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身落陷阱

關燈
,隻幾個妙招,便扳回了敗局。

    其他兩個戰團,也轉敗反勝。

     中年道姑的峨嵋劍法雖未達到巅極,但也爐火純青,精湛無比。

    戰兩個大内侍衛,仍呈居高臨下之勢,劍招得到最大的發揮,施了個滿坡鋪翠,兩個大内侍衛去防守下路,她卻急轉劍勢,連使玄霧飛花和群峰插雲兩招,攻向兩個大内侍衛的中路和上路。

    一個大内侍衛躲閃招架不及。

    腹部中劍,倒地而死。

     圍攻沐瑩與清甯的四個大内侍衛武功均不如沐瑩和清甯。

    他們先被白衣少年刺傷兩個,趙長山又撤出去戰白衣少年,隻剩二個與沐瑩清甯戰鬥。

    與沐瑩互戰的那大内侍衛不是他的對手,像給沐瑩喂招兒一樣,使他閑時琢磨出的公孫越女劍招數,都在實戰中得到試驗。

    他逼得對手連連後退,無招應付,最後在對方出劍緩慢時削斷了他的劍。

     清甯的長劍出神入化,殺的那個對手招架不住,連向後邊。

     “你是誰?”邊戰中,趙新衣邊問白衣少年。

    “你來趟這趟混水。

    知道我們是誰嗎?” “不必知道。

    ”白衣少年道,“從你們攻擊峨嵋派,就知道你們不是好東西!” 趙常山瞪起賊眼:“我們是大内侍衛,是來捉欽犯的。

    看情形你和他們非親非故,何必自招災禍?” 白衣少年冷笑:“誰說我們非親非故?我們和峨嵋派有很深的淵源。

    我早知道你們是鷹爪孫,是與武林人土為敵的武林敗類,所以本少爺特來找你們的麻煩!” 趙常山性又毒辣,身為大内侍衛總管,權勢又大,哪裡聽過這等強硬的話?他怒不可遏臉真像個紅辣椒:“賊子,好狂妄!你大概活膩了!” 白衣少年輕蔑地笑,對他不屑一顧。

     趙常山:“有膽報個名兒!” 白衣少年:“本少爺有名,可不是報給汝等鷹爪子所的!要活命,滾!不想活你們出招兒吧!” 趙常山欲挺劍上去拼命。

    趙新衣阻住他:“今日我們認栽。

    此仇來日再報,我們走!”說罷拉了趙常山就走,剩下的大内侍衛也扶了傷者而去。

     中年道姑對白衣少年:“謝謝少俠相救!” 白衣少年隻說了“不必謝。

    ”轉身欲行,被中年道姑攔住:“少俠相救之恩,我們未謝,怎能遽去?” 沐瑩施禮:“謝謝兄台相治之德,請兄台垂賜姓名!” 白衣少年道:“救危扶困、助正祛邪,乃武林規矩,事過即罷,何須留名。

    ”說罷又欲行。

     中年道姑:“少俠救人不求謝,真俠義行為,貧道敬佩之至。

    但少俠方才言道,與峨嵋派有很深的淵源,讓貧道猜測不已,如無難言之隐,見告為盼。

    ” 白衣少年遲疑了一會道:“師太如此說,小生隻得以家世相告了。

    我家姓楊,世居桃源,自先祖隐居,已曆數世,地址密未宣于人,所以小生先謝不告之罪。

    小生楊逢春是先祖場過的八世孫……” 中年道姑道:“少俠的先祖既是宋末神雕大俠楊過,果然與峨嵋派有很深的淵源。

    桃源楊家黯然消魂掌遐迩聞名。

    獨步武林。

    但是少俠方才使的劍法和輕功亦天下稱絕,不知可是來自有傳?” 楊逢春道:“先祖母小龍女本是古墓派的傳人,古墓派的行雲流水劍、馭雲淩波輕功,曾天下稱絕。

    先祖父和先祖母隐居桃源後,先祖父将自創的黯然消魂掌、宋末女俠黃蓉傳他的玉箫劍法、打狗棒法傳給先祖母,先祖母将古墓的行雲流水劍法、馭雲淩波輕功傳給先祖父。

    先祖父、先祖母又将兩套劍法融為一套劍法,仍叫行雲流水劍法。

    方才小生使的就是家傳劍法與馭雲淩波輕功。

    ” 中年尼姑點頭贊道:“楊家劍法,亦是天下奇劍,方才少俠使出,讓貧道等飽瞻風采矣!” 楊逢春:“師太謬獎了!小生蝸居桃源之時,夜郎自大,以為楊家的行雲流水劍法,登豐造極,天下絕倫,可是到了中原,卻都道是沐家的公孫越女劍法天下第一,武林中人,人人羨慕,争欲得之。

    ” 中年道姑:“沐家劍法,貧道也久聞其名,可是并無緣一見,少俠家傳劍法,貧道已親見威力,少俠勿謙。

    ” 沐瑩想:“自己也親見楊家劍法的威力,遠勝沐家劍法幾倍,武林稱譽沐家劍法,也許是以訛傳訛。

    看來沐家劍法徒有虛名,珠玉在側,自慚形穢,在楊逢春面前,還是别露身世的好。

    ”想着低下了頭。

     清甯看沐瑩,似欲替他報身世,沐瑩看見向她搖頭示意,清甯欲言又止。

     楊逢春道:“以小生推想,武林人均推沐家劍為尊,恐怕定有原因。

    我聽說沐臨風大俠曾在武當比劍大會上一劍震群雄,得天下無敵劍的稱号,連以劍法和少林齊名的武當派,也輸在沐大俠的劍下,大概此言非虛吧!” 中年道姑點頭道:“此言不虛,貧道曾跟帥父參加過那次盛會。

    那次大會很隆重:少林、武當、點蒼、峨嵋、長白、天山、青城、崆峒等三十多個門派都參加了。

    沐大俠比劍取勝,被推為天下武林盟主,可是沐大俠堅辭不受。

    從那以後就退隐江湖,唉!直到前不久貧道才聽說了沐大俠罹難的噩耗……” 沐瑩含淚扭過頭。

     楊逢春慨然:“唉!哲人已去,恐怕劍法也淪落了,倘然有緣能一見沐家劍法,也不虛小生此生了……” 清甯走過去安慰沐瑩。

    沐瑩又對清甯搖頭。

     中年道姑:“楊少俠遠離桃源,來此燕南有何貴幹,能見告嗎?” 楊逢春擡眼巡視衆姑,目光在清甯臉上停了很久才離開。

    對中年道姑道:“小生燕南之行,又不涉及武林秘密.有何不能見告?隻是……隻是……第一件,是我楊家家醜,請勿見笑。

    我楊家世居桃源,多數人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但名利勾人,我家也出了個趨名逐利的叛逆,此人叫楊文中,是我叔祖。

    他于二十年前叛出我楊家,小生是奉祖父之命來尋他的。

    至于第二件嘛。

    在師太和諸位小師父面前不好說出,望太師勿追問。

    小生言畢于此,告辭了!”說罷對中年道姑施禮,飄然而去。

     中年道姑望着楊逢春遠去的背影歎息。

     清甯指中年道姑對沐瑩:“沐師弟,這便是師伯,快過來見禮!” 沐瑩心想:“這就是師父說過的和光師伯了。

    ”趕忙跪倒,