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絕處逢生

關燈
不到過了這道窄縫,突然眼前豁然開朗,一個較大的石洞,出現在眼前,這個洞四壁白光反光,上邊敞着個較大的口兒,猶如一個大玉桶,坐在山中。

     沐瑩在黑暗中摸索了這麼久,驟然見了光亮,心情感到豁亮,幾步走到洞中央。

    他一擡頭,看見滿天星鬥,燦然生輝,一輪明月,懸挂中天。

    借着星月之光,他仔細看山洞四壁,隻見正對北極星的一面山洞,壁上還有一個小洞,從裡邊往外射出微弱的光。

     沐瑩好奇,持劍走到小洞下,見有石蹬可攀,他就一蹬蹬拾級爬上,爬到洞口,見小洞裡洞道深遽,有幽幽燈光數盞,照亮洞道。

    他順洞道走,走了五六丈遠近,又有兩丈見方一個大洞。

    明亮的燈光自門中射出。

    沐瑩以為是神洞府,不敢輕入,止步揚聲:“哪位尊神在内,下人冒昧谒見!”屋内無聲應。

    沐瑩又說了一遍。

    屋内仍無聲應。

    沐瑩想:“我退出去也無出路,無論此洞居者為誰,也必須進去看看。

    ”他小心翼翼,輕步進洞。

     洞中靠後壁有一桌,桌上有一盞明亮的燈,一銀發矍铄、老人,正在練功。

    隻見他端坐閉目,雙臂回彎,臂軸端平,掌心向-下,自上至下慢慢平壓下去。

    沐瑩看這銀發老人,非常面熟。

    仔細一看,不禁喜撞心扉:啊!這不是武伯父嗎!?杜甫有一首詩叫《四喜詩》,詩為“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杜甫把“他鄉遇故知”當成人間一喜,沐瑩在此極端困厄之境況,意外地遇到自己人世間僅存的唯一親人,豈隻是“他鄉遇故知”之喜!?他是殊方遇親人,難中遇救星,心裡狂喜難以形容,趕忙跨前兩步,恭敬地站定,輕輕地呼道:“武伯父!武伯父!” 武先生似沒聽見沐瑩的話,忽然大腕翻轉,兩掌向左側猛推,隻聽“砰”的一聲響,洞中左邊一塊大石,被他掌風所激,撞在石壁上,變成齑塊,又兩掌向右猛推“砰”的一聲響,把洞中右邊大石擊碎,又要平推向前…… 沐瑩吓得心驚膽顫,急忙道:“武伯父,我是沐瑩!” 武先生睜開眼笑道:“我早知你是沐瑩,不然,我的雙掌早向你推去了!” 沐瑩喜極而泣,也無限傷感。

    含淚道:“伯父,瑩兒在外面生存無地,看來隻有和伯父相依為命了!” 武先生對沐瑩道:“瑩兒,何說此無志氣的話,我那次救你,要希望你能為父報仇的,不是要你避險偷生的。

    宋末怪俠黃藥師有兩句詩我很欣賞,詩為:‘青鋒飽飲仇人血,荒島權作桃花源’。

    你‘山洞權作桃花源’可以,忘了‘青鋒飽飲仇人血’,我可不依你。

    ” 沐瑩道:“父母之仇,痛刻于心,沐瑩哪敢或忘,隻是眼下沐瑩深感武功低微,孤苦無倚,想在伯父處潛心學武而已,哪是想苟安偷生啊!” 武先生贊道:“這就好,伯父沒看錯你!” 沐瑩自小跟武先生長大,對武先生有依依之情,走到武先生跟前道:“伯父方才練的什麼掌法,好厲害!” 武先生道:“我練的這掌叫龍威掌,你說我這掌很厲害嗎?其實我還隻練到第八重。

    若練列第十重,是可開山裂石。

    ” 沐瑩驚訝道:“啊!這樣大的威力!在我家,可沒見伯父練過。

    ” 武先生道:“這掌譜是我師父煙波野老給我的,在你這沒有這樣的好環境.所以也就沒能練。

    我曾把部分口訣傳給你父親,你父親練了幾重,把内力用在劍法上……假若我在你家時練會龍威掌和龍威神功,也許能擊退殺你全家之敵,保你全家性命。

    想起來,這都是大意……” 沐瑩道:“伯父,瑩兒想,這龍威神功,龍威掌一定是師祖傳你的武功之秘了,你竟把口訣傳給了我父親?” 武先生點頭道:“是的。

    武功是有嚴格的門派之别的,我和你父親都反對這種門戶之見,主張武功隻有互相交流,才能發展。

    他說一家武功不能私有,要拿出來共用,隻要不所傳非人。

    就可拿出來和他研練。

    當時我因避仇家尋仇,想覓地隐居,慕你父高名,投奔你家?推心置腹談得投機,都有相見恨晚之感。

    我把師父給我的龍威掌法的内功心法口訣背給你父親聽,你父親教給我公孫越女劍法,後來我就住在你家,幫你父親管家和教你讀書習武。

    ” 沐瑩訝然道:“原來伯父也是我年輕時的朋友啊!瑩兒雖然十七歲了,然而對父輩之事知之甚少。

    隻知道父親早年有兩個朋友,一個是楊春陽,一個是李文謙,兼不知道伯父也是父親早年的朋友。

    現在楊伯父金盆洗手退隐林泉,李文謙又為虎作伥設計奪我家劍譜,并設計害我,現在世上。

    隻有伯父這樣一個義薄雲天的父輩朋友來關心我。

    ” 武先生驚問:“怎麼?李文謙曾幫人謀奪你家劍法,也害過你?” 沐瑩道:“是。

    可是此事已經過去,就不要再提他……” 武先生恨恨罵道:“李文謙那僞君子,竟作出此卑劣之事!” 沐瑩因為碧蓮的關系,心裡恨不起李文謙。

    對武先生道:“此事過去就算了。

    無論怎麼說,他也是父親的朋友嘛。

    ” 武先生道:“哼!什麼朋友,他那僞君子,結交你父,就别有目的,在你還小的時候,他是你家的常客。

    有一次,他走了,你家丢了一口寶劍。

    你父親我們都懷疑他竊走了,到他家去暗察過幾次,雖然沒查到什麼,但從此他就不到你家來了……雖然你父親使沐家劍法,離不開這把寶劍,但怕壞了友誼,你父親始終沒對他提失寶劍之事,想不到這個無情無義的人,竟設計害你,又謀奪你家劍法,真是人心叵測呀!” 沐瑩看了看身上的寶劍,對武先生問道:“伯父是否見過父親的那寶劍?” 武先生道:“老夫和你父甯可稱過命之交,他的東西,我焉能沒見過?” 沐瑩抽出身上帶的寶劍。

    遞給武先生道:“伯父,請你看這把寶劍,這是李文謙的女兒碧蓮送給我的。

    ” 武先生接過劍,仔細察看,看着劍身上兩個镌字默念着:“‘龍文’?正是它!正是它,看來當時我們懷疑對了。

    此寶劍當時确是他偷,隻是他當時怕露原形,深藏未現,現在聽說你父親不在人世了,才敢取出來,給他女兒使……” 沐瑩點頭,歎道:“可惜碧蓮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