過死命令,一年改面貌,兩年大變樣,三年脫帽子。
任務是死任務,但執行起來總是靈活的多。
招商引資,什麼項目都要環評。
好了,那都是些什麼狗日項目,不是人家趕出來的,就是人家不要的,市裡都當個寶貝拾了來,還不管大小都要通過環評。
這不是要雪榮的命嗎?上面壓下來,她頂得住嗎,除非不想幹了。
頂不住,就得打擦邊球,就得拉上墊背的,就得拖着一道下水的。
雪榮就請市領導簽字,不是硬請,而是内部掌握。
局裡上下都知道,向有關部門透露,報給領導批示去,有批示照辦;沒批示先放放。
本來是做減法的,還在不斷變着法子做加法,你說減排任務能完成嗎?如今第三年了,能不能在年底的省考核驗收中順利過關,摘掉重點管理的帽子,就看雪榮的本事了。
市裡能不能摘帽子,關鍵在縣區,基礎在鄉鎮,難點在企業。
因此,在省考核組到來之前,雪榮必須對縣區進行一次模拟考核,什麼标準什麼方法都是省考核組的版本,套用到縣區,查漏補缺,确保通過省政府考核。
這些天,縣區聽到這個風聲,紛紛行動起來了。
有下真功夫,突擊狠抓工作的,更多的則是把精力用在關系運作上。
雪榮一天少說要接到十幾個電話,話都說得漂亮,歡迎模拟檢查,電話裡都聽得見拍***的聲音,保證不拖全市後腿,但說到最後總是底氣不足,請丁局長看在什麼什麼情分上高擡貴手網開一面放他一馬,如此等等,鬧得雪榮仿佛置身于重重包圍之中。
但雪榮自有主見。
有這些事情堆在心裡,雪榮哪還有心思過問妹妹雪梅改行的事情。
再說,母親想在退下來前把妹妹撮上去,建立一個從政世家,心情可以理解,但可不可行另當别論。
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憑着老臉讨個名額,要個職位,不說市領導辦不到,就是能辦到,怕他們也不敢。
因此,在哥哥雪清第二天打電話給雪榮時,雪清在電話裡說媽媽老糊塗了,自己在官場混得人死鬼醜的,還想把雪梅推進火坑。
雪榮就不急不躁告訴哥,“她說她的,撞一鼻子灰就知道她那是在瞎想。
”雪清說,“媽拿我不當事,她把寶全押在你身上了,你今後可要頂起這個家呀。
”雪榮說,“家有長子,國有大臣,你是老大,幹嗎讓我頂着?我頂不了。
” 但在雪清看來,雪榮頂得了。
這些年,雪榮這顆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贊譽、嘲諷,支持、反對,表揚、诋毀,責任、壓力,五味雜陳,雪榮坦然面對。
在外人看來,雪榮什麼事都頂得了。
在男人主宰的官場上,雪榮栉風沐雨,一路左沖右殺,能做到主持工作的副處級領導幹部,少而又少。
許多男人做到這分上就經常說,在市裡能混到局長,包括主持工作的副局長,什麼概念,就是中央的部長啊!别小看市裡,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書記市長排下來的省管幹部沒幾十個,此外就要數到局長,響當當的部門一把手。
做到局長有時會飄飄然,甚至飛揚跋扈,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雪榮當上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差點與母親陸愛俠比肩,成為市裡耀眼的政壇明星,卻一點沒有飄飄然,更不敢飛揚跋扈。
别人看好她的政治前途,不管背地裡怎麼議論,反正當着雪榮的面,許多人都誇她前途無量。
有人可能言不由衷,但更多的人的确對雪榮的前途十分看好。
在全市女幹部中,有雪榮這樣口碑的,不多。
理由很簡單,雪榮年輕,能幹,穩重,成熟,卻不漂亮,漂亮是女幹部的本錢,雪榮沒有本錢。
雪榮說話做事更像是個男人,說話幹脆,做事快,一是一,二是二,沒有三花兩繞,不搞雲裡霧裡。
但她卻始終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看上去她在官場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事實上,明槍暗箭,防不勝防。
她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馬虎。
因此,她感覺很累。
手機二十四小時都得開着,市裡領導說不準什麼時間打手機,領導半夜三更想起一件事來,突然打你手機,接了,任務砸下來了,哪裡還能睡着。
不接,第二天劈頭蓋臉訓你,不管你是男的女的。
當了領導就無法無天似的,什麼話都說得出來。
更重要的,家,顧不上了。
雪榮不承認自己是個女強人,她說她從骨子裡是個家庭婦女,喜歡在家裡掃掃抹抹,洗洗涮涮,最好是聽着音樂,圍着圍裙,過着帶點小資情調的溫馨生活。
但她享受憧憬的日子極少。
她幾乎不屬于她自己了。
本來她一心撲在工作上,除了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家,對娘家的事情沒多用心。
但媽媽面臨退休召開的家庭會,還有哥哥雪清的電話,都在昭示着,雪榮不僅是自己小家的頂梁柱,而且馬上要成為娘家的主心骨了。
妹妹雪梅的事她問也得問,不問也得問,誰叫她們姐妹一場呢。
這天,雪榮剛開完全市環保系統會議,布置完市裡自查自評工作,運陽縣王啟明縣長就找上門來了。
别人打電話求雪榮開恩通融,王啟明卻棋高一招,親自上門求情。
當時,雪榮準備下樓去向副市長彙報工作,王啟明正好把她堵在二樓和三樓之間的樓梯上。
雪榮有事在身,和王啟明握一下手,就站在二三樓之間的平台上說話。
王啟明個頭不高,胖乎乎的,看上去是一個白面書生,戴一副寬邊眼鏡,既斯文,又儒雅。
眼鏡後面的兩隻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珠忽輪來忽輪去,始終像風中的兩片紙錢,根本看不清他内心的風向。
在全市縣區長中,王啟明嘴巴能說,點子多,故事也多。
工作不管做得怎麼樣,反正經驗老早就一二三甲乙丙地彙報上去。
市裡有時開會,王啟明發言畢,别的縣區長就說不出子醜寅卯了,要麼順着王啟明思路拾他牙慧,要麼想超越卻說得不着邊際。
因此,市裡領導有意無意在大會小會上表揚王啟明,說領導幹部不僅要有幹事的願望,還要有幹事的本領,更有成事的經驗,要多向王啟明同志學習,要成為一個既有思想又有理論高度的領導幹部。
不管市裡領導有沒有什麼明确指向,反正坊間早把王啟明前途看好,當作未來副市長的人選了。
王啟明不僅個人能力強,而且後台也硬。
父親是退下去的财政局長,母親是退下去的公安局政委。
雖然都是退下去了,但餘威還在,關系還在,影響還在。
父母培養的、同事過的人現在正當勁,省市縣三級都有,辦什麼事,老頭子老婆子一個電話,搞定。
王啟明在市裡算是真正的“太子黨”和公認的才子。
他熱衷于政治很有些年頭了,高中畢業連考兩年都沒考上大學,靠着爸爸的關系
媽媽說過了,她隻當耳邊風,因為她實在太忙。
眼看快年底了,各項工作都到了拉網收魚的時候。
雪榮一方面要忙着本局各項工作在市裡考評的位次,按她事事追求完美的個性,各項工作都不能落後。
人人争先進,事事拿第一,一直是她要求全局的。
比如招商引資,天下第一難,市裡下達給局裡三千萬的招商引資任務。
其他副局長中有人難為得七死八活,說讓他們招商引資是叫“狗拿耗子”,招商是建設局招商局的事啊。
但雪榮不含糊,隻要是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工作就無條件落實。
她帶着其他副局長東奔西走,硬是招來一個億元大項目,安排一個科長跟蹤幫辦,自己隔三岔五幫着老闆協調解決問題。
雪榮盤算着,有這個項目墊底,年終目标責任狀考核在市直機關裡拿第一名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雪榮不僅要接受市裡其它各項工作的考核,更要籌劃對縣區的減排指标考核。
減排這兩年上升為基本國策,一票否決,其它工作再好,減排工作落後,誰也别想拿到獎金。
這幾年,雪榮全身心撲在環保工作上。
但她的環保工作很不好幹。
市裡要發展,做加法。
她要執行國策,做減法。
一加一減,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背道而馳。
雖然市委市政府領導嘴上不說,但對她的工作很難說給予多大的支持。
前年第一次省裡考核減排指标,市裡就在全省倒數第一。
不然,市委還不一定會把老環保局長拿下,提拔雪榮來當環保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
兩年前市委任命她時就給她下過死命令,一年改面貌,兩年大變樣,三年脫帽子。
任務是死任務,但執行起來總是靈活的多。
招商引資,什麼項目都要環評。
好了,那都是些什麼狗日項目,不是人家趕出來的,就是人家不要的,市裡都當個寶貝拾了來,還不管大小都要通過環評。
這不是要雪榮的命嗎?上面壓下來,她頂得住嗎,除非不想幹了。
頂不住,就得打擦邊球,就得拉上墊背的,就得拖着一道下水的。
雪榮就請市領導簽字,不是硬請,而是内部掌握。
局裡上下都知道,向有關部門透露,報給領導批示去,有批示照辦;沒批示先放放。
本來是做減法的,還在不斷變着法子做加法,你說減排任務能完成嗎?如今第三年了,能不能在年底的省考核驗收中順利過關,摘掉重點管理的帽子,就看雪榮的本事了。
市裡能不能摘帽子,關鍵在縣區,基礎在鄉鎮,難點在企業。
因此,在省考核組到來之前,雪榮必須對縣區進行一次模拟考核,什麼标準什麼方法都是省考核組的版本,套用到縣區,查漏補缺,确保通過省政府考核。
這些天,縣區聽到這個風聲,紛紛行動起來了。
有下真功夫,突擊狠抓工作的,更多的則是把精力用在關系運作上。
雪榮一天少說要接到十幾個電話,話都說得漂亮,歡迎模拟檢查,電話裡都聽得見拍***的聲音,保證不拖全市後腿,但說到最後總是底氣不足,請丁局長看在什麼什麼情分上高擡貴手網開一面放他一馬,如此等等,鬧得雪榮仿佛置身于重重包圍之中。
但雪榮自有主見。
有這些事情堆在心裡,雪榮哪還有心思過問妹妹雪梅改行的事情。
再說,母親想在退下來前把妹妹撮上去,建立一個從政世家,心情可以理解,但可不可行另當别論。
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憑着老臉讨個名額,要個職位,不說市領導辦不到,就是能辦到,怕他們也不敢。
因此,在哥哥雪清第二天打電話給雪榮時,雪清在電話裡說媽媽老糊塗了,自己在官場混得人死鬼醜的,還想把雪梅推進火坑。
雪榮就不急不躁告訴哥,“她說她的,撞一鼻子灰就知道她那是在瞎想。
”雪清說,“媽拿我不當事,她把寶全押在你身上了,你今後可要頂起這個家呀。
”雪榮說,“家有長子,國有大臣,你是老大,幹嗎讓我頂着?我頂不了。
” 但在雪清看來,雪榮頂得了。
這些年,雪榮這顆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贊譽、嘲諷,支持、反對,表揚、诋毀,責任、壓力,五味雜陳,雪榮坦然面對。
在外人看來,雪榮什麼事都頂得了。
在男人主宰的官場上,雪榮栉風沐雨,一路左沖右殺,能做到主持工作的副處級領導幹部,少而又少。
許多男人做到這分上就經常說,在市裡能混到局長,包括主持工作的副局長,什麼概念,就是中央的部長啊!别小看市裡,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書記市長排下來的省管幹部沒幾十個,此外就要數到局長,響當當的部門一把手。
做到局長有時會飄飄然,甚至飛揚跋扈,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雪榮當上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差點與母親陸愛俠比肩,成為市裡耀眼的政壇明星,卻一點沒有飄飄然,更不敢飛揚跋扈。
别人看好她的政治前途,不管背地裡怎麼議論,反正當着雪榮的面,許多人都誇她前途無量。
有人可能言不由衷,但更多的人的确對雪榮的前途十分看好。
在全市女幹部中,有雪榮這樣口碑的,不多。
理由很簡單,雪榮年輕,能幹,穩重,成熟,卻不漂亮,漂亮是女幹部的本錢,雪榮沒有本錢。
雪榮說話做事更像是個男人,說話幹脆,做事快,一是一,二是二,沒有三花兩繞,不搞雲裡霧裡。
但她卻始終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看上去她在官場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事實上,明槍暗箭,防不勝防。
她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馬虎。
因此,她感覺很累。
手機二十四小時都得開着,市裡領導說不準什麼時間打手機,領導半夜三更想起一件事來,突然打你手機,接了,任務砸下來了,哪裡還能睡着。
不接,第二天劈頭蓋臉訓你,不管你是男的女的。
當了領導就無法無天似的,什麼話都說得出來。
更重要的,家,顧不上了。
雪榮不承認自己是個女強人,她說她從骨子裡是個家庭婦女,喜歡在家裡掃掃抹抹,洗洗涮涮,最好是聽着音樂,圍着圍裙,過着帶點小資情調的溫馨生活。
但她享受憧憬的日子極少。
她幾乎不屬于她自己了。
本來她一心撲在工作上,除了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家,對娘家的事情沒多用心。
但媽媽面臨退休召開的家庭會,還有哥哥雪清的電話,都在昭示着,雪榮不僅是自己小家的頂梁柱,而且馬上要成為娘家的主心骨了。
妹妹雪梅的事她問也得問,不問也得問,誰叫她們姐妹一場呢。
這天,雪榮剛開完全市環保系統會議,布置完市裡自查自評工作,運陽縣王啟明縣長就找上門來了。
别人打電話求雪榮開恩通融,王啟明卻棋高一招,親自上門求情。
當時,雪榮準備下樓去向副市長彙報工作,王啟明正好把她堵在二樓和三樓之間的樓梯上。
雪榮有事在身,和王啟明握一下手,就站在二三樓之間的平台上說話。
王啟明個頭不高,胖乎乎的,看上去是一個白面書生,戴一副寬邊眼鏡,既斯文,又儒雅。
眼鏡後面的兩隻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珠忽輪來忽輪去,始終像風中的兩片紙錢,根本看不清他内心的風向。
在全市縣區長中,王啟明嘴巴能說,點子多,故事也多。
工作不管做得怎麼樣,反正經驗老早就一二三甲乙丙地彙報上去。
市裡有時開會,王啟明發言畢,别的縣區長就說不出子醜寅卯了,要麼順着王啟明思路拾他牙慧,要麼想超越卻說得不着邊際。
因此,市裡領導有意無意在大會小會上表揚王啟明,說領導幹部不僅要有幹事的願望,還要有幹事的本領,更有成事的經驗,要多向王啟明同志學習,要成為一個既有思想又有理論高度的領導幹部。
不管市裡領導有沒有什麼明确指向,反正坊間早把王啟明前途看好,當作未來副市長的人選了。
王啟明不僅個人能力強,而且後台也硬。
父親是退下去的财政局長,母親是退下去的公安局政委。
雖然都是退下去了,但餘威還在,關系還在,影響還在。
父母培養的、同事過的人現在正當勁,省市縣三級都有,辦什麼事,老頭子老婆子一個電話,搞定。
王啟明在市裡算是真正的“太子黨”和公認的才子。
他熱衷于政治很有些年頭了,高中畢業連考兩年都沒考上大學,靠着爸爸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