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移星換鬥
關燈
小
中
大
僥幸成功,大為驚訝,捧着鐵盒又瞧一陣,隻見一塊光斑恰似楷書中的左撇,另一塊卻似豎折彎鈎,不由尋思道:“若将這左撇右折與‘二’字相連,便是一個‘元’字了?”
他興緻一起,擺弄半晌,當真又轉出一個“元”字。
梁蕭心中狂喜,隐然覺出,這“純陽鐵盒”開揭之謎,恐怕就在于此,一時間心突突直跳,竟爾緊張起來。
那“元”字既成,盒子其餘五面也趨明朗。
梁蕭發覺其中一面的的光斑合起來,當為一個“府”字,隻是少了左方一撇,上方一點,但他細看時,卻在鐵盒另外兩面尋到,轉動一陣,又将“府”字拼湊出來。
“府”字一成,相鄰一面的“宗”字也顯露輪廓,隻少了下方的“小”字,梁蕭輾轉拼湊,不久便拼出“宗”字。
再看餘下光斑,合起來恰為一個“紫”字,梁蕭此時駕輕就熟,頃刻間便将“紫”字拼就。
那“紫”字方才合攏,盒中忽地傳出聲音,猶如琴音劍鳴,刹那間,純陽鐵盒豁然開裂,芒光大盛,透過裂縫迸射而出。
百年之謎,一朝得解,梁蕭隻覺過于輕易,不喜反驚,心中茫茫然一片,好半晌方才确信。
用手一擰,鐵盒散落成二十六枚立方鐵塊,盒中一顆發光圓球骨碌碌滾将出來。
梁蕭拾起圓球,那圓球徑約兩分,質地仿佛水晶。
其色卻是黑白參半,黑者幽邃,與暗夜相融,白者熾亮,奪人眼目。
更奇的是,這黑白二色宛如活物,忽而白衰黑盛,忽而黑虧白盈,時相侵消,似乎永無休止。
梁蕭隐約有些明白:為何數百年,竟沒一人揭開鐵盒。
隻因得到鐵盒之士,均把心力花費在了盒面上的簪花小楷上,一心揣摩字句“精義”,便如韓凝紫一般聰慧,也隻想到《璇玑圖》一節。
是以白晝之中,衆人猶恐看得不夠真切,決不會在黑暗中觀察。
殊不料,這些簪花小楷恰是造盒者設下的一個老大圈套,擁有鐵盒者若一味糾纏于盒上文字,縱然耗費一生,也休想得窺盒中奧妙。
韓凝紫雖也猜到開盒的關鍵不在文字,但她平生卻有一個極大的心病,故而剛脫出“文字障”,又一頭紮入“算學障”中。
其實,這位鑄盒的前輩在這鐵盒中傾注了無數心血,決非想要讓盒中秘密永世埋沒。
隻不過他痛恨世間尋章摘句之徒,故意設下障礙,在鍛鑄之時,将鐵盒上的細縫透開,令圓球白光能夠射出,因此黑暗中瞧去,盒上便有“紫”、“府”、“元”、“宗”四個楷字。
但這位前輩為防有人歪打正着,是故又在盒中設下機關,将那四個楷字拆散,忖想日後倘若有人既能破除“文字障”,又能瞧破閃光楷字的奧妙,必是胸懷豁達的聰明人,鐵盒落入此輩人手中,也不枉費自己一片苦心。
梁蕭誤打誤撞,揭開鐵盒,複又細察黑白圓球,卻不明其妙,當下就着圓球白光,察看散落鐵塊,隻見鐵塊俱是方方正正,布滿鈎撓榫頭,四周皆有文字。
梁蕭用力擰動,但覺鐵塊并不是渾然一體,頃刻松動為無數細小鐵塊,每個鐵塊上皆有一個文字,彼此以鈎撓相連。
梁蕭将鐵塊一一攤開,發覺鐵版上的文字竟能成句,想到日間所見的《璇玑圖》,便就着圓球光華,依照文理,将鐵版一一拼合。
這次拼湊委實較之拆解鐵盒更費心力,但梁蕭一心與那位制盒的前輩鬥智,興緻盎然,不厭其煩。
既然沉浸其中,光陰自也流逝極快,将近五更天時,梁蕭方将二十六小鐵版拼成一塊大鐵版,鋪在床頭,凝神細看,隻見版上寫道:“世人常言‘買椟還珠’之失,卻不虞‘得珠忘椟’之患。
君得珠之餘,不忘其椟,可稱達人。
所謂上蒼化人,形為之椟,神為之珠,失心而身殁,形毀而神銷,是以道者形神俱全,方得自然。
吾設此盒,君其解之,得君知己,喜慰不勝,饋陰陽球一隻,《紫府元宗》十二篇,聊表寸心。
” 梁蕭再往下瞧,後又寫道:“陰陽相逐,化生精氣,入雖不足,出而有餘,損有餘而補不足,其得天道欤。
”這一句來得突兀,梁蕭懵然不解,再向下看,卻是“紫府元宗”四字,其後均是詩句口訣。
梁蕭忖想一旦放亮,韓凝紫立馬便至,自己一夜辛苦,卻為這女魔頭做了嫁衣,忒也不值。
韓凝紫寫過《璇玑圖》後,并未撤走筆墨。
梁蕭便将墨汁塗在鐵版之上,撕下半幅内衫,将版上文字拓了下來。
再将鐵版擦拭幹淨,重新拼為鐵盒,又恐韓凝紫覺出分量有異,将石桌敲了一塊,塞入盒裡,待得忙完,天已微明。
梁蕭身心皆疲,将拓片與陰陽球雙雙揣入懷裡,躺回石床,睡意卻半分也無,瞪大眼睛,盯着石室穹頂。
不多久,穹頂漸漸亮了起來,忽又一暗,多了團陰影。
梁蕭心知韓凝紫到了,索性故作睡姿,到了午時方起,取一本算經翻看,但自始至終都不瞧上鐵盒一眼。
時間過得頗快,一天時光轉瞬即過,傍晚時分,石門忽地大開,韓凝紫跨了進來,面上如罩寒霜,抿嘴盯着梁蕭打量。
梁蕭力持鎮定,自顧翻看算經。
韓凝紫心知圖謀被他看透,惱羞成怒,重重給他兩個耳光,才将鐵盒揣入袖裡,砰然關門去了。
梁蕭雙頰腫痛,心中卻甚歡喜,但怕這女魔頭去而複還,待到深夜,才敢取出陰陽球,尋思道:“所謂‘陰陽相逐,化生精氣,入雖不足,出而有餘’。
多半說的就是陰陽球了。
精氣即是内力。
既然說‘入則不足’,莫非要将内力度入陰陽球中?”當下握住陰陽球,聚起殘存内力,注入球内。
不一陣,陰陽球中黑白二色消長加速,梁蕭猶未轉念,便覺掌心一麻,一股粗大暖流從陰陽球中直鑽入“勞宮穴”,循“手少陽三焦經”而上,歸入“膻中”氣海。
梁蕭隻覺難以置信,又将真氣注入陰陽球,轉得一轉,又是一股粗大真氣送了回來。
梁蕭驚喜交迸,猛可間明白了“入雖不足,出而有餘,以有餘補不足”的含義,不由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起來。
原本他被浩然正氣所傷,内力所剩無幾,若依常法修行,少說也得二三十年工夫,方能恢複。
但這“陰陽球”實乃天地間一樣異寶,使用者隻消輸入内力,真氣在球内一轉,便可由弱變強,以一化十,送回使用者體内,這般算來,二三十年之功,兩三年便能竟成。
梁蕭歡喜了好一陣,才将陰陽球握于左手,這一次卻是将真氣導入“手少陽三焦經”,再将變強的真氣收歸丹田,散往百骸,然後聚集起來,注入圓球,如此生生不息,梁蕭隻覺内力漸趨充沛,不複先前衰竭之象。
他先練“手少陽三焦經”,三焦既足,再握于右手,練“手少陰心經”,然後練“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
再摩挲雙足湧泉,練“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其後再練“帶脈”,“沖脈”,直到真氣充盈,梁蕭方将陰陽球噙于舌底,舌為人體之天橋,貫通任督二脈,勾連奇經八脈,真氣經舌注入陰陽球,轉而複出,自成一個大周天。
梁蕭内力本弱,此時自然增長奇快,真氣每轉一個周天,便如練了十天半月。
他練得入神,渾然忘了光陰流逝,醒轉時天光暗淡,又是黃昏。
飯菜擱在門前,早已涼透,大約阿冰久呼不應,徑自去了。
梁蕭雖然一日未曾進食,但因真氣充盈,以至于口舌生津,竟然不覺饑渴。
此後十餘日,韓凝紫再未來過,梁蕭也樂得無人打擾。
有時坐得倦了,便打幾套拳腳松散筋骨,初時拳腳甚是無力,但随着内力增長,拳腳中漸漸生出風聲。
隻不過,随着梁蕭内力漸長,“陰陽球”化生的真氣卻變得弱了許多,初時以一化十,五日後變成以一化九,其後逐日減少,到得二十日上,已是以一化四,并且随着梁蕭輸入真氣變強,球内黑白相攻更加劇烈,好似沸水翻騰。
梁蕭雖覺詫異,卻也想不通是何緣由。
這一日,梁蕭使過一套拳腳,開始思索脫身之法。
心想這些日子内力雖然回複許多,仍不是韓凝紫的對手,況且她婢女甚多,人人都有兵刃,自己内力不足,徒手對敵,難以發揮招式威力。
思來想去,他想到《霜潭劍譜》中的“穿心七式”,當下拿起竹算籌,依法刺擊,使到迅疾處,算籌上漸有嘯響。
梁蕭使得興發,刺向洞壁,竹籌哧的一下,入石半分。
同樣一招,月前月後境況迥異,梁蕭心中歡喜,繼而又忖道:“我若能将陰陽球噙在舌底,令其化生精力,内力豈非增加四倍?”當下他将陰陽球噙入口中,舉籌疾刺,這一刺竟又入壁兩分。
梁蕭印證所想,欣喜無比,日夜習練不止。
這一天,他正自練劍,忽聽門外叮當聲響,似有人來,而且不止一人。
梁蕭将陰陽球噙入口中,他算計已定,隻待石門洞開,先出其不意刺倒阿冰,再全力将韓凝紫逼退,搶入竹林。
隻聽那叮當聲越響越密,忽地停在門前。
梁蕭禁不住心跳加劇,雙手微微戰抖,忽聽嘎的一聲,石門敞開。
梁蕭如箭在弦,正欲彈出,忽見門外迎面沖入三人,跌跌撞撞向他撲來。
這一下出乎梁蕭意料,他未知敵友,不敢率先出手,隻得閃身讓過,隻此耽擱,兩扇石門轟然閉合,隻聽韓凝紫咭的一聲笑道:“小子,你老不聽話,我給你找了些樂子,呵呵,你慢慢消受便是。
”說罷大笑去了。
梁蕭心中狂喜,隐然覺出,這“純陽鐵盒”開揭之謎,恐怕就在于此,一時間心突突直跳,竟爾緊張起來。
那“元”字既成,盒子其餘五面也趨明朗。
梁蕭發覺其中一面的的光斑合起來,當為一個“府”字,隻是少了左方一撇,上方一點,但他細看時,卻在鐵盒另外兩面尋到,轉動一陣,又将“府”字拼湊出來。
“府”字一成,相鄰一面的“宗”字也顯露輪廓,隻少了下方的“小”字,梁蕭輾轉拼湊,不久便拼出“宗”字。
再看餘下光斑,合起來恰為一個“紫”字,梁蕭此時駕輕就熟,頃刻間便将“紫”字拼就。
那“紫”字方才合攏,盒中忽地傳出聲音,猶如琴音劍鳴,刹那間,純陽鐵盒豁然開裂,芒光大盛,透過裂縫迸射而出。
百年之謎,一朝得解,梁蕭隻覺過于輕易,不喜反驚,心中茫茫然一片,好半晌方才确信。
用手一擰,鐵盒散落成二十六枚立方鐵塊,盒中一顆發光圓球骨碌碌滾将出來。
梁蕭拾起圓球,那圓球徑約兩分,質地仿佛水晶。
其色卻是黑白參半,黑者幽邃,與暗夜相融,白者熾亮,奪人眼目。
更奇的是,這黑白二色宛如活物,忽而白衰黑盛,忽而黑虧白盈,時相侵消,似乎永無休止。
梁蕭隐約有些明白:為何數百年,竟沒一人揭開鐵盒。
隻因得到鐵盒之士,均把心力花費在了盒面上的簪花小楷上,一心揣摩字句“精義”,便如韓凝紫一般聰慧,也隻想到《璇玑圖》一節。
是以白晝之中,衆人猶恐看得不夠真切,決不會在黑暗中觀察。
殊不料,這些簪花小楷恰是造盒者設下的一個老大圈套,擁有鐵盒者若一味糾纏于盒上文字,縱然耗費一生,也休想得窺盒中奧妙。
韓凝紫雖也猜到開盒的關鍵不在文字,但她平生卻有一個極大的心病,故而剛脫出“文字障”,又一頭紮入“算學障”中。
其實,這位鑄盒的前輩在這鐵盒中傾注了無數心血,決非想要讓盒中秘密永世埋沒。
隻不過他痛恨世間尋章摘句之徒,故意設下障礙,在鍛鑄之時,将鐵盒上的細縫透開,令圓球白光能夠射出,因此黑暗中瞧去,盒上便有“紫”、“府”、“元”、“宗”四個楷字。
但這位前輩為防有人歪打正着,是故又在盒中設下機關,将那四個楷字拆散,忖想日後倘若有人既能破除“文字障”,又能瞧破閃光楷字的奧妙,必是胸懷豁達的聰明人,鐵盒落入此輩人手中,也不枉費自己一片苦心。
梁蕭誤打誤撞,揭開鐵盒,複又細察黑白圓球,卻不明其妙,當下就着圓球白光,察看散落鐵塊,隻見鐵塊俱是方方正正,布滿鈎撓榫頭,四周皆有文字。
梁蕭用力擰動,但覺鐵塊并不是渾然一體,頃刻松動為無數細小鐵塊,每個鐵塊上皆有一個文字,彼此以鈎撓相連。
梁蕭将鐵塊一一攤開,發覺鐵版上的文字竟能成句,想到日間所見的《璇玑圖》,便就着圓球光華,依照文理,将鐵版一一拼合。
這次拼湊委實較之拆解鐵盒更費心力,但梁蕭一心與那位制盒的前輩鬥智,興緻盎然,不厭其煩。
既然沉浸其中,光陰自也流逝極快,将近五更天時,梁蕭方将二十六小鐵版拼成一塊大鐵版,鋪在床頭,凝神細看,隻見版上寫道:“世人常言‘買椟還珠’之失,卻不虞‘得珠忘椟’之患。
君得珠之餘,不忘其椟,可稱達人。
所謂上蒼化人,形為之椟,神為之珠,失心而身殁,形毀而神銷,是以道者形神俱全,方得自然。
吾設此盒,君其解之,得君知己,喜慰不勝,饋陰陽球一隻,《紫府元宗》十二篇,聊表寸心。
” 梁蕭再往下瞧,後又寫道:“陰陽相逐,化生精氣,入雖不足,出而有餘,損有餘而補不足,其得天道欤。
”這一句來得突兀,梁蕭懵然不解,再向下看,卻是“紫府元宗”四字,其後均是詩句口訣。
梁蕭忖想一旦放亮,韓凝紫立馬便至,自己一夜辛苦,卻為這女魔頭做了嫁衣,忒也不值。
韓凝紫寫過《璇玑圖》後,并未撤走筆墨。
梁蕭便将墨汁塗在鐵版之上,撕下半幅内衫,将版上文字拓了下來。
再将鐵版擦拭幹淨,重新拼為鐵盒,又恐韓凝紫覺出分量有異,将石桌敲了一塊,塞入盒裡,待得忙完,天已微明。
梁蕭身心皆疲,将拓片與陰陽球雙雙揣入懷裡,躺回石床,睡意卻半分也無,瞪大眼睛,盯着石室穹頂。
不多久,穹頂漸漸亮了起來,忽又一暗,多了團陰影。
梁蕭心知韓凝紫到了,索性故作睡姿,到了午時方起,取一本算經翻看,但自始至終都不瞧上鐵盒一眼。
時間過得頗快,一天時光轉瞬即過,傍晚時分,石門忽地大開,韓凝紫跨了進來,面上如罩寒霜,抿嘴盯着梁蕭打量。
梁蕭力持鎮定,自顧翻看算經。
韓凝紫心知圖謀被他看透,惱羞成怒,重重給他兩個耳光,才将鐵盒揣入袖裡,砰然關門去了。
梁蕭雙頰腫痛,心中卻甚歡喜,但怕這女魔頭去而複還,待到深夜,才敢取出陰陽球,尋思道:“所謂‘陰陽相逐,化生精氣,入雖不足,出而有餘’。
多半說的就是陰陽球了。
精氣即是内力。
既然說‘入則不足’,莫非要将内力度入陰陽球中?”當下握住陰陽球,聚起殘存内力,注入球内。
不一陣,陰陽球中黑白二色消長加速,梁蕭猶未轉念,便覺掌心一麻,一股粗大暖流從陰陽球中直鑽入“勞宮穴”,循“手少陽三焦經”而上,歸入“膻中”氣海。
梁蕭隻覺難以置信,又将真氣注入陰陽球,轉得一轉,又是一股粗大真氣送了回來。
梁蕭驚喜交迸,猛可間明白了“入雖不足,出而有餘,以有餘補不足”的含義,不由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起來。
原本他被浩然正氣所傷,内力所剩無幾,若依常法修行,少說也得二三十年工夫,方能恢複。
但這“陰陽球”實乃天地間一樣異寶,使用者隻消輸入内力,真氣在球内一轉,便可由弱變強,以一化十,送回使用者體内,這般算來,二三十年之功,兩三年便能竟成。
梁蕭歡喜了好一陣,才将陰陽球握于左手,這一次卻是将真氣導入“手少陽三焦經”,再将變強的真氣收歸丹田,散往百骸,然後聚集起來,注入圓球,如此生生不息,梁蕭隻覺内力漸趨充沛,不複先前衰竭之象。
他先練“手少陽三焦經”,三焦既足,再握于右手,練“手少陰心經”,然後練“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
再摩挲雙足湧泉,練“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其後再練“帶脈”,“沖脈”,直到真氣充盈,梁蕭方将陰陽球噙于舌底,舌為人體之天橋,貫通任督二脈,勾連奇經八脈,真氣經舌注入陰陽球,轉而複出,自成一個大周天。
梁蕭内力本弱,此時自然增長奇快,真氣每轉一個周天,便如練了十天半月。
他練得入神,渾然忘了光陰流逝,醒轉時天光暗淡,又是黃昏。
飯菜擱在門前,早已涼透,大約阿冰久呼不應,徑自去了。
梁蕭雖然一日未曾進食,但因真氣充盈,以至于口舌生津,竟然不覺饑渴。
此後十餘日,韓凝紫再未來過,梁蕭也樂得無人打擾。
有時坐得倦了,便打幾套拳腳松散筋骨,初時拳腳甚是無力,但随着内力增長,拳腳中漸漸生出風聲。
隻不過,随着梁蕭内力漸長,“陰陽球”化生的真氣卻變得弱了許多,初時以一化十,五日後變成以一化九,其後逐日減少,到得二十日上,已是以一化四,并且随着梁蕭輸入真氣變強,球内黑白相攻更加劇烈,好似沸水翻騰。
梁蕭雖覺詫異,卻也想不通是何緣由。
這一日,梁蕭使過一套拳腳,開始思索脫身之法。
心想這些日子内力雖然回複許多,仍不是韓凝紫的對手,況且她婢女甚多,人人都有兵刃,自己内力不足,徒手對敵,難以發揮招式威力。
思來想去,他想到《霜潭劍譜》中的“穿心七式”,當下拿起竹算籌,依法刺擊,使到迅疾處,算籌上漸有嘯響。
梁蕭使得興發,刺向洞壁,竹籌哧的一下,入石半分。
同樣一招,月前月後境況迥異,梁蕭心中歡喜,繼而又忖道:“我若能将陰陽球噙在舌底,令其化生精力,内力豈非增加四倍?”當下他将陰陽球噙入口中,舉籌疾刺,這一刺竟又入壁兩分。
梁蕭印證所想,欣喜無比,日夜習練不止。
這一天,他正自練劍,忽聽門外叮當聲響,似有人來,而且不止一人。
梁蕭将陰陽球噙入口中,他算計已定,隻待石門洞開,先出其不意刺倒阿冰,再全力将韓凝紫逼退,搶入竹林。
隻聽那叮當聲越響越密,忽地停在門前。
梁蕭禁不住心跳加劇,雙手微微戰抖,忽聽嘎的一聲,石門敞開。
梁蕭如箭在弦,正欲彈出,忽見門外迎面沖入三人,跌跌撞撞向他撲來。
這一下出乎梁蕭意料,他未知敵友,不敢率先出手,隻得閃身讓過,隻此耽擱,兩扇石門轟然閉合,隻聽韓凝紫咭的一聲笑道:“小子,你老不聽話,我給你找了些樂子,呵呵,你慢慢消受便是。
”說罷大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