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跪求允婚

關燈
沐瑩問:“老前輩,日月神教,出現兩個唐振坤,你不覺得此事蹊跷嗎?” 宋兆年道:“以沫少俠所見呢?”。

     沐瑩道:“前時,晚輩所說有一人去貴教總壇冒充唐老前輩,殺不服他的長老、教徒近千人。

    以晚輩愚意推測,泰山避世的那唐振坤不會是假,訪老前輩的這人肯定是假的。

    ” 宋兆年道:“何以見得?” 沐瑩道:“山洞中的唐老前輩雖武功猶在,但身體己老态龍鐘。

    他隐入山洞二十餘年未見世人,又隐世不現,為什麼要冒充别人呢?而來拜訪你的唐振坤則不同,他冒充唐老前輩可以奪得幫主之位,他也許有什麼别的陰謀,唐賽兒、藍少華是他實現這陰謀的障礙,所以,到此行離間。

    ” 宋兆年想了想,點頭道:“也許是吧。

    可是,這個假唐振坤是誰呢?要怎樣剝下他的外皮?” 沐瑩搖頭:“晚輩不知。

    那個稱唐振坤之人再來時請老前輩考驗考驗他武功。

    ” 宋兆年點頭:“好。

    ” 沐瑩道:“請相信沐瑩,唐賽兒和藍少華都是你明神教的好教徒,也是武林的英傑人物。

    倘有藍少華的消息,請轉告我,晚輩告辭了。

    ”說着往外就走,宋兆年送至門外。

     沐瑩離了明教太行分堂,一時不知去處。

    他信步踽踽而行。

    邊行邊想;我要到哪裡去呢?碧蓮妹一定對我望眼欲穿,她既不願去依她的父母,将來一切就靠我這個哥哥,我應當盡一個哥哥的責任。

    我要安置好碧蓮,然後到羅刹魔域去,把兩個唐振坤之事告訴明教。

    他向定州走去,剛走到一片松樹旁,裡邊出來一個道土,這個道士他認識,正是在邯鄲武林大會上和黑面老者比武的那黃面中年道士歐陽子。

    歐陽子見是沐瑩,喜道:“原來是沐少俠!沐少俠,在武林大會上,蒙你相救,武林人士,無不感激!” 歐陽子在武林大會上挺身捍衛武林規矩,沐瑩對他印象很好,謙遜道:“武林道義,助正抑邪,同道相助,是應該的,歐陽子道長何将此事挂齒?” 歐陽子道:“沐少俠雖如此說,但武林人士,無不感你高義。

    貧道正要尋沐少俠,告訴你一件要事,不期在這裡和少俠邂逅,幸事!幸事!” 沐瑩道:“什麼事?!道長請講!” 歐陽子道:“聽說那些鷹爪子抓了沐少俠兩個朋友,關在北京郊外一個石洞裡。

    ” 沐瑩急問道:“歐陽道長,邯鄲市外破廟裡的是字道長所留嗎?道長知道不知道,我被關在石洞裡的朋友,是一男一女嗎?” 歐陽子道:“是。

    好象是一對夫妻。

    ” 沐瑩自語道:“那一定是懷方姐和慕容大哥了,我得去救他們……” 歐陽子問:“沐少俠,你說是誰?” 沐瑩道:“是我的姐姐和大哥。

    謝謝道長給晚輩報信之德。

    我就去救他們,告辭了!” 歐陽子:“需要我們幫什麼忙嗎?如有需要處,貧道和本派願盡綿薄之力。

    ” 沐瑩道:“如有相求道長處,一定請道長和貴派幫忙。

    此次去救我的朋友,實在無勞道長幫忙處。

    沐瑩衷心謝道長的美意。

    ”說着急急告辭。

     沐瑩告别了歐陽子,急奔北京。

    他嘗着過在石洞裡受折磨的滋味,他想救人如救火,于是日夜兼程、飛縱急行。

    太行山到北京郊外一千多裡的路程,沐瑩隻走了四天多一點,第五天天剛拂曉他到了囚仙石窟外。

     囚仙石窟内外,沐瑩比較熟了,他徑直到寺後面那石洞的出口。

    他撥開那個出口,見洞口已鑲了又密又粗的鐵條。

    這些鐵條呈刀形,刃向裡,裡面的人外逃,就是有通天本領,摧山的力氣,也不敢動這些刀。

    沐瑩想:鷹爪子們,一定是發現我和懷方姐從這裡逃出去,在這裡安裝了這些刀形栅欄。

    此時他不像那回,身上已有龍威神功,掄寶劍就砍。

    隻聽得“當當當……”一陣響,刀形鐵條被砍斷好些根。

    他又掄寶劍,砍斷了幾根,拿開了那些刀形鐵條,持着劍向裡走去。

    他順着巷道往裡走,拐了兩個彎,就到了石洞裡。

    石洞裡仍點着燈。

    他想懷方姐和慕容大哥一定是在石室裡。

    他快步向石室走去,邊走邊喊道:“懷方姐!懷方姐!”可是屋裡沒人應。

     沐瑩一驚:“這是怎回事呢?是石室裡人沒聽到呢?還是石室裡沒人?”他又往前走,已經到了離門口不遠處。

    他又招呼道:“懷方姐!懷方姐!――屋裡有懷方姐嗎?” 屋裡出來一個人,是個五十左右歲的長須老頭,不是别人,正是李文謙。

    緊接着走出一個中年婦人,正是王玉英,他們憔悴、萎靡,行動遲滞,顯然是失去了武功。

    沐瑩一愕,他立即明白,一定是鷹爪孫囚了李文謙夫婦,向外說是囚了他的朋友,或是李文謙夫妻被囚前自報沐瑩的朋友,後來以訛傳訛,歐陽子以為石室被囚的真是沐瑩的朋友,特意告訴了沐瑩。

     無論什麼原因使他錯進此洞,但他既進洞,就不能不救李文謙和王玉英。

    沐瑩道:“李叔叔、王嬸嬸,原來是你們!” 李文謙和王玉英早就認出了洞裡出現之人是沐瑩,但見于他也感愧疚,未好意思上前說話。

    見沐瑩和他們說話,而且仍稱他們叔叔和嬸嬸,趕忙走上前。

    李文謙拉住沐瑩的手道:“沐賢侄、你怎麼也被囚進來?” 沐瑩道,“我不是被囚,是進來救……救你們的。

    ”他說沖了嘴,但是當着王玉英的面,說進來是為救别人又不好,隻好順嘴說是救他們。

     李文謙又喜又愧,紅了臉道:“沐賢侄對我們這樣好,更讓我内疚。

    ” 沐瑩道:“李叔,過去的日子,就算了。

    我問你,你們去看過碧蓮妹嗎?” 王玉英未語淚先流,哭聲道:“我們去過,碧蓮根本就未去過外祖家,不知……”她兒女情長,牽念極深,隻顧哽咽,說不下去了。

     李文謙道:“我們到嶽父家裡問,嶽父說碧蓮根本就沒去。

    我們一急,沒在嶽父家停留,就出來找。

    嶽父一家也四處去找,隻是找不到那丫頭。

    後來我和你嬸想:那個丫頭頑皮,會不會到北京來逛熱鬧,就到北京來找,想不到遇上了林大兆,他認出了我,把我和你嬸關在這裡,逼我們獻出你沐家劍法……” 沐瑩道:“李叔叔,你看不出那劍法沒用嗎?你給他好了。

    ” 李文謙道:“你知道你演的劍法是假的,但是我們并不知,而且碧蓮這一棄我而去,你又對我仇做恩報,讓我感愧非常,我立志改過,現在是夜覺曉非,今悔昨過。

    甯死也不做同敵人同流合污之事,所以甯可在石洞受苦,也不對他們說這劍譜。

    ” 王玉英哭道:“你李叔越不說,他們就越覺着此劍法珍貴,天天逼我們……唉!我們這一家人哪!碧蓮不知在哪裡受罪,我們又……!”說到這裡又哭。

     李文謙道:“那個秃頭趙新衣,對我直言不諱,他們一定是吃過慕容十五劍的虧,說要學公孫越女劍,去克制這慕容家劍法。

    對我們就逼得更緊迫。

    ” 沐瑩道:“我們走吧,我帶你們出石洞。

    ” 李文謙驚喜地問:“帶我們出石洞!?你知道出石洞的路?” 沐瑩道:“知道。

    ”說完帶他們走到石洞最裡屋的那鐵門前。

    腳一踏白石子,門裡滾闆上那對荷槍武士,身子向前沖出,手中的槍向前刺去。

    同時上面三口鍘刀,“哐啷”、“哐啷”、“哐啷”落下,吓得李文謙和王玉英臉色熬白…… 沐瑩對李文謙叫道:“李叔叔,你先立在此白石子上。

    ” 李文謙立在那白石子上,沐瑩下了白石子,到石屋裡,搬來一個石墩放在白點上。

    對李文謙和王玉英道:“李叔叔、王嬸嬸,跟我走。

    ”先從滾闆移開後的洞口下去,接着王玉英,李文謙下去。

     他們剛下入洞道,就聽到洞口“轟隆”一聲響。

    沐瑩不知什麼響,仍順洞道往前走。

    走了長長的一段洞道,這洞道幾月前他走過,憑着感覺,他覺得應該到了洞口。

    可是,奇怪! 怎麼總看不見洞口的光亮呢?!他仍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