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真心忏悔

關燈
瑩進了寺中,拜見了方丈,讨頓齋飯吃了。

    住了一宿。

     武先生隐居落虎盆洞中之口時,有時夜裡去偷附近贓官惡霸的财物,因此身上并不乏金銀。

    是夜,他到近村一個農民家裡,買了兩套農民衣服,二人化裝成一老一少兩個農民。

    怕他們化裝之事,被寺裡和尚發現,他們天剛拂曉就離寺上路。

     武先生和沐瑩,仍是走小路,早晨沒碰到市鎮,也就沒吃飯,中午時分,他們到了保定郊外。

    二人都覺肚子餓了,走進一家小酒館,想吃飽了再走。

    二人揀了個靠窗的桌子坐定。

    酒菜沒上來,閑聽酒客們談話。

     鄰桌喝酒的是一對捕快模樣的人,他們邊喝酒,邊談話。

     “李兄,你聽說了福慶寺的兇殺案嗎?”那個紅臉捕快對黑捕快道。

     武先生和冰瑩一驚,武先生愕然,心想:“福慶寺有什麼兇殺案啊?昨夜還平安無事,我們離開時還平靜如常,哪裡有什麼兇殺案!?” 那個黑臉捕快道:“這麼大的案,發生在這裡,我們做捕快的怎麼不知道呢?說來也奇怪,那麼偏僻的地方發生了事,還真不易發覺,可是起早就有人來報信。

    張頭兒已騎馬去勘驗了,說是全寺的十幾個和尚全被殺。

    ” 武先生思想電轉。

    他想:“這一定是仇人要嫁禍給我們!這個人真狠毒,他一再窺伺、跟蹤我們。

    ”想罷他一拉沐瑩出了酒館。

    二人從街上買了些點心帶着,匆忙上路。

    走出街外,武先生看看四下無人,才說道:“這仇家真狠毒,為陷害我們竟殺了那麼多和尚!” 沐瑩慘然:“這些和尚都是因我而死,我一定替他們報仇。

    ” 武先生道:“這些武林敗類真該千刀萬剮。

    他們不惜殺人,不擇手段搶奪你家武功,就是為稱霸武林。

    這樣的人做了武林盟主,就會制造武林浩劫。

    瑩兒,沒有菩薩手段,難施菩薩心腸,為了拯救武林,免除人們災殃,你也要學好你家劍法和我的龍威功……絕不能讓這個狠毒家夥當武林盟主。

    ” 沐瑩道:“若依瑩兒的心意,早把這樣敗類誅除無遺了,可是,唉!沐瑩何時有倚天長劍,可以屠龍啊?我的内功能不能恢複尚且未料,就是恢複了,又需多少時日,才能學會我家劍法和伯父的各種功夫哇!” 武先生道:“苟子曰:‘吾終日而思之,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創劍法很慢,學劍無譜可循,要若思,要鑒别,也慢。

    别人創了劍法,寫成了劍譜,并做了《探赜》導你入門,這樣學着就快了。

    你穎思入慧,悟性很高,隻要有信心,有決心,有劍譜可循,有書籍指導,一定學得很快的。

    ” 沐瑩悲聲道:“為了給親人報仇,給懷方姐報仇,給我報仇,為不讓惡人稱霸武林,我能卧薪嘗膽,也有精衛之志,但是我的内力怎麼恢複呢?!我怕丐幫濟南分舵主程見素不給我療毒!” 武先生似有把握地道:“這程見素我有點了解,他是個明大義、識大體的人,是不會輕信謠言的。

    就是他不給解藥,我們也總會想出别的辦法的,你放心。

    常言‘吉人天相’、‘蒼天不負有心人’,隻要你懷志不泯,将來必能練成絕世武功。

    ” 沐瑩點頭,但仍憂容滿面。

    武先生問道:“瑩兒,還有什麼擔憂的呢?” 沐瑩遲疑了一會兒,才慢慢說道:“他們殺福慶寺的和尚,這招兒很狠毒,天下僧人都同氣連枝,少林派聽說我殺了這些和尚,一定物傷其類,想殺我為福慶寺和尚報仇,我将在世上無立足之地了!” 武先生安慰道:“賢侄勿憂,自古道‘謠言似霧,過不多久,就會真象大白的’,賢侄隻是委屈一時,不要憂愁。

    ” 沐瑩道:“愁也沒用,瑩兒隻得将愁抛開。

    瑩兒若非幸遇伯父,别說恢複武功報仇,簡直真難活下去。

    ” 武先生道:“瑩兒,‘世事常從寬處想’,也就沒有憂愁了。

    其實少年時光苦-點兒,更能鍛煉意志。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賢侄少年多經曆些坎坷,對磨練意志是有好處的。

    ” 沐瑩道:“伯父教誨的是,沐瑩為報仇吃得一切苦。

    ” 二人邊說邊走,不覺離開小鎮十來裡路。

    武先生拿出從街上買的點心吃了,繼續趕路。

    到日落西山之時,他們又行了四十多裡,二人都感到疲乏、口渴,想找客店投宿休息。

    擡眼看,眼前又出現一個大市鎮,二人徑奔這市鎮走去。

     二人都化了裝的,不必擔心被人認出,一進鎮,就奔鬧市,想找個客店住下。

    可是剛進市鎮。

    就聽得有喊殺打鬥聲。

    武先生道:“走!咱過去看看!”二人循聲走去,轉過街角,一家大客店的前面,一幫武林人物,正圍着一對中年男女打鬥。

     武先生和沐瑩直到跟前去看。

    沐瑩走得近了,這才看清楚,被圍的二人,正是碧蓮的父母李文謙和王玉英。

    圍着她們的有七個人,其中有三人認識,一個是方景純,另兩人是他的兒子方贻國和方贻安。

    沐瑩仔細看打鬥情形,見李文謙使的正是自己演的那幾招沐家劍法。

    可是他們被圍在中心,對方景純等人的圍攻,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李文謙還能勉強應付,王玉英可就狼狽不堪了,隻見她頭發散亂,臂受輕傷。

    她仍揮刀力戰,但刀法已經緩慢無力,不能威脅對方。

     方贻國是個好色之徒,前時因欲強xx碧蓮,受了方景純的教訓,可是至今惡習未改。

    王玉英四十左右年紀,雖徐娘半老,但風韻未減,長得酷似女兒碧蓮。

    方贻國看見王玉英,就想起碧蓮,淫蕩之心立生,他和方贻安合戰王玉英,把王玉英鬥到精疲力竭之後,就使起輕薄狎弄招數,他忽抓王玉英乳部,忽掏王玉英下身,王玉英又羞又怒又急,可是沒辦法。

     本來沐瑩認為方景純和李文謙都是武林敗類,他們之間的争鬥是狗咬狗,一嘴毛,鼈咬鼈,一嘴血,不管己之事。

    可是見方贻國戲弄王玉英心便覺不忍。

    此時,他想起偷聽到的王玉英與李文謙的對話,也想起碧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