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初遇諸葛
關燈
小
中
大
。
” 方贻國道:“老前輩,你不能凍死他,讓我在他身上砍幾刀。
” 馬瑞圖道:“對,我也要在他身上刺三劍!” 戴氈帽老者道:“好好好,大家請移駕吧,我刺他幾劍,再交你出氣就是了。
” 沫瑩心思電轉,這個老人是誰呢?他說我殺死他的親戚,我平生殺人有限,他的親戚是誰呢? 那兩個軍官,雖穿了棉衣,仍凍得受不住,最早出去。
接着馬瑞圖、方贻國、林大兆、楊文中都出去了。
正面坐的那老者,剛要走,戴氈帽老者道:“賽諸葛,你就這樣走了,把我也關在洞裡凍冰棍嗎?” 正面那老者冷笑道:“太行一叟,你以為老夫不知你的打算嗎?你哪裡是想殺他!你是想救他,我從外面關了地洞的門,管保你七上八下,橫三豎四都出不去!”說着飄然離去,關了洞門。
沐瑩不知未來的命運,愣愣地立在洞心。
洞中奇冷,那氈帽遮顔的老者,對着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突然“噌啷”一聲,抽出劍,劍在燈下寒光一閃,沐瑩激靈靈一個寒戰。
沐瑩道:“老前輩是誰?沐瑩與你有什麼仇,請明示!好讓沐瑩死而無憾!” 戴氈帽老者突然哈哈笑道:“沐家小子!賽諸葛是在指示你出洞路徑,你聰明穎悟,能解得開嗎?” 沐瑩惑然道:“閣下到底是誰?與沐瑩是友、是敵,請示廬山真面目!” 戴氈帽老者又大笑,笑過後摘下氈帽:“沐賢弟,連老朋友都忘了?” 沐瑩看這老人,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老人是皇甫松。
老杜有一首《四喜》詩,詩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尚稱一喜,而在這絕地遇到老朋友,使他絕處逢生,沐瑩的喜就可想而知了。
他走到皇甫松跟前:“老哥哥,我們這不是在夢中相見吧!我以為我今日必死無疑,沒想到遇到老哥哥相救。
你是……?” 皇甫松攔住他道:“這些等以後再談。
你先琢磨賽諸葛指示性的話!” 沐瑩道:“他會誠心指示咱出洞的路徑?” 皇甫松道:“他一定會。
他的師父北溟異人,是界于正邪之間的人物,而他則正氣多于邪氣……” 沐瑩驚喜道:“方才這老頭就是赫連惠宜吧?” 皇甫松道:“除了他,誰能造出這樣的絕地?把劍交給你,先出洞!” 沐瑩道:“若是他,我就因禍得福了,這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 皇甫松道:“他的話若真指示我們出去……一定是這樣:在從一到十這些數裡,去了七,八,三,四這幾個數,在其他數上做文章。
” 皇甫松又道:“嗯,有這個可能。
可是為什麼這些數裡加進‘上’、‘下’、‘橫’、‘豎’等字呢?” 沐瑩想了想:“他說七上八下,橫三豎四都出不去,那也許是把這些成語倒過來。
不是有個朝三暮四的故事嗎?說有這麼一家,養了個猴子,主人說早上喂你三個棗子,晚上喂你四個棗子,它便很高興。
主人說晚上喂你四個棗子,早晨喂你三個棗子,它便不高興了,和暮四朝三是一個意思。
後一種說法猴子便不幹了。
赫連前輩說七上八下開不了門,那麼是要八上七下呢……?” 皇甫松:“咱們到門邊去試。
” 沐瑩和皇甫松走到了門口,隻見鐵闆夾木門上,有紅綠兩個鈕。
沐瑩推門,門很重。
他知道方才歐陽靜借拍他肩膀,給他解了穴道。
他運龍象神功去推,門絲毫不動。
皇甫松道:“你動那紐!” 沐瑩動那紐,兩個都能動。
他先把左邊的紅紐往下拉動了八下,去推門,推不開,他又把此紐往上推了七下,去推門,仍堆不開。
他停住手發呆自語道:“這就怪了……” 皇甫松:“你再把‘橫三豎四’這句成語倒過來用。
” 沐瑩去移動右邊的綠紐,先把綠紐上下移動了幾下,等到它複原了,又左右動了兩下。
去推門,仍推不開。
他真的呆住了,不住喃喃自語:“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皇甫松也相對無言。
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赫連惠宣也不會騙咱們哪,一定是咱想的不對吧?” 這時,沐瑩的腿已經凍僵了,不自禁地蹲了下去。
這一往下蹲,才看清了,原來地上鑲着黑白兩色石子,以門縫為界,門縫左邊鑲的盡是白石子,門縫右邊鑲的盡是黑石子,而且無論白石或是黑石,上面都有數字。
看了石子和石子上的字,沐瑩靈機一動。
他先走石子,腳踩上石子,從一走到八下來,然後踏到七上,走到十下來,去推門,仍推不動。
他又站上右面黑石,豎着踏了四顆石子,橫着踏了三顆石子,他剛踏完最後一顆石子,門閘閘開了,對着門,是一條隧道。
隧道兩旁有燈。
沐瑩持劍在前,皇甫松空手跟随在後,順隧道而行。
走了二十餘步,拐彎向右,腳下路由平闆變成了石磴。
又行了四十餘級石磴,石磴向左拐彎,拐過了彎,又走了四十餘級石磴道,第二道鐵門橫在眼前。
這道鐵門無紅綠紐兒,隻是兩扇門上題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兩句詩。
地上也沒鑲黑白石子,而是畫着一個八卦陣圖。
沐瑩在門前癡立良久,不知怎麼開門。
皇甫松道:“沐兄弟,為什麼不開門?” 沐瑩道:“我看此門機關似是在門上題詩與地上八卦上,但不知這八卦陣圖哪一方是哪一門?” 皇甫松道:“八卦陣圖老夫倒是記得,有休、生、傷、杜、井、死、驚、開八門。
這八門中有七門是死門,兩門是生門。
莫非讓我們站‘生、開’二門?” 沐瑩搖頭道:“門上的題詩若與八陣圖有關,就應該站‘休、死’二門。
” 皇甫松道:“我們試試看。
”說着兩腳用力,站上了“休、死”二門。
可是去推門,門仍不開。
沐瑩語:“千山鳥飛絕,絕既杜,萬徑人蹤滅,滅既死,‘休’、‘死’二門不行,莫非是‘杜’‘死’二門?”對皇甫松道:“皇甫大哥,皇甫大哥,你站‘杜’‘死’二門!” 皇甫松雙腳用力,站上了“杜”“死”二門,就在他用足力之時,門“嘎”一聲,吱吱閃開。
門一開,就看到了外面的碧草陽光,知道門外即是曠野了。
” 方贻國道:“老前輩,你不能凍死他,讓我在他身上砍幾刀。
” 馬瑞圖道:“對,我也要在他身上刺三劍!” 戴氈帽老者道:“好好好,大家請移駕吧,我刺他幾劍,再交你出氣就是了。
” 沫瑩心思電轉,這個老人是誰呢?他說我殺死他的親戚,我平生殺人有限,他的親戚是誰呢? 那兩個軍官,雖穿了棉衣,仍凍得受不住,最早出去。
接着馬瑞圖、方贻國、林大兆、楊文中都出去了。
正面坐的那老者,剛要走,戴氈帽老者道:“賽諸葛,你就這樣走了,把我也關在洞裡凍冰棍嗎?” 正面那老者冷笑道:“太行一叟,你以為老夫不知你的打算嗎?你哪裡是想殺他!你是想救他,我從外面關了地洞的門,管保你七上八下,橫三豎四都出不去!”說着飄然離去,關了洞門。
沐瑩不知未來的命運,愣愣地立在洞心。
洞中奇冷,那氈帽遮顔的老者,對着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突然“噌啷”一聲,抽出劍,劍在燈下寒光一閃,沐瑩激靈靈一個寒戰。
沐瑩道:“老前輩是誰?沐瑩與你有什麼仇,請明示!好讓沐瑩死而無憾!” 戴氈帽老者突然哈哈笑道:“沐家小子!賽諸葛是在指示你出洞路徑,你聰明穎悟,能解得開嗎?” 沐瑩惑然道:“閣下到底是誰?與沐瑩是友、是敵,請示廬山真面目!” 戴氈帽老者又大笑,笑過後摘下氈帽:“沐賢弟,連老朋友都忘了?” 沐瑩看這老人,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老人是皇甫松。
老杜有一首《四喜》詩,詩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尚稱一喜,而在這絕地遇到老朋友,使他絕處逢生,沐瑩的喜就可想而知了。
他走到皇甫松跟前:“老哥哥,我們這不是在夢中相見吧!我以為我今日必死無疑,沒想到遇到老哥哥相救。
你是……?” 皇甫松攔住他道:“這些等以後再談。
你先琢磨賽諸葛指示性的話!” 沐瑩道:“他會誠心指示咱出洞的路徑?” 皇甫松道:“他一定會。
他的師父北溟異人,是界于正邪之間的人物,而他則正氣多于邪氣……” 沐瑩驚喜道:“方才這老頭就是赫連惠宜吧?” 皇甫松道:“除了他,誰能造出這樣的絕地?把劍交給你,先出洞!” 沐瑩道:“若是他,我就因禍得福了,這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呀!” 皇甫松道:“他的話若真指示我們出去……一定是這樣:在從一到十這些數裡,去了七,八,三,四這幾個數,在其他數上做文章。
” 皇甫松又道:“嗯,有這個可能。
可是為什麼這些數裡加進‘上’、‘下’、‘橫’、‘豎’等字呢?” 沐瑩想了想:“他說七上八下,橫三豎四都出不去,那也許是把這些成語倒過來。
不是有個朝三暮四的故事嗎?說有這麼一家,養了個猴子,主人說早上喂你三個棗子,晚上喂你四個棗子,它便很高興。
主人說晚上喂你四個棗子,早晨喂你三個棗子,它便不高興了,和暮四朝三是一個意思。
後一種說法猴子便不幹了。
赫連前輩說七上八下開不了門,那麼是要八上七下呢……?” 皇甫松:“咱們到門邊去試。
” 沐瑩和皇甫松走到了門口,隻見鐵闆夾木門上,有紅綠兩個鈕。
沐瑩推門,門很重。
他知道方才歐陽靜借拍他肩膀,給他解了穴道。
他運龍象神功去推,門絲毫不動。
皇甫松道:“你動那紐!” 沐瑩動那紐,兩個都能動。
他先把左邊的紅紐往下拉動了八下,去推門,推不開,他又把此紐往上推了七下,去推門,仍堆不開。
他停住手發呆自語道:“這就怪了……” 皇甫松:“你再把‘橫三豎四’這句成語倒過來用。
” 沐瑩去移動右邊的綠紐,先把綠紐上下移動了幾下,等到它複原了,又左右動了兩下。
去推門,仍推不開。
他真的呆住了,不住喃喃自語:“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皇甫松也相對無言。
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赫連惠宣也不會騙咱們哪,一定是咱想的不對吧?” 這時,沐瑩的腿已經凍僵了,不自禁地蹲了下去。
這一往下蹲,才看清了,原來地上鑲着黑白兩色石子,以門縫為界,門縫左邊鑲的盡是白石子,門縫右邊鑲的盡是黑石子,而且無論白石或是黑石,上面都有數字。
看了石子和石子上的字,沐瑩靈機一動。
他先走石子,腳踩上石子,從一走到八下來,然後踏到七上,走到十下來,去推門,仍推不動。
他又站上右面黑石,豎着踏了四顆石子,橫着踏了三顆石子,他剛踏完最後一顆石子,門閘閘開了,對着門,是一條隧道。
隧道兩旁有燈。
沐瑩持劍在前,皇甫松空手跟随在後,順隧道而行。
走了二十餘步,拐彎向右,腳下路由平闆變成了石磴。
又行了四十餘級石磴,石磴向左拐彎,拐過了彎,又走了四十餘級石磴道,第二道鐵門橫在眼前。
這道鐵門無紅綠紐兒,隻是兩扇門上題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兩句詩。
地上也沒鑲黑白石子,而是畫着一個八卦陣圖。
沐瑩在門前癡立良久,不知怎麼開門。
皇甫松道:“沐兄弟,為什麼不開門?” 沐瑩道:“我看此門機關似是在門上題詩與地上八卦上,但不知這八卦陣圖哪一方是哪一門?” 皇甫松道:“八卦陣圖老夫倒是記得,有休、生、傷、杜、井、死、驚、開八門。
這八門中有七門是死門,兩門是生門。
莫非讓我們站‘生、開’二門?” 沐瑩搖頭道:“門上的題詩若與八陣圖有關,就應該站‘休、死’二門。
” 皇甫松道:“我們試試看。
”說着兩腳用力,站上了“休、死”二門。
可是去推門,門仍不開。
沐瑩語:“千山鳥飛絕,絕既杜,萬徑人蹤滅,滅既死,‘休’、‘死’二門不行,莫非是‘杜’‘死’二門?”對皇甫松道:“皇甫大哥,皇甫大哥,你站‘杜’‘死’二門!” 皇甫松雙腳用力,站上了“杜”“死”二門,就在他用足力之時,門“嘎”一聲,吱吱閃開。
門一開,就看到了外面的碧草陽光,知道門外即是曠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