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密室命案
關燈
小
中
大
北風利如劍,凜凜透骨寒,白雪掩古道,行人舉步難。
這種凍死人的天氣,連天上飛鳥也看不到一隻。
但地上卻有人,四匹長程健馬上,坐着四個衣着不同的人、頂着大風雪,由不同的方向,趕入了北京城中。
城中風雪較小,四個人放緩了行馬,也解下了趕路時的護面皮套。
看清楚了四個人的真面目,認識他們的人,可真被吓了一跳。
這不是威鎮江湖的四大名捕嗎? 北京城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案子,竟然勞動了各據一方的四大名捕,同時趕來。
四匹馬幾乎是同時在刑部大門外停了下來。
翻身下馬,擡頭看看天色,四個人同時籲一口氣。
但當四個人目光相接時,也同時怔住了。
不過,四個人臉上神情變化很快,一怔之後,立複常态,相互地點頭微笑。
四個人都沒有開口說話,但卻都在心中忖思:麻煩似是很大了! “佩服,佩服!四位遠近雖有不同,但都在數千裡外,能夠把時間拿得如此準确,趕到的不早不晚,隻此一樁,就叫人五體投地了。
” 一個身着青袍,腰束紫帶的中年大漢,緩步而出,抱拳迎客,接着:“四位一路辛苦,先請入内,喝杯茶稍息風塵,大人的接風午宴也就快開始了。
” 青袍人身後快步行出了四個勁裝捕快,接過四人手中的鞭繩,牽馬離去。
四位來客,打量了青袍人一陣,笑道:“兄台是新任刑部……” “兄弟郭寶元,新任刑部副總捕頭。
” “原來是郭副總捕頭。
”四人一面說話,一面躬身抱拳,長揖作禮。
這四位來客雖然是威震江湖,但刑部是他們的頂頭衙門,刑部的副總捕頭,可也是他們的上司,四個人都以大禮拜見。
“不敢當,不敢當。
”郭寶元一面還禮,一面說道:“總捕頭因公要外出,特命郭某代為迎客,四位請!” 四人互望一眼,舉步而行,心中都有了一些疑問?但卻無人開口。
× × × 接風宴設在刑部偏院一處暖閣上。
所謂暖閣,就是厚帷垂窗,門戶緊閉,房屋四角處,各置了一盆炭火,以屋頂上兩片水晶瓦,引入天光,室中倒也一片明亮。
一步踏入暖閣,四大名捕内心中,立刻又升起了另一個疑問。
因為—— 一張圓桌的四周上,隻擺了六把椅子,除了尚書大人和郭副總輔之外,兩位刑部侍郎和總捕頭的位置呢? 他們不認識新任的刑部尚書,但兩位分掌刑部緝捕、獄法的侍郎,可是多年的故識,什麼事?連兩位刑部侍郎也不能出席參與? 四大名捕的威名并非幸緻,他們不但武功高強,智謀過人,緝捕兇頑,屢破奇案,而且,閱曆豐富,判事明快。
但今天這個局面,卻使得四個人心念百轉,也解不開胸中疑雲。
尚書招宴,不是辦案,心中疑窦重重?卻又不便追問。
但四個人大風大浪經曆多了,能夠忍下不問,也能夠處之泰然,神色自若。
郭寶元讓四人入了席位,心中卻大感佩服,忖道:隻看人家這份遇事的鎮靜,我就難以及得。
一個身着玄狐皮袍,留着五绺髯的中年人,啟簾而入,兩個侍茶的童子,緊随身後。
未待郭寶元招呼,四大名捕已自行站了起來。
侍茶童子獻上香茗後,立刻退出。
狐袍人也在首位上坐了下來,笑道:“請坐,請坐,下官程硯堂,蒙聖上恩賜,接掌刑部,閱讀案卷,得知四位的智謀功績,除暴安良,功在萬民,下官神往得很,今日幸會,足慰渴慕了。
” 說話非常客氣,但憂愁滿面,證明他心中懷着無比的苦惱,承受着極大的壓力。
“大人褒獎了。
”四大名捕齊齊欠身回應。
“四位見台,就依大人左首始起,自我介紹一番。
”郭寶元已對四人心折,語氣間,也就更加謙虛了。
“屬下于承志,奉命駐節長安。
” 程硯堂仔細看去,隻見他年約三十四、五,一襲黑袍,濃眉朗目,面如古銅,身材适中,但卻透出一臉精幹之氣,點點頭,道:“刀出如閃電,寒芒過長空,所以,人稱你閃電刀。
” “大人,江湖人送的綽号,當不得真啊!” “中州吳鐵峰,見過大人!”
這種凍死人的天氣,連天上飛鳥也看不到一隻。
但地上卻有人,四匹長程健馬上,坐着四個衣着不同的人、頂着大風雪,由不同的方向,趕入了北京城中。
城中風雪較小,四個人放緩了行馬,也解下了趕路時的護面皮套。
看清楚了四個人的真面目,認識他們的人,可真被吓了一跳。
這不是威鎮江湖的四大名捕嗎? 北京城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案子,竟然勞動了各據一方的四大名捕,同時趕來。
四匹馬幾乎是同時在刑部大門外停了下來。
翻身下馬,擡頭看看天色,四個人同時籲一口氣。
但當四個人目光相接時,也同時怔住了。
不過,四個人臉上神情變化很快,一怔之後,立複常态,相互地點頭微笑。
四個人都沒有開口說話,但卻都在心中忖思:麻煩似是很大了! “佩服,佩服!四位遠近雖有不同,但都在數千裡外,能夠把時間拿得如此準确,趕到的不早不晚,隻此一樁,就叫人五體投地了。
” 一個身着青袍,腰束紫帶的中年大漢,緩步而出,抱拳迎客,接着:“四位一路辛苦,先請入内,喝杯茶稍息風塵,大人的接風午宴也就快開始了。
” 青袍人身後快步行出了四個勁裝捕快,接過四人手中的鞭繩,牽馬離去。
四位來客,打量了青袍人一陣,笑道:“兄台是新任刑部……” “兄弟郭寶元,新任刑部副總捕頭。
” “原來是郭副總捕頭。
”四人一面說話,一面躬身抱拳,長揖作禮。
這四位來客雖然是威震江湖,但刑部是他們的頂頭衙門,刑部的副總捕頭,可也是他們的上司,四個人都以大禮拜見。
“不敢當,不敢當。
”郭寶元一面還禮,一面說道:“總捕頭因公要外出,特命郭某代為迎客,四位請!” 四人互望一眼,舉步而行,心中都有了一些疑問?但卻無人開口。
× × × 接風宴設在刑部偏院一處暖閣上。
所謂暖閣,就是厚帷垂窗,門戶緊閉,房屋四角處,各置了一盆炭火,以屋頂上兩片水晶瓦,引入天光,室中倒也一片明亮。
一步踏入暖閣,四大名捕内心中,立刻又升起了另一個疑問。
因為—— 一張圓桌的四周上,隻擺了六把椅子,除了尚書大人和郭副總輔之外,兩位刑部侍郎和總捕頭的位置呢? 他們不認識新任的刑部尚書,但兩位分掌刑部緝捕、獄法的侍郎,可是多年的故識,什麼事?連兩位刑部侍郎也不能出席參與? 四大名捕的威名并非幸緻,他們不但武功高強,智謀過人,緝捕兇頑,屢破奇案,而且,閱曆豐富,判事明快。
但今天這個局面,卻使得四個人心念百轉,也解不開胸中疑雲。
尚書招宴,不是辦案,心中疑窦重重?卻又不便追問。
但四個人大風大浪經曆多了,能夠忍下不問,也能夠處之泰然,神色自若。
郭寶元讓四人入了席位,心中卻大感佩服,忖道:隻看人家這份遇事的鎮靜,我就難以及得。
一個身着玄狐皮袍,留着五绺髯的中年人,啟簾而入,兩個侍茶的童子,緊随身後。
未待郭寶元招呼,四大名捕已自行站了起來。
侍茶童子獻上香茗後,立刻退出。
狐袍人也在首位上坐了下來,笑道:“請坐,請坐,下官程硯堂,蒙聖上恩賜,接掌刑部,閱讀案卷,得知四位的智謀功績,除暴安良,功在萬民,下官神往得很,今日幸會,足慰渴慕了。
” 說話非常客氣,但憂愁滿面,證明他心中懷着無比的苦惱,承受着極大的壓力。
“大人褒獎了。
”四大名捕齊齊欠身回應。
“四位見台,就依大人左首始起,自我介紹一番。
”郭寶元已對四人心折,語氣間,也就更加謙虛了。
“屬下于承志,奉命駐節長安。
” 程硯堂仔細看去,隻見他年約三十四、五,一襲黑袍,濃眉朗目,面如古銅,身材适中,但卻透出一臉精幹之氣,點點頭,道:“刀出如閃電,寒芒過長空,所以,人稱你閃電刀。
” “大人,江湖人送的綽号,當不得真啊!” “中州吳鐵峰,見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