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誤入虎穴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黴濕腐朽之氣,中人欲嘔,不用說,這是一間地底黑牢。
受制的穴道是被解了,但就是内元消失,渾身無力。
他不知道被囚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時刻,隻覺饑腸辘辘,由此判斷,被擒的時間已不短。
他坐起身來試行提氣,但半絲内元也沒有,這情況,使他突然想起了上次受制的“無相制元大法”,這情形和上次完全一樣,而且猶有過之,他想:“對方便是上次那蒙面人麼?” 這“無相制元大法”,是少林秘笈,他得了“無垢禅師”傳授心法,專門抵禦“無相神功”,可惜尚未練成。
久久之後,眼睛習慣了黑暗,隐隐看了前面有一列石階斜伸向上,不用說,那是通向牢門的了。
對方将如何處置自己? 對方制住自己之後,是否已采取了行動,迫使自己一方的人出面。
他反複地思索着這兩個問題,可是想終歸還是空想,如不能脫困,隻有聽任擺布的份兒。
饑渴之感,愈來愈甚,身上冒出了冷汗,雙眼也開始變化,他起身在牢裡摸索了一遍,觸手的是冷硬的石壁,那道斜伸的石階,由于昏黑而望不倒盡頭,竟不知有多高,想來相當不短。
因為内元消失,視力也跟着減退了。
他轉到角落裡,靠石壁坐下,無計可施。
一陣“喀喀!”之聲傳入耳鼓,像是鐵栅門開啟的聲音,緊接着是“蹬蹬!”的腳步聲,上官智知道有人來了,但他此刻功力全無,索性不去理他,靜坐如故。
一條人影,出現牢中,把些東西放在地上,冷冷地道:“喏,上官智,這是吃的!”說完轉身走了。
上官智過去一看,是一瓦罐水,一個冷馍。
他本待不吃,但想到硬氣也是白費,現在已餓得頭暈眼花,渴得口唇發裂,先維持住體力要緊。
于是,他勉強吃下了冷馍,喝了些水。
伴着他的是死愁與陰森,他不擔心自己能否脫困,擔心的是對方以自己為人質,不知玩弄什麼詭計,為此前輩們在營救自己心切之下,難免中計,後果難以想像。
對方送食物的目的,是維持自己不死,這麼長的時間,不見有逼供等行動,不消說,對方已另外采取行動了。
這麼一想,頓感煩躁不安,腦海裡一片混亂。
在内元消失的情況下,要談脫困,簡直是癡人說夢,連想都不必想。
上一次被“無相制元大法”所制,幸得“傾城花無影”伍筱芳帶領,找到了“通天神丐”解制,雖然解法自己還記得,但必須借助外力。
在絕望與無助的境地中,時間極難打發,百無聊賴之下,他下意識地參修起“無垢禅師”所傳的至上心法來,明知無用,但總得有樣事來消磨,以圖暫抛苦惱。
内元不聚,練功隻是從具形式,但他仍一遍一遍地做。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他忽然感覺内元有重生的迹象,這一喜簡直非同小可,他陡地意識到這門心法是專門克制“無相神功”的,認真練下去,可能會發生作用,能自解禁制也不一定。
于是,他重懾心神,反複習練。
這一着棋,他走對了,随着時間,内元已告複蘇,雖然非常緩慢,但這是絕望中的希望,像無限黑暗中的一線亮光。
第二次送食物來,他想,可能又過了一天。
待到第三次送食物來,他的禁制業已全解,功力如初。
他有一種亟脫樊籠的沖動,但想到如果再度受制的話,就别打算活了,這地方正是習練心法的絕妙場所,不虞幹擾,毫無顧慮。
這麼一想,沖動的念頭,終于打消了。
在這種心無旁掠的情況下,進境之速,超出想像之外,苦練之中,他突然有了重大的發現,這門心法與師傳的“秘藏大法”,有很多共通之處,如果使兩功揉合,将能把功用發揮到極限。
于是,他竭極盡智,朝這方面走。
時間在暗無天日的境地中悄然流逝,上官智的全部心神,專注在兩門神功的融合,他沒去記算日子,也沒考慮到脫困,他唯一希冀的是在大功未成之前,别受到幹擾。
他唯一分辨白天晚上方法,是借每天一次的送飲食時間,雖然時辰拿不準,但據理推測,送飯的時間當在午時前後。
這一天,照樣在吃了一冷馍之後,準備練功,突見石級處透進亮光,他知道有人來了,這段時日裡,除了送飲食的,沒第二個人來過,現在來的,是那送飲食的去而複返,還是别人?如果是别人的話,不消說,事情要見分曉了。
他腦海裡迅快地轉了一個念頭:“現在練功已接近完成階段,如果功敗垂成,絕對是件非常遺憾的事,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呢?在對方心目中,自己仍在被制的情況之下,而這裡,不問也知道必是該教一個重地,戒備必然森嚴,如果冒失行動,再碰上對方施展‘無相神功’的話,後果便堪虞了……” 心念未已,一條人影又出現地牢進口之處。
來的,是一條面目猙獰的老者,以前從未見過。
上官智收斂了目芒,裝作功力受制的樣子,靜靜地坐着,不言不動。
那老者的雙目,在黝黑的牢中,像一對毒蛇的眼睛。
“小子,站起來!”聲音聽來非常刺耳。
上官智緩緩站了起來。
“過來,本座有話問你!” 上官智故作木然地挪了幾步。
老者揚了揚手,陰聲道:“這是送給誰的?” 老者手中持着的赫然是“不老書生”的那封書柬,上官智不由心頭一震,這書簡是對方從他身上搜去的,到底裡面寫了些什麼,他根本不曾過問,從對方的口氣聽來,簡内可能沒提名道号,幸而“乾坤金令”已交給了“不老先生”,否則被對方搜出的話,便什麼也别提了。
上官智心念電雷似一轉,立即決定了應付的方式,随口漫應道:“不知道!” 老者獰聲道:“小子,别來這一套,你身上的東西你會不知道?說,免吃苦頭……” 上官智強忍一口惡氣,冷冷地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 老者雙目暴睜,咬牙切切地道:“你敢說一句不知道,本座撕了你。
” 上官智竭力按捺了一下性子,道:“反正在下已落入你們手中,殺剮聽便了,這封書信是一個不知名的老人,托在下順便帶到洛陽,投在白馬寺的香爐中,自有人收下,事實就是如此!” “胡說八道!” “信不信由你!” “小子,這件事馬上可以證明……” 上官智心念一轉,道:“你無法證明了!” “為什麼?” “這封書簡三日之内不送到的話,便算作廢,本人在牢裡吃了的十個冷馍,想來時日不短了。
” 老者恨恨地哼一聲,一巴掌掴了過去。
上官智一偏頭,這動作是出自本能,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非萬不得已,絕不敗露業已解禁的痕迹,而使功虧一篑,當然,這一偏頭,是躲不開的。
“啪!”地一聲,他踉跄退了三四步,口角溢出了血沫,心中恨到了極處,畢竟他還是忍住了,隻怒目瞪視着對方。
老者把書簡抛在地上,轉身出牢去了。
上官智正中下懷,撿起書簡,隻見封口已啟,索性抽出來,運足目力看去,果然,上面沒有報名道号,隻草草地寫了幾行字,内容大意是昔日之困,今日之果,務必請對方出山,共同收拾殘局。
單憑這幾個字,局外人是無法得其端倪的,不由大是歎服“不老先生”行事的練達。
牢中又回複了原來的死寂。
上官智收懾心神,加緊練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想來還不到一日夜,因為管牢的還沒送飲食來,隻覺虛室生明,牢内絲毫無隐,比先前亮了許多,大功竟告完成。
現在,他要等待時機出困了。
這些天過去了,因為心有所專,不覺其苦,一旦萌了脫困之心,便又覺得片刻也難耐了。
一陣淩亂的腳步聲傳入耳鼓,看樣子來的不止一人,但他現在已毫無顧忌了,所差的是兵刃已在入牢前被對方解除,要得回恐非易事。
首先入牢的是那每日送飲食的漢子,微笑後随着兩名佩劍武士,兩武士二話不吭,上前挾起上官智往外便走。
上官智默不作聲,任由對方擺布。
登上長長的石級,兩扇厚重的鐵門敞開着,眼前是長長的甬道,有燈火照明,甬道十分曲折,一路還有不少鐵門,再行徑一列石級,眼前陡地一亮,算是登上地面了,外面是白天,陽光耀眼,屋宇重重,圍牆高聳,不知是什麼地方。
穿門越限,重重警衛,不久來到一座大廳之前,武士之一宏聲道:“人帶到!” 廳内湧出數條人影,當先的是個蒙面人,另一個是曾經入牢查問書簡的猙獰老者,再後面是四名勁裝武士。
蒙面人掃了上官智一眼,沉聲道:“把兵刃還給他!” 立即有一名武士,把上官智的劍佩還他的腰間,上官智困惑已極,不知對方在玩什麼花樣,但兵刃還身,卻是件令他振奮的事。
蒙面人揮了揮手,道:“上路吧!” 一
受制的穴道是被解了,但就是内元消失,渾身無力。
他不知道被囚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時刻,隻覺饑腸辘辘,由此判斷,被擒的時間已不短。
他坐起身來試行提氣,但半絲内元也沒有,這情況,使他突然想起了上次受制的“無相制元大法”,這情形和上次完全一樣,而且猶有過之,他想:“對方便是上次那蒙面人麼?” 這“無相制元大法”,是少林秘笈,他得了“無垢禅師”傳授心法,專門抵禦“無相神功”,可惜尚未練成。
久久之後,眼睛習慣了黑暗,隐隐看了前面有一列石階斜伸向上,不用說,那是通向牢門的了。
對方将如何處置自己? 對方制住自己之後,是否已采取了行動,迫使自己一方的人出面。
他反複地思索着這兩個問題,可是想終歸還是空想,如不能脫困,隻有聽任擺布的份兒。
饑渴之感,愈來愈甚,身上冒出了冷汗,雙眼也開始變化,他起身在牢裡摸索了一遍,觸手的是冷硬的石壁,那道斜伸的石階,由于昏黑而望不倒盡頭,竟不知有多高,想來相當不短。
因為内元消失,視力也跟着減退了。
他轉到角落裡,靠石壁坐下,無計可施。
一陣“喀喀!”之聲傳入耳鼓,像是鐵栅門開啟的聲音,緊接着是“蹬蹬!”的腳步聲,上官智知道有人來了,但他此刻功力全無,索性不去理他,靜坐如故。
一條人影,出現牢中,把些東西放在地上,冷冷地道:“喏,上官智,這是吃的!”說完轉身走了。
上官智過去一看,是一瓦罐水,一個冷馍。
他本待不吃,但想到硬氣也是白費,現在已餓得頭暈眼花,渴得口唇發裂,先維持住體力要緊。
于是,他勉強吃下了冷馍,喝了些水。
伴着他的是死愁與陰森,他不擔心自己能否脫困,擔心的是對方以自己為人質,不知玩弄什麼詭計,為此前輩們在營救自己心切之下,難免中計,後果難以想像。
對方送食物的目的,是維持自己不死,這麼長的時間,不見有逼供等行動,不消說,對方已另外采取行動了。
這麼一想,頓感煩躁不安,腦海裡一片混亂。
在内元消失的情況下,要談脫困,簡直是癡人說夢,連想都不必想。
上一次被“無相制元大法”所制,幸得“傾城花無影”伍筱芳帶領,找到了“通天神丐”解制,雖然解法自己還記得,但必須借助外力。
在絕望與無助的境地中,時間極難打發,百無聊賴之下,他下意識地參修起“無垢禅師”所傳的至上心法來,明知無用,但總得有樣事來消磨,以圖暫抛苦惱。
内元不聚,練功隻是從具形式,但他仍一遍一遍地做。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他忽然感覺内元有重生的迹象,這一喜簡直非同小可,他陡地意識到這門心法是專門克制“無相神功”的,認真練下去,可能會發生作用,能自解禁制也不一定。
于是,他重懾心神,反複習練。
這一着棋,他走對了,随着時間,内元已告複蘇,雖然非常緩慢,但這是絕望中的希望,像無限黑暗中的一線亮光。
第二次送食物來,他想,可能又過了一天。
待到第三次送食物來,他的禁制業已全解,功力如初。
他有一種亟脫樊籠的沖動,但想到如果再度受制的話,就别打算活了,這地方正是習練心法的絕妙場所,不虞幹擾,毫無顧慮。
這麼一想,沖動的念頭,終于打消了。
在這種心無旁掠的情況下,進境之速,超出想像之外,苦練之中,他突然有了重大的發現,這門心法與師傳的“秘藏大法”,有很多共通之處,如果使兩功揉合,将能把功用發揮到極限。
于是,他竭極盡智,朝這方面走。
時間在暗無天日的境地中悄然流逝,上官智的全部心神,專注在兩門神功的融合,他沒去記算日子,也沒考慮到脫困,他唯一希冀的是在大功未成之前,别受到幹擾。
他唯一分辨白天晚上方法,是借每天一次的送飲食時間,雖然時辰拿不準,但據理推測,送飯的時間當在午時前後。
這一天,照樣在吃了一冷馍之後,準備練功,突見石級處透進亮光,他知道有人來了,這段時日裡,除了送飲食的,沒第二個人來過,現在來的,是那送飲食的去而複返,還是别人?如果是别人的話,不消說,事情要見分曉了。
他腦海裡迅快地轉了一個念頭:“現在練功已接近完成階段,如果功敗垂成,絕對是件非常遺憾的事,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呢?在對方心目中,自己仍在被制的情況之下,而這裡,不問也知道必是該教一個重地,戒備必然森嚴,如果冒失行動,再碰上對方施展‘無相神功’的話,後果便堪虞了……” 心念未已,一條人影又出現地牢進口之處。
來的,是一條面目猙獰的老者,以前從未見過。
上官智收斂了目芒,裝作功力受制的樣子,靜靜地坐着,不言不動。
那老者的雙目,在黝黑的牢中,像一對毒蛇的眼睛。
“小子,站起來!”聲音聽來非常刺耳。
上官智緩緩站了起來。
“過來,本座有話問你!” 上官智故作木然地挪了幾步。
老者揚了揚手,陰聲道:“這是送給誰的?” 老者手中持着的赫然是“不老書生”的那封書柬,上官智不由心頭一震,這書簡是對方從他身上搜去的,到底裡面寫了些什麼,他根本不曾過問,從對方的口氣聽來,簡内可能沒提名道号,幸而“乾坤金令”已交給了“不老先生”,否則被對方搜出的話,便什麼也别提了。
上官智心念電雷似一轉,立即決定了應付的方式,随口漫應道:“不知道!” 老者獰聲道:“小子,别來這一套,你身上的東西你會不知道?說,免吃苦頭……” 上官智強忍一口惡氣,冷冷地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 老者雙目暴睜,咬牙切切地道:“你敢說一句不知道,本座撕了你。
” 上官智竭力按捺了一下性子,道:“反正在下已落入你們手中,殺剮聽便了,這封書信是一個不知名的老人,托在下順便帶到洛陽,投在白馬寺的香爐中,自有人收下,事實就是如此!” “胡說八道!” “信不信由你!” “小子,這件事馬上可以證明……” 上官智心念一轉,道:“你無法證明了!” “為什麼?” “這封書簡三日之内不送到的話,便算作廢,本人在牢裡吃了的十個冷馍,想來時日不短了。
” 老者恨恨地哼一聲,一巴掌掴了過去。
上官智一偏頭,這動作是出自本能,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非萬不得已,絕不敗露業已解禁的痕迹,而使功虧一篑,當然,這一偏頭,是躲不開的。
“啪!”地一聲,他踉跄退了三四步,口角溢出了血沫,心中恨到了極處,畢竟他還是忍住了,隻怒目瞪視着對方。
老者把書簡抛在地上,轉身出牢去了。
上官智正中下懷,撿起書簡,隻見封口已啟,索性抽出來,運足目力看去,果然,上面沒有報名道号,隻草草地寫了幾行字,内容大意是昔日之困,今日之果,務必請對方出山,共同收拾殘局。
單憑這幾個字,局外人是無法得其端倪的,不由大是歎服“不老先生”行事的練達。
牢中又回複了原來的死寂。
上官智收懾心神,加緊練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想來還不到一日夜,因為管牢的還沒送飲食來,隻覺虛室生明,牢内絲毫無隐,比先前亮了許多,大功竟告完成。
現在,他要等待時機出困了。
這些天過去了,因為心有所專,不覺其苦,一旦萌了脫困之心,便又覺得片刻也難耐了。
一陣淩亂的腳步聲傳入耳鼓,看樣子來的不止一人,但他現在已毫無顧忌了,所差的是兵刃已在入牢前被對方解除,要得回恐非易事。
首先入牢的是那每日送飲食的漢子,微笑後随着兩名佩劍武士,兩武士二話不吭,上前挾起上官智往外便走。
上官智默不作聲,任由對方擺布。
登上長長的石級,兩扇厚重的鐵門敞開着,眼前是長長的甬道,有燈火照明,甬道十分曲折,一路還有不少鐵門,再行徑一列石級,眼前陡地一亮,算是登上地面了,外面是白天,陽光耀眼,屋宇重重,圍牆高聳,不知是什麼地方。
穿門越限,重重警衛,不久來到一座大廳之前,武士之一宏聲道:“人帶到!” 廳内湧出數條人影,當先的是個蒙面人,另一個是曾經入牢查問書簡的猙獰老者,再後面是四名勁裝武士。
蒙面人掃了上官智一眼,沉聲道:“把兵刃還給他!” 立即有一名武士,把上官智的劍佩還他的腰間,上官智困惑已極,不知對方在玩什麼花樣,但兵刃還身,卻是件令他振奮的事。
蒙面人揮了揮手,道:“上路吧!”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