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巧出仙洞

關燈
然激烈了一點兒,但他性格冷靜,人也機警,不會有事的。

    ” 沐瑩清楚,赫連惠宣不回來,他們是出不去的,擔心歐陽靜也沒有用,就壓下不想了。

    他對東方紅說了進洞後的經過,東方紅懸着的心才放下了一半。

     沐瑩道:“在赫連前輩沒回來之前,我們是萬難出去的,隻得安心住在這裡。

    我們都餓了,找找哪裡有米做飯吧!” 二人各自到屋去找,果然有一間房子是廚房,屋裡有鍋有竈、有盤、有碗,還有幹柴細米、油鹽幹肉、腌菜。

    沐瑩和東方紅都會做飯。

    他們做了些便飯吃了,說了會子話睡下。

    第二天早晨,二人又做飯吃了。

    吃過飯沒事做,二人就從書架上抽書看。

     架上的書很多,那些書分了類各放一處。

    沐瑩酷愛詩詞,從詩詞類書裡找了一本《唐詩選》讀。

    東方紅走江湖慣了,對方技類書感興趣,他就從那類書裡抽出一本《奇門遁甲》讀。

    二人把注意力都放書上,把什麼都忘了。

    連午飯也忘了做,到天黑,才做了點飯吃了。

    吃過飯後,二人沒事,就閑聊讀書所得。

     東方紅道:“我們練武人,要想取勝對方,非講陰陽相克不可,《奇門遁甲》中的術數,不可不學。

    ” 沐瑩道:“那玩藝有何學頭,都是些玄妙的東西,讓人似懂非懂,誰有興趣學它。

    ” 東方紅:“像易經這東西,仰之彌高,研之彌深,奧妙無窮啊。

    就如那個太極圖吧,合二為一是太極,一分為二是兩儀,兩儀又分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太極到無極,生出無限的變化,我們學了它,就知道任何事都分兩面,相輔相成,攻和守本是合一的,剛和柔本是互濟的。

    懂得了這個道理,就能料敵機先,克敵制勝。

    ” 沐瑩道:“看來學武術還是雜學家好。

    世間萬物可能都互相影響,觀公孫大娘舞劍能影響張旭草書大進,看别的為什麼不能影響劍術大進呢?” 東方紅道:“沐少俠以為看什麼能影響武術大進呢?” 沐瑩道:“當然是詩。

    有好多拳招,都是根據詩的意境創造出來的,從詩句中脫化出來。

    如我們劍法中‘羿射九日’、‘群帝骖龍’就是從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化解出來的。

    ‘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骖龍翔’,‘群帝骖龍’就是從後句詩中脫化出來的,既然是用詩句做劍招兒,必須了解詩的意境,理解那首詩,那句詩的含蓄意思,所以劍仙、劍客都必須精通詩。

    不精通詩,也就用不好用詩改編成的劍招。

    比如李白詩‘抽刀斷水水更流’這句詩,改編成‘抽刀斷水’的刀招,不弄清這句詩的含義,就不知道這招的使法。

    ” 東方紅問:“沐少俠,你以為這刀招怎麼使法呢?” 沐瑩道:“東方叔叔,我理解得不準對,我說出來和叔叔研究。

    晚輩認為這句詩,應該和上、下兩句詩連起來理解。

    上句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下一句‘舉杯消愁愁更愁’。

    上一句含有豪意,下一句則有個物我懼忘的‘醉’字,這三句詩含有豪、狂、醉三層意思,所以這一招兒要先舞刀,舞得對方眼花燎亂,然後揮刀斜砍,最後變成醉劍式。

    ” 東方紅點頭:“沐少俠,這樣精通詩,無怪你的劍法造詣這樣深,老朽很佩服。

    ” 沐瑩:“叔父别謬獎晚輩。

    不過,我的劍法還真從詩裡受了啟發!解詩必須解出它的含蓄意思。

    對于每招劍式,也要想它的潛隐意思,所以不讀書的人學不好劍。

    武伯父半路習武還武功造詣那麼深,還不是他讀的書多,知的事多嗎?” 東方紅:“我表兄的武功高,自是與他的文才有關。

    可是詩,不就是一句一個意思嗎?” 沐瑩道:“東方叔叔,我聽說好的詩句都含有很多的意思。

    武伯伯給我講杜甫的《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兩句詩便含有八層悲意。

    ” 東方紅吃驚地問:“真含這麼多的意思?!” 沐瑩道:“豈不真?叔父想,無家可歸或有家不能歸,是不是一悲?” 東方紅點頭:“是啊,我父女到處流浪,便常常感悲。

    ” 沐瑩道:“若是常年在外作客,豈不又多一層悲呢?……常言春恨秋悲,楚國的宋玉做了一首《九辯》第一句就賦秋天一個‘悲’字。

    說‘悲哉,秋之為氣也’,秋既令人生悲,長年作客,又在萬裡異鄉,是不是又多一層悲意?” 東方紅點頭:“對,對,這一細想真對!三層了……” 沐瑩道:“萬裡,就說明離家遠,長年作客,又在萬裡異鄉,是不是又多一層悲意呢?” 東方紅道:“對,對,對四層了!四層了!短短七個字的詩,含四層悲意,勿怪人們叫他詩聖呢!” 沐瑩道:“後一句的四層悲意,就更一想即通了……” 東方紅道:“讓我想想。

    這句的第一層悲,自然是登台了,常言見柳思鄉,一個長率作客的人,見了眼前的樹,想起家鄉而不能回,自然引發心中潛藏的悲意。

    ” 沐瑩道:“對,一個人登高台,便容易觸發多種感情,陳子昂在{登幽州鳳凰台歌}中,就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就是登高台而觸了孤寂感情。

    杜甫遭安史之亂,而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登高台懷故國家鄉,怎不生悲呢?” 東方紅想了想道:“第二悲,一定是因獨自登台了。

    一個懷有多層悲意的人,獨自登上高台,豈不更感到凄涼悲哀?2” 沐瑩道:“對呀,凄涼的景物,心情凄涼的人看了,就能引出更感凄涼的感情。

    所以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就說那些遷谪之客,當洞庭‘陰風怒号,濁浪排空’的時候,‘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陷畏譏,滿目潇然,感極而悲者矣!’杜甫獨自登台,豈不使他引起更深的悲哀?” 東方紅思索着:“那麼第三層、第四層悲在哪裡呢?……哦,哦,想起來了!這兩層悲,一定是在‘多病’和‘百年’這兩個詩眼裡隐着,對不對,沐少俠?” 沐瑩道:“對。

    身邊無親人,獨自登高就甚悲,再是多病之身……一個人病在他鄉,是何種滋味?置身悲的環境,又舉目無親的感覺,自然産生憂愁、凄涼、孤獨的悲哀。

    那麼既多病,又年老了呢,這種憂愁、凄涼、孤獨的悲哀,就更深入一層吧?” 東方紅點頭道:“從前我也愛讀詩,覺着詩讀起來順口,有韻味,原來每一句詩都包含着這麼深的意思啊!” 沐瑩道:“當然不是每十句都含這麼多的意思。

    有的詩潛意,别意在一首裡,像張佑的《新姐》:‘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就是用一個三日入廚韻新婦,小心謹慎侍奉公婆的态度,來寫新官小心伺候上司的不易……” 東方紅道:“唉呀!過去我不喜歡這首詩,以為它太通俗,太淺顯,現在聽你這樣一講,我才知道它隐喻之深。

    今日細想,這首詩真是言淺意深,未做羹先洗手,做完羹不敢貿然送上,先讓知道公婆口味愛好的小姑嘗嘗……刻畫了一個新婦為讨好公婆的小心謹慎态度,真是細緻入微,而這種小心謹慎态度字面上卻沒有。

    用之諷喻新官,真是恰當不過。

    ” 沐瑩道:“我覺着劍招也如詩,每一個劍招口訣,指示你的,都不是一個簡單動作,同樣的一個劍招武學造詣不同的人使出來便不同。

    ” 東方紅道:“那當然。

    研究詩的确可以大益武功,不過不是每句詩都可以改為劍招吧?” 沐瑩道:“是的。

    不過不少可以做為劍招,除我方才舉出,的‘羿射九日’、‘群帝骖龍’、‘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之外,如‘雷收震怒’、‘江海凝光’等都是描寫詩句改編的。

    大體上描寫類詩句都可根據意境改編成武功招數。

    如蘇轼詩‘天外黑風吹海立’,李白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等都可以改成劍招。

    ” 東方紅道:“我們可不可以創造一派劍法,專用詩的意境為劍的招數?” 沐瑩道:“好哇!就結合着玄學,創一套虛實結合的劍法,這套劍法取衆家之長,棄自家之短,并讓它兩招銜接,天衣無縫,成為一套名副其實的天下無敵劍。

    ” 東方紅道:“我們在洞中閑暇無聊,你讀詩,我學玄怪學,如有心領神會處,就共同研練,編成劍譜,等諸事完畢後,我們覓一地方隐居,創造一派劍法。

    ” 沐瑩道:“好,從明天起,就開始。

    ” 二人睡了。

    第二天,他們做早飯吃了,又開始看書。

    這一天又在看書中渡過。

    晚飯後,東方紅問:“沐少俠,這一天讀詩,有什麼發現嗎?” 沐瑩道:“沒什麼發現,隻是擇了一些可變劍招的詩句。

    ” 東方紅道:“你說幾句聽聽,我們琢磨琢磨它的意境。

    ” 沐瑩道:“東方叔,你聽着。

    ‘猶抱琵琶半遮面’,‘銀瓶乍破水漿進’、‘石破天驚逗秋雨’、‘老魚跳波瘦蛟舞’、‘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